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風雨,步履堅定;破風浪,行穩致遠。
2020年天津經濟一路披荊斬棘,篤定前行──
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前三季度為26.0%,同比增長5.1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
第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突破10%,成為「十三五」以來最快的季度增速,7月當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排列全國第一;
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達到65.5%,較2019年提升2.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越來越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壓艙石」,而在規模以上服務業中,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前8個月營業收入分別增長5.4%和2.4%;
前三季度新增市場主體19.22萬戶,二季度以來新增市場主體15.9萬戶,同比增長11.8%。
「尤其是反映天津新動能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均呈加速發展態勢,2020年前三季度上述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的比重分別為6.3%、6.1%、4.1%和3.0%,比『十二五』末分別提升了1.5個、3.3個、2.2個和2.3個百分點。」市統計局相關人士分析。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高質量發展勢能不斷積蓄,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天津依靠的戰略定力是什麼?
是綠色發展理念的厚植。
「在加快推動建設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過程中,天津堅定不移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綠色製造工程,紮實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堅定不移以綠色發展倒逼產業轉型。」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稱。
天津請來院士、專家、機構免費為企業「問診把脈」,提供「全流程」政策服務,解決企業綠色轉型升級「痛點」「難點」。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綠色工廠146家(含國家級58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14家、國家級綠色產品33種、綠色園區4個(含國家級3家)。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全浸沒式液冷伺服器具有超低能耗,電能使用效率可達到1.03,項目已經在北京、天津、太原、武漢等地成熟應用;億昇科技推出的磁懸浮鼓風機相比傳統風機節能30%以上,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初步統計,全市綠色工廠工業總產值已突破3000億元,實現綠色發展和經濟效應「雙贏」。
「兩個圍城」治理任務在2020年收官,「鋼鐵圍城」基本破解,市域內煉鋼產能由2539萬噸壓減到1500萬噸,汙染物排放總量下降50%;「園區圍城」治理基本完成,累計關閉2.2萬家「散亂汙」企業,完成245個園區治理,為產業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
是創新創造能力的提升。
「我們看長遠,算大帳,為研製一臺國際先進水平的首臺首套,不惜拿出7年時間打磨,終獲成功,迫使外商主動單臺套降價4000萬。」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淳稱。過去5年,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投入研發經費2.4億元,主動擔負起「大國重器」研發任務,幾年間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獎24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9項。
在天津,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有序推進;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獲批,著力解決智能科技、航空航天等優勢產業發展面臨的共性數學問題;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天津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達3個,全國並列第二;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06家,科技型上市企業40家,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數量由「十二五」末的43家增長到2020年底的68家,總量位居全國重點城市第3名。
「『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取得重大突破』成為2020年度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而其背後,不單單是麒麟作業系統連續9年位列中國Linnx市場佔有率第一,而是意味著天津信創產業的異軍突起。」市工信局總經濟師周勝昔對記者說。
國內6大CPU晶片品牌中,我市擁有基於ARM架構的飛騰CPU和基於X86架構的海光CPU兩大主流品牌,CPU設計能力國內一流;全國4大資料庫我市佔據半壁江山,擁有南大通用和神舟通用;集成電路領域,逐步形成了IC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三業並舉,新型半導體材料與高端設備支撐配套業共同發展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格局。
「天津信息安全產業集群2020年成功入圍全國20個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我市信創產業基礎及產業培育工作已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市工信局信息技術發展處處長孫曉強稱。2020年前10個月,我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7.7%,產業規模列全國第10位,增速位居全國第一。
成績後面是一年內連續10場的信創專題撮合對接活動,是組織30餘次企業、高校、院所的高端互動,推動麒麟、曙光、中汽研等企業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高校共建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強化信創人才的定向培養。
「科技企業、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加速聚集,一個極富活力的創新型產業生態正在天津形成。過去提到天津,人們會說『一隻機』『一碗麵』,現在提到天津,是『信創谷』『北方聲谷』『細胞谷』。」周勝昔說。
是鍛長板補短板的實事求是,是馬不離鞍、韁不鬆手的耐心與篤定,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韌勁與勇氣。
為迎戰疫情,7300個「132」工作組深入企業幫扶;市級層面開展車聯網、信創產業、5G產業等21場主題撮合對接活動,各區舉辦撮合對接活動427場,撮合對接企業1.2萬餘家次。
一汽大眾華北基地、一汽豐田新工廠、空客A330、三星片式陶瓷電容器、愛旭太陽能電池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長徵五號、七號運載火箭和空間站核心艙完成總裝。
百億元智能製造財政專項資金已累計支持四批911個項目,市、區兩級財政共支持資金36.4億元,形成1:20的放大帶動效應,拉動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建成丹佛斯、海爾5G智能工廠等一批全球智能製造標杆企業。
全方位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截至去年11月底,建成5G基站2.28萬餘個,重點打造150個5G應用場景,5G用戶數達206萬戶,移動寬帶、固定寬帶下載速率分別躍居全國第3位,被國家授予「寬帶中國」示範城市,天津正在朝著建成網絡全面覆蓋、應用場景豐富、產業生態完善的全國一流5G城市努力。
是錨定「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目標,打造優質服務環境的誠心,是「天津八條」「民營經濟19條」「惠企21條」等政策的深入人心。
「天津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營商環境,我們要把天津作為TCL在北方戰略布局的重要投資地,有信心把半導體產業在天津發揚光大。」TCL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11月召開的企業家大會上表示。
而三六零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則表示自己已由「天津的客人變為了主人」。周鴻禕透露,360牽頭建設的天津市應急管理局綜合信息化項目和天津市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平臺順利推進,與天津市政府聯合共建的天津高新區信創安全基地也在前不久正式揭牌,重點投資打造的360創新創業中心2021年將投入使用。
「不斷去探索,不斷去奮鬥,不斷去克服困難,使我們走上實現新階段新目標的新道路。」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言猶在耳。
開啟「十四五」奮進新徵程,天津作出製造業立市戰略部署。 「天津堅持製造業立市、建設製造強市的決策部署,體現了天津落實製造強國戰略的堅定決心和果斷魄力。天津工業基礎好、有底蘊,要抓住新產業,引育大項目,做大做強龍頭產業,堅定不移推進智能製造,賦能提升傳統產業,支撐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周濟寄語天津未來。
2020,攻堅克難,危中有機。
2021,所有美好,不期而至。
來源:天津日報
審核:王韶雲
編發:王 安
素材整理:王安、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