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很多物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積極行動,以智慧醫療為代表的各種智慧應用開始綻放異彩!尤其是在5G的影響下,使物聯網技術實現的多種使用案例現在都成為了可能。
在這個5G爆發的時代物聯網在5G的催化下會帶來哪些好利呢?
何為物聯網?
物聯網是以網際網路、聯通網、個域無線網等傳輸網為信息載體,實現萬物互聯互通的一種技術。
通俗的講,所謂的物聯網就是萬物互聯,所有的東西都能聯網。
舉幾個例子:
比如通過手機,我們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家裡的電視機、空調器、加溼器、掃地機器人等用電設備;
通過高德地圖,你可以看到你想乘坐的公交車距離你所在的公交站的距離;
交通部門通過物聯網可以控制城市每一個地方的紅綠燈……這些都是物聯網!
5G會給物聯網帶來什麼好利?
1、火箭速度的5G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5G網速:用戶在不到一秒時間內即可完成一部高清電影的下載。
如果說4G是在跑,那麼5G就是以坐火箭的形式在運行,但快只是5G的一部分而已。
2、還不僅僅是快
僅僅是快,還遠遠不夠。5G還擁有極大的容量以及極低的時間延遲的兩個特性。5G的傳輸時延為1毫秒,4G大約在50毫秒左右。
比如自動無人駕駛,為什麼會是自動無人駕駛呢?一方面,無人駕駛要求極低的時延要求,就像我們開車時發現情況要踩剎車,普通人的反應速度是0.4秒,也就是400毫秒之間,而5G情況下只要1毫秒就可以反應了。
3、真正的萬物互聯
5G的連結密度可以超過100萬個/平方公裡,這不僅意味著幾萬人參加的演唱會、展會現場不再會出現網絡不暢。
還意味著我們可以把路燈、垃圾桶、汽車、下水道、小區住戶家裡的冰箱、電飯煲全都連到同一個網絡,真的開啟萬物互聯的時代,智慧城市也才真的能智慧起來,而不僅僅是目前人人互聯的時代。
5G網絡就是為物聯網時代服務的,5G網絡能夠完美的實現萬物互聯。據市場研究公司IDC預測,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量將接近300億左右。物聯網市場規模預期在2020年前將以每年16.9%的速度增長,全球物聯網市場到2020年將增長至1.7萬億美元。
當下各巨頭的競爭策略
騰訊:用戶體驗追求者
可能是微信入口的加持,可以說騰訊雲的用戶體驗是最佳的,註冊使用均非常簡單。Tiny os在眾多國產IoT作業系統中是最年輕的,不過他們的迭代速度,是最快的,經過與Tiny os的創始人溝通,他們有專人的團隊負責收集GitHub上的Issue並逐一分析排期升級。所以騰訊的物聯網產品,明顯帶有了追求極致用戶體驗的邏輯,實際使用感受令人稱道。
阿里:全棧不留死角
之前阿里的物聯網晶片,其作業系統Ali Things OS已經發展了兩年多,剛剛發布了3.0版本,對於物聯網結合人工智慧方面也做的相當領先。其傳統資料庫OceanBase剛剛獲得TPC的冠軍,可以說是全面無死角的物聯網技術棧。
華為:最佳設備供應商
華為的物聯網系列產品,明顯帶有一股性冷淡之風,其Lite OS迭代並不快,雲平臺的界面也比較樸實,不過華為產品的穩定度和成熟度一直是行業翹楚。而且之前我們也介紹過,華為主導了物聯網NB-lot的技術標準,技術池的深度使華為在長期的競爭中,可以居於不敗的地位。
百度:數據存儲者
目前,百度是唯一一個推出時序資料庫產品TSDB的大廠。雖然目前還沒有作業系統的推出,但是從現在全棧式競爭的趨勢看,百度推出自己物聯網產品的時間不會太遠。
電信運營商:迷路的玩家
考慮到物聯網巨大的規模,尤其是移動物聯網的流量必然跑在電信網絡上,所以各大運營商都順勢成立了自己的物聯網子公司,比如中移物聯等。不過目前電信物聯公司的業務,幾乎都局限在提供NB-IoT物聯卡服務,而且具體的產品資費也不透明。
在移動互聯開始時,中國移動還推出過基於安卓定製的OS,不過到了如今運營商仿佛都失去了鬥志,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以說,全棧化競爭已成趨勢,單純的防守,無法跟上時代步伐。
物聯網人才的發展機遇
5G推動物聯網快速進入智能物聯,物聯網技術門檻高,人才儲備不足,市場需求卻爆發式增長,物聯網人才成為企業搶奪的熱門人才。
由於物聯網技術的專業性,相較於其他編程技術而言,國內人才儲備較少,每年人才缺口達百萬,並以20%速度增長。
技術的新走向,也拔高了物聯網人才的薪資。從職友集上可以查詢(以北京為例),物聯網工程師平均月薪可達17480元,再加上年終獎,年薪20w—30w不等!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日新月異,尤其是5G時代的爆發,當萬物互聯成為現實,這對物聯網行業的從業者來說,一定是機遇。
對於已入行的從業者來說,抓住時機,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將是通往成功的主要途徑;而對於那些打算入行的觀望者來說,儘快入行,並且深入學習行業知識是通往成功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