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病害通常會基於病狀、病症及病原物三個方面來命名,如輪斑病便是屬於前者,輪紋狀的病斑是其主要的辨識點。
你可能聽過蘋果輪斑病、草莓輪斑病、茶樹輪斑病,但對柑橘輪斑病你又了解多少?
輪斑病作為柑橘上一種新發的低溫性真菌病害,2006年在陝西城固被首次報導,起初被當成炭疽病、褐斑病、樹脂病或是周期性凍害來治,但都沒有收到良好效果,初次暴發便對當地溫州蜜柑、金橘等帶來毀滅性傷害。
柑橘輪斑病長啥樣?
輪斑病主要危害柑橘葉片,和多數葉斑類病害一樣,初期在葉片正面會冒出一些針頭大小的紅褐色小點,對應的葉背邊緣油漬狀;病斑擴大後近圓形,中部凹陷色淺。
隨著病情發展,病斑可擴大至13mm,葉片正面病斑中央產生黑色的子實體,並且呈規則的輪紋狀分布;嚴重時,多個病斑相連,病葉黃落。
該病害除了侵染葉片外,還可侵染嫩梢、枝幹、莖甚至是果實。
嫩梢上的病斑症狀與葉片上的相似,初期病斑呈紅褐色小點,略微凹陷;病斑逐漸擴大成圓形、橢圓形或梭形;病斑邊緣深褐色,中央灰褐色。
枝幹一旦發病,樹皮變成紅褐色至暗褐色,木質部也變褐;病斑逐漸大,圍繞整個嫩梢或枝幹,枝條逐漸萎蔫,甚至整個枝幹枯死,若觀察其橫截面,可發現枝幹的一半呈褐色;嚴重時,整株枯死。
柑橘果實受危害初期形成凹陷病斑,後期發黑腐爛,不可食用。
反套路的輪斑病
①大多數真菌性病害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但輪斑病不同,溫度高時壓根不發病,越冷越來神。
基於此特點,冬春是該病的高發期;四川、重慶、陝西南部地區,以及貴北、湖北西北部等柑橘北緣產區則是高發區。
②輪斑病危害嚴重,但傳播力較弱。
危害性方面自是不用多說,該病一旦發生,可引起大量落葉,嚴重時,病樹在春季時能成光杆司令,直至死亡。
柑橘輪斑病自2006年發生於城固後,到目前才擴展至萬州地區,可見其傳播力不足,但這種從最北緣逐步向南發展的趨勢還是存在的,不容小覷!保不齊今後會流行至臨近的優勢產區。
③能玩跨界傳播
有研究者將該病菌培養後接種至蘋果、梨等果實上,1個月後接種部位褐變,病斑圓形,略微凹陷,與牛眼病症狀非常相似,這說明柑橘輪斑病菌可能對蘋果和梨存在潛在的危害風險。
柑橘輪斑病的防治建議
柑橘輪斑病發生至一定程度後極難治癒也無法根治,建議以預防為主,具體措施如:加強栽培管理,培養健壯樹勢;重視果園清園, 減少病源基數;科學修剪, 合理間伐;11月中下旬樹冠噴施1~2次代森錳鋅等保護性殺菌劑,減少侵染;發病樹初期可嘗試用吡唑醚菌酯+啶醯菌胺、嘧黴胺等藥劑治療。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整理編寫,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