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大概是中國古代神話裡最鬱悶的英雄。
羿本是天神,是神箭手。據說他生來就是左臂長於右臂,這樣的身體構造極利於挽弓。他還有一個美麗的女神妻子——嫦娥。英雄美人,他們看起來是非常般配,也令人豔羨的一對。
出廠設置如此高級的羿,卻從成為射日英雄的那一天開始,走的全是下坡路。這段路,總共分三步。
第一步,心眼太實,一意孤行。
那一年,東方天帝的十個太陽兒子突然放飛自我,不再遵守值班秩序,而是一同升上天空「嗨」了起來。天帝派羿下到凡間去幫助堯,一是懲治這幫熊太陽孩子,二是消滅掉為患人間的六頭惡獸。
天帝當然不會真的命令羿去射殺自己絕大多數的孩子,他只是希望羿略施懲治,能夠達到威懾他們的目的罷了。可這樣的道理,當年那個志得意滿又鐵石心眼兒的羿哪裡會懂。
羿帶著妻子嫦娥來到人間,背著天帝親手贈他的弓箭。他就像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一樣,一項又一項地完成了這七個極困難的、又造福人民的工作。
最壯烈的一項是射日。當神勇的羿一箭射下了第一輪太陽,他就被大地上隆隆震響的來自於人民的歡呼聲所包圍。就像是被注射了興奮劑,他完全沉浸在這種巨大的聲隆之中。他此時是站在宇宙舞臺中心光芒萬丈的蓋世英雄,他一箭又一箭地射到天上,孔武有力,箭無虛發,他射出的是力量之箭,是天神之箭,是死亡之箭。他越射越興奮,越射越順手,眼看著就要把天上的十個太陽全部都射下來了,多虧眼疾手快的舜在他的身後抽走了箭筒中剩下的一支箭,才留住了最後這輪太陽。
這是羿一生中的巔峰時刻,他成為整個華夏大地的大英雄。人民感受到了這來之不易的涼爽,全部轟隆隆一排排地在他英武的風姿下拜倒,舉起雙臂揚起臉龐高聲歡呼來表示對救世英雄的無比崇敬。羿也高舉起了手中的弓箭示意,他太澎湃、太滿足了,他也被自己史詩級的行為感動了……
但立下汗馬功勞的羿卻被革除了神籍,從此關於羿的故事也由「神話」變成了「人話」。羿感到無比委屈與羞辱,他明明是有功於上天,有功於人民的,他這麼一個赤誠又神勇的天神,為什麼要被如此不公平的對待!
但在天帝的眼裡,羿做得太過了,實在算不得無辜。天帝只是要羿做做樣子,嚇唬嚇唬那些倒黴太陽兒子而已,可是羿偏偏一連射殺了九個太陽,完全不顧天帝的顏面與想法,而人民還高呼羿為大英雄,都崇敬他!天帝心想,這個羿居心叵測呀,不聽我的安排,連殺我九個孩子,還被人間所推重,這是要與我抗衡嗎?!念在他為人間除去了那六個巨怪,姑且留下他的性命,去做個凡人吧,這實在是極為寬大的處理了。
在羿後來鬱鬱寡歡的年歲裡,他一定常常想起射日這段高光時刻。或許午夜夢回,羿也曾一個激靈驚醒,猛然頓悟自己從神墜落為人的轉折點到底在哪裡,想明白之後才發現,後背上早已是冷汗涔涔。
下坡路的第二步,缺乏自省,背離家庭。
羿的妻子嫦娥,也同著羿一起失去了神籍。作為這一事件的經歷者與受害者,嫦娥沒有怨懟是不可能的,儘管她也知道上天對羿的處置不公正,但她也清楚地看到了在這一場變故中丈夫羿的武斷——羿在射日時的處理是不當的。
羿對上天失望透頂,妻子也不能給他帶來撫慰,羿的委屈憤懣無處派遣。他只有騎馬乘車在野外奔馳,感受著風在耳邊呼呼作響,就如同曾經上天入地般的飛翔,如此才能讓自己多少快活一點。
直到羿遇到了「翩若遊龍,嬌若驚鴻」的洛水之神宓妃。
他們倆,一個是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蓋世英雄,一個是寂寞又落寞的絕世美女,他們因為同病相憐而互相取暖。
但是此時的他們,都各有妻子和丈夫。
宓妃的丈夫是水神河伯,也就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那篇《西門豹》中河伯的原型。他是個風流浪子,民間傳說他要年年進貢一個女孩給他做新娘的,連大詩人屈原也描寫過他放誕風流的生活。
嫁了這麼個丈夫,洛神也實在是有的受。與她的丈夫相比,羿實在是天地間第一好男人了。河伯自己放浪,卻不能容忍妻子的不忠。但是他又畏懼於羿的英武神力,不敢直面相見,於是就在洛神與羿約會的時候,偷偷化身為龍浮在雲彩裡窺視他們。發現了河伯的羿,一箭向河伯射去,正中他的左眼——看,看,看!讓你再敢偷窺!
或許是因為河伯跑到天帝那裡去告了狀,或許是因為洛神看到河伯被射傷而心生內疚,總之他們倆的婚外情到此就結束了。
羿回歸了家庭,他本以為等待他的會是嫦娥無休止的吵鬧,可是沒有,嫦娥對他的態度,如同什麼也沒發生。羿想,一定是因為嫦娥怕自己變心而真的離開她。
他們倆重修舊好,並且開始籌謀要如何在人間好好的活下去——天神是可以長生的,而人不行。人不僅不能長生,死後還要進入黑暗的幽都,成為孤魂野鬼,那是最可怕的事情,他們一定要竭力避免。他們聽說住在崑崙山上的西王母那裡有長生不死藥,但是要想取得卻難於登天。
羿不怕,他是天生的勇士,他一定要去把藥取回來。嫦娥的大度賢惠又融化了他,他想補償妻子,用漫長的餘生對她好。羿果然是英雄,他又一次克服了刀山火海的考驗,取得了長生不死藥。西王母叮囑他:這是最後的藥,吃了就沒有了。如果兩人各吃一半,那麼就能一同長生,如果一人把所有藥都吃了,就能重新升天成為天神。
羿滿懷欣喜地把藥帶回了家,並讓嫦娥保管好這些藥,打算挑一個好日子把這藥吃下去。
羿看著嫦娥小心收好那些藥的身影,笑了。去他那不公正的上天!不做天神也罷,如果能在人間長長久久地好好生活下去,也很不錯。
可就在羿重新感到心滿意足的時候,嫦娥悄悄地去尋了一位巫師。那巫師半閉著三角眼,瘋瘋癲癲地喃喃吟哦:
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女郎,
將獨自去到遙遠的地方;
世道總是紛亂又吵嚷,
女郎啊儘管勇敢前往,
因為命中注定她將要大盛大昌!
聽完卜辭,嫦娥的心安定了下來,她不再畏懼,不再愧疚,不再彷徨。她相信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那是一個月圓之夜,羿不在家中。嫦娥站在窗邊,雙手扣住窗欞。她的動作非常快,回身取出藥來,一揚脖就全部吞入口中咽下。
然後她就飛上了天空,久違了的感覺,像從前一樣。她不想再回到天庭,以她如今的狀況,她不想再受到其他天神的議論譏諷——她曾經是那樣榮耀地跟著丈夫下凡。就去月亮上的廣寒宮吧,那裡離天庭院,清靜得很。她已經考慮很久了,月亮就是她的歸宿。
後人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真的悔嗎?那個魯莽武斷的丈夫,那個沒有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共渡難關相互撫慰的丈夫,公然與另一個有夫之婦戀愛的丈夫,是否還值得嫦娥在餘生中守住呢?只出軌這一條,就夠嫦娥在餘下的婚姻時光裡磨碎自己的心。與其慢慢地自我損耗,倒不如離開他尋回自由。雖然清冷,但至少心寬。你看,連在婚姻裡「且行且珍惜」的馬伊琍不也終於在多年之後與文章「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了嗎?
下坡路的最後一步——不識小人,苛待下人。
羿的徒弟逢蒙,在學會了羿的箭術之後,想成為這世上唯一的神箭手,於是暗中向羿射箭,他本以為羿被自己射死了,可是羿卻只是用「齧鏃法」將箭含在了嘴裡。逢蒙跪地求饒,痛哭流涕。羿揮了揮手,原諒了逢蒙。
羿的內心還是赤誠單純的。他不知道,東郭先生放走了狼,狼並不會心存感激,狼仍然是要吃掉東郭先生的。
當羿發現妻子背叛了自己的時候,他心灰意冷。上天是冷酷與偏頗的,人間也是背叛與欺騙的,那黑暗的幽都反而沒有什麼可怕的了——還能再糟糕到哪裡去呢?羿性情大變,他將自己所有的憤懣委屈全部化作暴戾,重重擊打在了家奴的身上。
家奴們因為羿的暴烈脾氣都苦不堪言。逢蒙繼續煽動大家的情緒,他們共同給羿設下了一個死亡圈套。
羿的生活裡唯一的樂趣只剩下野外圍獵了。他就這麼一天天地消磨著自己的時光與生命,只是最後一天的到來比他以為的要早了許多。
圍獵的山上,犬吠馬嘶,人聲鼎沸,風雲呼嘯。羿手握韁繩,全神貫注地盯著他面前正在飛奔的獵物,那獵物跑得又快又敏捷,但是越來越絕望,越來越絕望——羿的眼睛圓瞪充血,他清楚地看到了那獵物的戰慄——
「砰!」
那獵物以為自己已經被箭射穿了,可是卻發現自己還在不停地奔跑著,而且身後那恐怖的追殺聲越來越遠,居然很快聽不見了……那獵物欣喜若狂,它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好心人救了自己,它由衷感謝上天。
羿被一根桃木大棒打死了。就在他全身心追擊獵物的時候,不知是誰在他的身後舉起了手,照著他的頭,給了他致命一擊。
昔日的射日英雄,就這麼死了。
羿死後,被奉為了宗布神,統轄天下萬鬼。因為他死於桃木棒,所以天下鬼都最怕桃木。
他天生神勇,但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強大精神力量。說白了,羿實在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英雄,智商情商都不夠在線。「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放在神話裡也是成立的。羿的功績大過天,他的缺點卻鑄就了他悲劇的一生。但也正是這種有缺點、有人情味兒的神與英雄的故事,才會激發起人們的同理心,才會讓人們更喜歡他,更同情他。
羿永住在了幽都,嫦娥永居於了月宮,晶瑩的月光再也灑不到羿的身上,這對昔日人人稱羨的夫妻被永遠分隔在了世界的兩端,當中隔著整個人間。
(註:本文神話故事內容基於袁珂《中國古代神話》而撰寫,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