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

2020-12-13 澎湃新聞

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理論和應用學術研討會」在海南昌江召開

2020-12-10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構造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理論和應用學術研討會」,於2020年11月20-22日在海南省昌江縣召開。研討會旨在展示和交流構造物理化學研究和應用成果,總結找礦經驗,推動地質力學創新發展,開展學科建設。通過學術研討形式,共同交流相關領域最新成果和認識,聚焦資源勘查、地下水、地熱、海洋、地質災害和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科學問題,為能源資源勘查貢獻計策,為國家能源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5個研究院所、5個研究/地調中心和2個省級地調院、中國科學院6個研究所/大學、教育部13所高等院校、產業部門19家大中型企業/研究院、昌江縣政府、昌江恆科「候鳥」人才工作站等單位的代表和嘉賓約250人參加了會議。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力學研究所餘浩科書記、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郭建秘書長、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鍾帥副縣長到會講話,祝賀本次大會順利召開。

會議安排了5個特邀報告,展示了構造地質、礦床地質、煤田地質和地熱地質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和關鍵難度。

大會會場

代表和嘉賓聆聽大會報告

中國工程院毛景文院士作了題為「找礦理論與找礦技術方法」的大會報告,介紹了區域構造與成礦規律、成礦模型研究、找礦技術創新與整合等方面的進展,指出開展天地空三維找礦是深部找礦的新趨勢。中國工程院王雙明院士作了題為「鄂爾多斯盆地煤炭資源與構造控煤」的大會報告,強調煤炭仍然是我國能源的基本來源,闡述了成煤盆地與聚煤盆地特徵、構造控煤作用特點以及構造成煤的研究與思考,指出構造物理化學研究對於能源和礦產的深部外圍勘查,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肖文交院士作了題為「大陸增生與成礦作用」的大會報告,從國家找礦戰略重大需求、科學前沿問題出發,介紹增生造山與成礦的耦合關係、成礦系統與成礦過程的關係,展示了中亞—中蒙—興蒙一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找礦突破的方向。中國工程院多吉院士作了題為「西藏的地熱成因」的大會報告,站在全球資源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層次,介紹了他們的科研團隊長期以西藏為基地開展地熱地質工作與勘查的成果,突出強調地質力學研究對於地溫分布規律研究的指導意義。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呂古賢研究員,從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發展的戰略布局,強調楊開慶構造動力成巖成礦理論的重要意義,介紹了繼承發展地質力學、建立構造物理化學新學科的歷程;通過中國構造體系圖的修編工作成果,介紹了陸內中生代巖漿核雜巖隆起-拆離凹陷盆地的建造特徵,展示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米」字型結構面。從構造體系的方向、時代、建造和結構四個方面講解了「中國構造體系研究新進展」的具體研究成果。

會議安排了35個大會報告,專家、學者們圍繞構造物理化學的研究、發展與應用,礦田構造研究最新進展,成礦結構面的物理化學研究方法,構造變形巖相帶的地球物理研究方法,遙感技術在構造識別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與探討。

呂古賢主任委員在大會閉幕時作了總結講話,並對主要報告內容進行了點評:許德如教授繼承發展了陳國達地窪學說理論的成礦構造研究,通過多年的深入實踐,系統地介紹了「成礦構造學」的新思路、新成果,以及進一步發展和應用的廣大前景。曹代勇教授提出的煤系石墨構造機制研究成果,具有前緣戰略的、經濟的和軍事的重要引領作用。嶽中琦教授用視頻報告的方式介紹了他們研發的智能鑽探技術的創新發明。王宗秀研究員從構造改變巖石物理性質的基礎工作出發,展示了「中國南方頁巖氣地質問題的思考」,給構造成藏的工作指出了研究問題與方向。張寶林研究員提出的「構造變相巖相帶的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對物探勘查與找礦方面具有前緣性、引導性和創新意義。方維萱研究員及其團隊,圍繞創新「構造巖相學」中心,介紹了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和多層次的大量工作,已經取得國內外的、三維的地質找礦成果。韓潤生教授團隊,以礦田構造控巖控礦的系統研究為基礎,獲得湘南坪寶銅錫多金屬礦田的深部外圍找礦突破。楊興科教授,多年開展秦嶺金礦帶「立交橋式」構造的蝕變變形巖相的填圖研究,取得顯著的找礦成果,是創新性的構造控礦研究。王義天研究員也在秦嶺鳳太礦集區開展礦床構造研究,進行成礦預測工作,他的定量的、系統的、全面的開展成礦規律與找礦預測工作,得到好評。張達教授幾十年在華南進行礦田構造研究,強調中生代構造變形是研究控礦構造的方向,也是研究構造巖漿作用的鑰匙。吳傳軍博士系統地研究了海南抱倫金礦區NNW向控礦構造,建立D1-D5的5期構造作用,指出D2的右旋走滑剪切成礦,D4-D5是成礦後的脆性構造,揭示了Au-Bi的交連晶的結構,展示尖峰巖體220Ma的同位素年齡。琚宜文教授的報告,給人們展現納米級的微觀世界,為解決構造研究、非傳統頁巖氣機制、材料物性的巨大變化等方面難題,指出了新的方向和技術。王國光副教授對蘭家溝大型斑巖鉬礦研究,使用的單個流體包裹體測試儀器和分析方法,判別成礦階段和物質來源,並希望大家關注這方面的工作。胡寶群教授的報告展示了臨界成礦的20多年的研究進展和新認識,指出在地殼或巖石圈斷裂帶的中淺部,有可能產生臨界成礦的條件,為認識大規模成礦作用背景,建立了新的理論模型。地質力學研究所陳正樂、吳中海、胡道功、王紅才、陳柏林、韋昌山的多個報告,極具地質力學理論特色,內容包括新構造與國土規劃、相關油氣構造與成藏機理研究,以及礦田構造、構造地貌學的突出創新成果。

21號下午,在呂古賢主任委員的主持下,30餘位代表參加了構造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一屆二次會議。學會郭建秘書長和胡敏副秘書長到會講話,對專委會的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會議一致同意優化專委會人員組成,增補陳建文等18位同志為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增補王宗秀等5位同志為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的副秘書長。會上,還討論了未來的6個主要研究方向,強調要充分發揮「構造物理化學」這一新交叉學科的優勢,在成果總結、理論研究、技術推廣應用、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22號,80餘位代表進行了野外地質考察。在昌江縣金昌金礦,實地分析研究了戈枕斷裂帶的構造性質和控礦潛力,認為經過構造變形巖相帶填圖工作,能夠達到深部外圍找礦的重大突破。石碌鐵礦是我國最著名的富鐵礦,與會專家建議對尾礦開展綜合利用研究和開發。

本次研討會弘揚和發展了地質力學系統科學的特色,同時顯示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和物理化學的交叉研究方向,並且充分運用數值模擬、計算力學和高精尖的地物化遙技術手段,將推動創新研究提升到新高度,拓展到更多的學科領域。

大會開幕後,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中國自然資源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陽光創譯地質翻譯公司、昌江恆科「候鳥」人才工作站等新聞媒體和公眾號迅速報導了大會召開的消息。代表們踴躍參會,對會議的組織工作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在構造物理化學這個交叉學科平臺收穫了很多新穎的知識和思想,這個機會太難得了,對於今後開展科研和生產實踐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代表們熱切期待著參加2021年夏天在內蒙古赤峰市召開的第二屆「構造物理化學理論和應用」學術研討會。

代表們在金昌金礦考察戈枕斷裂帶

(構造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理論和應用學術研討會」在海南昌江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英語高居榜首,物理化學無緣前3
    你是否在心中暗暗比較過初中的哪門學科更難學?哪門學科最不受歡迎?如果能取消一門學科該有多好?下面一起來和筆者看一份出爐的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看看與你心中所想是否一致呢?
  • 高中3+1+2選擇物理化學和政治的優劣
    物化政的學科特點物理化學兩科的聯繫強度大,難度比較大,偏邏輯思維、偏理解性的東西多一點;政治貼近生活和時政熱點,偏記憶性的東西多一點。個人覺得哲學偏自然科學,偏理性思維;哲學又是所有學科的統領。學通了的人可能覺得這三科的聯關性其實很強。這個看個人的理解和悟性。五.
  • 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榜,榜首名至實歸,物理化學無緣前三
    也一定會有學生們公認難度最大的學科,今天小編為大家揭露一下,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榜,榜首名至實歸,物理化學無緣前三,看看你認為的學科是不是也在其中呢? 初中學科的「難度係數」排行榜 l 榜首名至實歸;英語 英語是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學科
  • 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物理化學沒擠進前三,榜首學霸看了也頭疼
    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物理化學沒擠進前三,數學僅排第二,榜首竟在意料之外,而且榜首學霸看了也頭疼。 初中階段各個學科難度係數排行 第三名:英語 此次排在第三名的是英語學科
  • 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女生結局悽慘?看教師怎麼說
    更有網友提倡: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他們還表示,不少女生就是靠用處不大的英語支撐自己的成績,如果成真,女生的高考將結局悽慘! 而且,難道把物理化學列為主科,所有男生就都能夠高枕無憂了嗎?每年高考,在物理化學上「折戟沉沙」的男生可不在少數。 根據校友會的數據,2007-2016的十年間(不分文理),全國男狀元人數為390人,佔比46.59%,女狀元人數為447人,佔比53.41%!女狀元比男狀元還多近7個百分點,所以女生的物理化學成績其實也並不差,結局悽慘絕對是無稽之談。
  • 難道女生都學不好物理化學,都不適合學理科嗎?
    為什麼大家都有一種觀點——說女生感性,聽話,歷史政治比較好,但物理化學比較差,學文科的比較多。男生因為理性思維抽象思維好,好動想像能力強,物理化學要好一點,選擇理科的比較多。難道真的是這樣嗎?難道女生都學不好物理化學嗎?都不適合學理科嗎?但是重慶市2020年的726分的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湖北高考理科狀元是唐楚玥,是一名女生;河北高考理科狀元是邢雨菡。所以說,誰說女生不適合讀理科來著?
  • 構造地質學:逆衝推覆構造的組合形式
    一、逆衝推覆構造的組合形式逆斷層可以單條產出,但是更常見的是由同一期構造事件形成的、產狀相近的若干條逆斷層組合成特定的構造樣式。組合型式以疊瓦式最為常見,此外還有背衝式和對衝式等組合型式。圖示西南天山向塔裡木盆地之上的疊瓦狀逆衝推覆構造。
  • 交叉學科將成為研究生第14個學科門類
    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下,中國高科技公司、高科技學科留學生受到限制的信號明顯。加快培養交叉學科人才,是國家治理、應對國際複雜形勢的需要,也將推動研究生教育格局性、深層次的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將交叉學科設立為新的學科門類,正是吸收美國經驗的做法。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提出的另一項重要舉措,則是加強國際合作。
  • 《構造地質學》 — 沉積巖層的原生構造
    地質論壇,您的移動信息庫,掌上圖書館,記得星標哦 一、層理及其識別: 1、層理是通過巖石成分、結構和顏色在剖面上的突變或漸變所顯現出來的一種成層構造 2、沉積巖層理可根據巖石的成分、結構
  • 院士說丨韓啟德:是什麼決定學科交叉的成敗
    院士說丨韓啟德:是什麼決定學科交叉的成敗 2020-07-23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8張動圖,帶你開啟神奇的物理化學世界,超震撼!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今天給大家展示一些神奇的物理化學現象溫馨提示:部分實驗具有危險性
  • 湖北火車頭帶你解析二次構造泵結構特點
    一般的二次構造泵在建築工地當中並沒有什麼優勢,施工場地一般是樓房,由於體型過大等特點,要想達到好的施工效果,是費神又費力,但是有了火車頭二次構造泵,施工就變的簡單多了,那麼火車頭二次構造泵到底有哪些值得使用的優勢吶?
  • 水泥化糞池構造什麼是複合料其特點及注意點有哪些
    水泥化糞池構造什麼是複合料其特點及注意點有哪些 ,「hbmm6」   合肥峰昊一直專注於水泥整體化糞池的生產與銷售。水泥化糞池構造,連接方便,操作簡單,無接縫不滲漏,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褶皺構造分類總覽及識別方法(實戰篇)
    結合兩側產狀特點分:直立褶皺:軸面近於直立,兩翼傾向相反,傾角近於相等;斜立褶皺:軸面傾斜,兩翼傾向相反,傾角不相等;倒轉褶皺:軸面傾斜,兩翼傾向相同,傾角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同;平臥褶皺:軸面近於水平,一翼地層正常,另一翼地層倒轉;翻卷褶皺:軸面彎曲的平臥褶皺。
  • 交叉學科是什麼?什麼學科交叉受重視?為何將成第14個學科門類
    最近幾十年來,科學上的突破和創新越來越依賴於交叉學科,據學者統計,從諾貝爾獎結果來看,最近25年交叉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已接近一半(49.07%)。比如集成電路專業就涵蓋了工科和理科多門專業知識,相關人才培養也需要高校各相關學科之間的有效協同。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操太聖教授認為,此次設立交叉學科門類,是對高校知識生產方式和未來人才培養模式上的一種政策引領。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交叉科學部獲正式批覆!
    但強化學科交叉和尋求新的科研範式是未來科技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途徑。我們必須擺脫慣性思維,抓住科研範式變革的機遇,匯聚力量凝練我國交叉研究的重大方向,大力推動學科交叉研究。李靜海主任強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一次性把褶皺構造講清楚!
    褶皺是地殼中最基本的構造形式,也是地殼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種地質構造。一些常見的形式如下↓↓↓E:穹隆,類似於一個倒轉的碗,在地質結構學上是由於對稱的背斜彼此交叉深入到彼此頂部形成的。它的形成原因是再摺疊的水平應力和大氣衝擊/穿刺作用(更深又更輕的部分向表面移動的豎直位移)。F:盆地,類似於一個直立的碗,在某種程度上是與穹隆相反的褶皺,因為先前平躺在地面的巖層構造變形導致大規模巖層結構重構。
  • 浮筒液位計的構造及測量原理
    根據我們對油田常用的電動浮筒液位計在使用中的探索總結,同時結合它的工作原理,運及實驗方法、探索出電動浮筒液位計稱重法、水校法,結合現場特點,制訂出了在線校準方法。   潤中儀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RZUTD系列智能型電動浮筒 發表於 2016-06-15
  • 雙一流建設首輪,北大創新群體增量全國第一
    創新群體成員項目名稱:催化轉化中的表面物理化學項目負責人:吳凱關鍵詞:催化轉化、表面物理化學、超高時空分辨、反應機理、小分子活化項目介紹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精神醫學的發展,提升了我國精神醫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實現了部分研究領域領跑國際前沿的跨越式發展。未來,團隊將整合光學、化學生物學、神經計算等多學科新技術,尋找影響精神疾病神經可塑性變化的生物因素和社會行為因素,解析腦功能和行為學異常的基因、分子與腦網絡機理,發展新的智能化物理、心理神經調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