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京津冀區域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均濃度全部超標

2021-01-07 中國政府網

2013年京津冀區域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均濃度全部超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5 14:3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記者羅沙)環境保護部25日發布的2013年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顯示,京津冀區域共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7.5%,京津冀區域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平均濃度均超標。

    監測結果顯示,2013年74個城市中,海口、舟山、拉薩3個城市各項汙染指標年均濃度均達到二級標準,其他71個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標現象。空氣品質相對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薩、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廈門、麗水和貴陽;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是邢臺、石家莊、邯鄲、唐山、保定、濟南、衡水、西安、廊坊和鄭州。

    京津冀區域共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013年空氣品質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7.5%,比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低23個百分點,有10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低於50%,首要汙染物為PM2.5,其次是PM10和臭氧。京津冀區域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平均濃度均超標,區域內PM2.5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106微克,PM10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181微克。北京市達標天數比例為48%,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例為16%。

    長三角區域共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013年空氣品質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64.2%,高於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3.7個百分點。首要汙染物為PM2.5,其次是臭氧和PM10。

    珠三角區域共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013年空氣品質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76.3%,高於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15.8個百分點。首要汙染物為PM2.5,其次是臭氧和二氧化氮。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監測結果可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是空氣汙染相對較重區域。京津冀區域空氣汙染最重。京津冀13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排在汙染最重的前20位,其中有7個城市排在前10位,部分城市空氣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佔全年天數40%左右。

    他同時表示,監測顯示目前我國大氣複合型汙染特徵突出。傳統的煤煙型汙染、汽車尾氣汙染與二次汙染相互疊加。空氣汙染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一季度和四季度是空氣重汙染高發季節,北方地區冬季燃煤取暖和不利氣象條件是冬季空氣重汙染發生的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 史瑋

相關焦點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去年比2015年降36%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這是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劉賢姝在今天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介紹的。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PM10和NO2首次達到國家...
    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京津冀地區,進入秋季之後霧霾頻發,但毗鄰京津冀的山東省聊城市也一度出現重汙染天氣,汙染程度甚至超過了京津冀中的重汙染城市。早在2016年,聊城市曾擊敗河北和河南的多個城市,空氣品質位居全國城市排名中倒數第一。空氣品質出現反彈面對惡劣的大氣環境,2018年聊城市出重拳、下猛藥,空氣品質顯著改善。
  • 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從74個城市排名情況看,2017年,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後10位城市依次是:石家莊、邯鄲、邢臺、保定、唐山、太原、西安、衡水、鄭州和濟南市,其中6城位於河北省。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潘子璇/攝【新民晚報·新民網】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正式出爐。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PM10、PM2.5濃度不降反升 安陽、濟源、駐馬店、許昌4市被約談
    問題:4市大氣環境問題突出,PM10、PM2.5濃度不降反升1.駐馬店市:PM2.5濃度連續9個月同比不降反升 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嚴重滯後約談會上指出,駐馬店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分別是:PM10、PM2.5同比不降反升;所轄縣空氣品質排名落後;汙染管控存在盲區;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不力;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嚴重滯後,其中,全市鄉鎮空氣自動站建設聯網率為零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5%
    「人努力,天幫忙」,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區域協同,在氣象條件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經驗被納入聯合國環境署「實踐案例」,為全球其他城市,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提供借鑑。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鄭州2019年環保成績單出爐:優良天數177天,PM10年均濃度首次降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通訊員 蔡豪PM10年均濃度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月均濃度連續6個月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首次下降至個位數……1月15日,鄭州市環境攻堅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9年鄭州環保成績單。
  • 鄭州市生態環境局:PM10和PM2.5濃度反彈幅度得到控制
    一、 鄭州市空氣品質狀況今年以來,甚至去年秋冬季以來,由於惡劣的氣象氣候因素的影響,在我省乃至京津冀及汾渭平原地區汙染物濃度大面積同比不降反升,環境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的大環境下,我市環境空氣品質同比變差、全國城市排名落後、壓力巨大。但在我市積極開展汙染管控、有效實施重汙染過程應對措施下,使PM10和PM2.5濃度反彈幅度得到控制。
  •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PM10和PM2.5是首要汙染物
    PM10和PM2.5是   近日空氣首要汙染物  記者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了解到,自從1月1日我國74個城市按空氣品質新標準開展監測並實時發布PM2.5等數據以來,我國第一批74個率先實現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城市中,京津冀區域城市的80個國家網監測點位中半數以上出現空氣品質連續超標現象,長三角區域城市的129個國家網監測點位約有三分之一出現空氣品質連續超標現象
  • 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0%
    經濟日報北京1月18日訊 記者曹紅豔報導:環保部有關負責人18日通報的全國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顯示,2017年1月至12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0%,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 合肥PM2.5和PM10濃度持續下降
    4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合肥市對外公布的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該市生態環境質量和汙染防治水平穩步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3%、0.6%,2014年以來,合肥市大氣顆粒物PM2.5和PM10濃度已持續6年下降
  • PM2.5年均濃度值連續兩年優於國家標準
    3月13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據統計,2018年和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均為31微克每立方米,優於國家二級標準,濃度值為全省最低,實現了有監測記錄以來的連續兩年最好水平。
  • 42微克/立方米,2019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進50以內
    01PM10、NO2首達國家標準2019年,北京市PM10、PM2.5、NO2和SO2年均濃度分別為68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劉保獻給出了一組同2013年對比的數據:2019年與2013年相比,北京市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均顯著下降,SO2、PM2.5、PM10、NO2分別下降85%、53%、37%、34%;其中SO2下降幅度最大,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如何評價42微克/立方米?
  • 菏澤PM2.5平均濃度三年年均改善6.1%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三年來,我市全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年均改善6.1%,主要河流均達到了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農村汙水橫流、黑臭水體遍地現象得到初步遏制。三年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改善大氣質量,是汙染防治攻堅的重中之重。
  • 大氣汙染防治公布評分標準 PM10和PM2.5為重要指標
    記者1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國家能源局六部門聯合出臺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實施細則》。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共10個省區市評分結果為兩類得分中較低分值;其他地區評分結果為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分值。實施細則的總則規定,考核結果將被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評分結果在90分及以上為優秀,70分至90分為良好,60分至70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 PM2.5和PM10的來源、危害和區別
    2019年以來,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多個城市遭遇了嚴重的霧霾天氣,根據生態環境部的最新通報,1月下旬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可能出現2次中至重汙染過程,汾渭平原也可能出現一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那麼,霧霾天氣時,我們常說的PM2.5、PM10的來源有哪些,又有什麼危害呢?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介紹,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6天,佔全年62%,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名城市中,河北省的城市由「十三五」初期的7個,減少到目前的4個。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