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鑽頭髮黑的原因有以下幾條:
第一:刀具刀體的螺旋槽不夠大或是不夠深,導致棑銷不夠順暢!
第二:鑽頭主刀片的溝槽沒開好,不夠鋒利!
第三:主刀刃的角度不夠大,導致鑽孔困難!
第四:主刀片兩邊的小尖不夠鋒利,同樣導致鑽孔困難!
木工鑽頭的保養
1、使用木工鑽頭時,從包裝盒裡取出應即裝到主軸的彈簧夾頭裡或自動更換鑽頭的刀具庫裡。用完隨即放回到包裝盒裡。
2、測量木工鑽頭直徑要用工具顯微鏡等非接觸式測量儀器,避免切削刃與機械式測量儀接觸而被碰傷。
3、某些數控排鑽床使用定位環某些數控排鑽床則不使用定位環,如使用定環的其安裝時的深度定位一定要準確,如不使用定位環其鑽頭裝到主軸上的伸長度要調整一致,多軸排鑽床更要注意這一點,要使每個主軸的鑽孔深度要一致。如果不一致有可能使排鑽頭鑽到臺面或無法鑽穿板材造成報廢。
4、平時可使用40倍立體顯微鏡檢查鑽頭切削刃的磨損。
5、要經常檢查夾頭的同心度及夾頭的夾緊力,同心度不好會造成小直徑的鑽頭斷鑽和孔徑大等情況,夾緊力不好會造成實際轉速與設置的轉速不符合,夾頭與鑽頭之間打滑。
6、要經常檢查主軸壓腳。壓腳接觸面要水平且與主軸垂直不能晃動,防止鑽頭在鑽孔中產生斷鑽和偏孔。
木工鑽頭其他常見問題
1、木工鑽頭在鑽孔時容易出現爆邊現象是怎麼回事?
答:木工鑽頭自身如果沒有倒錐、鑽頭自身不同軸(跳動大)、鑽頭小尖(割刃)比中心尖高,這些原因都能造成鑽孔時孔口爆邊現象。解決的辦法就是嚴格檢驗以上提到的各個參數,做到符合產品圖紙要求。另外,使用工具機如果主軸與快換接頭不同軸、使用工具機的壓緊裝置配置不足,壓力不夠,鑽孔時工件晃動,也會造成鑽孔時爆邊。解決的辦法就是檢查快換接頭、工具機主軸、氣壓等工具機參數符合使用要求。
2、木工鑽頭在鑽孔時孔口小而出口大是什麼原因?
答:木工鑽頭自身跳動大(不同軸),除了出現鑽孔時孔口小而出口大以外,還會引起孔口爆邊。解決的辦法是做好鑽頭的檢驗,嚴格控制跳動。另外,使用工具機如果主軸與快換接頭不同軸,也會引起鑽孔時孔口小而出口大,解決的辦法是更換快換接頭和主軸。
3、木工鑽頭在鑽孔時會冒煙,而且還發黑?
答:木工鑽頭在鑽孔時容易出現冒煙發黑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從鑽頭結構說:如果中心尖跳動大(中心尖與柄不同軸)、如果沒有設計或者設計了但是沒有製造出來倒錐甚至是正錐、如果主后角太小或者磨成副值(正常情況下,主后角應該是12°到15°,)、如果主后角偏角與鑽頭旋向相反等等,都容易造成排鑽頭在鑽孔時容易出現冒煙發黑的現象;從使用者角度分析:如果主軸跳動大(與套頭或者叫快換接頭不同軸)、如果工具機氣壓不足、如果板材是剛剛粘貼的膠沒有幹的材料(密度板)、如果板材本身含膠太多等,都容易引起排鑽頭在鑽孔時容易出現冒煙發黑的現象,那麼應對的方法就是一一排除,逐個分析,達到最佳鑽孔效果。
4、木工鑽頭在鑽孔時導致不排削或者排削不暢是什麼原因?
答:如果螺旋槽的大小以及導程(螺旋角)偏小,如果合金與刀體之間的過渡不夠平滑、如果主后角太小甚至為副值、如果中心尖製造的太過短粗,容易引起鑽頭在鑽孔時不排削或者排削不暢。另外:如果採用的是高轉速工具機(4500rpm)以上,(正常情況下,排鑽頭適應的工具機轉速是2800到3500),而鑽頭沒有採用專用鑽頭,如果工具機氣壓不足、如果板材是剛剛粘貼的膠沒有幹的材料(密度板)、如果板材本身含膠太多等,都容易引起鑽孔時不排削或者排削不暢。
5、木工鑽頭在使用完鑽孔後刀面會有很多積削怎麼辦?
答:這種問題的出現大多是被加工物含膠太多造成,改換被加工物的屬性可以消除這個問題;另外,鑽頭達到組織相變後開始磨損嚴重,也會引起鑽孔時後刀面有很多積削的情況;分體鑽割刃製作不太合理也會引起鑽孔時後刀面有很多積削的情況。
6、操作鑽孔時木工鑽頭擰彎變形或者折斷是什麼原因?
答:從木工鑽頭本身來講,小規格的剛性差,如果熱處理沒有過關,很容易出現扭曲變形或者折斷;鑽頭螺旋角設計不合理也會經常出現這個問題;另外,加長的鑽頭、原材料有問題的鑽頭等等,都會引起鑽孔時鑽頭擰彎變形或者折斷。從使用情況看,如果鑽的孔深度超過鑽頭直徑的四倍,就屬於深孔,就不能一次進給到位,應該分次進給,如果一次進給到位,就容易引起鑽孔時鑽頭擰彎變形或者折斷。另外,工具機的轉速與進給不匹配、板材含膠太多太溼等,都容易引起小規格鑽頭鑽孔時鑽頭擰彎變形或者折斷。
木工刀具網(http://www.zjwoodtools.cn)是國內排名第一的木工刀具行業網站,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木工刀具行業專業論壇。本站專注木工刀鋸行業各種相關資訊和技術問題討論,免費發布給關注本平臺的粉絲閱讀,每日更新圖文內容;提供木工刀具業內人員交流討論的和諧平臺,滿足訪問者行業需求。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免費訂閱[木工刀具內容]
承接|刀具廣告|軟文推廣|求職招聘|微信推送
商務合作QQ:157561175 (長按複製)
▼ 點下面「閱讀原文」進入社區參與評論互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