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歐美公司壟斷的工業軟體,中國還有機會嗎?|陶建輝

2020-12-17 騰訊網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開源不僅能解決中國工業軟體的卡脖子問題,更是中國軟體走向全球的捷徑。

在工業領域,幾乎見不到中國軟體的影子

眾所周知,中國基礎軟體幾乎是一片空白,無論是作業系統,還是資料庫,雖然已經有數百家國產替代,但市場仍然是被Windows, Linux, MySQL, Oracle等壟斷。那麼在工業領域呢?應該更為慘烈,PTC、達索、西門子等核心設計仿真軟體壟斷了國內90%的市場,DCS、PLC、SCADA等工控軟體壟斷了國內70%的市場,高端佔95%以上。

我們再看一下風頭正勁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中國的各個巨頭也推出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包括海爾、三一、用友、華為等,值得驕傲。但把這些平臺掰開一看,就發現重要部件幾乎全部是歐美軟體,我們開發的只是應用部分。就拿我自己熟悉的工業大數據處理而言,幾乎無一例外,用的都是Hadoop生態的軟體拼湊而成,無論是消息隊列、緩存、還是持久化存儲、流式計算等,採用的都是Kafka, Redis, HBASE, MongoDB, Cassandra, Spark, Storm等歐美開源軟體,裡面見不到任何中國軟體的影子。

中國是製造大國,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製造行業向智能製造轉型的關鍵一步。如果這些軟體對中國斷供,中國的這些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將全部癱瘓,這對中國經濟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這些工業軟體的核心模塊並不難,原理算法都很清楚,但由於歐美廠商已經持續研發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各種接口、各種場景都能處理,積累了很高的生態門檻,一個新的軟體很難一下將其替代。比如實時監控領域OSISoft的PI,架構相當陳舊,而且其水平擴展能力、分析能力都相當有限,濤思數據研發的TDengine在時序數據的處理上都已遠超越了它,但還是無法一下將其替代,因為PI的生態已經很好,能處理數百種工業協議,與很多工業應用軟體已經集成。

開源可成為顛覆傳統工業軟體的重要武器

要顛覆現有的技術,有兩種方式,一是依靠顛覆式的技術,二是依靠創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創新成就了大家都熟悉的Linux, Android, MySQL等軟體,而這幾個軟體的模式創新就在於採取了開源的策略。以Linux為例,Linus Torvards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時,在intel 386上跑起UNIX系統,當時的Sun Solaris, IBM Aix, HP-UX都沒有把它當競爭對手,認為只是玩具而已。但由於開源免費,吸引了很多開發者的喜愛和關注,而且讓很多開發者加入進來,開發各種模塊和驅動,Linux開始慢慢流行起來,逐漸進入主流市場。到現在,Linux在伺服器領域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回看工業軟體,目前還沒有一款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開源軟體。我所熟悉的實時資料庫領域,排名第一的OSISoft PI沒有開源,GE的iHistorian、Honeywell的PHD也沒有開源。國產的庚頓、麥傑、朗坤等等都沒有開源。那麼,開源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引入工業領域,一定會有顛覆式的效果。以TDengine為例,從2019年7月宣布核心代碼開源,2020年8月又宣布集群開源,GitHub上star已經超過13K,每天新上線的系統數超過100,這是傳統的實時資料庫軟體遠遠無法匹敵的。TDengine目前還無法對PI、iHistorian、 PHD這類軟體構成威脅,但按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TDengine取代它們是5年內會發生的大概率事件。

TDengine 在 GitHub 的頁面

中國在工業軟體上是相當落後的,開源可以成為顛覆傳統工業軟體的重要武器。雖然產品推出時,會有各種不足,還無法完全代替他們。但因為開源免費,一定能吸引很多用戶來嘗試它,而且也能吸引貢獻者參與進來。以TDengine為例,開源之後,已經有40多位貢獻者,貢獻了國產作業系統中標麒麟、銀河麒麟、凝思、統信UOS等的適配;驗證了國產CPU龍芯、鯤鵬、申威、飛騰、海光等的適配;還貢獻了C#連接器。這些在閉源軟體上是不可能發生的。開源,不僅節約了企業的研發投入,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了開發者社區,讓更多開發者具有參與感、成就感和信任感,給產品做出更好的傳播。由於開源免費,用戶對產品的瑕疵也是能容忍的,而且會通過社區積極的反饋,加速產品的迭代,幫助產品團隊更好的打磨產品。以TDengine為例,開源的一年時間,反饋的問題已經超過3500個,這是任何一家閉源軟體公司難以做到的。反饋的問題數目越多,用戶社區就越活躍,產品質量也更可靠。幾大流行的開源軟體的問題數都已超過一萬。

做開源軟體在中國的條件已經成熟,有兩大原因。1:由於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已經有近2000萬開發者,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由農民工紅利演變為工程師紅利。這支龐大的開發者隊伍呼喚新的開發工具、新的技術,可以說,基礎軟體和工業軟體有了用戶基礎。2:中國是製造大國,有各種工業應用場景,而且數據量驚人,是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最好的試驗場。而由於中美意識形態的對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更傾向於選擇國產軟體。20年前,這兩個條件是不存在的,但現在條件已經很成熟,可以說當下是中國開源工業軟體的春天。

春天來了,中國工業軟體能成功嗎?

春天已到,在中國做開源的工業軟體能否成功呢?它不取決於程式設計師的情懷,不取決於中國是否有足夠愛鑽研底層技術的軟體人才,但取決於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市場。

中國國內市場看起來足夠大,光內循環都是足以支撐一些基礎軟體公司的。但仔細分析會發現,國內工業軟體的採購方主要是大型國企、政府、軍工等單位,只有它們才具有支付能力。而這些公司的採購,由於體制的原因,往往不是由產品或技術決定的。而且項目招標的條件嚴格,對中小企業極為不利,因為他們很難滿足各種資質的要求。最後中標的,往往是體制內的企業。同時,各地政府都有地方保護,會力推一些當地企業,導致整個市場被分割,而不是一個整體。

如果政府不去掉各種保護和門檻,讓新創的中小企業能充分參與內循環市場的競爭,那麼可以說中國這個市場並不大,難以讓新創的基礎性軟體公司生存並做強。因此中國開源的工業軟體要獲成功,也需要政府從政策、法規等方面給新創的非體制內企業大力支持。

成功的開源軟體一般都是用戶量巨大的基礎軟體,比如資料庫、作業系統等等。因為軟體開源,絕大部分用戶都不會付費,付費的比例只有5%不到,因此用戶基數需要大,這個角度看,開源的基礎軟體有點類似於網際網路2C的服務。中國軟體市場大,但仍然只佔全球市場的10%不到。

因此即使國內有充分競爭的市場,如果只針對國內市場做開源軟體,由於規模不夠,仍然難以做出一家獨角獸企業,永遠只會是小小的軟體開發作坊。所以,中國開源的工業軟體如果要成功,產品團隊需要有國際視野。從產品設計的那一天起,就需要考慮並擁抱全球市場,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市場,需要敢於與世界一流的工業軟體公司在產品上一較高下,而不是僅僅去佔領自主可控、國產化帶來的國內市場。不僅在產品的設計、開發上要考慮國際化,而且在全球開發者社區的推廣上,也需要擁抱全球流行的方式,而不是構建「中國特色」的方式。也就是說,做開源軟體的團隊本身,思路和胸懷就必須是開源的,全球化的。

只有真正擁抱開源、相信全球協同的力量,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開發者加入進來,中國才可能誕生偉大的工業軟體公司。

開源不僅能解決中國工業軟體的卡脖子問題,更是中國軟體走向全球的捷徑。在中美意識形態對抗的今天,任何來自中國的IT產品都會被打上不安全的標籤。那麼開源就是打破不被信任的最好方式。舉個例子,ClickHouse是俄羅斯團隊開發的一數據產品,分析能力超強。在中國、美國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忠實用戶,大家不會由於它是來自俄羅斯的開源產品,而不用它。TDengine從今年8月開源集群功能至今兩個月時間,沒有在任何英文媒體或自媒體做過推廣和宣傳,但現在來自美國的用戶數已經接近1000,數量僅次於北京的用戶數,這就是最好的證明。開源,你不用擔心地域的限制,意識形態、文化的差異,你唯一要擔心的是你產品不足夠好,技不如人,沒有持續長久的投入。

擁抱開源,相信協同的力量,相信開發者社區的力量,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工業軟體領域,一定能誕生出源自中國而又行銷全球的產品。

相關焦點

  • 濤思數據陶建輝:我在49歲時開啟了第3次創業
    我的第二家公司是快樂媽咪,當時公司已經被聯發科技收購,聯發科技是做手機晶片的,我對智慧型手機相當了解,所以要用智慧型手機來做健康數據的採集、分析。實際上我又跨出了半隻腳,但還有半隻腳在以前的領域裡。 第三家公司濤思數據,實際上再次跨出了半隻腳。因為快樂媽咪,我對物聯網、智能硬體的場景、痛點有了非常多的了解,這裡面有機會。
  • 中國工業軟體公司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瓶頸
    工業軟體絕不是一般的IT軟體,更不是一般網際網路公司可以涉足的。僅就代碼行數而言,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公司不是微軟,不是 SAP,而是全球最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去掉製造業的表皮,剩下的核心技術就是工業軟體,包括編程、數據建立分析、設備驅動、程序更改、傳感器應用等全要依賴軟體技術。近年,德國西門子、美國GE、法國施耐德為了維持傳統壟斷地位,使勁併購工業軟體公司。
  • GitHub多次霸榜,兩個月拿下10000+Star,他說基礎軟體不開源必死無疑
    陶建輝:研發團隊會聚焦在幾個方面:一方面是接上數據源,除了MQTT之外,還有PLC,Modbus,OPC-UA等大量工業數據的協議,這樣用戶採集的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這些數據接入TDengine就毫無障礙。
  • 巨頭雲集的工業網際網路 初創企業還有機會嗎?
    一個時代的結束,也就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也就是最近這幾年,大家喊得火熱的產業網際網路時代,而從工業角度來看,則是工業網際網路時代,這是一個全世界公認的新「藍海」市場。在這片藍海裡,不光有牌桌上激烈廝殺的大型平臺廠商,還有一批暗潮湧動的初創公司等待一個躍出水面的機會。巨頭雲集的工業網際網路江湖火了三年的工業網際網路,熱度是一點都沒減退。
  • 工業軟體之痛:為何它是中美工業戰的命門?
    工業軟體是工業文明發展到高階的產物,因此只有完整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的歐美,在工業軟體上才最有話語權。加上近年在全球產業轉移與分工的大背景下,歐美在高端研發製造上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因此,全球工業軟體市場就集中在歐美地區。
  • 廣州中望軟體公司副總經理字應坤:產教融合,工業軟體新徵程
    然而,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工業軟體的發展水平與中國工業在全世界的地位卻極不相稱。以研發設計類(CAD)軟體為例,目前,我國80%的研發設計軟體被國外品牌佔領,在高端三維CAD/CAM設計軟體以及仿真分析(CAE)市場,國產工業軟體僅佔全球工業軟體市場規模的6%,歐美品牌的市場份額甚至超過90%,形成了寡頭壟斷的格局。在當前極為複雜的國際經貿環境下,中國工業軟體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
  • 中望軟體成功過會 打造世界一流工業軟體供應商
    10月21日,廣州中望龍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望軟體」或「公司」)首發申請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1548.6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00%。
  • 深度分析|中國工業軟體該如何突圍?
    中國工業軟體的短板再次被暴露出來。對於中國工業來說,各個領域都在迅猛發展,但唯獨有一個領域仍是「荒漠」狀——工業軟體,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舉個例子: 中興事件時,美國一家軟體EDA公司CADENCE,在2018年4月份率先響應美國商務部號召,對中興搶先禁售軟體,之後獲得國防部2400萬美元撥款。
  • 中國工業軟體十強排名:華為、西門子穩居前二名
    工業軟體不包括通用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如計算機作業系統、通用資料庫系統、辦公軟體等。嵌入式工業軟體:包括工業通信設備、工業裝備電子、能源電子、汽車電子、安防電子及其他領域的軟體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工業裝備的數位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加工業裝備的功能,提升工業裝備的性能和附加值。
  • |陶建輝
    大家都在好奇,這麼核心的功能都開源了,公司怎麼生存?現將去年10月我在公司內部的一篇博客分享出來,希望濤思數據的開源策略能給中國2B軟體行業以及開源社區一點啟發。 1:開源的目的 作為物聯網大數據平臺,TDengine屬於基礎軟體,可以劃到資料庫、大數據工具的範疇。
  • 臺達收購加拿大工業組態軟體公司
    臺達今(30日)宣布,臺達100%持有子公司DeltaElectronics(Netherlands)B.V.與加拿大工業組態軟體與工業物聯網公司TrihedralEngineeringLimited(以下簡稱Trihedral)籤訂合約,以總金額約加幣4,500萬元(約新臺幣9.65億元)收購
  • 股票市場觀察:工業軟體行業的投資思考
    數據來源:敦和資管股票團隊整理核心觀點:目前中國工業軟體正處於規模小、應用少的階段,自主化道阻且長,但長期來看,中國作為工業大國,必然會培育出自主可控的工業軟體。通過對海外工業軟體三巨頭的研究,我們發現時間積累、工業基礎、資金與併購能力,是達索、艾默生、西門子成功發展商業化工業軟體的主要原因。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綱領的指導下,在5G科技進步帶來的工業網際網路大浪潮中,智能工廠項目將是中國最先落地的工業軟體實踐案例,具備技術積累、行業積累、資金、生態資源稟賦的廠商更可能成為長期贏家。
  • 猿金剛創始人李武松打破歐美壟斷,研發的第四代高分子材料催生千億...
    原標題:猿金剛創始人李武松打破歐美壟斷,研發的第四代高分子材料催生千億市場如果說,新冠肺炎疫情促進了人體防護材料的規模化生產,那麼,保護工業品使其免於外界腐蝕、碰撞所帶來傷害的工業防護塗料,則在製造業的各個領域中不可或缺、無處不在。
  • 深不可測 工業軟體之謎(萬字長文)|林雪萍
    大概可以排在中國機械製造500強的頭400名以內。中國汽車,完全離不開它的設備和軟體。 而對於汽車製造業如此大的市場,也很難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吃獨食。除了AVL之外,世界上還有三大發動機設計諮詢公司,德國的FEV、英國的Ricardo、美國的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這幾家設計諮詢公司,都有著軟硬一體的工程優勢。
  • 工業軟體,「水」有多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就是這樣一家公司,2019年全球營業額將近20億歐元 ,大概可以排在中國機械製造500強的頭400名以內,中國汽車完全離不開它的設備和軟體。而對於汽車製造業如此大的市場,也很難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吃獨食。除了AVL之外,世界上還有三大發動機設計諮詢公司:德國的FEV、英國的Ricardo、美國的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 西方盜版軟體盛行不是好事,它只會助長國產軟體的惰性!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造出物美價廉軟體熊貓EDA系統後讓歐美產品岌岌可危,但西方國家立馬取消技術禁運,自此國內盜版歐美軟體開始盛行,熊貓EDA系統遭受重創,而且,這雖是個例,但也確是國產軟體落後的主要原因!
  • 軟體技術公司任命陳石磊為中國區總經理
    陳石磊先生深耕中國信息技術領域逾 20年,曾在思科公司、微軟公司和 IBM公司 等主要全球性世界500強公司擔任銷售領導要職。在宣布任命時,Check Point 軟體技術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何偉國表示:「陳石磊先生是一位行業資深人士,為一些全球知名科技品牌做出了重大貢獻。他豐富的經驗將會為我們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 打破歐美企業核心技術壟斷 萬州造「中國芯」即將投產
    近日,隨著萬州首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D感測VCSEL晶片在威科賽樂公司正式下線,成功打破了歐美企業核心技術壟斷。目前,該晶片生產線已全面進入工藝優化階段,預計下半年進行小批量投產。「以前,VCSEL晶片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手中,該晶片的下線,意味著威科賽樂成功擠入了全球為數不多可以自主研發VCSEL晶片的企業陣營。」
  • 不做硬體公司,每月免費送2萬臺母嬰安全秤,快樂媽咪要做母嬰健康平臺
    「硬體賠錢,軟體賺錢」的星星之火已經燃到了母嬰行業,原硬體公司快樂媽咪從2015年11月起,每個月向孕媽免費送出2萬臺其主營產品——售價為199元的母嬰智能安全秤。快樂媽咪CEO陶建輝告訴創業邦,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背後是公司的戰略考慮:不做硬體公司,而是做一個以體重管理為切入口,定位為母嬰健康平臺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2016年計劃送出100萬臺母嬰安全秤快樂媽咪成立於2013年,發布過3款母嬰硬體產品——胎語儀、胎動鍵和安全秤,以安全秤為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