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外賣、學習、辦公…網際網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能在線完成。
健身也不例外。
這項依賴線下器材、教練一對一指導、個人自制力的活動,如今也有了在線學習的可能。
今年2月,在疫情最焦灼的時候,Keep將健身房搬到了直播間,讓專業教練推出線上健身課程。
只要有網絡,哪裡都可以自律。只要安裝了Keep,鍛鍊可以隨時開始。
那麼,成為一名在線教練又是一種怎樣的感受?無法對學員進行手把手的教學,他們能調動起每個人的健身熱情嗎?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群在Keep上直播健身的教練,他們之中:
有人是生物學碩士畢業,卻陰差陽錯入了健身圈,並成為了直播課裡最火的教練;
有人做過郭碧婷、李佳航的教練,上過綜藝,卻不覺名聲重要,人生信條只是做好手邊的事;
有人做教練13年,見證過穿白背心大褲衩健身的年代,現在和兒子一起開直播,培養出了一個「助理小教練」;
有人退伍後發現身邊都是「拆二代」,被迫北漂做教練,最後卻有了財務自由的夢想。
以下是他們真實的故事:
文 | 小北
編輯 | 萬芳
生物學碩士畢業的健身教練
找到自己的熱愛,才能再談堅持
孫楠 29歲 從事健身行業4年
90後畢業迷茫真的是常態。
2015年,我碩士畢業,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眼看朋友找好了工作,只好隨大流地找工作。
我學的是生物工程,所以找了一個比較對口的生物類的技術銷售工作,負責抗體藥前端研發。
但做著做著,我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找個生物的工作試試,但每天坐班、回家繼續加班,感覺生活非常煎熬。
那個時候,唯一讓我覺得快樂的就是健身。
孫楠(中)和他的教練同事們
當時,我每天會花一個半小時鍛鍊,也常給周圍的朋友分享健身的內容。他們覺得很有用,我就會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
2016年10月,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拿到了健身房的offer——那是一家我蠻喜歡的私教工作室。
當時我就想:我要去這裡!
就這樣,開始以「教練」的身份,開啟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職業道路。
當然,我也經歷了從一竅不通到慢慢摸索出門路的漫長過程。
最開始,我經常困惑:健身的動作都是些什麼原理?某個動作為什麼效果不明顯?
除了問身邊做教練的朋友,我也會到處找資料,搜索分析一些問題和答案,嘗試著自己融合進教學。
慢慢地,隨著接觸的客戶越來越多,我也慢慢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孫楠在授課中
2018年的時候,我去考了ACE(私教國際認證之一,全球通行,應用認可率在私教認證中最高),算是基本在行業裡立住了。
當人能忠於自我,做想做的事時,整個人的狀態都會不一樣。做了兩年半私教後,我又開始設計線下團操。
正好今年直播大火,我就把教學的地點也搬到了Keep的直播課上。
孫楠在Keep上的直播課程
我發現,直播和線下課太不一樣了!
訓練的人可分成三類: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
視覺型學員看你動作示範,就知道這個動作到底是哪裡在發力。
這樣的學員,給到訓練方案就能完全做出來。所以,他們線上線下的訓練都OK。
聽覺型學員不看動作,靠口令引導。只要給他語音指導,告訴他什麼地方發力,他也能做到,同樣也能順利遷移到線上。
比較麻煩的是觸覺型學員——這類學員一定要教練用手輔助告訴他哪裡發力,他才能感知到。
這種是線上授課最難的,但也是健身小白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孫楠在Keep上的直播課程
然而線上授課的直播間就有很多健身小白,沒辦法用看和聽感受發力點。
我只能儘可能地把容易出錯的動作用慢動作示範,好讓他們不至於練錯。
有時我也會增加互動,問他們:練的時候,腰、膝蓋、腳踝有沒有疼痛,感受發力是否存在問題。
我也會告訴他們平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希望他們聽了我的課後,生活得更健康一點。
孫楠在Keep上的直播課程
從線下轉到線上,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真的非常多。不過,直播教學還是很讓人上癮的。
我本身是個很愛表達的人,很願意分享健身知識。直播正好給了我這樣一個表達和分享的途徑。
哪怕在一線城市,你有可能花了很多錢,依然找不到靠譜的教練和健身房。有些人甚至到現在還覺得:減肥就是少吃多動。
我希望通過直播,可以把正確的觀點傳遞給更多人,讓大家都健康、專業地運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孫楠在Keep上的直播課程
6歲兒子成為教練助理
我帶著兒子一起給學員上直播課
王鵬 35歲 教練13年
我算是健身行業的「老人」了。
2007年我剛入行,當時健身行業剛起步,也沒有私人教練這一說。
普通人健身大多是隨便找樓下的健身房鍛鍊,看到誰肌肉最大,就諮詢一下那個人健身的方法。
在老家青島,大部分人就穿個白色緊身背心、黑色緊身褲,踩著一雙舞蹈鞋,都覺得這樣最專業。
和現在對比一下,這個裝扮還蠻「死亡」的。
王鵬在給學員上課
現在,我們全家都從事健身相關方面工作。
我老婆是遊泳運動員,我兒子從小就在遊泳池旁邊看媽媽遊泳,學著踹胳膊踹腿。
4歲不到,他就能跳進遊泳池自己遊了。
王鵬和兒子在家裡鍛鍊
今年疫情,我們一家三口都在家裡宅著無聊。
同期,Keep推出了直播課程,我就想可以帶著兒子在家裡一起給人直播上課,就拉著他做我的直播小助理。
Keep的直播課程需要駐播8天,所以每次搏擊課直播前,我都會帶著兒子一起排練一遍。
最好玩的是,他喜歡模仿我喊口號,在我訓練的時候在旁邊大聲喊,「還有幾次?四三二一!」
他還喜歡在直播間跟大家互動,激情滿滿地問:「你們準備好了沒有?」
後來,連觀眾都特別期待我兒子直播,每次進直播間都要問我,「你的助理小教練在哪裡?」
王鵬和兒子在家裡鍛鍊
而且,我和兒子一起直播也會減少我的緊張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和對方的互動上,而不是一個人面對空鏡。
每次直播,看到有其他小朋友參與,我兒子也會被激起勝負心。
這時,我就會給他設定一些目標,比如玩雙手抓單雙槓、完成引體向上、左右移動之類的。
他雖然覺得累,但一想到可以和屏幕前別的小朋友顯擺一下自己,就會很開心。
別看他小,他比我還注重自己的形象了——每次直播他都會在戴髮帶,說這樣會帥一點。
王鵬和兒子一起在給Keep學員上課
有了疫情期和兒子一起做直播的經歷,後來我也順利入職了Keep,現在是一名職業運動主播。
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健身房不同,有更全面的數據跟蹤、分析,可以根據學員的反饋來優化主播們的課程內容。
這和以前我在線下教學完全不一樣。在線下健身房,教練上完課就走了,也沒有這麼成系統的評價體系。
但線上教學,有了這些標準和評價體系,就會促進教練們上完課之後多想一想:
課程的完課率可不可以再高一點?怎麼通過動作、音樂的選擇,刺激學員們再多學一點?
閒暇之餘王鵬經常帶兒子在樓下散步
這樣也能促進很多健身小白堅持鍛鍊,他們會覺得你不是隨便教幾個動作,而是真的在關注他們的需求。
曾有個學員,每天上我的直播課時,她7歲兒子和4歲女兒也吵著要一起上。
還有個學員,因為怕在家裡鍛鍊聲音大,就帶著iPad去小區廣場上學。沒想到,很快周圍的阿姨都不跳廣場舞,跑來跟她一起看我的直播課鍛鍊。
在Keep平臺上粉絲也越來越多,從0到目前10萬粉絲,也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這種受到認可的感覺,真的很好。
王鵬和兒子在家裡鍛鍊
對我自己來說,我曾開過線下店、也做過一些其他平臺的線上課程,但現在真的很期待自己在Keep的直播上可以走到更遠。
在這裡,不僅能夠輻射到更多熱愛運動的人,也能夠幫助我積累流量,塑造個人品牌。
當我真的能在直播健身有了一定名氣,未來也能夠有更多可能性。
退伍後身邊都是「拆二代」
北漂做教練後我也敢夢想財富自由
龍超 31歲 教練3年
我當過五年兵,退伍後回到老家的國企上班,結果卻被同事們給「狠狠打擊」。
那幾年,老家有很多房屋拆遷,結果公司裡有不少同事就成了「拆二代」。
一開始我覺得也沒什麼,後來發現大家的財產水平和對生活的預期都不同。
我不喜歡老家的氛圍,就直接「北漂」了。
退伍軍人有不少都選擇做健身教練。我來北京時,恰逢Keep做了自己的線下店——Keepland,我就成為了他們的第一批教練。
龍超在Keepland給學員上課
從2018年做到現在,我感覺自己已經和傳統健身房的教練十分不同:
大部分健身房都傾向於選擇形體練得特別好、甚至有些比例失調的人做教練。
但我覺得,健身的意義是讓普通人能夠通過穩定、專業的訓練讓身體更健康,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形體上的造型,而是應該讓人們的生活更健康。
所以我訓練的風格大多比較直接,不會刻意說一些專業術語,而是儘量讓每個人理解自己鍛鍊的理由和動機,再去感受每個動作的發力。
大概就是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樸實,很快就有一批穩定找我鍛鍊的線下用戶。
今年,我在Keep上推出了動感單車的直播課,就有不少線下的用戶來捧場。
龍超的Keep直播課
線下和線上差別是很大的。
大家都隔著屏幕,對很多動作沒有直觀感受,這就讓我必須在授課時做一些信息傳遞、技巧等方面的調整,從而更好地調動起用戶的情緒和動力。
我習慣每次線上課都做一點小變化,新鮮的內容和上課方式會讓大家覺得:這個教練有意思。
我本身不是一個特別幽默的人,但是為了讓大家上課時更有參與感,我也常會在網上找一些段子,在上課的時候調節一下氣氛。
訓練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人性會習慣於懶惰和省力,但鍛鍊卻要求自律和持續地運動。
龍超在Keepland給學員上課
另一方面,在初期階段,直播間的用戶和線下買了私教課的用戶相比,又是零散的、隨機的,他們可能今天想鍛鍊了,就進來看看,明天想偷懶了,就懈怠了。
這種時候,就更需要主播有能力把他們留下來,至少帶著他們先練完一節課。
一方面不至於中途退出浪費錢,另一方面也真正能體驗到完整訓練的效果。
我也會提前給學員們打預防針,事先讓他們有心理預期,跟我訓練會非常累,但堅持下來就會有顯而易見的效果。
在運動強度上,我也會鼓勵他們,讓他們想想鍛鍊的目的、課程已經過了多久,還有多久。
如果實在覺得強度跟不上,可以適當降阻,但這節課一定要上完!
這樣通過一些話術,他們能持續做完35~45分鐘。
這樣一來,鍛鍊完成後,不僅我有成就感,學員們自身的成就感更足,這才是保證他們繼續上課的根本。
線上直播是一個窗口,能讓我向更多的人傳遞我的想法:訓練並不僅是為了瘦、增肌、為了身材犧牲一切,而是讓我們在飲食、訓練的配合下,獲得更健康的人生。
人生的樂趣很多,而訓練就是那個讓我們可以魚與熊掌(口腹之慾、形象管理)兼得的工具。
龍超在Keepland給學員上課
現在我還會經常和我過去的同事交流,但已經沒有當初的那種「不平衡感」了。
相比他們這種靠命好實現財富自由的,現在,我更相信我能夠靠自己的能力,達到比他們更高的財富成就。
郭碧婷、李佳航是我的學員
我是如何成為明星們的私人教練的?
小陳 28歲 教練5年
雖然我是學會計出身,但我還是希望能夠選擇一份自己真正喜歡、願意為之投入的工作,最後成了一名健身教練。
既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可能正因有這股勁頭在,所以我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
學員因跟我訓練很有效果,也願意跟我上課,很快我就成為了我們健身房的人氣教練。
認真是會收穫回報的。
前段時間,《愛情公寓》裡張偉的扮演者李佳航,讓我們店長給他推薦私教。
店長覺得我人氣不錯、做事也認真,就向他推薦了我,我就這麼幸運地也成為了一名藝人教練。
小陳(左)和李佳航的合照
再後來,我還上了綜藝節目《明星健身房》,節目組就給我安排了幫郭碧婷訓練,也讓我給明星們講一些動作。
我原以為明星大多比較高冷,但去了才發現,他們都挺和善的,而且近距離看比電視上看還要美。
他們做動作時的配合度也很高,拍攝過程非常順利。
小陳和郭碧婷在《明星健身房》的拍攝中
其實我倒不覺得給明星做教練算是什麼成就。對教練來說,我需要的就是根據他們的需求、指定合適的訓練計劃。
其它的,身份也好、名聲也好,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今年我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新的挑戰——在Keep直播間做健身主播。
直播對我來說,雖然不能面對面接觸學員們,但又可以和更多的人溝通和互動。
這樣天然就會形成一種一起鍛鍊的氛圍,大家在這種氛圍裡持續鍛鍊,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幾乎翻倍。
小陳在Keep上進行智能調阻單車授課
我現在在Keep上做智能調阻單車的課程。當學員們覺得阻力越大、反而越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初級選手普遍是調2~5,受過一些訓練的會調到10左右。
課上當有一些有經驗的學員開始增加阻力後,能增加阻力的也開始自發加阻,大家就會更盡力地去做這個運動。
在我們直播間,厲害的人還會互相PK阻力的大小(當然是在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內)。每當這時候,我就知道他們被我真正的帶動了。
不過,上直播課必須時刻保持精力充沛。如果主播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學員也能很快感覺到你不在狀態。
所以,做直播以後我對情緒的把控力也增強了。
小陳在家裡做瑜伽
我喜歡在直播後看自己和其他教練的課程回放。這樣我可以評估自己哪些地方還有不足,爭取第二天上課調整過來。
對我來說,能夠把每天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可以把不足的地方改進、獲得一點進步,就很棒了。
做健身教練最忌諱的就是和機器人那樣重複機械的鍛鍊。
在未來,我就希望明天的自己都能比今天做得更好一點,讓更多的人對運動產生興趣,培養出好的運動習慣。
至少,我可以通過線上這個平臺,鼓勵、帶動、和影響越來越多的人。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
籤約帳號【顯微故事】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END
故事徵集
我們關注大時代的小人物故事、各行業的一線故事。
稿件一經採用發布,即刻支付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