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齡人都成了「拆二代",我在Keep上做健身直播尋找財務自由

2020-12-16 騰訊網

購物、外賣、學習、辦公…網際網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能在線完成。

健身也不例外。

這項依賴線下器材、教練一對一指導、個人自制力的活動,如今也有了在線學習的可能。

今年2月,在疫情最焦灼的時候,Keep將健身房搬到了直播間,讓專業教練推出線上健身課程。

只要有網絡,哪裡都可以自律。只要安裝了Keep,鍛鍊可以隨時開始。

那麼,成為一名在線教練又是一種怎樣的感受?無法對學員進行手把手的教學,他們能調動起每個人的健身熱情嗎?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群在Keep上直播健身的教練,他們之中:

有人是生物學碩士畢業,卻陰差陽錯入了健身圈,並成為了直播課裡最火的教練;

有人做過郭碧婷、李佳航的教練,上過綜藝,卻不覺名聲重要,人生信條只是做好手邊的事;

有人做教練13年,見證過穿白背心大褲衩健身的年代,現在和兒子一起開直播,培養出了一個「助理小教練」;

有人退伍後發現身邊都是「拆二代」,被迫北漂做教練,最後卻有了財務自由的夢想。

以下是他們真實的故事:

文 | 小北

編輯 | 萬芳

生物學碩士畢業的健身教練

找到自己的熱愛,才能再談堅持

孫楠 29歲 從事健身行業4年

90後畢業迷茫真的是常態。

2015年,我碩士畢業,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眼看朋友找好了工作,只好隨大流地找工作。

我學的是生物工程,所以找了一個比較對口的生物類的技術銷售工作,負責抗體藥前端研發。

但做著做著,我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找個生物的工作試試,但每天坐班、回家繼續加班,感覺生活非常煎熬。

那個時候,唯一讓我覺得快樂的就是健身。

孫楠(中)和他的教練同事們

當時,我每天會花一個半小時鍛鍊,也常給周圍的朋友分享健身的內容。他們覺得很有用,我就會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

2016年10月,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拿到了健身房的offer——那是一家我蠻喜歡的私教工作室。

當時我就想:我要去這裡!

就這樣,開始以「教練」的身份,開啟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職業道路。

當然,我也經歷了從一竅不通到慢慢摸索出門路的漫長過程。

最開始,我經常困惑:健身的動作都是些什麼原理?某個動作為什麼效果不明顯?

除了問身邊做教練的朋友,我也會到處找資料,搜索分析一些問題和答案,嘗試著自己融合進教學。

慢慢地,隨著接觸的客戶越來越多,我也慢慢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孫楠在授課中

2018年的時候,我去考了ACE(私教國際認證之一,全球通行,應用認可率在私教認證中最高),算是基本在行業裡立住了。

當人能忠於自我,做想做的事時,整個人的狀態都會不一樣。做了兩年半私教後,我又開始設計線下團操。

正好今年直播大火,我就把教學的地點也搬到了Keep的直播課上。

孫楠在Keep上的直播課程

我發現,直播和線下課太不一樣了!

訓練的人可分成三類: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

視覺型學員看你動作示範,就知道這個動作到底是哪裡在發力。

這樣的學員,給到訓練方案就能完全做出來。所以,他們線上線下的訓練都OK。

聽覺型學員不看動作,靠口令引導。只要給他語音指導,告訴他什麼地方發力,他也能做到,同樣也能順利遷移到線上。

比較麻煩的是觸覺型學員——這類學員一定要教練用手輔助告訴他哪裡發力,他才能感知到。

這種是線上授課最難的,但也是健身小白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孫楠在Keep上的直播課程

然而線上授課的直播間就有很多健身小白,沒辦法用看和聽感受發力點。

我只能儘可能地把容易出錯的動作用慢動作示範,好讓他們不至於練錯。

有時我也會增加互動,問他們:練的時候,腰、膝蓋、腳踝有沒有疼痛,感受發力是否存在問題。

我也會告訴他們平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希望他們聽了我的課後,生活得更健康一點。

孫楠在Keep上的直播課程

從線下轉到線上,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真的非常多。不過,直播教學還是很讓人上癮的。

我本身是個很愛表達的人,很願意分享健身知識。直播正好給了我這樣一個表達和分享的途徑。

哪怕在一線城市,你有可能花了很多錢,依然找不到靠譜的教練和健身房。有些人甚至到現在還覺得:減肥就是少吃多動。

我希望通過直播,可以把正確的觀點傳遞給更多人,讓大家都健康、專業地運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孫楠在Keep上的直播課程

6歲兒子成為教練助理

我帶著兒子一起給學員上直播課

王鵬 35歲 教練13年

我算是健身行業的「老人」了。

2007年我剛入行,當時健身行業剛起步,也沒有私人教練這一說。

普通人健身大多是隨便找樓下的健身房鍛鍊,看到誰肌肉最大,就諮詢一下那個人健身的方法。

在老家青島,大部分人就穿個白色緊身背心、黑色緊身褲,踩著一雙舞蹈鞋,都覺得這樣最專業。

和現在對比一下,這個裝扮還蠻「死亡」的。

王鵬在給學員上課

現在,我們全家都從事健身相關方面工作。

我老婆是遊泳運動員,我兒子從小就在遊泳池旁邊看媽媽遊泳,學著踹胳膊踹腿。

4歲不到,他就能跳進遊泳池自己遊了。

王鵬和兒子在家裡鍛鍊

今年疫情,我們一家三口都在家裡宅著無聊。

同期,Keep推出了直播課程,我就想可以帶著兒子在家裡一起給人直播上課,就拉著他做我的直播小助理。

Keep的直播課程需要駐播8天,所以每次搏擊課直播前,我都會帶著兒子一起排練一遍。

最好玩的是,他喜歡模仿我喊口號,在我訓練的時候在旁邊大聲喊,「還有幾次?四三二一!」

他還喜歡在直播間跟大家互動,激情滿滿地問:「你們準備好了沒有?」

後來,連觀眾都特別期待我兒子直播,每次進直播間都要問我,「你的助理小教練在哪裡?」

王鵬和兒子在家裡鍛鍊

而且,我和兒子一起直播也會減少我的緊張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和對方的互動上,而不是一個人面對空鏡。

每次直播,看到有其他小朋友參與,我兒子也會被激起勝負心。

這時,我就會給他設定一些目標,比如玩雙手抓單雙槓、完成引體向上、左右移動之類的。

他雖然覺得累,但一想到可以和屏幕前別的小朋友顯擺一下自己,就會很開心。

別看他小,他比我還注重自己的形象了——每次直播他都會在戴髮帶,說這樣會帥一點。

王鵬和兒子一起在給Keep學員上課

有了疫情期和兒子一起做直播的經歷,後來我也順利入職了Keep,現在是一名職業運動主播。

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健身房不同,有更全面的數據跟蹤、分析,可以根據學員的反饋來優化主播們的課程內容。

這和以前我在線下教學完全不一樣。在線下健身房,教練上完課就走了,也沒有這麼成系統的評價體系。

但線上教學,有了這些標準和評價體系,就會促進教練們上完課之後多想一想:

課程的完課率可不可以再高一點?怎麼通過動作、音樂的選擇,刺激學員們再多學一點?

閒暇之餘王鵬經常帶兒子在樓下散步

這樣也能促進很多健身小白堅持鍛鍊,他們會覺得你不是隨便教幾個動作,而是真的在關注他們的需求。

曾有個學員,每天上我的直播課時,她7歲兒子和4歲女兒也吵著要一起上。

還有個學員,因為怕在家裡鍛鍊聲音大,就帶著iPad去小區廣場上學。沒想到,很快周圍的阿姨都不跳廣場舞,跑來跟她一起看我的直播課鍛鍊。

在Keep平臺上粉絲也越來越多,從0到目前10萬粉絲,也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這種受到認可的感覺,真的很好。

王鵬和兒子在家裡鍛鍊

對我自己來說,我曾開過線下店、也做過一些其他平臺的線上課程,但現在真的很期待自己在Keep的直播上可以走到更遠。

在這裡,不僅能夠輻射到更多熱愛運動的人,也能夠幫助我積累流量,塑造個人品牌。

當我真的能在直播健身有了一定名氣,未來也能夠有更多可能性。

退伍後身邊都是「拆二代」

北漂做教練後我也敢夢想財富自由

龍超 31歲 教練3年

我當過五年兵,退伍後回到老家的國企上班,結果卻被同事們給「狠狠打擊」。

那幾年,老家有很多房屋拆遷,結果公司裡有不少同事就成了「拆二代」。

一開始我覺得也沒什麼,後來發現大家的財產水平和對生活的預期都不同。

我不喜歡老家的氛圍,就直接「北漂」了。

退伍軍人有不少都選擇做健身教練。我來北京時,恰逢Keep做了自己的線下店——Keepland,我就成為了他們的第一批教練。

龍超在Keepland給學員上課

從2018年做到現在,我感覺自己已經和傳統健身房的教練十分不同:

大部分健身房都傾向於選擇形體練得特別好、甚至有些比例失調的人做教練。

但我覺得,健身的意義是讓普通人能夠通過穩定、專業的訓練讓身體更健康,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形體上的造型,而是應該讓人們的生活更健康。

所以我訓練的風格大多比較直接,不會刻意說一些專業術語,而是儘量讓每個人理解自己鍛鍊的理由和動機,再去感受每個動作的發力。

大概就是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樸實,很快就有一批穩定找我鍛鍊的線下用戶。

今年,我在Keep上推出了動感單車的直播課,就有不少線下的用戶來捧場。

龍超的Keep直播課

線下和線上差別是很大的。

大家都隔著屏幕,對很多動作沒有直觀感受,這就讓我必須在授課時做一些信息傳遞、技巧等方面的調整,從而更好地調動起用戶的情緒和動力。

我習慣每次線上課都做一點小變化,新鮮的內容和上課方式會讓大家覺得:這個教練有意思。

我本身不是一個特別幽默的人,但是為了讓大家上課時更有參與感,我也常會在網上找一些段子,在上課的時候調節一下氣氛。

訓練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人性會習慣於懶惰和省力,但鍛鍊卻要求自律和持續地運動。

龍超在Keepland給學員上課

另一方面,在初期階段,直播間的用戶和線下買了私教課的用戶相比,又是零散的、隨機的,他們可能今天想鍛鍊了,就進來看看,明天想偷懶了,就懈怠了。

這種時候,就更需要主播有能力把他們留下來,至少帶著他們先練完一節課。

一方面不至於中途退出浪費錢,另一方面也真正能體驗到完整訓練的效果。

我也會提前給學員們打預防針,事先讓他們有心理預期,跟我訓練會非常累,但堅持下來就會有顯而易見的效果。

在運動強度上,我也會鼓勵他們,讓他們想想鍛鍊的目的、課程已經過了多久,還有多久。

如果實在覺得強度跟不上,可以適當降阻,但這節課一定要上完!

這樣通過一些話術,他們能持續做完35~45分鐘。

這樣一來,鍛鍊完成後,不僅我有成就感,學員們自身的成就感更足,這才是保證他們繼續上課的根本。

線上直播是一個窗口,能讓我向更多的人傳遞我的想法:訓練並不僅是為了瘦、增肌、為了身材犧牲一切,而是讓我們在飲食、訓練的配合下,獲得更健康的人生。

人生的樂趣很多,而訓練就是那個讓我們可以魚與熊掌(口腹之慾、形象管理)兼得的工具。

龍超在Keepland給學員上課

現在我還會經常和我過去的同事交流,但已經沒有當初的那種「不平衡感」了。

相比他們這種靠命好實現財富自由的,現在,我更相信我能夠靠自己的能力,達到比他們更高的財富成就。

郭碧婷、李佳航是我的學員

我是如何成為明星們的私人教練的?

小陳 28歲 教練5年

雖然我是學會計出身,但我還是希望能夠選擇一份自己真正喜歡、願意為之投入的工作,最後成了一名健身教練。

既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可能正因有這股勁頭在,所以我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

學員因跟我訓練很有效果,也願意跟我上課,很快我就成為了我們健身房的人氣教練。

認真是會收穫回報的。

前段時間,《愛情公寓》裡張偉的扮演者李佳航,讓我們店長給他推薦私教。

店長覺得我人氣不錯、做事也認真,就向他推薦了我,我就這麼幸運地也成為了一名藝人教練。

小陳(左)和李佳航的合照

再後來,我還上了綜藝節目《明星健身房》,節目組就給我安排了幫郭碧婷訓練,也讓我給明星們講一些動作。

我原以為明星大多比較高冷,但去了才發現,他們都挺和善的,而且近距離看比電視上看還要美。

他們做動作時的配合度也很高,拍攝過程非常順利。

小陳和郭碧婷在《明星健身房》的拍攝中

其實我倒不覺得給明星做教練算是什麼成就。對教練來說,我需要的就是根據他們的需求、指定合適的訓練計劃。

其它的,身份也好、名聲也好,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今年我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新的挑戰——在Keep直播間做健身主播。

直播對我來說,雖然不能面對面接觸學員們,但又可以和更多的人溝通和互動。

這樣天然就會形成一種一起鍛鍊的氛圍,大家在這種氛圍裡持續鍛鍊,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幾乎翻倍。

小陳在Keep上進行智能調阻單車授課

我現在在Keep上做智能調阻單車的課程。當學員們覺得阻力越大、反而越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初級選手普遍是調2~5,受過一些訓練的會調到10左右。

課上當有一些有經驗的學員開始增加阻力後,能增加阻力的也開始自發加阻,大家就會更盡力地去做這個運動。

在我們直播間,厲害的人還會互相PK阻力的大小(當然是在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內)。每當這時候,我就知道他們被我真正的帶動了。

不過,上直播課必須時刻保持精力充沛。如果主播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學員也能很快感覺到你不在狀態。

所以,做直播以後我對情緒的把控力也增強了。

小陳在家裡做瑜伽

我喜歡在直播後看自己和其他教練的課程回放。這樣我可以評估自己哪些地方還有不足,爭取第二天上課調整過來。

對我來說,能夠把每天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可以把不足的地方改進、獲得一點進步,就很棒了。

做健身教練最忌諱的就是和機器人那樣重複機械的鍛鍊。

在未來,我就希望明天的自己都能比今天做得更好一點,讓更多的人對運動產生興趣,培養出好的運動習慣。

至少,我可以通過線上這個平臺,鼓勵、帶動、和影響越來越多的人。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

籤約帳號【顯微故事】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END

故事徵集

我們關注大時代的小人物故事、各行業的一線故事。

稿件一經採用發布,即刻支付稿費。

相關焦點

  • KEEP:如何定義KEEP?
    Keep成立時的「順風順水」,一方面源於產品本身的交互性、便利性,以及那句「自律給我自由」的出圈,但更多還是因為Keep的誕生處於在健身市場發展的重要節點。 2014年10月,國家發布《關於加快發展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這標誌著全民健身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當時正是全民健身概念興起之時。
  • keep不懂健身,難道你就懂了?
    當今中國健身市場,充斥著以榨乾消費者最後一滴剩餘價值為主導的各類「會所」,還有在這類場館裡工作的,在各「健身業藍翔」(還不如藍翔呢,挖機都要培訓好幾個月)培訓十天就上崗的教練。一個啥都不懂的健身小白去找教練,挨宰的概率大過八成,還談什麼標準、高效的學習健身動作?
  • 疫情後近八成公眾想要健身!Keep助力全民實現「健身自由」
    外科醫生趙衛國堅持遊泳21年似乎每個人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實際上卻殊途同歸:練日常,戰無常。千百年來,人類經歷戰爭、疾病、自然災害,然而每一次的無常都讓人類越來越強大,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越是艱難的時代,人們對和平、對健康的追求就越是強烈。今年疫情期間人們的健身意願強烈也正源於此。
  • keep懂你,但keep不懂健身
    你想要目標激勵,你想要新手引導,你想要社交炫耀,你不想去健身房;你也不想找教練;它都給你。儘管keep裡有數百種健身動作展示(而不是教學),但它仍然只是一個網際網路產品,而不是一款健身產品。因為keep不懂健身。
  • 那些「不想健身」的人,才是keep最大的焦慮
    Keep在推動用戶堅持運動上的嘗試,遠不止時間約束、App激勵等傳統手段。在電商直播火爆之際,keep也做了跟進,推出了健身直播,不過數據並不理想。三年後,以為香港來辦在南海酒店開了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健身房。 三十年來,不管是拉開中國連鎖健身房序幕的威爾斯還是暴雷的浩沙,以及線上健身的代表keep,講述的故事都是一樣的,即中國健身市場雖然現在滲透率不高,但整體盤子大,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 疫情之下客廳健身爆發,連李佳琦都KEEP起來了
    疫情之下,有人在家練成了大廚,也有人在家瘦成了閃電。廣場舞、瑜伽、搏擊操……客廳裡的「狂歡」,為線上健身教學帶來了機會。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了解到,網際網路體育平臺PP體育健身直播課程開播一周後,當場次直播同時在線人數破萬;超級猩猩、樂刻運動、一兆韋德、威爾斯等新老健身勢力,都紛紛開啟線上直播課程,keep甚至與李佳琦合作運動用品電商直播……疫情給國內健身行業帶來了新的探索機會。
  • Keep直播教練成用戶新寵 健身直播能否再出李佳琦
    Keep直播課負責人朱玥在公開場合分享了Keep對直播領域大力投入的戰略思考。隨著用戶自身的成長和對健身內容要求的提升,目前相對簡單的結構化內容也已經無法繼續滿足用戶,他們的鍛鍊需求需要「更加鮮活的內容」來滿足。另一方面,技術的變革也決定了,未來直播將成為健身的新主流形式。
  • 萬字解析Keep(1):如果keep的價值是課程,那健身就不是剛需
    keep要服務的核心用戶,是有剛需的用戶。對於幹吃不胖的火鍋愛好者,你告訴他自律讓他自由?對於事業上升期加班穩如狗的用戶,你告訴他每天鍛鍊1小時?創造「剛需」太難。每一家公司要做的是發現「剛需」,全力滿足「剛需」。
  • 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普通人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或許你會說為了「財務自由」;再問你知道什麼是「財務自由」嗎?當然知道了,「財務自由」就是不用上班,生活過得還不錯,想吃吃,想喝喝,啥事不往心裡擱(光想想都美);那我在問你,如和才能實現你說的這種「財務自由」呢?你說的這種「財務自由」存在不存在呢?俗話說:「坐吃山空」,就算給你一座金山,也會揮霍完的,因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
  • 產品分析 | Keep,你的專屬私人教練
    並且靠著一句洗腦式的slogan「自律給我自由」,深入各位Keeper的心。雖然時間上,悅動圈和咕咚上線時間是佔優勢,但是最後卻是這種結果,筆者認為原因主要如下:1)這是與keep初始的產品定位以及運營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Keep初始門檻很低,並且用戶對象是健身小白,只要想健身都可以來keep來體驗課程,也對場地要求不高。
  • 有多少存款才算財務自由?沒賺到這個數,永遠別說自己財務自由了
    「財務自由」這四個字似乎是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鼓勵著大部分人不斷向前。在中國現階段,有多少存款才算得上財務自由呢?首先你要明白「財務自由」的定義,什麼是財務自由?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的定義是:財務自由是當你不再為賺錢而出售時間的時候。在《富爸爸和窮爸爸》一書中是這樣傳達的:你的資本性收入大於支出時,就達到了財務自由。簡單來說就是,你可以不上班,啥都不幹,依然有錢花,想買啥就買啥。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實現財務自由不是件易事。
  • Keep 動感單車直播課體驗:半途而廢不再是你運動的攔路虎
    機緣巧合之中,我進入了一個名為「keep動感單車直播課內測」的群組,從此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線上騎車爭奪排名第一的活動。 同時,直播課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在於,所有學員的動態在直播課教練處都能被察覺,如果你用力太猛或者用力不夠,教練都能通過直播向學員告知。無形中,所謂的動感單車直播課與線下約騎竟然非常相似了,不會掉隊也不會迷路。
  • 閒侃|財務自由指南
    工作越久,對財務自由的渴望就越強烈。工作之前,男孩女孩們的理想五花八門,有憧憬著「實現人生價值」,有嚮往著「尋找靈魂伴侶」;但工作之後,被社會毒打的男人女人們理想異常統一,就是「搞錢」,而且是「輕鬆的搞很多錢」。那麼,趁著酒勁,今天我們就閒侃一下,到底怎樣才能財務自由?
  • 產品分析 | Keep,我的運動好夥伴
    健身和減肥的用戶,大部分都很樂於分享自己的健身成果和健身方法,因此keep的社交功能建設是非常合理的,另外在短視頻發展迅速的今天,帶有話題和視頻的動態分享,更有利於用戶進行傳播和分享。2.keep在共同在線運動上面的功能做的非常好,在進行運動時,可以看到當前有多少人一起運動,並且可以點擊發送加油和鼓勵,這樣一種在線陪伴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運動的枯燥,並且引起用戶堅持運動的決心,增加用戶粘性。3. 產品結構
  • keep與iwatch如何實現同步健身?
    時下,人們的健康養生觀念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在食物方面,是非常注重調理的,比如少吃油膩的東西、少吃油炸食品、少吃含鹽量大的食品等,這些都是養生的一部分,其實,除了這些以外,健身也是一種養生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比少吃一些食物來的更快,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這種健身的方式與方法來進行養生。
  • 全家人的keep C1 智能動感單車-直播燃脂體驗評測
    今天大太陽,不能出門跑步;今天下大雨,不能出門騎車;今天水庫有人管,不能出門遊泳...但是有個動感單車,隨時都可以來一節課,打打牙祭,還可以監督某人努力鍛鍊減脂、減肥,某人最好是能一直堅持下去,喜歡上騎動感單車。本著種種原因,入了這款keep C1智能動感單車。
  • keep健身軟體電腦版
    keep健身軟體電腦版 生活工具 大小: 59.72M
  • 《我只想自力更生啊》:拆二代的重生史,發奮圖強從創業翻車開始
    整體畫風並不是很對我的胃口,作者過於強調了某些跟正常人比較遠的生活日常,沒有太多的代入感和驚喜。只能說目前免費章節的部分屬於漸入佳境,但是還沒有吸引我閱讀下去。這個故事的主角設定是一個拆二代。他們家通過拆遷起家,在零幾年的時候獲得了幾個億的身家。
  • Keep還能keep嗎?課包價格上調 健身群變微商群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課包價格上調、健身群變微商群 靠漲價、賣貨「自救」的Keep還能keep嗎 中國網財經9月10日訊(記者 張倩蓉) 「自律給我自由」,曾因這句經典廣告語火爆健身行業的Keep,如今卻因頻繁在用戶群裡推廣自營商品和「砍價紅包」,而被用戶吐槽「健身群現在更像微商群」。
  • 健身獨角獸曝IPO傳聞,Keep能否成為中國版「Peloton」?
    做為一個投身於健身APP的公司來說,能在融資領域達到F輪融資實屬不易,且從Keep多次融資的領投機構來看,高瓴、GGV紀源資本、騰訊等資本都赫然在列。事實上,keep所處的賽道在過去的兩年裡處於融資放緩的狀態,能夠在2020年上演融資逆襲戰,或許是時候有必要對keep的發展邏輯進行一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