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 超級進化論

2021-02-08 獵奇科普教授


她:「你看,我們從胚胎時期起,就已經微縮了整個進化過程。」


我:「怎麼講?」


她:「我們最開始是個單細胞對吧?然後是多細胞形式,再然後又是魚一樣的東西,接下來是爬蟲的樣子,沒多久又變成哺乳動物的大致外形,當然那會兒還有尾巴。最後尾巴和體毛在子宮裡面退化沒有了,人形就出來了。」

我腦子裡仔細想著一個胎兒的成型,


我:「不都是這樣嗎?」


她瞪大眼睛看著我:「你不覺得有意思嗎?上億年的進化,300天就搞掂了啊!你這個人……而且我們就是競爭動物,從開始就在和自己的母體——媽媽,在鬥爭。」


我:「等一下啊,這個有點兒離譜了吧?」


她:「離什麼譜啊,就是那麼回事兒。」


我:「胎兒時期跟母體鬥爭?怎麼鬥爭的?」


她:「胎兒是什麼?就是寄生體!吸取母體營養,寄生在母體內。既然是寄生物,母體會排斥,淋巴系統肯定會起作用,要殺死胎兒這個巨大的寄生體。但是胎兒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叫什麼我忘了,你可以自己去查……目的是存活在母體內,繼續自己的高速進化。那種化學反應的衝突,直接表現出來就是剛懷孕的媽媽會厭食啊,會嘔吐啊,會脾氣不好啊。其實你發現沒?越是健康的女人,懷孕的時候反應越大,因為自己身體好啊,排斥寄生物的能力強啊,胎兒也就比較累了。不過幾個月之後,沒事兒了。因為胎兒釋放的那些化學物質導致免疫系統認為胎兒是個器官,所以開始源源不斷的輸送養分,那個小東西勝利了。」


我:「那麼失敗了就是流產了?」


她:「對啊,最初的免疫鬥爭都失敗了,就流產了啊。次品,沒資格生下來!」


我:「原來是這樣。」


她不屑的看著我:「當然了,你以為遊泳遊得快的就勝利了?那才剛開始!」


我:「冠軍之後還這麼複雜啊……對了你剛才好像說到體毛什麼的?」


她:「嗯,胎兒時期都有體毛的,很長,跟個小野人似得。」


我:「那出生後怎麼沒了?」


她:「我怎麼知道?沒人知道,就知道是進化的結果,具體原因都在爭來爭去的。不過我相信海猿論。」


我仔細的想著這個詞,好像什麼地方看過。


她:「你別想了,就是一群猿猴生活在海邊,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就逐漸變成兩棲生活了,經常在水裡。身體上的毛髮慢慢就脫落,皮膚像海獸一樣變得光滑了,而且皮膚下面有一層比較均勻的脂肪。我們都是海裡的猴子的變來的,那就是海猿論。」


我猶疑了一下:「沒記錯的話,那個現在還不能確定吧?」


她:「對啊,什麼都講證據啊,海猿論缺乏的就是化石證據,好像沒有化石也正常,都在海裡或者早就被海水腐蝕了。不過我覺得海猿論的最重要證據不是化石,是行為。」


我:「不好意思,這部分我一點兒都不記得了,上學學過嗎?」


她得意的看著我:「上學不教這個,這都是自己查來的。我告訴你吧,原本說海猿論的有力證據是人類直立行走。說是因為長時間兩棲生活,讓泡在水裡的那些猴子慢慢的學會後肢站在水裡直立了。那個我不信,鱷魚泡了好幾百萬年也沒見站起來一隻過。我相信的那個證據是抱孩子的姿勢。人類抱孩子的方式,跟所有靈長動物都不一樣,沒有任何靈長動物是向人類那樣抱著孩子的。」


說實話我差點兒就自己比劃上了。


她:「猴子、猩猩抱孩子都是怎麼抱?讓孩子抱著母親的腰對吧?頭的位置正好能吃奶。人類不是。人類是讓孩子的頭和自己的頭平行,為什麼?」

我:「平行?為什麼……哦,你是說呼吸對吧?」


她:「沒錯!就是呼吸!海裡的猴子們要還是原來那種姿勢抱的話,孩子吃奶是方便了,喝水也方便了——全淹死了。所以人類抱孩子的姿勢是最獨特的。讓孩子的頭和媽媽的頭平行,保證呼吸。」


我:「真有意思。」


她:「有什麼意思啊,這都不知道,打岔這麼遠。」


我:「哦,不好意思,你接著說你的那個。」


她:「說哪兒來著?」


我:「出生了。」


她:「對,出生了。出生之後,環境已近不完全是自然環境了,已經成了人為環境了。人類進化到今天,很多地方都脫離了自然競爭,變成人類之間的競爭了。雖然還是紅桃皇后定律,但是這個性質已經變了……」


我:「太抱歉了,您還得給我解釋下什麼叫紅桃皇后定律。」


她猛地剎住話頭,看著我笑了:「小同志,基礎知識不紮實嘛。」


我也忍不住笑了,她才二十出頭的年紀。


她:「那個是出自一個故事,《愛麗絲漫遊仙境》,看過吧?也叫《愛麗絲奇遇記》。」


我:「嗯,看過那個,好像還有個動畫片來著。」


她:「對,就是那個。那裡面紅桃皇后刁難愛麗絲,告訴她:你要拼命奔跑,並且保持在原地。」


我:「哦,怎麼變成定律的?」


她:「生物進化就是這樣,大家都拼命進化,保證自己還存在著。馬進化出高速,大象進化出鼻子,老虎進化出花紋,烏龜進化出龜甲,兔子進化出大耳朵和大腳,老鷹進化出聚焦型的瞳孔,長頸鹿進化出長脖子。仙人掌進化出刺,辣椒進化出辣味素,槐樹進化出很苦的樹皮,杉樹進化的更加高大,其他的還有什麼板根啊,氣根啊,好多好多好多種進化出來的特徵。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存活!拼命進化,保證自己在生物圈中的地位。也就是:拼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


我:「懂了……紅桃皇后定律。」


她:「你得交多少學費啊,嘖嘖……我繼續;現在人類雖然也是遵循著紅桃皇后定律,但是完全是為了在社會中、在人類社會中生存下去。這已經超出物種進化競爭,是同種進化競爭了。還不是那種小面積的競爭,是全體行為!多有意思,已經殘酷到全體同種競爭了。」


我:「好像那也算一種自然競爭吧?保證優良的基因存在,在自然界……不對你誤導我了,那是納粹的優質人種理論。」


她大笑:「你太逗了,真好玩兒,是你自己想偏了,我就沒說那個不好或者抱怨競爭,我想說的也不是這個。」


我:「呃,那你想說什麼?」


她:「我一再的跟你說到進化、進化、進化,我們現在,就是處在超級進化的階段。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進化的環境是我們自己造成的,然後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都什麼得到進化了?社交能力,頭腦反應。但是自然環境原本的進化不是僅僅這些的,這些只是一部分,自然環境下需要肌肉,需要速度,需要保護色。人類這些都沒進化出來,反而指甲牙齒都退化了,對不對?」


我:「好像是……」


她:「錯了吧,小同志,那不是退化,那是為了進化,人類身體這麼柔弱,還退化了很多,其實這些都無所謂,也不重要了。人類的進化之所以是最成功的,就是進化了大腦。有了大腦,可以不要指甲,不要獠牙,不要尾巴,不要什麼都能消化,不要夜視的眼睛。有了大腦就夠了。有了進化出的優質大腦。可以隨意藐視周圍的任何生物。」


我:「哦,這就是超級進化了對吧?進化了大腦。」


她:「才不是呢,這才開始。前面說了我們是在同種競爭,周圍的競爭對象都有聰明的大腦,那就只能接著自我完善、自我進化。在這麼個更殘酷的環境下,大腦的進化比原來更重要了,比原來更高速了,對吧?這個,才是超級進化!」


我:「……超級進化,的確是這樣。」


她興奮的站起身揮動著寬大的病號服袖子:「今後的人類,還會有很多器官沒有了,但是無所謂了。嘴巴可以變成吸管,食物都流質的好了;眼睛可以更小,反正不用警惕周圍環境;手指可以變成很多個,打字就更方便了;腿可以退化的更小,油門剎車全用手解決了;脖子要變粗,這樣才能託住那個大腦袋……」


病房裡的其他幾個患者也開始興高採烈的手舞足蹈起來。


醫護人員進來了,我退出去了。


站在病房外,我看著醫護人員逐一安撫了那些患者後,單獨把她帶出來散步。她在走廊上對著我吐了下舌頭,歡天喜地跟著醫護人員去溜達了。


在樓道盡頭的拐彎前,她遠遠的扔給我一句:「怎麼樣?超級進化者?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吧?有空來聽課啊,老師我喜歡你!」


我站在走廊上看著她消失後,伸出雙手仔細的看著,說不清是什麼想法。


可能是為自己而迷茫吧?我這個超級進化者。



相關焦點

  • 《愛情進化論》:進化的不只是愛情
    「知道」跟你談談,在《愛情進化論》裡,為什麼進化的不止是愛情。原來,《愛情進化論》進化的,並不只是愛情。不過被父母催婚時,艾若曼會直言不諱地表達:「怎麼我不結婚,我就成病人了,我討厭這個社會,給我們貼剩女的標籤,一個公平的社會,就應該允許各種各樣的人,有各種各樣的想法。雖然我並不是不婚族,但為什麼不結婚就是病人了?老拿年齡說事,有意思嗎?」艾若曼的怒懟,讓人看得特別解氣。
  • 《最佳男友進化論》:爛片圈錢進化論
    《最佳男友進化論》,無疑是個最生動的例子。截至4月14日9時30分,《最佳男友進化論》尚未開放豆瓣評分,4月12日上映的幾部新片裡,《我的寵物是大象》同樣沒有開放豆瓣評分,而《在乎你》為5.5分,《慾念遊戲》僅有3.3分據說,看完這部電影後,不少網友都在為主演鄭愷哀嘆:他是不是缺錢或者被綁架了,怎麼會接這種片?這顯然是多慮了。
  • 進化論與經濟學
    進化論是社會學家們最喜歡引用的科學理論之一,但問題在於他們沒能跟上進化論前進的步伐。光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弗裡德曼舉的這個例子是沒有問題的。自然選擇學說預言,現在生活在世界上的所有樹都應該具備這個能力,因為不具備這個能力的都已經被自然選擇淘汰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完全不考慮每一片葉子的生長機理,就可以預言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光合作用的最大化。事實上,這種對結果做預測的能力正是達爾文進化論最為成功的地方之一。
  • 「進化論」明明是主流理論的,為什麼我們沒有感到生物正在進化?
    「感覺」生物進化,無非是從外觀性狀等肉眼可見的特徵分析,而生物演化基於基因,基因的緩慢改變並不會迅速地改變生物的外部特徵,肉眼也看不到,所以很難感覺到生物進化。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中的「進化」含義並不是生物個體性狀的改變,而是種群基因庫中基因頻率的改變,這當然是肉眼無法觀測到的。
  • 《爐石傳說》火焰進化論亂鬥怎麼玩 火焰進化論亂鬥攻略
    導 讀 又到了每周的周四時間,爐石傳說全新的亂鬥模式即將上線,這次亂鬥為去年第一次出現的火焰進化論,並且添加了新的副標題
  • 愛情進化論每周幾更新一天更幾集 愛情進化論在哪個臺播
    愛情進化論在哪個臺播《愛情進化論》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相信不少人都有看過,安竹間執導的電視劇《愛情進化論》將於2018年起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上映播出,該劇由張天愛(艾若曼)、張若昀(鹿飛)、許魏洲(丁宇揚)、何泓姍(邢清清)、白冰(何馨)等主演。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拓展訓練熱身遊戲---進化論
    熱身遊戲-進化論介紹:  所有人按教練指示蹲下
  • 少數人的牛仔褲落色進化論
    昨天我們發布了《養褲十年的三位玩家》文章講述就是有少數發燒友真的以考古學家的精神去研究牛仔褲的落色的,有的可以養褲十年,有的可以買幾十條,上百條牛仔褲。甚至有的買幾條同款,同一個人,同一個養褲環境,穿的天數,洗的次數都儘量一樣,研究最終的落色是否一樣。他們美其名:牛仔褲落色進化論,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話題。
  • 美術研究|以藝術進化論為名:美術入華語境中的中國畫論!
    即使是最早真正研讀了康德哲學的王國維,首先接觸到的「美術」仍然很可能從屬於進化論這種「新學問」。1902年,王國維在《教育世界》上發表日人元良勇次郎著《倫理學》中譯本。是書原作於1893年,為啟蒙類讀物,著者自序稱「自歐洲之文明轉入以來,科學之進步一日盛一日……惟於倫理主義……不務進步」,宜「參考歐洲之科學的及社會的思想,以考究道德之原理」,進化論色彩昭然可見(11)。
  • 達爾文進化論難以統治整個生物圈
    而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卻與上述的上帝創造論格格不入,甚至於是違背了上帝創造論的學說。因此,達爾文的進化論遭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甚至是批判。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進化論會導致人類道德出現崩塌,甚至完全沒有能力去依靠人類自身去生存。
  • 人類就是人類,人類根本不是由猿進化來的(質疑進化論)
    人類就是人類,人類根本不是由猿進化來的(質疑進化論)我們人類就是我們人類,人類根本不是由猿進化來的。人類就是人類,人類根本不是由猿進化來的(質疑進化論)其實達爾文的進化論也只是一種假說,而在科學界裡面對於進化論一直也都是有爭議的,進化論從來也不是公認的,大家可以去網上隨便搜相信大家能看到各種反駁進化論的科學文章
  • 100多年過去了,為何達爾文的進化論仍是假說?
    18世紀初,達爾文乘坐著「小獵犬」號出海航行了5年的時間,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在採集動植物樣本、地質勘測的過程中,達爾文意識到,地球上的生物是不斷進化而來的,所有的物種,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它們或許都來自少數的共同祖先,在漫長的時間裡經過不斷地演化,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模樣,人類也不例外。
  • 精神病人是如何被治癒的
    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提示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它的極致表現往往是精神病人或反社會人格。想幫助這個男孩不是幾句話能夠解決的,所以就寫了這篇文章。曾奇峰老師曾說過,精神科醫生的工資裡有一項叫做衛生費,實際上就是挨打費。他在被病人打傷後第一個反應是該給病人換藥了。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到治療精神病人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相當困難的藝術。
  • 土耳其為什麼刪除生物教科書的進化論呢?
    2017年9月, 土耳其宣布,土耳其教育部有關進化論的相關內容被移出高中教科書。關於進化論的章節將不會再出現在九年級學生的教科書中。土耳其教育部長伊斯梅爾·伊爾馬茲表示,新的課本將以「價值教育」為基本導向對原先的課程進行簡化,從而能夠更好地與學生的發展相協調。
  • 遊子吟|第六章 創造論與進化論|6 自然選擇面對的困難
    但按進化論的觀點,眼睛的結構與功能也是一點一點地進化來的。可是,眼睛的各部分以及它與大腦的聯繫等,怎麼都那麼湊巧地同時進化到這樣準確的程度,使眼睛有正常的功能呢?其中任何一部分配合稍差一點,眼睛就無法起作用。試想,在進化過程中,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九進化程度的眼睛,如何發揮功能呢?眼睛的形成,是很難用進化來解釋的。達爾文本人對此也相當困惑。
  • 給達爾文進化論出難題:善是進化的動力嗎?
    王建平:每曰一文:《感知論綱要》(72)《尷尬的人性》人以人性標準來行事,「人之初,性本善」,「致良知」等等人間的若干教誨,都為喚醒人性之善,抑制人性之惡為目的,善歷來是人們公認的天生人性,是人性中光彩的一面
  • 北大教授談生物進化論:生靈之美,演而化之!
    生物進化論,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顧紅雅開設的一門核心通識課程。而生物進化論的課堂內外都可以給同學們提供這樣的平臺。一些細心的同學發現,這門課程的名稱在課程體系中叫做《生物進化論》,但在MOOC慕課網上則叫做《生物演化》,這種差別其實是出於翻譯的考慮的。關於「evolution」該詞的翻譯究竟應該是演化還是進化,顧老師專門寫作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不同時期生物學家對evolution一詞的不同理解和應用。
  • 達爾文進化論有了實證,人類活動或將影響物種未來進化
    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受到主流科學的挑戰。進化論是否靠得住?進化論的可信度有多高?一時之間各種質疑風雲而起。2014年《自然雜誌》還曾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進化論》的評論,正反雙方的科學家對於這一理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時間推移,就連進化論自身也開始演化出不同的流派。
  • 精神障礙病人的家庭護理
    一 什麼是精神疾病 精神障礙,又稱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種因素(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環境)作用下造成的心理功能失調,而出現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以及智力等精神活動方面的異常,常常需要用醫學的方法進行幹預的一類疾病。那麼人為什麼會得精神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