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每天早上最難熬的就是起床的那一個瞬間。
每當鬧鐘響起來的時候,孩子總是在床上磨磨蹭蹭,叫了一聲又一聲,可是他就是不願意起床,直到時間快來不及了,逼得大人準備發火了,孩子才匆匆忙忙下床洗涑。
孩子為什麼會不願意起床呢?
最明顯的一個原因就是天氣太冷了。
可是這也側面反映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導致天氣變化,就窩在床上不肯起來。
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該如何教會孩子守時呢?
首先,家長應該以身作則。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是最他們心目中最主要的學習對象。
有句話說:
育兒即育己。
在孩子的身上能夠看到家長是什麼樣的。
一個總是睡懶覺的家長,肯定會培養出一個總是遲到的孩子。
所以,如果孩子8點鐘需要到學習,家長就要在7點到7點半左右就該起床了。
一般情況下,孩子看到家長起床吃早餐了,他也就不會繼續睡懶覺了。
其次,跟孩子說明守時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不守時,就需要跟他強調收拾的重要性。
這個強調,不是總是在他耳邊嘮叨,而是要有意識地去培養他對時間的概念。
比如每天安排一個吃他喜歡的零食時間或者陪伴他一起的遊戲時間。
假如下午5:30是遊戲時間,如果超過時間,他在忙其他事情,而沒有過來叫你一起玩,則當天的陪玩遊戲取消。
並且要告訴他取消的原因。
對於不同的孩子適合用不一樣的方式。主要是看他們自己喜歡什麼來確定的。
最後,如果上面的方法都不見效,那麼就讓他自己承擔不守時的後果吧。
家長能做的也就只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我們把自己該做的一切都做好了,可是孩子還是沒有改變,那麼,就需要靠他們自己去承受後果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在其他方面家長只能是引導他去如何做,而不是強迫他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