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今日公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自2016年試行,2018年正式實施,到今年已經是實施的第三個年頭,清單上的事項也是越來越少。今年的清單,最重要的變化是什麼?這幾年,市場準入持續降低門檻的效果怎樣?門越開越大之後,我們的市場又如何更健康公平?一起來關注,2020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又放開了啥?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6年(試點版)為328個事項,2018年開始正式實施時減到151個,2019年減到131個,16日公布的2020版負面清單再次減到123個。
新版負面清單的發布釋放了哪些信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今年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和擴散的一年,全球經濟非常不好。今年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其實它是我們國家投資環境的重大改革。因為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年,從整個「十三五」的角度看,2016年在4個省市試點時328項,今年縮減到123項,這就代表了在「十三五」期間,國家投資環境的重大改革取得了重大進步。另一個方面今年實際上是為下一步,也就是 「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怎麼能夠使國家投資環境進入到市場化、法制化和國際化發展新階段開了一個頭,也為未來30年發展奠定了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投資環境基礎。
放開和刪減的事項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從放開的角度來講,無論是森林評估、礦產權評估,還是碳交易權的資格認定,所有這些都是讓市場中介的自律機制起作用,由政府的管理轉向市場中介的自律組織,這是個重大變化。從刪除來講,無論是進出口的商品檢疫,還是報關企業的資格認定,它會明顯提高跨境貿易的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實際上從國家營商環境來講,跨境貿易在全球排56位,這中間一定會有一些制度和便利化方面的障礙。今年這14項刪除的部分,將會為提高跨境貿易的效率和便利化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新版負面清單中關於金融控股公司、土地管理權方面增加,這背後的用意是什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增加的這兩項是當前存在著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的兩個重大領域,在這兩個領域尤其是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情況下,和國內處於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過程中,也是打好 「十三五」的三大攻堅戰的其中一個,就是怎麼管控好一些區域和系統性風險。因此金融控股公司和土地管理這兩個方面,其實都是要清除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的隱患,把它納入到我們的管理的系列中來,這個增加實際上非常重要。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施的效果,用什麼衡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從2016年的328項減少到123項的過程中,比如說今年的前十一個月,外商來華投資,實際使用外資在服務業部分的佔比已經上升到78%,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很難想像也就是我們的這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的比重能上升到78%。中間包括相當一部分是研發服務、技術服務、設計服務、信息服務和產業的數位化、營商環境的高效化以及制度成本的減量化,這些變化都是跟我們投資環境的重大改革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不斷「瘦身」是有重大關係的。
中國市場如何更加公平、健康且具有吸引力?一邊是激發市場活力,一邊是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推進。三年,三版負面清單,實施效果如何?數據給出了答案,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數量、質量和體量都十分可觀。
中國的投資環境還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投資環境已有顯著改善 營商環境需補齊4個短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中國的投資環境隨著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不斷的「瘦身」應當說是有了顯著的改善。根據日本徵信機構的最新數據,日本來華投資的企業有95%都表示他們要維持和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只有5%的企業在考慮隨著中國成本上升,是不是考慮要轉移投資地。從營商環境講,下一步怎麼能夠做到更好?營商環境2019年有四個短板:一是中國信貸在全球排名80位;二是納稅在全球排名是105位;三是跨境貿易在全球排56位,四是企業的退出在全球排51位。因此下一步投資環境、營商環境的重大改革,也就是怎麼解決我們的短板,我相信這是未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件工作。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未來在哪些領域存在突破和開放的空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營商環境、投資環境還存在短板,因此我覺得下一步不僅僅是「瘦身」,下一步營商環境、投資環境和市場環境改革的關鍵,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關鍵,還是要建立起市場化、法制化和國際化的新管理機制。按照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提到的推動治理現代化,也是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講的,新發展階段要講好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