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店家家舉步維艱,「誠品」還能讓你靜下心來

2021-01-17 張藝攝影

尋書店,曾幾何時是香港一家二樓書店的名字,這次過港走訪時才得知其在幾年前已關門大吉。其實不止「尋書店」,由於租金瘋漲,加上電子書市場蠶食,香港著名的二樓書店其實家家都是舉步維艱。挺得住的多是和時尚、設計、文藝沾邊的風光大店。

提起誠品書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皆因其是亞太區第一間將複合式經營意識注入書店的創始者。其在臺灣復興南路敦化路的24小時店儼然成為臺灣文藝青年的駐紮點。那麼,進駐香港的誠品書店是什麼模樣呢?

誠品香港店位於寸土寸金的銅鑼灣,光是這無敵的地理位置就已經讓許多書店望塵莫及,在希慎廣場內特設的直達扶手穿梭電梯更讓人驚嘆於這家書店的氣派。

都說香港人不愛讀書,周末來到誠品書店,雖然不至於人滿為患,至少每個角落都能見到人影。

一家民營書店能開到吸引遊客、增加外匯收入、刺激經濟、提升形象的地步,放眼全球,除了臺灣的誠品書店,無出其右。誠品成為臺灣文化提升的指標,還一度引起藝文界探討「誠品現象」。

誠品店內,書的種類繁多,區域也劃分明確,裝潢也極為講究,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亮點。

香港的誠品也延續臺灣的優良傳統,設有「年度書籍推薦」區域,好書不容錯過!

香港誠品依舊以販賣臺版書為主,臺版書以裝幀精美著稱,輔以同樣堪稱精品的文具館,給讀者營造一種雅致的書香氛圍。

香港的書本身就貴,而設計類的書籍更是當中翹楚,除了因為全彩印刷外,很多都是進口書籍,動輒千元以上的書不在話下,Page one裡這類書應有盡有。

以設計、建築、旅遊為主,深得文藝青年的青睞。此外它還有全香港最齊全的外文雜誌,如日本、美國、德國的雜誌都能在這兒找到,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這兒找不到。

對兒童們也特別厚愛,特闢兒童閱讀區,搭配其特色的柔和燈光,周末攜子同行至此,做一次親子閱讀是不錯的選擇。

誠品書店1989年由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附近的白領中午其實不必伏案午休,在誠品徜徉一番,保你心緒寧靜,神清氣爽。

像直達扶手電梯,軸帶轉動位是老式電影放映機的軸輪裝飾;誠品還專門開闢一個區域,專作藝術展覽用,每期展覽一位藝術家的作品;每個區位除了圖書擺設外,各類書籤、明信片等精品的售賣也穿插其中。

名氣響亮的誠品書店、穿過逼仄樓道走進各家二樓書店,細嗅那一絲絲的書香氣息。

非常不幸,2017年7月18日,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18日晚間在位於臺北市的辦公室突然昏厥,經員工報案,救護員趕往現場,發現他已無呼吸心跳,現場施以心臟電擊等急救,仍回天乏術,享年67歲。

相關焦點

  • 誠品書店進駐香港 別讓實體書店成"免費樣品店"
    此景之下,誠品依然決定將分店開設到寶島之外,並且堅持選擇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類書籍作為「炮彈」,「進攻」一向暢銷經管金融類書籍的香港,一時間引得中華書局、三聯書店和商務印書館三大香港本土連鎖書店不約而同調整業務安排。誠品的出現,不僅刺激了香港書市的良性競爭機制,而且讓實體書店堪憂的生存前景再度成為行業討論熱點。
  • 《誠品書店.香港尖沙咀店》
    ,也寫過一次蘇州誠品書店,那就再集郵一下,寫一回香港尖沙咀誠品吧。最喜歡的書店之一,打卡了三個地方,也是相當不錯的事呢。乘天星小輪去中環廣場,在出發之前去海港城吃逛購。誠品書店幾個字就那麼低調地落在許留山周大福等各種店標裡。遂放棄了諸多奢侈品的誘惑,直奔誠品了。二三樓書店。窗外是維多利亞港,各式輪渡悠遊。對面中環摩天高樓密匝林立,是有風景的誠品書店。
  • 臺灣誠品書店8月進駐香港 將成香港最大書店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座落香港銅鑼灣的希慎廣場,雖然尚未完工,現場仍是封鎖的工地,但下個月中旬,臺灣誠品書店將正式進駐,這將是誠品書店首家臺灣境外分店,也是誠品經驗移植他鄉的試金石,對於誠品的到來
  • 誠品書店欲讓香港慢下來(組圖)
    在臺灣經營23年之後,誠品書店把對外邁出的第一步選在了香港銅鑼灣。  8月11日,「誠品香港銅鑼灣店」正式開幕,佔地3000多平方米的新書店有三層樓高,書籍種類有10萬種書目,總量共23萬冊,理所當然成為了香港目前面積最大、藏書量最多的書店。  香港銅鑼灣,早在2011年就成為了全球租金第二高的地方,僅次於紐約第五大道。
  • 香港誠品書店開張 讀者稱不像書店像超市
    香港誠品書店開張 讀者稱不像書店像超市           高小米  臺灣誠品書店來香港開分店了,而且開在寸土寸金的商業區銅鑼灣。聽說開業那天人山人海,搞到跟中環的名店一樣,要排隊等候才能入內購書。我特意挑了個工作日的下午,前去朝拜。
  • 誠品書店首落戶香港 引進臺式"打書釘"閱讀生活
    本周四晚,香港文化界人士將聚此高談,迎接周五的試業與周六的開幕。  由於希慎廣場定於凌晨12點關門,香港誠品的正常營業時間將為早上10時至晚上11時。不過在開幕的首月裡,書店獲準將於逢周四至周六實行24小時營業。
  • 臺北誠品書店布局大陸市場 將赴深圳香港調研市場
    誠品,取自eslite,意即精英。  「到臺北,去誠品書店逛了嗎?」這幾乎成了每一位臺灣觀光客必須遭遇的問題。與101大樓作為建築地標並行,如今的誠品書店,已被約定俗成地看作是臺北的文化地標。  成立於1989年3月12日的一家普通書店,何以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造就了在全臺灣擁有39家分店,年營業額20億新臺幣、每年來客人數達到9000萬人次的「書店神話」?又是憑藉著何種魅力,讓誠品書店吸引著眾多觀光客的目光,成為臺北的文化地標?在「誠品現象」的背後,又是以怎樣的一種經營理念、手段和價值觀作為支撐呢?
  • 香港只知旺角油麻地?沒文化out!誠品、三聯書店一日遊攻略!
    我們喜歡叫香港購物天堂、文化沙漠,可香港的書店其實有很多,能夠買到大陸都很難見到的書,而且價格也比較的實在。誠品集團旗下的誠品書店成立於1989年,初期以藝術人文方面的書籍為主。隨後陸續開設許多分店,書籍也全面化,並開設誠品商場,跨足百貨零售業,有些店還配有咖啡廳,在閱讀的同時還能享受愜意的生活。希慎廣場的分店是臺灣誠品在香港的書店。三層的店面除了豐富的港臺及外文書籍外,還有餐廳、茶室和創意家居產品出售。誠品希慎廣場分店霸佔了3層(8~10樓),包括主打書、新書區、書展區、生活時尚及兒童區等,書店裡有不少椅子供客人坐著看書,相當人性化。
  • 誠品書店香港店開業港人"朝聖" 市民直言書價高
    誠品書店香港店開業港人"朝聖" 市民直言書價高     香港銅鑼灣希慎廣場昨午開幕,啟超道入口門外大排人龍等候入場,扶手電梯更曾短暫停止運作。
  • 誠品書店這麼火的原因是?
    「你不在家,就在誠品。你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如今到臺灣的遊客,一定會去誠品書店,感受臺北的文藝氛圍。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臺灣的地位啦!2004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 2015 年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 17 間書店之一。
  • 在蘇州火爆的「誠品書店」 為何今日門可羅雀
    「誠品書店」這是一個只要一提到名字就會讓人想起各種圖書和文創產品的網紅打卡點,而位於蘇州金雞湖畔的這家更是佔據了蘇州園區相當核心的位置,自2015年開業便是門庭若市,身邊不少的小夥伴當初都以能夠到「誠品書店」打卡作為一件很神聖的事。
  • 臺灣誠品書店境外繼續擴張 明年香港再開3家(圖)
    資料圖:臺灣誠品書店香港銅鑼灣店裡專心讀書的小朋友席地而坐。中新社發 任海霞 攝  中新網12月27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誠品集團總經理李介修昨天(26日)說,預計明年松煙誠品開幕、2014年蘇州誠品開幕,香港明年將再展店3家,讓境外誠品繼續擴張。  臺灣誠品集團昨天舉行年終回顧與展望記者會,今年誠品除了8月在香港銅鑼灣拓展海外第一家誠品,在臺灣也新增臺中金典店、誠品新竹巨城店、誠品生活新板店,讓全臺灣達41家營業據點。
  • 誠品書店發布年度報告
    臺灣誠品書店4日發布2019年度閱讀報告,誠品海峽兩岸暨香港各書店中文圖書銷售中,人文社科類書籍仍是主力。據介紹,人文社科類書籍佔誠品大陸書店銷售額的25%,臺灣書店的20%,香港書店的26%。文學類書籍佔比同樣較高,翻譯文學和中文文學書籍在大陸書店佔比26%,在臺灣及香港書店分別佔比22%和20%。
  • 誠品書店:被《時代》評選為亞洲最佳的書店
    文化風景誠品書店已經成為臺灣的文化景點,許多國際旅人去臺灣為的只是去一趟誠品。在誠品敦南店經常可以聽到廣東話在空氣中飄蕩;前新加坡都市發展局局長劉太格,每到臺北就到誠品買書;臺灣觀光局在香港的電視廣告,還加插了誠品書店的片斷。
  • 疼愛書店的人給了誠品生命力
    這樣的際遇只能屬於臺灣誠品書店。創辦於1989年的誠品書店,以有別於其他同業的經營模式創出「誠品現象」。一時間,「我不在誠品,就在去誠品的路上」成為誠品粉絲熱衷的網絡籤名。在大陸實體書店落寞蕭條的情況下,誠品書店依靠其創辦人吳清友先生獨特的經營思維迎來它輝煌的第23年。
  • 永安百貨將從香港太古城中心撤場 誠品生活2016年初「接位」
    (贏商網深圳站報導)擁有百年發展歷史的老百貨「永安百貨」今年8月將從香港太古城中心撤場,系因門店租約到期不續,而被譽為「亞洲最佳書店」的誠品書店將會接替其位,屆時,誠品生活太古城店也將成為香港最大的誠品門店。
  • 王思迅:誠品是將獨立書店的人文精神成功商業化的結果
    不過,文末,王思迅當年已經對誠品的未來發生了擔憂,「臺灣的誠品在轉型求變的影響下,是不是還能記得原本的精神?我很擔心。也許有一天,我需要去香港銅鑼灣,懷念二十年前在臺北仁愛路圓環邊的木質地下室裡,所得到的閱讀快樂。」對誠品的擔心,其實是對所有實體書店何去何從的擔心吧。(本文選自2012年11月13日百道網·王思迅專欄)上個月,香港銅鑼灣的誠品書店開幕了。
  •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
    北京晨報綜合消息 前晚,臺灣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因為心臟舊疾突發在臺北猝逝,終年67歲。據悉,吳清友本計劃20日出席首本品牌專書《誠品時光》新書發布會,但18日晚間7點多突然病發被送往醫院就診,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    吳清友患有先天性心臟擴大症,1988年進行過第一次開胸心臟手術,生前在香港、臺灣一共進行過3次大手術。醫生推測去世原因和他的心臟病史有關。
  • 攻略 除了誠品書店,在香港買書你還喜歡去哪?
    在忙碌的生活之餘,放慢腳步,逛逛書店看看書,多愜意多舒服,要是還能有袋辣條就更完美了。但圈君一般都是只看很少買,除非是實在愛不釋手的書,因為香港的書實在好貴,小夥伴應該深有體會的。不管買不買,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喜歡逛書店,那麼香港都有哪些特色書店呢?
  • 誠品書店-進東京
    圖片來源 |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來自中國臺灣的誠品書店,把第一個「誠品生活」日本分店開到了東京日本橋。這也是誠品首次踏出華語圈,此前,它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以及深圳、蘇州等不同城市和地區擁有共 49 間店鋪。△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在店內設置了 30 米的文化長廊,並在窗邊設置了座位,讓讀者可以靜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