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花:輪椅上編織幸福人生(5)

2021-01-10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照片,銀川,2020年9月22日

何文花:輪椅上編織幸福人生

馬志禮在調試自己設計製作改造的縫紉機。丈夫馬志禮製作了一套液壓杆設備,讓雙腿沒有知覺的何文花能正常使用縫紉機(5月9日攝)。

今年44歲的何文花老家在寧夏西海固山區中衛市海原縣一個偏遠山村,由於當地乾旱少雨,自然條件差,廣種薄收的田地已不能維持生計,她和丈夫不得不一起外出打工維持生活。2011年,一場車禍導致何文花高位截癱,喪失行動能力,也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舉步維艱。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何文花一度抑鬱絕望,後來在丈夫馬志禮照顧和鼓勵下,她又重新拾起活下去的信心。

2015年,伴隨著寧夏生態移民工程的推進,何文花一家搬遷至我國最大易地生態移民安置區——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在這裡,何文花開啟了嶄新的生活。

2017年,何文花一家被村裡納入建檔立卡戶,在政策幫扶下養牛、種地,蓋了新房,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臥床養病的日子裡,一臺智能手聯通了何文花與外面的世界,網絡上的手工編織課程,讓心靈手巧的何文花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學習手工編織技藝。

紅崖村扶貧幹部劉世鎳在入戶調查時,了解到何文花的家境和她對手工編織的熱愛,幫助她在網絡上註冊帳號,進行網絡銷售。從親手編織的第一頂帽子訂單成交開始,網絡給何文花帶來越來越多的訂單和收入。2019年,何文花一家順利脫貧。

看到自己可以用雙手擺脫貧困,何文花開始帶動村裡的姐妹們參與手工編織行業,並免費為附近村莊上百名婦女傳授編織手藝。目前已有20多名婦女在何文花的帶動下,通過網絡銷售手工編織產品,每月人均收入可達2000多元。何文花說:「從做編織開始,感覺我的人生又活了。雖說腿走不了路,但有了姐妹們的支持,我覺得人生有了價值。」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相關焦點

  • 這才是《七十七天》真實女主角,輪椅上的人生一樣很精彩.
    每天,她都乘著輪椅在店裡飄來飄去忙活著,跟入住的客人們嗑瓜子閒聊,暢談人生和夢想,講一講西藏的歷史人文。酒足飯飽之後,順便再兜售給你幾串珠子.這個坐在輪椅上的女人,就是藍天,人稱「兩島太后」,也是電影《七十七天》女主角的原型。
  • 輪椅籃球:讓陽光重新照亮「障礙」標籤下的人生
    17歲那年,張雪梅遇到了人生的至暗點,她被診斷為骨肉瘤,醫生建議她要截肢才能保住生命。她當時覺得天旋地轉,內心充滿了抗拒,「我情願不活了,也要保住腿」。後來,在父母的勸說下,她接受了手術。坐著輪椅出了醫院的大門,張雪梅把自己封閉起來。
  • 編織人生 讓心中陽光燦爛
    喜歡編織,將愛和時間編織成精美的花邊、桌布、衣衫,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其實,是編織一份久違的安靜的心情吧,用精緻的情調點綴悠閒而安逸的生活。 喜歡鋼琴,靜謐的旋律陶冶著心靈,從指尖流出的滿是思念,手指和琴鍵交換著音符的情話。 喜歡烹飪,詩中雲「三日入廚房,洗手作羹湯」,真正幸福生活從廚房開始,平淡的茶米油鹽也是生活中的情趣。
  • 「陽光952愛心車隊」在行動——輪椅男子的編織人生
    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2個月大的寶寶,作為家裡的頂梁柱,難道他就這樣坍塌了麼?2012年,28歲的房和兵在威寧老家遭遇了一場交通事故。他駕駛的三輪車連同整車的建築材料一起側翻下路牙,房和兵受重傷。事故導致房和兵腰椎神經粉碎性骨折,腰部以下失去知覺,大小便失禁。出事那天,母親因為驚嚇過度而病倒。原本已經負債纍纍的父親四處向親戚借錢給他籌集醫療費。經過醫院搶救,保住了他的性命。
  • 在輪椅上擘畫事業的藍圖
    ▲張赫倫在車間指揮生產。躺在輪椅上也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張赫倫,1978年出生在洞口縣桐山鄉雞禾村一普通農家。上初一時,他有次在學校打籃球感覺腿關節隱隱作痛,其後幾天越來越痛,貼上膏藥也無濟於事。洞口、長沙各大醫院都為他診斷為類風溼關節炎,但久治無效。到初三時,他只能拄著拐杖上學,之後不得不輟學在家。
  • 下肢癱瘓的健身女神,坐在輪椅上堅持訓練,活出勵志人生典範
    輪椅上的健身女神,用信念創造奇蹟,通過鍛鍊走出頹廢重獲新生前言:面對挫折,尤其是一些重大的人生打擊,很多人都可能就此沉淪,一蹶不振,那些能逆風翻盤,重新活出自我的無不是令人敬佩之人。Tiphany Adams,美國著名的健身女神,也是家喻戶曉的電視名人,身兼演員、模特和演講家等數職,光這些頭銜結合在一起都會讓你對這個女生刮目相看,能擁有如此精彩的人生肯定不是一般人。事實上,Tiphany Adams不僅優秀,更是勵志人生的典範。
  • 輪椅上的成都衍紙畫匠人:用雙手創造人生新可能
    王磊 攝中新網成都1月6日電 題:輪椅上的成都衍紙畫匠人:用雙手創造人生新可能記者 嶽依桐「大家先拿起衍紙筆,把紙條輕輕卷進去,做一個緊卷,大小要剛好與設計圖上一致。」6日,成都市溫江區公平街道殘疾人文創靈活就業基地內,今年34歲的彭靖坐在輪椅上為社區的殘疾朋友培訓衍紙畫手工藝。
  • 「益樂工坊」——編織出七彩人生
    為了幫助殘友們獲得一技之長,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心語協會以中國結編織為殘友們培訓了技能,並且在吉林省的13個地區建立了手工編織小組,由心語協會提供原材料,殘友們按照成品要求編織作品,產品合格即可獲得手工費。
  • 坐在輪椅上的性感女神,17歲雙腿癱瘓,靠運動實現人生逆襲
    在經過30個小時的手術搶救後,Tiphany Adams算是暫時搶救了過來,但是存活率只有5%。在所有人都以為,Tiphany Adams挺不過去的時候,Tiphany Adams卻在3個星期後奇蹟般的甦醒了過來。
  • 輪椅上的「馬拉松」
    人生就像馬拉松
  • 5年,這位輪椅北漂女孩來了一場有預謀的冒險
    她甚至在腦海中無數次默默策劃出行的場景,推演所有可能遇到的障礙:如何從床上到輪椅上,如何騙過父母,如何走出家門,怎麼叫車,走哪條路……她幾乎想到了所有事,卻從沒想到,這一天能真的到來。骨子裡的不安分,激勵著她一步步走出了小鎮,也走出了前二十多年停滯不前的人生。
  • 輪椅上的健身美女重塑人生,INS上有十幾萬粉絲!勵志傳奇正能量
    她是坐在輪椅上的,她的名字叫做阿曼達,阿曼達性格開朗陽光灑脫,然而命運卻同她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在她17歲年,一場車禍徹底地改變了她的人生,劫後餘生的她付出了失去雙腿的代價,雖然沒有截肢但是下半身卻失去了正常的運動能力,腰部以下失去知覺,後來的阿曼達就一直處於修養狀態,來看這張對比圖你能想像到這個堅強的姑娘居然開啟了自己的健身之路嗎?
  • 輪椅上的舞者:「我想要被看到美和力量」
    ,5年來因為舞蹈而打開人生的另一扇門。 「當時只是想鍛鍊一下身體,沒想到一接觸輪椅舞蹈就非常喜歡。」 於是,她就這麼堅持了下來,一直到後來參加工作依然繼續訓練。雖然訓練很苦,有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但是第一次參加全國輪椅舞蹈錦標賽的時候,她出人意料獲得了冠軍,老師們稱讚她有天賦,令她大受鼓舞,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 編織人生——夢的開始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暨陽湖畔的毛線控 微信號:(bianzhirensheng_com)請加小編的微信號:bianzhirensheng_com (長按複製) 歡迎編織愛好者騷擾
  • 眉眉:編織人生雲棉棒針寶寶衣褲(有編織圖解)
    編織人生,每天為你更新不同的手工、編織、生活小技巧、以及國內外手工藝術等精彩文章,聯繫小編請加微信:愛編織(bianzhi121
  • 【 幸福瀍河 】紙藤編織促交流 關愛老人暖民心
    【 幸福瀍河 】紙藤編織促交流 關愛老人暖民心 2020-07-08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輪椅畫家」張海晶:繪出人生更多可能
    這句話是著名殘疾作家張海迪的名言,也可以作為與她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90後「輪椅畫家」張海晶的人生註解。(點擊播放)從小畫畫「不把自己框死」張海晶第一次收穫這麼多網友的贊——6.1萬個。小夥伴們都喜歡到外面玩,張海晶卻喜歡安靜地在家數堂哥畫上的花瓣、蜜蜂的腿。從13歲開始,張海晶正式學畫畫。她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教室、畫室、家。2007年5月,這一切被一場意外突然阻遏。她在家中陽臺收衣物時,不慎從六樓跌落,導致脊髓損傷,從此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 慢新聞·人物 | 趾尖上的編織人生
    這當然會讓人驚奇,因為代平英打小雙臂殘疾,靠著雙腳編織串珠工藝品。▲代平英用腳編織串珠「手」工草莓蛋糕首飾盒、招財貓存錢罐、海綿寶寶紙巾盒……當這些串珠工藝品亮相渝北區一間新開商場的手工藝市集上時,引來了市民的層層圍觀,這些當然稱不上藝術作品,甚至嚴格意義上都稱不上「手工」,但也精巧、俏皮,而製作這些作品的是一位30歲的重慶妹子。
  • 5年,這位輪椅北漂女孩來了一場有預謀的冒險|故事背包
    而在來北京之前,她一直生活在河南南陽的一個小鎮上——吃喝拉撒睡全靠父母照顧,甚至連輪椅都沒有自己推過。 她甚至在腦海中無數次默默策劃出行的場景,推演所有可能遇到的障礙:如何從床上到輪椅上,如何騙過父母,如何走出家門,怎麼叫車,走哪條路……她幾乎想到了所有事,卻從沒想到,這一天能真的到來。
  • 威海:「希望之家」築起輪椅上的新希望
    威海:「希望之家」築起輪椅上的新希望 2020-12-21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