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周朝,男子二十歲時要行成人禮,其儀式主要是「加冠禮」,還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權力參與管理、報效國家、參與祭祀。
2018年11月11日,騰訊公司正好20歲。騰訊對自己的二十歲十分重視,先是在10月1日宣布了公司的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接著又召開2018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騰訊WE大會,在這些會場上,我們都能看到Tencent 20th的標誌。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先生在寫給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合作夥伴的公開信中說,20周歲的騰訊「將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馬化騰認為,伴隨數位化進程,移動網際網路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網際網路,向下半場的產業網際網路方向發展。
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騰訊非常願意成為各行各業最好的「數位化助手」,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幫助傳統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讓每一個產業都變身為智慧產業,實現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在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我們見證了即將20歲的騰訊在面對風起雲湧的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即將要做的一系列改變,這些改變不僅是騰訊自己的「加冠禮」,也將深刻的影響整個社會。
20歲,整裝待發
在古代,成年男子要結婚、分家,從而改變自己的家庭組織關係。通過全新的家庭組織關係,讓男子去做更重要的事,擔負起家庭頂梁柱的責任。
20歲的騰訊,在面對「消費網際網路升級,產業網際網路來襲」的全新時代,也調整了自己的組織架構,以順應自身和產業發展的需求。
騰訊在保留原有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企業發展事業群(CDG)基礎上,整合成立了兩個新的事業群: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這兩個全新的事業群,分別承擔著消費網際網路與產業網際網路生態融合、社交與內容生態創新的重要任務,這也是騰訊的全新戰略方向「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湯道生被任命為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部門負責人,他說自己接到任命的感受是「有壓力,壓力就是動力,更多的感受是興奮。」「壓力變動力,內心興奮」也是許多真正熱愛騰訊的員工以及騰訊粉絲的共同感受。
騰訊在2012年做了第二次組織架構調整,隨著微信的誕生以及騰訊開放平臺戰略的穩步實施,讓這家公司拿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門票。
此後,騰訊的業務發展順風順水,2017年騰訊公司營收2300多億元,淨利潤高達720多億元,市值還超越中國移動,榮登中國市值最高的企業。彼時,各種對騰訊的讚美、吹捧,紛至沓來,這就如同「糖衣炮彈」。
如今,許多騰訊員工也都認為,騰訊這這些年的發展實在是太順。在順境中,無論是人還是企業,都很容易陷入「蜜糖「陷阱,從而忽視身邊的重要變化。
201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遭遇了一系列的政策監管,騰訊這頭快速狂奔的大象,突然慢下腳步。輿論從來都不會「雪中送碳」,只會在企業最好的時候發射「糖衣炮彈」,在企業困難的時候「雪上加霜「。
於是,各種關於騰訊的討論,紛至沓來,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這些言論都讓沉浸在「蜜糖「中的騰訊突然驚醒。20歲的騰訊不能沉浸在「溫柔鄉裡」,這會是致命的災難!
騰訊的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激活了組織和員工的戰鬥力,讓20歲的少年意氣風發。變革帶來的新鮮感,也讓人興奮!接下來,散落在不同部門的 TO B業務將被整合在一起,數據和資源將被打通,公司內部的牆將被推倒……
同時,優秀的人將被委以重任,那些打算在騰訊裡養老、混日子、吃「蜜糖」的員工則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經營企業本來就是如此,必須永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正如任正非所言,每一個員工都要像戰士一樣能夠衝鋒陷陣,每一個員工都要爭當將軍。企業的管理創新,就是要激發組織和員工的戰鬥力。
從一片森林到數字生態共同體
如果說在20歲以前,你的目標是努力學習,快樂生活。在20歲的成年禮之後,你就必須考慮未來的工作規劃,要有承擔起家庭重任的勇氣與能力。對於20歲的騰訊來說,它的目標也必須發生改變。
3Q大戰的「炮火」,打開了騰訊開放的大門。2011年開始,騰訊便提出要讓「一棵樹」成長為」一片森林「,然後開始勒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開放生態建設,這被稱為」移動網際網路的上半場「。
騰訊在7年間,通過賦能各類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者、合作夥伴,打造了一個龐大的」騰訊朋友圈「。在這個圈子裡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京東、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公司,也有家樂福、特斯拉、永輝超市等傳統企業。
馬化騰認為,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上半場的開放戰略目標已經實現,接下來要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下半場,騰訊的目標也發生了重大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做好「連接器」,為各行各業進入「數字世界」提供最豐富的「數字接口」;還要做好「工具箱」,提供最完備的「數字工具」;
同時我們更要做好「生態共建者」,提供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激發每個參與者進行數字創新,與各行各業合作夥伴一起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
這個全新的目標,也讓2019年的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與往年有很大的不同。騰訊高級副總裁湯道生,作為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的負責人,在本次大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湯道生認為,過去20年,網際網路的重要進步集中在To C領域;那麼未來20年,網際網路的重要發展將來自於To B領域。網際網路與產業的融合是大勢所趨。騰訊決心集全公司之力,迎接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
2018年的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除了展示騰訊在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的內容、遊戲等業務外,更大的看點是騰訊在智慧零售、醫療、教育、出行、製造、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全新戰略布局和解決方案。同時,騰訊在AI、雲計算、大數據以及LBS等方面的技術實力,也成為本次大會的重點。
顯然,騰訊已經將未來的戰略重點轉向了TO B領域。但是對於騰訊要向TO B領域進軍,外界褒貶不一。馬化騰在其公開信中,解釋了外界的質疑。他說:「沒有消費網際網路助力的產業網際網路,就像一條無法與大海連通的河流,可能在沙漠中日漸乾涸。「
湯道生在演講中,也強調騰訊在消費網際網路的優勢讓其有能力打造比對手更好的TO B戰略。他說,產業網際網路不僅僅是To B、To G(Government)的,歸根結底也是ToC的。騰訊將利用服務C端用戶的經驗,幫助B端夥伴實現生產製造與消費服務的價值鏈打通,以獨特的C2B方式連接智能產業,服務產業、也服務於人。
他還在記者採訪中直接反駁了那些質疑騰訊沒有TO B基因的人:「騰訊20年來,不斷吸納不同領域的人才,體現了組織的包容性、適應性和學習能力;我不認同大家所說的騰訊沒有TO B的基因的說法,如果你相信基因就會相信進化,騰訊恰恰是一個不斷能夠進化的組織。」
湯道生也承認:「面對TO B,騰訊的團隊確實需要一個很大的調整,這包括方法的調整、心態的調整、系統的調整。要招募更多熟悉B端業務的人才,同時所有員工要明確TO B的目標是「服務好客戶」,並為此做出適合的改變!」
騰訊一些業務部門此前在做TO B業務的時候,多次沿用TO C思維,比如,明星代言、搞一些H5頁面在朋友圈傳播等娛樂套路,在面向企業客戶的時候將失效。就像滴滴做出行業務,也曾以充斥著娛樂思維,結果吃了大虧,這都需要騰訊引以為戒。
知道了路,就不怕路遠!人生最害怕失去方向,企業最害怕沒有目標。騰訊有了全新的,可激活組織活力的架構,又設立了全新的目標,這也意味著騰訊有了發展的方向,然後努力前行即可。
成年人,要交「大朋友」
20歲的成年人,有必要交一些成熟的大朋友了。如果繼續和一些小朋友玩,未免太過幼稚。20歲的騰訊也要開始找一些大朋友。朋友之間,就是互相幫助,讓每一方都變得更好。
馬化騰在公開信中說,騰訊要立足做好「數字助手」,幫助實體產業在各自的賽道上成長出更多的世界冠軍。
他說,騰訊這個「數字助手」不但能夠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基礎工具和能力作為「食材」;還能夠快速響應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將不同食材搭配起來「炒菜」;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夠提供一整套的「宴席」——多樣化、系統化、安全可控的商業解決方案(BaaS, 即Business as a Service)。
騰訊的文化很像華為,他們不善於「先說後做」,而是「先做後說」。在幫助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方面,騰訊早已有多個成功案例,只是並未對外宣傳罷了。
在2018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這家沉默的企業拿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成果,展示了在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醫療、智慧建築、智慧出行、智慧工業、智慧零售等10餘個方面幫助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方法與案例。
下面,我們就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在智慧政務領域,「數字廣東」是最好的案例。依託騰訊雲、騰訊優圖以及小程序等,騰訊幫助廣東打造了「粵省事」數字服務平臺,以微信為入口降低操作門檻,手機上完成社保繳納、醫療支付、公積金查詢、結婚登記、在線續籤港澳同公正等266項服務,大幅提升了廣東對市民和企業的政府辦事效率。
在智慧工業領域,依託騰訊雲打造的「根雲」平臺在能源設備、港口機械、農業機械和工程機械等工業製造業領域,幫助中國製造業企業數位化轉型。三一重工利用「根雲」,連接超過30萬臺重型機械,可實時採集1萬個運行參數,累計1000多億條工程機械大數據,實現全球範圍內工程設備2小時到場維修,24小時完工的承諾。在智慧文化領域,騰訊幫助故宮博物院實現文物數位化,這體現了騰訊C TO B的獨特實力。故宮博物院希望通過網際網路技術,重新定義博物館業態,打破館際壁壘,深入文物的保護,讓故宮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浸潤現代生活。
為此,騰訊地圖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了「玩轉故宮小程序」,基於騰訊地圖的定位導航,幫助遊客遊覽故宮,並實現購票、解說等一體化遊覽服務。通過騰訊的TSR圖像識別技術,用AI識別和還原文物,讓用戶通過手機就能看到立體的,栩栩如生的《千裡江山圖》。
利用故宮的IP,還可以打造動漫、遊戲等網際網路文化作品,比如,《古畫會唱歌》項目,把《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墨梅圖》等11幅院藏名畫用音樂唱出來,這更好地傳播故宮文化,幫助中國的文化走向世界。
在智慧醫療領域,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聯合騰訊打造「騰訊覓影」,通過AI技術實現早期食道癌影像篩查精準率高達90%。由於食道癌與食道炎症很容易混淆,必須非常專業的醫生才能做出正確判斷。而通過騰訊覓影,只需不到4秒就能識別病灶類型。在智慧出行領域,騰訊在遊戲上的技術和經驗得到了良好發揮。一些人總將遊戲妖魔化,而騰訊的虛實結合模擬仿真系統TAD Sim,就是利用騰訊在遊戲引擎、虛擬實境和雲遊戲技術上的強大實力而打造的。模擬仿真系統是打造L4、L5級自動駕駛的關鍵平臺,必須通過該平臺獲取虛擬路測大數據之後,才能讓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實測。顯然,騰訊在消費網際網路的強大實力與其在產業網際網路的能力相結合,打造出更有溫度,更能提高用戶獲得感的全新C TO B解決方案,形成了騰訊產業網際網路的獨特優勢。
科技是「肌肉」也是未來
20歲的年輕人有著強壯的身體,力量強大的肌肉。20歲的騰訊想要成為各行各業的「數位化助手」必須要自己足夠有力量。正如健身的人一樣,吃蛋白粉、進行專業訓練,是增長肌肉的好方法。
騰訊進軍產業網際網路的肌肉就是「技術」。馬化騰在公開信中說:「過去,中國網際網路與科技行業的創新,往往是『應用需求找技術支持』。未來,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創新來自『技術突破尋求產品落地』。」
他說,騰訊將更加重視科技驅動力。騰訊將不斷引入各領域的優秀科學家,通過加大基礎科學投入、建立公司技術委員會等措施,真正讓「科技創新」與「數字工匠精神」成為更多人追求的方向。
在2018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也秀了一把自己的技術「肌肉」。騰訊優圖實驗室、騰訊AI Lab、Wechat AI等AI實驗室,以及騰訊Robotics X機器人實驗室、音視頻、量子實驗室等諸多機構負責人紛紛在大會上發表演講,展示騰訊的技術實力。
這些AI技術也被開放給合作夥伴,在騰訊AI開放平臺AI.QQ.COM測試期,該平臺已經開放100項以上AI能力接口,覆蓋超過10000家合作夥伴,日均調用已過億次,累計調用百億次。
比如,優圖實驗室的AI技術被應用在包括人臉、交通、交通、醫療影像等交通視覺方面。目前,通過優圖技術,已經形成了超過12個應用解決方案,也有超過70個騰訊內部的明星業務接入了騰訊優圖服務,每天的調用量超過30億次。為了更好地助力數位化升級,騰訊還推出了三款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硬體產品:優圖人臉識別一體機、優圖盒子、人臉攝像機。
除了在技術上不斷的投入研發,騰訊還在不斷探索科技的未來。11月4日,騰訊WE大會在北京舉辦,這已經是第六屆。本屆大會的主題是「雅努斯之門」,雅努斯是羅馬人的守護神,他象徵著開始,也掌管著結束。
在這場大會上,與會的科學家們既回顧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牛頓的萬有引力,又解讀了最新的蟲洞理論、克隆技術、基因工程……
在本屆騰訊WE大會上,請來了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麗莎·蘭道爾、歐洲航天局高級顧問馬克·麥考林、中科院神經研究所所長蒲慕明等,全球頂級科學家。參會的觀眾不僅有科技從業者、大學生,還有許多小學生參加,所有人都沉浸在對科技、宇宙、生命的探索中。
馬化騰也觀看了WE大會的直播,並表示自己對引力波、韋伯望遠鏡、染色體重組等都印象深刻。騰訊作為一家企業,卻耗費資金和精力打造一個中國最頂級的前沿科技盛會,這不僅是騰訊在回饋社會,也在推動中國人對前沿科技的關注,提升中國科技從業者的社會地位。
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對科學的探索了解世界,造福人類。20歲的騰訊希望利用自己豐滿的肌肉,提升自己在科技上的實力,成為各行各業的數位化助手,真正用技術去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優化生產關係,也是在造福人類。
結語:騰訊20歲生日快樂
回到文章的開頭,在古代,二十歲的男子要行「加冠禮」,代表著他將可以參與管理、報效國家。即將20歲的騰訊也為自己行了「加冠禮」,在組織架構、戰略目標、行動方針等方面進行了全新的改變,這讓成年的騰訊有機會和能力參與到更宏大的社會、經濟變革中去,造福人民,報效國家!
在接受央視《對話》欄目採訪時,馬化騰說:「數字經濟必將成為中國領先全球,率先打開第四次工業革命之門的鑰匙,這是事關民族復興的產業,事關深化改革的大業,這也是我的中國夢。」
最後,我們真誠的祝福騰訊20歲生日快樂!作為一名騰訊的忠實粉絲和觀察者,我期待成年的騰訊能夠盡情施展更大的抱負,連接和服務更多人、物和組織,實現幫助更多傳統企業成為數字世界冠軍的宏偉目標,實現馬化騰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