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明星在國外代孕的事情曝光,讓吃瓜群眾們跌掉眼鏡。這齣鬧劇雖已完結,但再次將「代孕」一詞帶入到了公眾眼中。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代孕是絕不被允許的。而在汽車圈,「代孕」根本就不是事兒,畢竟對於生產型企業來說,這種行為不涉道德、不違法律,還能產生共贏的結果。
那什麼叫「車圈代孕」呢?舉個例子,很多國內新造車勢力,它們旗下的車型都是由其他主機廠代工而來的,比如蔚來是江淮代工的、小鵬是海馬代工的,這種利用別人的生產線,來生產自家產品的行為,就叫做車圈代孕。
車圈代孕由來已久,更由此誕生了許多知名的代工廠家,比如大名鼎鼎的麥格納斯太爾。這裡需要說明下:麥格納和斯太爾原本是兩家獨立的公司,麥格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最多元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斯太爾更是從19世紀就開始涉足整車製造,積累了大量的研發和整車製造經驗。1998年,麥格納全資收購了斯太爾,至此兩強合一,巨頭誕生。
麥格納斯太爾能自己造車,而且它的整車製造水平,甚至可以吊打很多知名主機廠,也難怪有業內人士稱它為「全世界最大的沒有自己品牌的汽車製造商」。那麼麥格納斯太爾都曾為哪些車企,代工過什麼車型呢?接下來就一一揭秘。
沒想到一出場就是這麼重磅的車型吧?如此圖騰般的存在,竟然也是「代孕」的產物,不得不說斯太爾確實有實力。
1979年,第一代奔馳G級越野車誕生,彼時它還被稱為奔馳G-Wagen(W460),它的誕生地就是斯太爾位於奧地利的格拉茨工廠。奔馳G-Wagen的裝配幾乎全都是由手工完成,在車型樣式上,又可細分為雙門敞篷版(短軸)、雙門硬頂版(短軸)、四門硬頂版(長軸)和雙門後窗封死版(長、短軸)共五款車型。
奔馳G級從誕生之初,直到現在,在外觀上幾乎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改動。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份傳承才被更多的消費者認知和接受,甚至成為了他們心中的一種信仰。試問,哪個男人不渴望擁有一臺奔馳G呢?
寶馬X3(2003-2010年)/5系(2017-至今)/MINI(2010-2016年)
說完奔馳,接下來就是寶馬。X3作為寶馬旗下的中型SUV,在世界範圍內都相當受歡迎。2003年寶馬xActivity概念車在北美車展亮相,同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量產版正式問世,內部代號E83。
該車基於第四代寶馬3系(E46)平臺打造,與奔馳G級相同,也是在奧地利格拉茨工廠生產,且產量不菲。截止到2006年,該工廠共生產製造了24.8萬輛汽車,其中11萬輛都是寶馬X3。
趕快回去看看你家的X3(進口),說不定它就出自麥格納斯太爾工廠。不知道寶馬的忠實粉絲們,得知這個消息後會不會覺得有點失落呢?
不止是X3,由於寶馬與麥格納合作愉快,後者還拿下了MINI的單子(2010-2016年),負責生產Countryman(R60)和Paceman(R61)。
麥格納與MINI的合作在2016年中止,但它與寶馬的緣分並未走到盡頭,2017年麥格納再次獲得代工5系(G01)的大單。這裡有必要說明下:它生產的5系轎車主要出口到歐洲以外的市場,由寶馬自家工廠生產的5系則專供歐洲市場。另外,寶馬全新的Z4也交給了麥格納生產,兩家企業的密切關係可見一斑。
捷豹E-Pace(2017-至今)/I-Pace(2018-至今)
麥格納總能俘獲豪華品牌的芳心,這不,捷豹也找到了它。2017年,麥格納接到捷豹E-Pace的代工生產訂單,第二年捷豹又追加了另一筆I-Pace的代工訂單。
由於捷豹在我國混得比較一般,可能很多人並不十分了解這兩款車,我還是簡單介紹下吧。E-Pace是捷豹旗下的一款緊湊型SUV,指導價為28.18-38.58萬元,與沃爾沃XC40、雷克薩斯UX、凱迪拉克XT4等形成直接競爭關係,但市場表現嘛,幾乎可以說沒有什麼存在感。
而I-Pace是捷豹旗下的第一款純電SUV,尺寸比E-Pace要大,跟奧迪e-tron、奔馳EQC同級,屬於中型SUV。誕生之後,I-Pace就以進口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但由於售價昂貴(63.08-71.68萬元),加上續航裡程一般(NEDC工況下456公裡),導致無人問津。前段時間甚至曝出I-Pace半價甩貨的新聞,看來它真的是讓捷豹頗為頭疼。
如果你喜歡小眾車型,倒是也可以關注下,畢竟捷豹一向顏值在線,富有英倫紳士風,還是挺有特色的。
Jeep大切諾基(1992-2004年、2005-2010年)/指揮官(2006-2010年)
不僅是歐洲本土品牌,就連大洋彼岸的美國Jeep,也找上門來,委託麥格納斯太爾代工生產大切諾基和指揮官。
大切諾基婦孺皆知,是一臺越野實力強悍的承載式SUV。而這裡說的指揮官,跟如今廣汽菲克國產的同名指揮官並非一回事:前者是當年Jeep的旗艦車型,比大切諾基還要大,提供7個座位,但2010年就停產了;後者是一臺中國特供車型,7座版名為大指揮官,5座版則沿用了指揮官的名號(但跟停產了的指揮官沒有任何關聯),目前僅在國內市場銷售。
而由麥格納代工生產的這兩款車,主要針對的是歐洲市場。不過很可惜,當時的歐洲消費者對SUV,尤其是如此大尺寸的SUV並不是很感興趣,銷量自然也不盡如人意,所以2010年Jeep也就中止了合作。而隨著SUV在歐洲市場的升溫,我覺得Jeep有可能會重新找到麥格納,當然這是後話了。
在汽車代工領域,麥格納是數一數二的強者,目前依舊和奔馳、寶馬、豐田、捷豹等眾多知名品牌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由於業務量太大,單靠奧地利格拉茨工廠根本忙不過來,所以麥格納又在附近的斯洛維尼亞再建了一家代工廠,看來代工這事讓它賺的盆滿缽滿。
除了麥格納斯太爾,還有其他一些擅長代工的企業,比如位於法國的Heuliez公司。這家公司始建於1922年,起初只負責鋼鐵加工,在1925年首次使用標緻底盤造出第一輛客車之後,便開始了代工生涯。輝煌時期也曾大量生產法國本土品牌民用轎車,但目前它主要負責生產雷諾以及雪鐵龍的大客車,這裡就不過多展開了。
還有一家名為Karmann的德國企業,它甚至比被收購前的斯太爾更加知名,實力絕對不容小覷。別不信,看看它都和哪些車企合作過就知道了:豪華品牌如保時捷、奔馳、寶馬、奧迪和路虎;歐洲本土的大眾、標緻;就連遠在美國的福特和克萊斯勒也曾到訪下單。多年以來累計產量突破了300萬臺,現在你還覺得它無足輕重嗎?
比較有趣的是,在2002到2005年間,這家企業給路虎代工生產了2777臺衛士,專供巴西市場。個人猜測,是Karmann在巴西工廠正好有閒置的產能,所以就順手把這個小活兒給接了下來。
在芬蘭,同樣有一家提供代工服務的企業,它的名字叫做Valmet Automotive(華爾梅特汽車公司)。從1969到2003年,這家企業專職代工生產薩博(Saab)相關車型。薩博破產倒閉後,它的日子就過得艱難起來,幸虧後來得到了奔馳的青睞,從2017年1月開始代工GLC,隨後又接到了奔馳A級項目的訂單。
更為有趣的是,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以2.27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入股,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第三大股東,也許不久的將來二者會聯手搞出大動作吧。
等等,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了,像這種獨立汽車製造外包商一般都是國外的,我們國內有沒有類似的企業呢?很遺憾,在我印象裡,國內並沒有任何一家類似麥格納斯太爾的企業。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汽車工業起步晚、整體研發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某些能夠提供技術支持的企業又受造車資質的限制,所以無法像麥格納斯太爾那般做全案。
可能有朋友還會有疑問,代工蔚來的江淮、代工小鵬的海馬不都做成了嗎,它們既有生產能力也有生產資質。這話本無錯,但要注意的是,江淮也好、海馬也罷,它們擁有自己的汽車品牌,因此不能被稱為獨立的汽車製造外包商。它們之所以會去代工新造車產品,是因為產能過剩。承接代工,既能獲得資金支持,又能開動生產線,可謂是一舉兩得。
那國內到底有沒有可能會出現獨立的汽車製造外包商呢?只能說有這個可能。隨著更多的新造車勢力入場,競爭愈發激烈,那些自身實力不強,產能過剩的企業會慢慢出現,並越來越多,江淮和海馬就是先例。等發展到某個階段之後,它們會發現,完全捨棄自有產品,雖然面子上可能有些掛不住,但負擔一下子會減輕許多,日子反而要好過多了。此時距離獨立的汽車製造外包商的出現,也就不遠了。
不過對於研發能力不足的企業來說,它們可能只會停留在給其他車企「代孕」的初級層面,跟麥格納斯太爾、Karmann這種擁有獨立設計生產能力的企業,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國內相關企業還需上下求索,努力追趕。
-END-
Jeep全新7座全新大切諾基L
2021款領克01上市,20萬買它挺好~
哈弗品牌之夜!H6、大狗、初戀齊上陣
33.99萬元起售,特斯拉大殺器Model Y來了
北京現代全新ix35,亮點不多沒啥硬傷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車?讓子彈飛一會
坦克300上市,17.58萬起售
48V輕混加持的沃蘭多
更多新鮮、熱點資訊
請移步新浪微博同名帳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SUV大百科
獲取更多一手SUV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