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須蜜那
今天我如常到佛哲書院來開鋪,沒多久就見他走進來,如常詢問師父有到來否?在我答沒有後, 他便乖乖地走到書架旁靜靜看書,沒多久便跟我說再見離開。這一年來,他每天必到這裡一次,或早 或晚,或長或短,但必詢問師父有否到來。
回想一年前他第一次進來看書,氣焰不小,纏著我炫耀他的佛學知識,我礙於要保持良好服務態 度,被迫忍受他一個多小時的放矢。就在那一刻,一個出家父飄然進來,定定望著他說:「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但見他觸電般震了一下,汗水涔涔流下,從此沉默寡言,師父繼續說:「我明天再來,告訴你下 偈。」
師父離開後,他仍僵在當地,苦苦思索,良久不動,我同情地對他說:「讓我告訴你下偈吧,你 毋須辛苦思索。」
他趕忙作了一個制止的姿勢,隨即離去。第二天剛開店他便來到,也不看書,默默地坐在一旁, 專心等師父到來。一個多小時後,師父飄然進來,微笑對他說:「生滅滅己,寂滅為樂。」
只見他汗水涔涔流下,但沒有昨日的燥動囂張,郤見他緩緩合掌,徐徐拜下,頂禮三次後,梗聲 喚「師父」,問訊後抬頭,已失去師父影蹤。
從此每天都見他到來,但師父郤沒有再出現。我曾問過他何以要再見師父,他答道:「由於受到 他的啟發,已奉他為師,見他是為了行拜師之禮。」
「但你們接觸的時間那麼短,他也沒有再教導你什麼·····」
「不在乎時間長短,也不在乎教導多少,以心傳心,他已將心法傳授給我,我已知道自己的目標、 方向,路該如何走!同一番話,修道者的言行跟一般人不同,因為那是經過修煉、感應、發自真心, 有對應性,有加持力,出自菩提心,能真正利益眾生。」他頓一頓,續說:
「我很幸運,得到如此的恩典;很感恩,能改變一生。在此祝願你早日得到加持,更希望眾生能 得遇明師,早日成佛。」
離去,就這樣的離去? 每過一刻,你愈模糊 無盡的歲月,每盡的模糊 我將失去你! 唯有靜待,靜待那龍華三會
佛緣專欄:改變你一生的地方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