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智能床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除了可進行語音控制、調節床體升降、按摩等功能外,就連睡眠和健康狀況也能被實時監測。在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的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記者見到了有著「十八般武藝」的智能床。
「我們的智能床安裝了傳感器,可以捕捉到人睡覺時產生的微弱振動信號,並從中分析出心跳、呼吸等體徵數據,通過專門的算法進行處理,進而生成睡眠和健康報告。」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曹輝告訴記者,當智能床監測到用戶打鼾時,床頭會微微抬起,通過體位調節來緩解打鼾狀況;同時,它還能積累、分析數據,一旦發現人體出現異常變化,就會自動提示並在必要情況下提醒及時就醫。
一家傳統造床企業緣何轉型提供健康服務?早在2012年,該公司一名員工半夜在家中熟睡時突發心臟病去世,董事長唐國海深感痛心,決定研發一款可以感知、預警和幹預睡眠過程中突發疾病風險的智能床。於是,麒盛科技聯合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開始研究智能床、傳感器技術以及健康睡眠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歷時4年,於2016年成功研發出非接觸式傳感器,可以動態捕捉人在睡眠中的體徵信號。
「傳統製造企業必須要轉型,不轉型就可能會死掉。」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楊向東說。怎樣轉型?要做服務。2017年,麒盛科技又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聯合成立了一家數據服務公司,共同研究睡眠大數據,提供睡眠健康服務,不斷加快轉型升級、邁向高端化的步伐。
在嘉興,不少傳統製造企業都在依託產學研合作,進行轉型升級,這也是嘉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真實寫照。
嘉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姚中華介紹,嘉興注重以改革思維破解經濟社會難題,敢闖敢試,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完善有利於產業集群發展的要素市場配置、產學研用合作、產業園區聯動發展等機制和環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促進技術創新、業態創新、製造方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創新體系,加快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同時,嘉興立足本地產業特點和資源稟賦,主動融入國家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國家戰略機遇為契機,加強與全國乃至全球的產業合作,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展產業集群發展空間,增創開放型經濟新優勢。(本報記者 劉坤 陸健 嚴紅楓)
來源:光明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