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的支撐物主要分為兩方面,油畫作品發展至今除了表面支撐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畫布的發展,還有不可忽略的就是內框的發展。今天我們就簡單說說內框的發展及現在常用的幾種內框。
內油畫內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威尼斯畫派提香於1538年創作的油畫《烏爾比諾德維納斯》是首個開始使用木框繃布代替木板貼布,從而開始了使用油畫內框的時代。
▲《烏爾比諾德維納斯》提香1538 布面油畫119x165cm現藏於烏菲茲美術館
油畫的支撐物在內框出現之前,歐洲的畫家大多直接使用木板或木板貼布作為依託材料。
優點:板上油畫比布上油畫的保存狀況要好;畫布後有木板支撐的油畫比單純油畫布的保存狀況好。
缺點:木板雖結實但過於笨重,尺寸受限制,而且木板易受潮變形。
常用木板類型:最早的木板油畫多用櫟木、桃木、白楊木等天然實木;而現代畫家多用人造木板,如膠合板、纖維板等。
製作油畫內框需用烘乾、重量適中的木料,避免扭曲變形收縮不勻而破壞畫布上的油畫層。過硬的木料釘子難以釘入。重量不輕,也較少人使用,目前市面上所用的木材有椴木、松木、桐木、杉木、楊木等。
▲大尺寸的油畫框,需要更多的支撐杆
▲內框條斜面(右:法式內框斜面,左:美式內框斜面)
大的內框需要板條支撐防止瓢偏變形,根據需要可以如上圖所示加不同數量的支撐板條,也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排列。需要注意的是內框四邊邊條一定要有斜面, 製作斜面時向內側邊緣刨成15~30度左右的斜面即可。通常製作成斜面的稱為法式內框,刨圓的被稱為美式內框。這樣做首先可以避免在繃制畫布時使畫布受損,還可以避免作畫時貼著畫框形成印痕,並且使畫布具有彈性,還可以保持畫布背部空氣流通,使緊靠內框的部分得到正常乾燥。支撐條一定要離畫布有一定的距離,以防畫布繃框時緊貼支撐板條。
現在較為常見的幾種內框:固定式內框、木楔式可調節內框、機械式可調節內框、金屬內框。
固定式內框:固定式內框是由四個木條粘連或用金屬小工具連接,不可調節大小。
木楔式可調節內框:可調式內框的四個楔子可以插到內框四角的槽孔中,結構穩定,可隨時觀測畫布情況,調節畫布鬆緊。
機械式可調節內框:原理及作用與木楔式內框基本相同,更便於操作以及更精準的調節,不過成本較高。
▲機械式可調節內框
金屬內框:一般為鋁合金製造,不會太重,內框可拆卸分裝組合,堅固耐用,可反覆循環使用,可調節大小,不過成本較高。
▲金屬內框(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天小編只是大概的談一下我們現在常用的內框類型,具體的內框易出現的問題及損害,和有關內框的修復,請關注我們之後的內容~
— 往期回顧 —
買買買!~歐洲古董油畫來一幅?
為李化吉先生修復一幅油畫
知否,知否,應是光油太舊~
修復技法—補洞
傳統技法— 埃及法尤姆蠟彩畫
大家有什麼感受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右下角可以點讚哦!~
新來的朋友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
每周五有好文奉上!
聯繫我們 Contact
地址: 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鎮水坡村 2號院 陸界藝術區
電話: +86 1851520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