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緣專欄:茶禪!

2020-12-22 重樓逾陀

撰文:勝軍

在一所著名茶館的貴賓室內,眾人盤坐在日式裝飾的優雅榻榻米上閒聊。一位漢傳出家人及 另一位藏傳出家人坐在正中央,圍坐著八位男女居士,室內燈光幽暗,窗明几淨,擺設著茶道器 具,四壁掛著書畫,兩位出家人背後掛著「阿蘭若」及「止靜」兩款勁秀的書法。兩位年輕女侍 應託著茶盤悠然走進來。

「今天的茶較常苦澀點,午膳請注意不要失水準啊!」漢傳師父對著待應摸摸圓圓閃亮的光

頭道:「茶館經營快要三年了,請你們老闆裝修裝修,要時時勤拂拭啊!」

「是。」女侍應微笑答道,繼續為眾人倒茶。

「現今生意難做,社會動蕩,將就些吧!」藏傳師父伸前紅潤的臉龐,插嘴道:「我們 每天投訴,為難兩位天女,早晚會把她們嚇跑。」

「是!」女侍應微笑道,向室外走去:「怕怕,馬上離去。」

女待應回首,輕輕將房門閉上,眾男女居士七嘴八舌調侃著。突然,房門被急促打開,一位 女士跑進來,跪在兩位師父面前,飲泣道:「師父!師父!我丈夫剛證實患了絕症,現躺在 醫院,怎辦?請救救他啊!」

「不用怕。」漢傳師父拿起小茶杯,呷一口道:「你們家人要為他念經及念佛回向,最好點 燈108……」

「你帶領我們做好嗎?我們什麼都不懂!」女士焦慮道。

「很簡單,你們隨便買燈點燃,可七天內不要讓它熄掉。」藏傳師父接道:「念經由親人做 最有效,要虔誠,不要假手他人……」

「請兩位師父幫忙,太艱難麻煩啊!」女士急道。 「不用怕。」藏傳師父答道,用手指著女士後面的書法念:「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那請師父到醫院走一趟,為我丈夫皈依吧。」女士轉頭向漢傳師父道:「我們費了很多唇舌才說服丈夫答應皈依。」 「他這刻要安心養病,將心調伏好。」

漢傳師父呷一口茶道:「皈依要虔誠,從內發心,不能勉強敷衍,我們不會馬虎……」 突然,女士的手提電話響起,她接聽後正要匆匆離去,猛地想起遺漏事情,急忙從手袋中取出兩個紅包交給師父,道別離去。

室內再度熱鬧起來,各人七嘴八舌,盡講些幽默笑話及別人的糊塗事。 房門再度打開,三個穿著四攝法制服的義工走進來,對著兩位師父道:「師父!今天晚上的法事我們已布置妥當,請你們檢看。」 「不用了,已辦了那麼多次,不應出錯啊!」藏傳師父呷一口茶續道:「你們也長大了,不需凡事問我們,只要用心,用腦,定能把事情弄好。我們很忙,不能每事跟進,每事教導你們。 成佛必須靠自己,不能假手於人。」

義工退出後,室內再度熱鬧起來,充滿歡笑聲及取笑他人的話語。沒多久,另一班人走 進來,不斷跪拜,奉上紅包,頻頻稱讚兩位師父,並邀約舉辦佛經講座,卻被婉拒。經多次糾纏 後,漢傳師父按捺不住道:「講經需有真修實證才能講得好,不然誤導他人可大罪了,因果我可 負不來。我們不會像其他人,隨便亂講,待功夫夠時自會講。」

「那什麼時候啊?」其中一人問,突然伸手指向旁邊的對聯念起來:「假使頂戴塵沙劫,身為床座徧大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華嚴經。」

「啊!……」漢傳師父不安地望向對聯。 「這個月十五講一天吧,我不敢辛苦你,只講一天吧。」 「不成。」藏傳師父插進來道:「那天濶太約了我們晚宴,不去不成。」

#佛緣#

相關焦點

  • 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
    專欄56期: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編輯:滅空若人無堅心 尚不成小事 何況成佛道
  • 茶禪一味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從春秋時期最初的貢品,到漢代飲茶之風漸起,進入尋常百姓家,茶就作為商品,在生活中佔了一席之地。《神農食經》中的「奈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華佗《食論》中的「苦荼久服,益思意」,以及王褒《僮約》中的「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無不透露茶在歷史中的行跡。 禪宗的出現,開啟了禪與茶相遇的機緣。
  • 佛緣專欄:改變你一生的地方 (三)
    佛緣專欄:改變你一生的地方 (二)
  • 佛緣專欄:極樂淨土教言·最偉大的建設
    專欄43期:佛緣專欄:極樂淨土教言 最偉大的建設編輯: 寂慧於一切法,了知善惡
  •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下)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茶馬古道》《禪茶一味》,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陸羽《茶經》,周重林、太俊林《茶葉戰爭》,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比爾波特《禪的行囊》。
  • 郭寶玉:我也喝茶——茶與禪、道【3041】
    我也喝茶——茶與禪、道作者:郭寶玉喝茶,喝的是味道,更是心境。喜歡喝茶,或者喝得久了,就慢慢有了自己的感悟,也更易思索品味其中蘊含的文化。而茶與文化的關係,首先就要提到「禪茶一味」。  佛教禪宗極其重視茶,二者的結緣已經有一千七八百年了。相傳棕發碧眼的傳道者達摩來東土傳揚佛法,他講究坐禪領悟,可是長久打坐總會乏困,至少上下眼皮會打架,於是他就把上眼皮割掉。誰知眼皮落地,竟長出了兩株奇特的樹,其嫩芽散發的清香讓他精神大振,結果腰不酸了,腿不困了,參禪打坐效果顯著了。由此後來的禪宗就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是牽強附會,但很多僧人確實是茶道高手,不少人還寫了大量關於茶與禪的詩文。
  • 書城大家 | 鄭培凱:「茶禪一味」五題
    珠光在大德寺跟著一休習禪,繼承了圓悟手書「茶禪一味」的傳統。中國學者的推想,到了「百度百科」,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確鑿的歷史事實:「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辨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為鎮寺之寶。
  • 侶山茶書院|光陰如禪,你如茶
    光陰無言最美如曦陽下的晨露,滴在含苞的花蕾頃刻間,綻放心事如禪聲聲,都是會心的寫意
  • 佛緣專欄:七年歲月——佛學辭典
    #佛緣
  • 佛緣專欄:一念不起·萬念俱熄
    #佛緣
  • 菩提帕莎別院 許茶禪一味
    來到西雙版納要說的都是和茶有關的故事,無論行走在版納異域風格的大街上,還是在各種特色的餐廳裡,除了茶之外,佛教的元素咋這個城市似乎是與生俱來的,而對於普通人而言,能夠感受一番茶禪之旅,倒也不乏是一種修行。
  • 什麼是「佛緣」?
    得人身不容易,失人身太容易了,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就難了。幾個人敢說他來生還會得人身?得不到了,這是我們要常常反省反省的!                          心中有緣是佛緣 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 為何一禪×往事若茶、喜茶的包裝袋都捨不得扔?顏值與便利是重點
    有一天去朋友家裡,發現在一個角落裡,整整齊齊地堆著一疊包裝袋,走近一看,有喜茶咖啡、豆豆帆布袋、奈雪的靈感之茶、一禪小和尚×往事若茶……「為什麼收集了那麼包裝袋?」「你不覺得這些包裝袋特別好看嗎?拎出去感覺特棒!而且用起來很方便。」
  • 懷素大師一生鍾愛:禪、茶、苦筍和書法
    作者:曹蘭芳禪、茶、苦筍和書法,懷素一生所鍾愛也。從其留下來的《苦筍帖》可略知其意。《苦筍帖》是懷素寫給朋友的一封信,原文是:「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意思說的是:苦筍和茶這兩樣東西太好了,就請直接送來吧。
  • 禪宗使佛與茶相互結合,禪的哲學精神與茶的精神內涵融為一體
    禪宗使佛與茶相互結合,禪的哲學精神與茶的精神內涵融為一體中華茶文化經過幾千年的創造積累,己成為一個多民族、多社會結構、多層次的文化整合系統,它蘊涵著佛家的禪機、道家的清寂、儒家的理念。佛茶最初雖然是為了養生、清思,但禪宗使佛學精華與茶文化相互結合,佛理與茶理真正貫通,禪的哲學精神與茶的精神內涵融為一體。「茶禪一味」,明心見性,創造了飲茶意境。最早以茶自娛的道家,雖然是從藥理出發認識茶的作用,但飲茶後的神清氣爽與道家修煉的主張內省相通後,道家從飲茶中得到自身與天地宇宙合為一氣的真切感受,悟出飲茶是為了「探虛玄而參造化,清神身而出塵表」。
  • 【初沐佛光】什麼是佛緣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今日的執著,可能會造成明日的後悔。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永遠也不可能給你煩惱,皆因你自己的內心放不下強求的欲望。放下非分的欲望,便是佛緣。  【三】平和的面對生活是佛緣  佛緣,是一種平和的心境。
  • 佛渡有緣人,何人擁有佛緣?
    心中有佛是佛緣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 一禪小和尚&往事若茶的門檻都要被踏平了!
    一禪小和尚&往事若茶的門檻都要被踏平了!) 線上顯示下單等待時間需要兩三小時,線下蜿蜒幾十米的隊伍,炎炎夏日之下,依舊門庭若市……這幾年,茶飲市場風起雲湧,成為了眾多資本爭先入局的行業。
  • 一禪小和尚扛起「國漫大旗」還不夠,讓往事若茶成街拍聖地更出彩
    這幾年跨界盛行,創造了無數奇奇怪怪的CP,周黑鴨 X 御泥坊口紅、茶顏悅色 X 喜茶、可口可樂 X THE FACE SHOP口紅……卻不成想連扛起「國漫大旗」的一禪小和尚也進入了組CP之列,攜往事若茶到線下與消費者「面基」了。這一次「跨界行動」,瞬間點燃了茶飲人和粉絲群的熱情。 有關於往事若茶創意式的打卡照片、視頻「飛」遍了全網!
  • 品牌戰略升級玩轉「標籤化」,一禪主題茶飲往事若茶才是贏家!
    而一禪小和尚跨界茶飲品牌之後,往事若茶又是通過什麼樣方式引起網友共鳴?  如果一禪小和尚跨界往事若茶僅僅是停留在「跨界」上,那這個品牌也註定是不溫不火。可往事若茶爆紅全網的舉動,也證明了其品牌不僅在玩轉跨界上遊刃有餘,在玩「社交梗」更是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