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GDP超過廣州,會成為新的一線城市嗎?從這幾個方面分析

2020-12-26 康波財經

現在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中,最容易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廣州了。與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廣州的「一線位置」坐得似乎不那麼穩當。2019年GDP數據公布後,更是有許多人看好重慶,認為重慶會在不就的將來取代廣州,成為新四大一線城市。那麼重慶崛起,真的會威脅到廣州嗎?小編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這個問題。

GDP總量。我們在對比城市綜合實力的時候,一定離不開GDP總量的對比。2020年上半年,重慶GDP緊隨廣州,這一差距在三季度被追平。前三季度,重慶GDP達到了17707.1億元,廣州則為17475.86億元,重慶正式成為GDP總量前四強城市。

常住人口數量。常住人口數量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要吸引和容納大量人口,城市的產業和基礎設施要到位。數據顯示2019年重慶常住人口為3124.32萬,廣州常住人口為1530.59萬人。在中西部地區,大量勞動力選擇到重慶、成都等城市謀求更好的發展。

教育和醫療資源。從這一點來說,重慶無法和老牌一線城市廣州相比。廣州擁有多所985、211高校,高校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豐富。重慶地處西南位置,發展起步晚,在這一方面落後於廣州。

重慶的發展優勢有哪些相比中西部其他城市,重慶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工業門類齊全。早在80、90年代,重慶重工業就已經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成績。

從交通上來說,重慶地處中西部交通樞紐位置,隨著高鐵和航空建設,與廣州沿海的區位優勢差距將逐漸縮小。

從勞動力基礎上來說,中西部人口眾多,重慶給了他們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能夠在自己家門口就業。同時,這些人口也將承載東部製造業轉移,進一步推動重慶整體經濟的發展。

這幾年重慶抓住網際網路發展機遇,大力扶持網際網路產業,同時為金融企業設置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和資金落戶,為重慶的發展提供動力。

廣州的發展優勢不用多說,老牌一線城市,地位還是在的。今年出現GDP被重慶反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廣州對商貿產業依賴較為嚴重,在特殊情況下,進出口貿易大幅縮減,廣州GDP受到影響不如以往。隨著進出口貿易的恢復,明年廣州或許會迎來一輪爆發,重慶如果能繼續保持GDP總量高於廣州的水平,才是討論重慶會不會取代廣州的時候。

相關焦點

  • 重慶體量超過廣州,重慶離一線城市還有多遠?北上深渝來了嗎?
    今天我國經濟發展和國土空間發展正走向均衡化,而蟄伏已久的西部城市也迎來了歷史機遇,重慶這座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多年的高速發展,在新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的引力下正愈發成為我國中西部的經濟中樞,今天的重慶還有「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加持,利好之下重慶的目標已然對準了廣州,從渝羊2020年前三季度的GDP數據來看,重慶GDP超越廣州幾乎成為事實。
  • 中國第三個GDP突破萬億的地級市,今年誕生,卻未入選新一線城市
    實力一般,處於中遊,這也體現了我國地區發展的貧富差距,不能只追求gdp,國民的幸福感也不一定與gdp成正比,未來,產業轉型、環境保護、科技發展、教育投入、交通建設等方面,是人們關注的領域,但是,所有產業的背後都有gdp的數據,所以地區發展的話題始終與gdp無關。
  • 2020年上半年重慶GDP高於廣州,上北深廣一線城市格局要被改寫?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四大一線城市穩固地佔據著GDP四強的席位,而廣州在前兩年被深圳反超之後,今年上半年再次被重慶超越,上北深廣的四強格局很可能就此打破。那麼,這一次排位的變化,是否如此前有網友所言,意味著廣州掉出一線城市?重慶又是否具備了一線城市的實力?
  • 我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全國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去年舉行的世界城市評選中,我國的很多城市表現突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城市超越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從gdp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還不到1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臺北gdp只有5000多億元,但是,由於人口不多,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靠前,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 2020年上半年重慶GDP超過廣州,說明了什麼?
    一這篇文章處於可寫可不寫的邊緣,最終還是決定把它寫出來。不是懷著激動自豪驕傲之心,而是心存忐忑。在一個艱難的上半年裡,重慶奇蹟般實現了經濟的正增長。而四大公認的一線城市,僅深圳增長了0.1%,廣州以-2.7%的縮水,在GDP的比對中,被重慶超過了200多億。這種位次上的變化,不被注意到是不可能的,於是各種解讀都出來了。作為一個務實的重慶人,對「超過廣州」這種昂揚的說法感到吃驚,而對「不斷超越自己」這種說法表示基本認可。重慶是一個直爽的城市,對虛榮有著天生的擯棄。
  • 這座GDP不足深圳一半的城市,為何能成為世界一線城市呢
    提到一線城市,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北京,在上海、廣州、深圳這類大城市裡,一線城市的世界裡,可能出現的可能是倫敦、巴黎、紐約等,而在最近的一線城市評選世界城市名單中,我國也有6個城市被剪掉了,其中有一個,很顯眼,它的gdp不到深圳的一半,而且gdp排名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幾十位了,這類看似普通的城市
  • 中國第五大城市角逐:重慶、成都和杭州,誰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個城市都發展得十分不錯,湧現出了一大批實力強勁的城市,除了北上廣深這幾座老牌一線城市,成都、杭州和重慶這3座城市,在如今的熱度是非常高的,並且這3座城市也在角逐我國第五大城市的席位,究竟未來誰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呢?
  • 廣東「最強」的兄弟城市,GDP都超過了2萬億,攜手入選世界一線
    說起我們國家的廣東小夥伴自然耳熟能詳,畢竟作為我們國家,經濟實力是最強大的身份,多年來一直是我們國家,名符其實的經濟老大,存在感很高,憑藉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這股東風,廣東實現了飛躍,更多的省中,第一次的位置,這裡的gdp已經突破了九萬億。
  • 20年間中國城市排名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一線城市變成四線城市
    20年時間對於人類歷史只是滄海一粟,但20年對於一個城市就有可能是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城市20年時間迅速崛起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有的城市從默默無聞到成長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而有的城市漸漸沒落直至消散在人們的視野中。
  • 中國最強新一線城市,GDP排名全國前十,有望晉升一線城市
    近幾年來,全國許多城市都在利用自己最獨特的優勢不斷發展,紛紛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幾個城市,我相信在這幾個城市裡,每個人都不會是陌生人,而且非常多的人都把這些城市作為工作和生活的首選地,遊客們也非常喜歡去這些地方旅遊。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重慶GDP超過胡志明、河內市之和,卻都是世界二線城市,合理嗎?
    2020年版本的「世界城市排名榜單」裡,咱們中國成績顯著。有6個城市入選「世界一線城市」,分別是: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臺北、深圳,且上榜數量超過了美國(5個,分別是紐約、洛杉磯、芝加哥、 舊金山、波士頓)、印度(3個)。
  • 中國最牛的二線城市,GDP高達9549億,超過部分新一線城市
    中國最牛的二線城市,GDP高達9549億,超過部分新一線城市,近幾年來,國內城市發展越來越激烈,許多城市都成為了新的城市,我們平時都把目光投向一線城市,我覺得一線城市是國內最好的城市,但在國內很多城市裡不是一線城市,但在經濟和其他方面和一線城市不同。
  • 中國「最新崛起」的新一線城市,比2個臺灣省還大,這點不可否認
    到最近為止,我越來越重視城市的發展,而且,從往年我們城市級分類,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和類推,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一批非常突然,考慮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之間,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新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現在中國最新崛起的2個臺灣省更大,美景美食很多,很多人相信別人的吧。
  • 我國2座最有潛力的城市,一個有望超越上海,一個將要擠進一線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國內許多城市得到了不錯的發展,除了現有的一線城市外,許多城市都有著不錯的發展潛力,因此大學生畢業除了北京,上海外還有更多的選擇,今天介紹給大家的是我國兩個發展潛力最大的城市。第一種是深圳,現在還是一線城市,「聽說深圳從改革開放到今天的40年間,從漁村地區成長為日宣大都市,真是令人感慨萬千,」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居全國第三位,發展速度也非常快,有望超過上海。
  • 我國「最優秀」的百強縣,人均GDP碾壓一線城市,你敢想像
    說到我國最「優秀」的百強縣,人均GDP碾壓一線城市,你敢想像?確實是這樣,我國很多縣級市的發展還不錯,不僅是總量可以超過一些二線城市,而人均更是可以碾壓一線城市,本期要說的這座縣級市就是江陰市,位於江蘇省的南部地區,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城港口城市。
  • 重慶用28年追趕廣州,GDP五強城市大洗牌,下一個就是深圳?
    這幾年中國一直有四個一線城市的說法,就是北至廣州,南至深圳,因為他們的經濟是全國前四,但是,近幾年來,一個西部城市突破,闖入了這個行列,是重慶,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被擠出的城市是廣州,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州GDP為17475.86億元,同比增長1.0%,重慶為17707.10億元,同比增長2.6%,兩個城市的差距其實並不明顯,只有240億左右,但重慶這幾年發展很快
  • 2020年新一線城市排名出爐,合肥、佛山入圍,寧波、昆明退居二線
    其中,15個新一線城市分別為: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合肥、佛山分別取代了寧波和昆明,首次入圍新一線,重慶、天津、瀋陽排名上升一名,無錫則再次無緣新一線,排名二線第四。那麼,合肥和佛山有哪些優勢,能進入新一線呢?
  • 我國有「潛力」的二線城市,GDP破萬億,有望成為下個新一線
    新一線城市名單公布後,人們對名單上的新一線城市並沒有太多的好奇心,但對被定義為「二線城市」的城市卻感到困惑,因為在這些城市中,有些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速度比名單上的新一線城市要快,所以很多讀者對這個名單感到很不靠譜,以佛山為例,城市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一萬億,現在和一線城市廣州融為一體,市內地鐵和交通實現了互通,可以說是中國最「有潛力」的二線城市,很有希望成為中國下一個新的一線城市。
  • 邁入「GDP萬億俱樂部」的佛山,會是下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嗎?
    而當人們對這個新成員稍加關注之後,緊接著又發現了這座製造業起家的城市有著強大的人口吸引力。前不久佛山實際居住人口已破千萬,讓人不得不猜測:佛山,會不會是下一座常住人口千萬的城市?這些人中有很多選擇了杭州、佛山、成都、寧波等「新一線城市」作為目的地。隨著產業、交通等多元同城化發展,「新一線城市」逐漸成為新一代年輕人奮鬥的地方。 據佛山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佛山常住人口為815.8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