核心提示
9月2日,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召開。會議指出,要走城鄉互動型高質量發展路子,統籌抓好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優化城鎮布局,打造山地城市,培育綠色小鎮,建設美麗鄉村,加快形成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的山地特色城鎮群。要走區域協同型高質量發展路子,大力推進開放合作,弘揚「利他」文化,攜手武陵山周邊地區推動協同發展,加強區縣間協同發展,促進內外聯動、互利共贏。
渝東南區縣如何在現有基礎上,統籌好城鄉融合發展與區域協同發展,打造山地特色城鎮群,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9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對渝東南部分區縣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美麗的黔江城區。(資料圖片)通訊員 林登周 攝\視覺重慶
重報圓桌會
主持記者:王翔
訪談嘉賓:
黔江區委書記 餘長明
武隆區委書記 黃宗華
秀山縣委書記 向業順
酉陽縣委書記 陳文森
做好山地文章,打造山地城市
重慶日報:渝東南大多數區縣城都依山而建、森林環繞,山地特徵明顯。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我們該如何做好山地這篇文章,既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又體現出城市的地域特徵、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
餘長明:黔江區正大力推動文景產城一體化,深入挖掘橫跨7個地質年代、城峽相擁10公裡、垂直落差500米等「世界罕見、國內唯一」的特色稟賦,重構「一主兩副五組團、帶狀整合」城市空間格局,高水平打造「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同時,作為渝東南中心城市,黔江正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體現利他共贏,將升級重慶旅遊職業學院為全日制本科院校,「十四五」期間再創3個三級醫院,加快建設渝東南職教城、國家產教融合創新示範區和武陵山區公共衛生應急醫院、西部醫學中心渝東南副中心等,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黃宗華:武隆正聚焦新型城鎮化統籌推進「產城景融合兩片區」協同發展,發揮節點城市作用,彰顯主城都市區「後花園」形象魅力。東部山區打造以生態旅遊為主的「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區」和涵蓋面積約1000平方公裡的「產城景融合發展核心區」。中心城區圍繞「一江兩岸」梯度拓展,建成「特色山水·濱江休閒」旅遊城市,仙女山度假區加快打造國際高品質城市組團,白馬山片區按照5A級景區錯位打造,羊角古鎮升級打造全國首個縴夫文化濱江古城。做好仙女山臨空經濟區、保稅展示店商業街區等建設,規劃打造武隆九街等濱水夜間旅遊經濟帶,更好地聚集人氣商氣,提升產業能級。
向業順:按照「2035年雙50」目標,秀山正高質量規劃建設高鐵片區等城市新區,作為渝東南橋頭堡城市,秀山也在加快構建「2小時城鎮圈」,攜領周邊地區打造武陵山區中小城鎮群。未來,秀山將進一步突出自身文化特色,打造展示武陵山區民俗文化的人文城市;建設武陵山區旅遊集散中心,打造景城融合、城景一體的旅遊城市;建設公園開敞空間、綠色生態廊道、城周森林屏障,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打造公園城市;進一步提升教育、健康服務能力水平,打造宜居城市。
陳文森:酉陽將依託城區毗鄰景區的獨特優勢,著力優化山、水、城、景空間布局,加快建設全國著名旅遊縣城。堅持以人為本,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全力打造以縣城為主體的城市生活核心區,建設一批高質量商圈、高品質小區,完善城市功能,豐富旅遊業態,構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發展格局。全力打造以小壩新城為主體的城市發展新區,以擬規劃建設的渝湘高鐵酉陽小壩站為牽引,高標準建設小壩新城。加快建成一批旅遊小鎮、康養小鎮,在建設烏江畫廊和武陵山區民俗風情旅遊帶中發揮重要的節點城市作用,把酉陽建設成為民俗生態旅遊目的地。
發揮比較優勢,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重慶日報:渝東南地處渝鄂湘黔四省市接合部,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在「一區兩群」總體布局下,渝東南區縣如何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餘長明:黔江將緊盯「集聚集約」,打造產業互補、優勢集中「高新區」。依託渝東南首個百億級特色工業園區和「四大產業園」,組建平臺,建立「兩江-黔江」產業合作基地,加快創建國家級高新區。以煙廠異地技改、三磊玻纖第二條生產線、海通繭絲綢等重大項目為龍頭,打造捲菸及配套、新材料等2—3個100億級產業集群和繭絲綢等5—7個10億級產業集群。推動「3+X」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接二連三」,形成200億級山地特色農業發展先行區。全面提升「黔江雞雜」鏈條效應和品牌價值。依託「十大區域性專業市場」和渝東南會展中心等,打造武陵山區商業商務集聚區。完善「醫養、體養、文養、旅養、食養」大健康產業體系,擦亮「山韻黔江」公用品牌。
黃宗華:武隆區將發揮比較優勢,突出「人間仙境、度假聖地」主題,加快全域旅遊發展,做好A級景區梯次儲備創建,加快陽光童年、仙女半山太陽穀、天下鵲橋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打造好串聯全區的5條鄉村旅遊精品線,推出「飛天之吻」「懶壩大地藝術」等一批網紅打卡地,大力開發研學旅行、徒步騎行、文創娛樂等新場景新業態,大力培育養生養老、運動健康、旅居康療等健康產業。加快能源、旅遊商品、大數據智能化、家具家居等「4+1」生態工業集群發展,建設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產業重要配套基地和「兩群」智慧城市典範。做優高山蔬菜等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做大豆乾、苕粉等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加快論壇會展、特色餐飲、高端酒店、直播帶貨、新零售、數字金融等發展,打造服務業發展新增長點。
向業順:秀山將依託獨特稟賦,推動「大邊城」全域文旅融合,打造具有「邊城」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加快洪安邊城三省風情街、溫泉小鎮建設,打造中國初戀之城;實施川河蓋景區功能提升工程,推進星空小鎮建設,打造休閒避暑勝地、戶外運動天堂等。壯大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建成中藥材、茶葉等產業基地100萬畝以上。依託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打造區域性物流周轉中心、西部陸海新通道東線節點物流樞紐,用好用活農村電商大數據中心、電商雲倉、電商學院等,建設商業商務集聚區和智慧商圈。利用中藥材、農特產品資源,打造現代中醫藥、食品加工兩大主導產業集群;聚焦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配件等領域,打造新興產業集群;創建生態型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範區。
陳文森:酉陽將依託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緊扣「全域桃花源·康養度假地」主題定位,推動景城融合、文旅融合、農旅融合,進一步拓展桃花源景區範圍、提升景區品質,創建桃花源國家級生態民俗旅遊度假區;保護性利用好金銀山、巴爾蓋兩個國家森林公園,阿蓬江、酉水河兩個國家溼地公園;做優做特山水、人文、鄉村三篇文章,把龍潭古鎮、龔灘古鎮打造成特色濃鬱的風情古鎮,做特做優疊石花谷、菖蒲蓋等鄉村旅遊精品。同時,大力發展以油茶、茶葉、青花椒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在現有各類特色產業基地130萬畝的基礎上,專注三大主導產業,力爭2025年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150萬畝,完善特色藥、特色農副產品、特色旅遊商品為重點的綠色加工業,把「酉陽茶油」「酉陽茶葉」「酉陽青花椒」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農業品牌。
向外借力借勢,進一步拓空間增動能
重慶日報:渝東南地區在自身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更好地向外借力借勢,促進區域合作、內外聯動、互利共贏,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
餘長明:我們將緊盯「開拓開放」,打造休戚與共、抱團發展「共同體」。一是建設海關特殊監管場所,爭取開放黔江航空口岸、鐵路口岸,設立武陵山(重慶)綜合保稅港區和出口加工區,加快建設黔江跨境商品展示體驗交易中心,構建「海關+口岸+通道+保稅區」綜合開放平臺。二是對接世界銀行評價指標,優化「名片式」營商環境,依託啟迪科技城、黔江·北京智庫、5個國家級雙創平臺支撐,讓大數據智能化為經濟賦能添彩。三是攜手武陵山片區4省市71縣(市、區)聯動發展,打造黔江—恩施區域協作發展示範區,聯合共創生態型國家級開發區,組建武陵山綠色銀行等。
黃宗華:武隆將打好「區位牌」,立足武隆西部丘陵四鎮地處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與主城都市區接合部、接受主城都市區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區位優勢,在位於重慶三環高速以內的西部四鎮丘陵地區,規劃建設「鳳來新城產城景融合發展拓展區」,主要承接主城都市區產業配套和產業轉移,打造綠色農產品、家具家居、民俗旅遊商品等加工、交易、物流基地。旅遊方面則進一步深化聯動發展,緊密對接烏江畫廊旅遊示範帶、大武陵山旅遊度假區和長江三峽黃金旅遊核心帶,參與組建成渝地區旅遊聯盟,共同構建一批精品線路,推動客源共享,加強與樂山、都江堰、威海、煙臺、張家界等國內著名旅遊目的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全面拓展東協、歐美、非洲等國際旅遊市場。
向業順:秀山作為渝東南的橋頭堡城市,將全力打造對外開放前沿陣地,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資,每年落戶一批含金量高的項目,打造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示範區。二是探索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建立互利共贏機制,建設特色資源加工區,組建武陵山區(重慶)綜合保稅區。三是積極開展武陵山區文化旅遊合作,推動資源共享、產品互補和客源互流,加快建設秀山—銅仁渝黔合作示範片。四是增強輻射周邊的互聯互通能力,打造聯結渝黔湘的重要門戶樞紐。推動渝湘高鐵黔江至吉首段儘快開工,爭取「十四五」期間加快形成「十字形」高鐵網和「米字型」高速公路網,並打通「空鐵」聯運通道。
陳文森:對外借力借勢,我們首先就是要補齊以對外大通道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短板。酉陽至沿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酉陽至彭水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通用機場、渝懷鐵路複線等項目有序推進,目前,酉陽正全力爭取渝湘高鐵黔江至酉陽至秀山至湖南吉首段、酉陽至湖南永順高速公路早日開工建設,並進一步提升縣內路網、水網、電網、通訊網,全力構建城鄉一體、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同時,在旅遊主導產業方面,我們切實加強了與周邊區域的旅遊協作,推動旅遊線路共建、資源共享、差異化發展,努力把酉陽打造成為全國康養度假旅遊強縣和著名民俗生態旅遊目的地。
記者:王翔
編輯:崇雲豐
校對:柏雲輝
審核:何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