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氣網紅小吃青團,Q彈不粘牙餡香甜味道佳,不用艾草也能做

2020-12-26 舌尖探美食

導語:清明踏青節,青團自己在家做,軟糯彈性不粘牙,不用艾草也能做

清明節即將到來,不僅是要祭祖,而且這還是踏青的好時機,在清明節的時候,人們便會選擇做一些青團,作為踏青時的零食小吃,青團憑藉高顏值以及好的口感受到不少人的喜歡,還因此成為了一種高人氣的網紅小吃,不過青團的製作需要用到艾草,這對於很多人來說便是比較困難的,因為艾草可不好買,其實對於喜歡吃青團的朋友來說,不用艾草同樣也可以做青團,我們換個新花樣,不僅是用料簡單,做法方便,口感還軟糯彈性,不會粘牙,家裡的大人和小孩都可以放心吃,下面我便將做法詳細分享給大家。

青團的做法:

備用食材:紅豆150克,冰糖30克,菠菜葉子40克,糯米粉150克,澱粉30克,豬油10克,開水10克;

製作過程:第一步,紅豆事先淘洗乾淨後,放入在水中浸泡一個晚上,待將紅豆泡發後,放入在鍋中燜煮1個多小時,將紅豆燜煮至軟爛的狀態,即可盛出,同時在其中加入冰糖;

第二步,不斷攪拌直至冰糖可以融化,然後將紅豆放入在料理機中將其打成紅豆泥,菠菜準備適量,將其摘洗乾淨後,下鍋焯下水,放入打成泥,糯米粉放盆中;

第三步,分次加入菠菜泥,同時放入一塊豬油,攪拌均勻,重新準備一個碗放入澱粉,將10克的開水衝入其中,快速攪拌均勻,放入糯米麵中,用手揉成一個光滑的麵團;

第四步,將做好的菠菜麵團分成一個個大小適中並且均勻的面劑子,紅豆泥同樣分成等分並且比菠菜糰子稍微小一點的劑子,將菠菜糰子在手心按扁,放入一個紅豆餡包好;

第五步,鍋中添上水,待水燒開後,隔水放入青團,上鍋蒸製15分鐘,即可出鍋享用。

小編總結:清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青團的習慣,對於這款高人氣網紅小吃,當然會有不少人會排隊買,其實我們還不如自己親手做,更加乾淨衛生,吃著也放心,對於沒有艾草的朋友來說,便可以用菠菜來做,外觀口感都會特別棒,這樣做的青團Q彈軟糯卻不會粘牙,味道特別佳,學會了做法以後想吃就能隨手做,相信你看完食譜也能發現做法很簡單,相信你能輕鬆學得會。

烹飪小技巧:

1、紅豆事先泡一個晚上,更加易於煮熟,煮好的紅豆最好控水後再打成泥,否則太溼了,或者是打成泥後放入鍋中炒一會,水分炒幹也是可以的;

2、菠菜中含有草酸,事先下鍋焯下水,便可以幫助去除一定的澀味,注意焯過水的菠菜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泥就可以了,如果是用艾草按照同樣的方法做就可以了;

3、做好的青團熱水上鍋蒸,具體的時間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定,蒸熟關火後悶一會再取出,吃不完的青團,需要等到其放涼後,用保鮮膜包裹好放入冰箱保存。

做青團的時候,掌握好方法,相信你能做出高顏值好口感的青團,如果你認為這個做法還不錯,歡迎收藏起來學著做,或者是分享給更多的人學習!

相關焦點

  • 青團不用艾草也能做,多加一步,圓潤飽滿不塌餡,軟糯清香不粘牙
    喜愛家常、自然樸實的味道,為家人做健康美食,且享受製作美食過程中帶來的樂趣!大家好,我是老方小雨美食廚房,今兒又來和大家分享我家的日常美食了。青團不用艾草也能做,多加一步,圓潤飽滿不塌餡,軟糯清香不粘牙!還有幾天的時間,就到清明節了。清明節,全家老小出門踏青,祭祖掃墓,很多人還會準備一些綠色的青團帶上。
  • 自製青團最佳時機,路邊不起眼的艾草就能做,香甜軟糯Q彈,別錯過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花紅柳綠,到處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迷人景象,各種時令野菜也都彈爭先恐後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野菜因其純天然無化學汙染又營養豐富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我們熟知的薺菜、蒲公英以及艾草都是餐桌上難得的美味佳餚呢!
  • 野生艾草做的青團,手工現做
    ¥59.00(買1送1)¥109.00(買2送2)不瞞大家說,復工的日子,我們的胃被一個不起眼的白胖子給徵服了…這可是2019新晉網紅,一口氣賣出去500份,1000+盒,沒有一個差評,好評如潮!¥66.00 - ¥95.00不算採艾草、炒料、揉皮的時間,再熟練的阿婆,一天也只能能捏200多隻,跟機器生產是沒法比…所以,米粿叔都不願意網上賣,怕來不及做;這次,趁米粿叔剛剛復工,我趕緊和他提前訂購了手工青團,今天正式開工製作!
  • 自製一鍋青團當早餐,甜而不膩,香糯不粘牙,附無油紅豆餡做法
    今天早上蒸了一鍋青團當早餐,沒想到無油低糖的豆沙青團被朋友們誇獎了一番,直說我這個豆沙青團做得好,自己做出來的豆沙餡青團看著就好吃。可不是麼,前兩天炒了一鍋豆沙餡做豆包,孩子們都特別喜歡,正好這段時間又是吃青團的時節,又炒了一鍋用來做青團,黏糯的外皮包著香甜的紅豆,甜而不膩,黏糯卻不粘牙,很是好吃。這個青團可是我改良過的,不是單純用糯米粉製作的,而是用了三種米粉呢。豆沙餡也是我自己親手炒的,不放油,少放糖,味道特別香,來看看我這個豆沙青團是怎麼做的吧!
  • 艾草青團輕鬆做,做青團的艾草和端午的艾蒿是一回事嗎?
    青團是一種常見的傳統節日食品,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清明節。青團吃起來清香綿軟,滿滿是春天的味道。艾草生長力旺盛,經常大片大片的生長,去田裡隨便一摘就一大兜,採摘一些回來,取一把艾草清洗乾淨。
  • 清明前後,這草農村遍地是,和糯米粉一起做青團,香甜軟糯特好吃
    清明前後,這草農村遍地是,和糯米粉一起做青團,香甜軟糯特好吃,清明前後,這草遍地都是,女性一定要多吃,錯過只能等明年,馬上清明節了,分享一個家鄉特色美食「青團」,特點是用艾葉來製作的,外皮Q彈軟糯內餡甜鹹交錯,儘量使用新鮮的艾草葉子,有的粉絲不方便採摘艾草
  • 不用艾草也能做青團,輕鬆感受春天的味道!
    正值早春四月,草木初綠,閒暇時不如動手做幾道美食來愉悅身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家庭版青團的做法,正好符合眼下清明節的習俗。青團作為清明節前後食用的傳統點心已經有約千年的歷史了,這道外皮軟糯,內陷甜潤的小吃近年來更是流行,還迎合大眾口味推出了很多新的餡料。
  • 春天裡的美食,怎麼能少了青團
    所以呀,春天裡的美食,怎麼能少了青團。南京口味出眾的青團有很多,比如舌尖上的青團。他們家麥青色的糰子造型很別致,外皮與別家有明顯的不同,韌性十足,軟糯又不粘牙。蛋黃肉鬆松子口味人氣很高,飽滿有料的內餡與糯米皮相輔相成,鹹甜交融之間還有松子的一抹油潤香濃~ 如今青團口味日漸紛繁花哨,反而讓人覺得傳統的經典口味才最迷人。
  • 純手工製作的青團,淘寶都買不到
    ,每個地區每個品牌的青團都不一樣。被收入《中國杭幫菜博物館》,評為「新杭州名點名小吃」。/ 用純野生艾草上色 /親自採摘野生艾草 不用著色劑替代現在很多土地上都撒過農藥,長不出野生艾草,而阿姨們都跑到江心島摘艾草,為的是保證那口香氣。
  • 肉鬆小貝「烤」青團才是今年真網紅
    更何況,還有眾多老字號們,想著法子緊跟潮流玩花樣,今年新出的青團,你都吃上了嗎?作為網紅美食的熱門發源地——魔都,自從去年杏花樓的蛋黃肉鬆青團火了之後,比排隊7小時+更可怕的是,一時間大大小小的新老字號都推出了蛋黃肉鬆青團。於是今年能看見,沈大成、知味觀、來伊份等先後都推出了蛋黃肉鬆青團。但是,今年這款青團已經不時興了!
  • 想吃青團自己做,沒有艾草不用慌,青菜、抹茶粉都能代替
    清明節前後,江浙滬一帶的老人,便開始採艾草,用糯米粉加艾草汁來做青團,一般會做成兩種口味,鹹的是用鹹菜和春筍、豆腐乾同炒,甜的裡面放的是豆沙餡的,現在還有加肉鬆鹹蛋黃的。終於買到了糯米粉,雖然對青團並無特別大的愛好,但應個景吧,自己來做一次,也算是生活的儀式感了。
  • 做青團有技巧,不發黑,不塌陷,碧青油綠,軟糯香甜,方子在這裡
    青團是我們江南到了這個時節的時令小吃,外皮碧青油綠,口感軟糯香甜,吃上一口讓人感覺都是春天的味道。從以前單一的豆沙餡至現在五花八門,外面賣的每年都有新花樣,偶爾也會去買了嘗試一下味道,像馬蘭頭豆乾的,醃篤鮮的,蟹黃的等等,吃來吃去,覺得還是最傳統的口味最好吃了,因為青團的外皮和甜味相融才是最棒的。
  • 做青團別只用艾草,它比艾草鮮嫩營養,可惜懂的人不多,真可惜
    做青團別只用艾草,它比艾草鮮嫩營養,可惜懂的人不多,真可惜「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不僅是一個節氣,還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除了緬懷先人掃墓 ,還要準備諸多的美食來祭拜祖先,青團就是其中之一。
  • 自製艾草青團——留住春天的味道
    小怪獸也要嘗嘗春天的味道艾是個寶藏娃娃,但艾的味道不一定人人能接受,每年必做的艾草青團必選紅艾,因為這味道大眾可以接受。準備材料:一、麵團部分1.紅艾草200g,保留葉子,去除老的部分;2.糯米粉500g;3.澱粉50g(我用了木薯粉,沒有的可以用玉米粉、粘米粉替代,為了口感 Q彈不粘牙,不介意的純糯米粉也行);4.水約
  • 學我做青團,香甜軟糯有嚼勁,皮薄餡大料超足,再也不用排隊買
    青團又名清明糰子,是清明節的特色美食,也是江南地區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清明吃青團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最早於寒食節相關,人們將艾草這種理氣血、祛溼寒的植物揉做食物,後來化作了各地的青團。雖然清明節已過,但青團作為一種傳統美食,什麼時候吃都是合適的。
  • 魔都10大品牌23款青團大測評!錯過等一年!
    內餡:雖是網紅款,魔菌卻要吐槽一下了!餡相當油,而且魚肉吃起來有點發柴,不知道是不是蒸的太久了,和想像中嫩滑的口感有差距。整個品嘗下來,我記住的只有酸菜的酸味,並不討喜。內餡:內餡超級超級飽滿!一大塊豆沙中,還藏著整顆紅豆,香甜綿軟,令人難忘!香糯的皮和餡兩種味道結合的完美,還能吃到淡淡的艾草香!
  • 艾葉青團好吃有竅門,奶奶教我這麼做,軟糯香甜有嚼勁
    青團,俗稱「清明果」,最傳統的青團是用艾草汁揉入糯米粉,包上豆沙餡兒做成的碧綠糰子。無論是顏色還口感都瀰漫著春天的味道,原本只屬於江南一帶特色小吃,而近幾年卻紅遍大江南北,各大老字號都在研究新口味,各種口味層出不窮,網紅的蛋黃肉鬆味,榴槤味,芒果味,奶油味等等,不再限制於傳統的豆沙和鹹菜口味,也許是有了新老文化的碰撞與結合,這些傳統才能一直流傳下來。
  • 千年古法手工艾草青團,一年僅做1000枚!
    純正的野生艾草手工製作,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添加劑,真正的健康放心食品。這些小苗就是艾青,艾草的幼苗期,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舍伯伯家的清明糰子不加糯米,採用大米粉製作,胃不好的寶寶們也可以放心吃,口感細膩不粘牙,易於消化,貪吃了也不怕。
  • 網紅青團好吃嗎?為啥要排隊兩小時買?
    還沒到四月,我就已經被做青團的評論淹沒了。我其實是不屑於做什麼網紅青團的,但是出於好奇我還是去查了一下,得知今年居然有賣「醃篤鮮青團」,要排隊好幾個小時。因為我本來就是醃篤鮮的狂熱愛好者,哪能聽到這個?瞬間滿腦子都是畫面,挑春天最鮮最嫩的筍尖尖,加上鹹鮮的鹹肉和火腿燉煮,湯汁濃縮的鮮美全都滲透在餡兒裡,皮子柔軟中帶著堅韌,香糯不粘牙,咬一口還會蹦出汁。好不容易買到,吃了之後,感覺裡頭加了味精,而且有點鹹。如果是我們來做醃篤鮮青團,肯定能做得更好。
  • 青糰子:不食青團好多年
    已經好幾年沒吃青團了,不是沒興趣,是吃不到好的。昨天路過711,偶遇「沈大成」的豆沙餡青糰子,買了個,一嘗,毫無草香,查了下配料表,發現替代艾草的,居然是抹茶粉,這都是為了什麼,我真該給這個百年老字號跪了。小時在江南,每年春天最早「嘗春」的吃食,一定是青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