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
《追光吧,哥哥》自本月初上線以來,話題不斷。節目播出前,一份參演藝人的宣傳禁忌點內部文件就在網上傳開了,首先拉垮一波「哥哥們」的人設。然而在節目正式播出後,參演藝人竟憑藉拉垮的油膩人設,喜提熱搜;毒舌嘉賓不留情面的點評,更將觀眾的情緒拉到高潮。在「油鍋」煎熬兩周的節目組,近日公布了改賽制的決定。
節目組總導演金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追光吧哥哥》將不做成團出道,而是會最終選擇一位追光哥哥代表,擔任公益大使。這個賽制與節目播出前宣傳的「哥哥」們「通過三次公演角逐最終7個成團席位」大相逕庭,完全脫離「國內首檔混齡男團競演選秀綜藝」的設計初衷,徹底成為喜劇真人秀。
《乘風破浪的姐姐》
《追光吧,哥哥》(以下稱「光哥」)一度被稱為男版《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稱「浪姐」),意圖讓21位男明星回歸「練習生」身份,重新訓練成長「出道」。而「浪姐」在首輪競演時,姐姐們與「光哥」們一樣唱跳業務一般,但因為真誠大膽的自我剖白、自信符合水準的選曲和有亮點的表演而獲得了大量點讚,認真帶點反差萌的表演甚至被稱成為選秀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但同樣的「反差」表演在《追光吧,哥哥》中,卻被萬眾吐槽。事前最有看點的職業歌手陳有朋、汪東城舞臺,老套過時,毫無新意;演員明道、杜淳、印小天的出圈首秀,幾乎是大型車禍現場。然而尬出天際的表演,並不影響現場競演選手哥倆好地互捧,好在場外女嘉賓銳評,才拉回整個節目的底線。
觀眾的熱情從」看誰能出道「,轉移為」下一個還能更油膩嗎?」最終,節目組也棄療了,隱去了與「浪姐」競爭大齡選秀節目念頭,宣布節目目標為藝人成長,確切地說就是為這些大齡男藝人「去油」。
究竟這些男藝人「油膩」在哪裡?為何「油膩」如此難以令人忍受?封面新聞採訪了8位20到40歲之間的觀眾,談談他/她們對油膩的看法?
什麼是「油膩」?
小東(男,22歲,大學生):我感覺到了40歲左右的男性同胞,頭髮稀少尤其是謝頂頭頂發光,身材發福走樣,在公共場合吸菸、大聲喧譁,經常喜歡吹噓自己的人生經歷多麼豐富或者不懂裝懂,大概這個樣子。
園意(女,32歲,白領):我感覺有些男人很喜歡佔便宜,比如口頭上的小便宜之類的,感覺就很油膩。之前我有個男客戶,只見過一面,平時也只用社交工具聯繫。有次在微信上寒暄,他發給我他自己拍的風景短視頻,我誇讚了一句風景很美,他回了一句「沒有你美」。我真是……一身雞皮疙瘩(笑)。
浪花兒(女,25歲,職場新鮮人):你知道就是那種自以為自己情商很高,(自以為)到處都能吃得開,我覺得這種就很油膩。但我覺得這種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就是一種人的性格。
你看《追光吧哥哥》嗎?
你覺的裡面哪種表演最油膩?
青鹿(女,50歲,白領):我追著看了(笑)。我覺得挺好看的,很搞笑。他們說油膩的表演我也看了,挺有意思的呀,《追光吧哥哥》就是搞笑嘛,幹嘛這麼認真。
路路(女,35歲,白領):那個(節目)忍不了。我看了一些片段,那種自以為萬人迷的心態,實在太可怕了。
小雨(女,26歲,職場新鮮人):沒有太大興趣。這種老黃瓜刷綠漆的節目有什麼好看的。
浪花兒(女,25歲,職場新鮮人):我看了網上傳的短視頻,《追光吧哥哥》裡面那些男的那個迷之自信,不行,我看不下去。就像楊笠說的,「明明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
文文(女,36歲,白領):我看到了一些短視頻和報導,不是很想看。我覺得表演沒有什麼看頭。(其實)我喜歡看高質量的音樂選秀,比如《樂隊的夏天》,《歌手》。《追光吧哥哥》的舞臺表演太差了。而且我看到陳志朋他們賣力的演出,不覺得好笑,只覺得心酸。那些演員的表演更看不下去,本來就不是他們的舞臺,非要為了流量去獻醜,看著他們,我覺得太難受了。
我也是中年人了(笑)。他們的處境,我某些方面可以理解,有時能看到自己(在職場上)的影子,就是為了生活」賣身「。我覺得大齡藝人有大齡藝人的魅力,那種成熟的魅力,對人生的理解和深度,沒必要非要去做不適合自己的事情。就像《情人》裡說的「與你那時的美貌相比,我更喜歡你現在飽受摧殘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