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非標倉單業務在大商所正式上線,首批非標倉單交易品種包括鐵礦石、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共4個品種。這是大商所著眼於國內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建設以「一圈兩中心」為目標的場外市場、構建場內場外協同發展局面的重要部署,也是響應實體企業呼聲、滿足企業個性化業務需求的具體措施。
參與積極,首日13家化工、黑色企業試水
記者當日在大商所了解到,非標倉單業務上線首日即得到化工、黑色產業企業的關注、響應和參與。當日非標倉單業務共成交18筆,成交量3.1萬噸,成交貨款3887.19萬元; 23家企業完成開戶,13家企業參與首日交易,包括了浙江物產化工、浙江特產石化、廣東塑道化工、杭州熱聯集團、山東華信工貿、善成資源、國信金陽資本等相關產業企業。
廣東塑道化工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大商所首批已經審核通過的場外會員,當日買入2單800型的非標PVC。在該公司總經理陳清彬看來,以非標倉單業務為代表的場外衍生品在解決企業部分痛點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儘管是在場外交易,但交易所對每項業務都制定了完善的規則制度、搭建了交易平臺,讓企業順利、放心、高效的交易。
在黑色產業,國信金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順利成交1萬噸PB塊礦。該筆交易採用平臺賣方掛牌形式,國信金陽作為倉單買方,成功摘牌賣方在平臺上掛牌出售的倉單,並約定雙方交收的相關細節。對這筆業務效果,該公司董事長餘曉東認為,公司此前已就新業務進行了學習和演練。首日交易的操作精度和速度符合公司預期,交易所場外交易平臺及時響應,保證交易高效運轉。
量身定做,非標業務滿足個性化需求
記者了解到,此次上線的非標倉單業務是大商所標準倉單業務的衍生和拓展。與標準倉單業務相比,非標倉單業務設計更加靈活,貼近產業企業實際需求,支持產業企業設置個性化的倉單信息。
參與首日交易,讓陳清彬對非標倉單業務的個性化設計深有體會。他說,整體而言非標倉單交易流程和傳統貿易以及標準倉單業務相比沒有明顯差別,便於企業理解、消化和參與。非標倉單業務的優勢在於,倉單生成環節中客戶可以指定時間、地點、品牌、型號交貨等信息,針對性更強、資源匹配度更高,解決了廣東地區產業「一貨難求」的痛點,幫助下遊企業鎖定PVC粉各型號幾個月甚至全年各連續月份的生產成本,有利於上遊企業進行非標產品套期保值,有利於貿易商非標產品快速回籠資金。
餘曉東也認為,大商所非標倉單業務更像是對傳統現貨貿易和標準倉單業務的整合。從倉單籤發到報單成交,再到錢貨交收,基本遵循著標準倉單交易的流程。與之不同的是,非標倉單業務容納的可註冊品種更豐富,更接近於傳統現貨貿易。此外,非標倉單業務在個性化設計的同時,實現了從籤發、成交到錢貨票流轉的全平臺化操作,為業務順利達成提供了保障。
嚴格篩選,首批組建兩個場外會員品種圈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首日非標倉單交易中,首批已通過大商所審核的黑色、化工場外會員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介紹,大商所組建的場外交易會員體系包含兩類企業:一是從事現貨生產經營的產業企業,主要承擔著現貨流動性創造者的角色,依靠自身龐大的現貨購銷需求,為平臺提供強有力的現貨流動性支撐;二是具有金融背景的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通過自身在衍生品市場的交易對衝能力和資本實力,為平臺提供更強的策略流動性支撐。「兩者的責任和義務相結合,便能夠充分激發場外會員體系活力,在提供強有力的現貨和策略流動性的同時,更好地助力國家產融結合。」餘曉東說。
鑑於鐵礦石和石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此次大商所首批組建黑色、化工兩個品種圈。在場外會員體系搭建中,大商所針對每個品種的行業特點,將相關產業鏈品種共同組成品種圈,由交易所招募行業內信譽好,資質高、影響力大的核心企業成為場外會員。「大商所場外會員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在對應品種上有較強的現貨流通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參與首日化工品非標倉單交易的浙江特產石化有限公司金融投資部衍生品總監宋仕威說,最近諮詢大商所場外交易的客戶越來越多,公司會積極配合交易所建設場外市場,提昇平臺效率。
在陳清彬看來,大商所場外會員應該將自身定位在做好產業服務商的角色上。「通過發揮產業服務商作用,將複雜的場外業務流程簡單化、標準化、貿易化和市場化,整合產業信息、渠道資源、銀行供應鏈金融、融資、衍生品風險對衝、非交割庫與碼頭場景交易服務等多方業務,形成直接、高效、公開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凝「新」聚力,共建、共享「一圈兩中心」場外市場
從2015年起探索倉單串換、倉單服務、「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貿易試點,到近年來陸續推出商品互換、基差交易和標準倉單業務,大商所場外市場建設步履不停。如今,大商所啟動了大宗商品生態圈、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價格信息中心的「一圈兩中心」建設,標誌著大商所將場外市場建設從工具層面創新提升到戰略規劃層面創新,將進一步推動場內場外市場創新、協同發展,真正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理念落實到「最後一公裡」。
「大商所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將有效整合同一品種生態圈內的產業企業,拉近圈內企業間的互信合作關係。」餘曉東說,風險管理公司具有較多的衍生品交易和服務經驗,參與場外衍生業務會進一步提升現貨和衍生品交易市場的關聯度,公司未來將拓展聚烯烴以及更多新品種的場外業務。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