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人口的逐年增長與二胎政策的成熟,如何讓寶寶的名字在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孩子出生後寶爸寶媽要面對的首要問題。近日,蘇州七氘網絡發布《2020年新生兒姓名大數據年度榜單》,榜單涵蓋了超1500萬人次的選擇。據統計表明,新生兒名字中最受歡迎的字分別是"睿、樂、宸"。而名字的個性化,深寓意則成為了2020年家長起名時的重點考慮事項。
大數據統計發現,2020年新生兒名字與2019年相比,呈現出以下兩大取名趨勢:四字姓名的佔比擴大;父母姓氏均出現在孩子名字中的佔比擴大。
2020年新生兒姓名相比2019年來說,「梓」、「涵」、「軒」等字早已不是父母取名的首選,但是結合熱名排行榜單來看,比較通用的「睿」與「宸」字又再度成為了大部分家長的首選。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榜單中出現了許多新面孔,這些名字用字更為獨特但書寫並不複雜且具有美好寓意。這也充分說明了作為父母,孩子名字的個性化與包含深層寓意這兩點愈發成為了寶寶取名首要考慮因素。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後,僅2019年出生的二孩就佔據當年新生人口1465萬中的57%。針對二胎寶寶的起名大部分家長會考慮老大的名字,因此指定字取名的概率變高,藉此更加直接的使二者名字更相關緊密。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火爆,不少家長習慣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而寶爸寶媽也樂於傳遞為人父母的喜悅。以抖音為例,不少父母會上傳孩子的出生證明讓大家看看寶寶名字的好壞。而以下十大「神名」更是引發了一場不小的討論。
這批「神名」以四字為主,起名思路主要分為三點,第一點是利用姓氏的諧音進行組詞;第二點是取出的名字多是人們 眾所周知的事物或人物同音;第三點則是儘量將父母雙方的名字都衍生變化加入到寶寶的新名字中。
這些名字雖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大部分不具有深刻寓意,容易讓人覺得家長取名隨便,更可能使寶寶名字成為同學口中的笑柄。總體來說可謂是弊大於利,並不推薦。
寶媽偏愛於注重內容形式的取名知識,寶爸相比於寶媽們則更傾向通過功能搜索類渠道獲取取名知識。而未雨綢繆在孩子出生前就考慮其名則是大多數人的統一想法。
從熱衷網絡起名服務的用戶區域分布來看,廣東、山東、河南、江蘇、河北等傳統文化濃厚的地區仍舊更關 注姓名傳承。而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北京、上海以及重慶。
每年的新生兒姓名報告則是將一年中的熱名進行整理匯總,從而一定程度上給為父母們取名提供了一個更為便捷直觀的參考借鑑的渠道。通過這份報告,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名字的重名率,也可以了解今年的取名趨勢是怎樣的。在消息紛雜的網絡上,這份精簡有內涵的姓名報告無疑幫新生兒父母們省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耗費。隨著近幾年微信小程序與輕應用的發展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家長傾向於通過小程序來給寶寶起名。寶寶起名這種低頻需求也愈發能夠以更便捷的方式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