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漢末三國時期的絕頂劍客:包括君主、名將和衛士

2020-12-18 插畫師的三國夢

劍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既有實戰價值,也有文化上的代表性。在早期劍在戰場上還發揮著重要作用,後來逐漸退出戰場。一般認為在東漢、三國時期這個階段,劍在戰場上的作用逐漸被更適合劈砍的刀所代替。但是劍的格鬥能力和各種劍術並沒有消亡,在漢末三國時期仍然有很多善於兵擊的頂級劍客,甚至有劍術流傳下來。下面小編就聊一聊幾個漢末三國時期的絕頂劍客。

曹操、曹丕父子

曹操、曹丕父子的歷史形象主要還是政治家、文學家,不過作為一個在亂世中創建霸業的人物,個人勇武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曹操是曹魏的奠基者,曹丕也並非溫室裡的花朵,也有跟隨曹操徵戰的經歷。另外曹操和曹丕也能夠得到優於普通人的資源,他們成為優秀的劍客也就不足為奇。

在裴注《三國志》中並沒有關於曹操"善擊劍"之類的直接記載,但側面的記載還是存在的。比如在孫盛《異同雜語》中記載,曹操曾經私自遷入中常侍張讓的府邸,結果被張讓發現。曹操一邊揮舞手戟一邊翻牆逃走,"才武絕人,莫之能害。"雖然這裡面並沒有體現出曹操的劍術,畢竟用的是手戟,但是至少可以說明曹操的膽氣和身體素質。

曹操用劍實戰的經歷也有記載。《魏書》、《世語》、《孫盛雜記》都記載了曹操夜宿呂伯奢家殺人一事,在遭受攻擊或者懷疑被攻擊(三種史料記載莫衷一是)的時候用劍手刃數人而去;如果說呂伯奢家人和賓客不能夠證明曹操劍術的話,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與董卓集團的"滎陽之戰"失敗後,曹操到揚州募兵,返回途中發生兵變,新兵反攻曹操軍營,曹操手刃數十人才擊退亂兵的進攻。這個戰績足以證明曹操的個人勇武了。

不僅曹操善於擊劍,曹丕也是一個擊劍高手,雖然曹丕沒有在戰場上搏殺的經歷來證明,但是卻有善於劍術的"直接證據",不過有些尷尬的是這個證據出自曹丕本人的口中。曹丕有一篇文章《典論·自敘》,是對自己的一個總結。其中記載了一件事:曹魏當中有一個善於兵擊的將軍叫做鄧展,鄧展"有手臂,曉五兵",還會"空手入白刃"這樣的高級技巧。曹丕與鄧展論劍之後,卻對鄧展的劍術不以為然,隨後雙方進行了實戰演練。

曹丕和鄧展用甘蔗代替劍對打,根據《自敘》中的說法,曹丕三次擊中鄧展的手臂。如果是真劍的話,那鄧展就已經落敗了;鄧展不服氣,要求與曹丕再進行戰鬥。曹丕假裝輕敵冒進,引誘鄧展進攻自己,然後迅速擊中鄧展的腦門。如果《自敘》的內容沒有誇張的話,曹丕可以算是一個劍術高手了。

劉備、馬超

劉備和馬超也是劍術上的高手。和曹操一樣,劉備也是從戰場上摸爬滾打過來的,也有很多次死裡逃生的經歷。劉備少年時期好結交遊俠,在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也參與了對黃巾軍的鎮壓;在與河北張舉、張純起義軍作戰的時候,劉備還有受傷在戰場上裝死的舉動。總而言之,劉備的個人勇武是在戰場上鍛鍊出來的。馬超就更不用多說了,是涼州起義軍馬騰的兒子也是一個悍將,有過與閻行決鬥;幫助曹操討伐郭援、高幹;以及"潼關之戰"進攻曹操的實戰經歷。

劉備和馬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有劍術流傳下來。在很多明朝時期兵書中都有記載。小編僅以明朝軍事家何良臣所著的《陣紀》為例(因為小編僅能在網絡上找到《陣紀》的文字版,其他兵書多為影印版)。在《陣紀》中提到,在明朝戰場搏殺中,刀劍的技巧雖然流傳的比較少,但是它有獨特的優勢,"若能滾入,使長短兵不及遮攔,便為熟矣。"《陣紀》提到了偃月刀、馬上雙刀等刀的使用要點,以及流傳到明朝的五種實用劍術。

這五種劍術分別是卞莊的紛絞法;王聚的起落法;馬明王的閃電法;以及劉備的顧應法;馬超的出手法。王聚與馬明王已不可考;卞莊是春秋時期的著名勇士;劉備和馬超則是三國時期的兵擊高手。這五種劍術都有學習的價值。當然顧應法和出手法的原貌也已經無法考證,只能通過名字來猜測。顧應法或許是雙劍之間相互照應;而出手法或許是出劍速度特別快,大概類似日本"居合術"的特點。

王越、史阿

王越和史阿是師徒二人,他們並沒有在史料中被正面記載,還是出自曹丕的《典論·自敘》。涉及到王越、史阿的內容也非常潦草,只有一兩句話而已,算不上太重要的人物。不過這並不能否定二人在劍術上的造詣。因為曹丕的劍術其實就是源於王越和史阿。

根據曹丕的敘述中,在東漢時期各地劍術的特點不同,但是劍術水平最高的還是東漢政治中心——洛陽。在漢桓帝、漢靈帝時期,洛陽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劍客,就是王越。王越的身份是"虎賁",小編也分不清楚是虎賁中郎將還是虎賁郎,反正總歸是宮中禁衛。王越將劍術傳授給河南郡人史阿,史阿就是曹丕在劍術上的師父,換句話說王越算是曹丕的師公。

王越和史阿的劍術究竟是什麼樣的,也沒有具體的記載,不過曹丕的劍術特點,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王越、史阿的劍法。曹丕和鄧展實戰演習的時候,表明自己劍法的特點是"急屬,難相中面",劍法很迅捷,但是難以直接擊斃對手,而是先瓦解對手的作戰能力,所以曹丕才會三次擊中鄧展的手臂;後來只能故意賣破綻讓鄧展輕敵,才能擊中鄧展額頭。這或許是王越、史阿的劍法特點。從曹丕與鄧展的戰鬥過程來看,還是相當有效的。

漢末三國時期是一個亂世,亂世當中武力的重要性要高於文化。無論是想在戰場上博取功名開創霸業,還是在亂世中安身立命,都需要一定的武力。劍這種傳統的兵器在這個時候也發揮出重要的作用。不獨赳赳武夫、任俠少年學習擊劍,在史料中也不乏士人學劍的記載。雖然在當時仍然存在士人輕視武人的現象,但是在大環境之下,士人也難免受到軍事和戰爭的影響。在這樣一個時代,出現一些優秀的、知名的劍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陣紀》、《後漢書》

相關焦點

  • 如今的甘肅省天水市,在漢末三國時期屬於哪個郡,出過哪些名人
    三國時期的魏黃初初年,魏文帝曹丕對境內的州、郡、縣進行了一次調整、改革,將漢陽郡改回了天水郡,隸屬於雍州刺史部。 漢末三國時期,天水地區扼守著甘肅、四川、陝西三省的交通咽喉,是西北地區的軍事重鎮,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價值和戰略地位。因此,此地也成了一塊必爭之地。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龐姓人物?
    漢末三國時期人才俊彥頗多,也不乏父子均有著出彩表現的記載,均被載入史冊。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龐姓人物們。 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提及的龐姓人物們,列個名單:龐熙、龐德、龐會、龐季、龐迪、龐延、龐子夏、龐恭、龐義、龐氏、龐樂、龐統、龐德公、龐山民、龐林、龐宏、龐煥。
  • 漢末三國時期麴氏有哪些作為?
    漢末三國時期各郡縣有著不少豪族大姓,他們在亂世的立場各不相同。本篇就來聊聊麴qū氏。麴氏是涼州西平郡境內的家族,主要活動範圍也在涼州,梳理了《三國志》中提及的麴姓人物:麴演、麴英、麴勝、麴光、麴義。到了西晉麴允那會兒,麴氏、遊氏已經是地方豪族了。
  • 漢末三國時期,真正意義上十萬大軍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由此可見能夠出兵十萬的魏、蜀、吳三國中只有魏才有可能出兵十萬。而且是在最鼎盛的時期。接著跟著本人來一起分析漢末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中的出兵數量,以此來推斷歷史上的十萬軍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 司馬懿的成名之戰:千裡奔襲,斬殺一位三國名將!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正史中,雖然司馬懿難以戰勝諸葛亮,不過,諸葛亮畢竟是武廟十哲之一,司馬懿即便無法戰勝諸葛亮,這也不能說明司馬懿不是一位名將。況且,在面對諸葛亮之外的對手時,司馬懿就展現出了高超的指揮的才能。其中,在公元228年平定孟達之亂的時候,司馬懿的表現就堪稱完美。在這場戰役中,司馬懿先斬後奏,千裡奔襲,斬殺了孟達這位三國名將。
  • 在史料中能看到哪些漢末三國時期的名馬?
    古時候行軍打仗需要準備的內容頗多,如士卒、兵器、軍糧、馬匹等,本篇就來看看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名馬。此外,三國時期還有不少外族進獻名馬,比如兒禪、軻比能等人。其實孫堅的那匹驄cōng馬也應留有姓名,它指引著將士們找到了重傷墜落草叢的孫堅。桓典與他的青驄馬也留下了「桓典乘驄」的典故。
  • 對於漢末時期的海賊你了解多少?
    #書生談三國漢末天下亂起,各郡縣或多或少都有些亂象,不論規模大小各成勢力,有山賊有水賊也有海賊,本篇就來看看三國時期的海賊們。其實關於「賊」的邊界比較模糊,有些敵對勢力就會稱呼對方為「賊」,比如被魏國稱為「劇賊」的孫權與諸葛亮,被趙雲稱為「國賊」的曹操,以及士燮xiè口中的「逆賊」劉表。
  • 三國被埋沒的名將,忠義無雙,且曾大敗關羽和張飛,擊退夏侯惇
    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屬於後者,他與袁紹一樣,生於漢末三國時期,而且是一個名將。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羅浮宮下的古順。高順表字不明,史料中關於他的記錄少得可憐。當他在呂富的指揮下,呂富不能再利用,即使呂富繼續,也會剝奪他的軍事力量,只是需要時間行軍前回到他身邊,他也不會生氣。《英雄記》記錄:「宣告其忠誠,但不能使用。
  •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130萬,誕生了一位三國名將!
    渠縣早在新石器時期便有了人類活動,殷商時期賨人在今土溪鎮城壩村建立了都城,周赧王元年(前314年)設置宕渠縣,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縣。在漢末三國時期,名將王平就出自今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一帶。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杜姓人物?
    漢末時期各郡縣不乏名門望族,他們有的留名青史,有的散落各方,也有的早早覆滅。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杜姓人物們。後來麴演等人作亂時被抓】 「襄賁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亂,與昌豨通」——《三國志·呂虔傳》 【杜松,曾任襄賁校尉,在史書中被一筆帶過】 「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三國志·方技傳》 【杜夔,漢末時期在音律方面造詣頗高者
  • 六本穿越+秦漢三國歷史小說,作者筆力雄健,考據詳實,爭霸爽文
    神話版三國墳土荒草1321 萬字連載魔改三國,此書文筆優良,創意優秀,爽點極多.可能因為作者是個女生的關係,和其他男作者寫的三國類小說比起來,人物的性格更加充實,總有種萌萌的感覺。歷史類謀士文,劉備方謀士,男主穿越,引入內力與精神力,使得三國爭霸更加精彩!。有人看到劉備就棄書。這本為君主養成,不一樣的劉備。讓我覺得灰常喜歡。陳曦陳子川,性格淡定懶散懶惰(有點馬虎??→_→沒錯就似這樣)但認真起來也很可怕,子川同學老是說隨便一個有著幾千年底蘊現代思維的人可以做到他那樣,表示臣妾真的做不到啊!!!!獨一無二的子川。
  • 三國時期,誰才能與呂布匹敵?不是關羽張飛也不是趙雲
    在三國歷史時期,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九原)人。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歷史上,呂布以英勇著稱,被譽為「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崔姓人物?
    漢末亂世中有眾多人物揚名,有人帶著家族一起走向興盛,有人則走向覆滅。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崔姓人物們。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提及的崔姓人物們,列個名單:崔烈、崔琰、崔林、崔瑗yuàn、崔寔shí、崔贊、崔巨業、崔洪、崔鈞、崔均。
  • 漢末時期有多少刺史或州牧被殺?
    #書生談三國漢末時期烽煙四起,在史書中總能看到各地的亂象,下至百姓上至州牧刺史,沒多少人能倖免。本篇就來看看在漢末被殺的刺史、州牧們。畢竟司隸校尉也相當於一州刺史】「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後漢書·獻帝紀》【190年,其實不止是刺史,連帶南陽太守張諮也被幹掉了】「李傕殺司隸校尉黃琬,甲子,殺司徒王允,皆滅其族」——《後漢書·獻帝紀》【191年,李郭之亂時期東漢損失了很多臣子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蘇姓人物?
    漢末雖然天下動蕩,卻也有眾多才人俊彥抓住機會展現了自己,還能留名史冊。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蘇姓人物們。 梳理了下《三國志》中提及的蘇姓人物,列個名單:蘇由、蘇越、蘇則、蘇怡、蘇愉、蘇林、蘇代、蘇固、蘇伯、蘇鑠、蘇衡、蘇非、蘇尚、蘇雙、蘇飛、蘇馬。
  • 東漢末年分三國,英才輩出,為什麼司馬家族最終統一了三國?
    在漢末朝,在兩個皇帝的統治時期,宦官是非常受歡迎的,甚至他們能夠幹預朝政。這時,內部的腐敗已經很嚴重了。除了少數頭腦清醒的人,朝廷上的官員有許多膚淺的能力,只追求自己的利益,這使得社會底層的人很難生活。
  • 清朝時期的漢地十八省,為何不包括遼東?
    在清朝正史、官方編撰的政書以及官方文件中,都提到了「漢地十八省」的說法,這個名稱來源,其實是由明朝時期的「兩京十三省」演變而來。清軍入關後,對漢人和少數民族採取了「分而治之」的理念,所以在明朝「兩京十三省」的基礎上,將明朝原有的江南省拆分為了江蘇與安徽,湖廣省拆分為了湖南與湖北,隨後,又從陝西省拆分出了甘肅省,共設置18個省份。但是,在漢地十八省中,唯獨少了遼東地區,這就讓不少人產生疑問,為何「漢地十八省」不包括遼東呢?
  • 三國東吳十二虎臣都是誰
    漢末三國時期江東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
  • 《三國群英傳8》新武將立繪曝光 張郃張遼技能公布
    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早年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歸屬袁紹後,擊破公孫瓚有功,遷寧國中郎將。參加官渡之戰,被曹洪擊退,隨後投降曹操,授偏將軍,屢建戰功。 張郃武將技——臨陣巧變:對自身範圍內敵方造成331%武力傷害,且在20秒內隨機提升全體我方武將18%所有抗性和60點武力以及7點移動速度,同時隨機對敵方全體武將造成暈眩混亂以及盲目狀態
  • 漢末霸業:一個被電腦遊戲耽誤的手機遊戲,國產良心三國之作
    ,可是光榮依然在做三國這個ip而且也在非常用心的在做而且已經做到了三國志14未來可能還有三國志15,三國志16不得不承認日本光榮的確要比國內的遊戲廠商更在乎三國這個ip,當然國內也不乏比較經典的三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