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種苗移栽前的處理
白朮種苗移栽帶菌是發生根腐病、白絹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栽種前必須進行浸種處理。將選好的術栽先浸入清水中輕拌撈出瀝乾,再將術栽浸人40%多菌靈300~400倍液或80%託布津500~600倍液1小時,撈出瀝乾後栽種。如不立即栽種應攤在地上晾乾表面水分。
白朮種苗選擇標準:形狀大小一致、無病斑、無疤痕、頂芽飽滿、根莖上部細長、下部圓大,如青蛙形或扁梨形,密生柔軟鬚根,主根細短或沒有主根的為品質優良。凡術栽畸形,頂部為木質化的莖稈,鬚根粗硬稀少,主根粗長則品質低劣,種植後生長不良,容易感染病害,不宜選擇。
白朮種子處理
白朮種子要選擇顆粒飽滿的、新鮮的、有光澤的、沒有病蟲害的優良品種,然後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提高白朮的出苗率。首先將種子放入溫度為三十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一天之後將種子撈出,放入盛有多菌靈液的盆中進行殺菌處理。十分鐘左右後撈出,用清水衝洗乾淨,裝入布袋中放在溫度為二十五度的環境中催芽,並且在催芽期間保持布袋的溼度,每天澆一次水,大約五天後即可進行播種。
苗期管理
白朮一般在播種後是到十五天左右就會出苗,那麼在出苗之後,要及時的將覆蓋的稻草揭開,以免傷及幼苗。其次就是等幼苗出土之後,及時的進行鋤草、鬆土和間苗。間苗一般是在白朮幼苗三釐米左右的時候,而幼苗長到四五釐米的時候即可進行淺鋤。而等幼苗長到八到十釐米左右的時候,就需要進行定苗了,定苗的距離為每株間隔四釐米左右。而白朮長出四五片真葉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追肥,並且結合中耕進行,追肥主要是以糞尿水為主。在育苗期間,至少要進行兩到三次追肥,白朮幼苗的生長。最後就是要合理的進行澆水,一般乾旱的季節是每隔五到十天澆一次水,平時則是每半個月澆一次水即可,同時也要記得及時的排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