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紅相間的錦鯉、黃綠混合的森林、橘青結合的柑橘、黃紅融合的山茶、靛紫拼湊的大海……
顏色是美的交響詩吧,不然為什麼只看文字都能感受到斑斕色彩帶來的自然氣息呢?
色彩之美,總見於細枝末節。以下這些關於色彩的故事,驚豔。
「黃色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個夏日黎明,想起那日我許下的諾言。「黑色是一種奇妙無比的顏色。它總是作為背景存在,默默無語。可一旦它要表達時,卻是快言快語,一語破的,機敏而睿智。」「藍色絕非多變的顏色。它是原色,許多其他的顏色因藍色而生。或許有時我們未加留意,但它一直都在,且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
現代科學為我們帶來了更多全新的顏色,有的鮮豔無比、超乎想像,有的會讓物體的立體感憑空消失,有的甚至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裡發光。它們藉助各種奇特的方式到世界各地「旅行」,留下許多故事。《色彩理想國:圖說顏色的歷史》,則為我們講述著這些點滴。有的顏料來自我們腳下的土地,有的則昂貴無比,只有國王和教皇才能擁有。
從古至今,所有關於龍和甲蟲、鍊金術和毒藥、奴隸和海盜的故事,書中都有相關生動的描述,它們無一例外地與顏料的創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種耐光、持久、不透明的藍黑色顏料在4000多年前被古埃及人用來繪製壁畫,尤其是墓室壁畫。與木炭的灰黑相比,燈黑更加細膩,顏色也更深,在當時頗受人們偏愛。燈黑,顧名思義,是從油燈中收集菸灰製成的。製作過程很簡單:在油脂燃燒產生的焰火上面懸置一塊涼涼的平板,碳就會沉積在表面。傳說中的古希臘藝術家阿佩利斯通過收集燃燒的象牙灰發明了一種叫「象牙灰」的燈黑。從古至今,燈黑一直都被用來製作書寫和繪畫用的墨水,顆粒很細,不需要進一步研磨。與第一位埃及法老同一時代的中國人將燈黑和動物膠混合製成了中國墨水。近年來,真正的燈黑顏料已普遍用乙炔氣取代了各種油脂,得到的炭黑也更純。埃及藍的發明大約與吉薩大金字塔的建造是同一時代,可以追溯到大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認為藍色是天空的顏色,由於天然藍色礦物石青和青金石等都極為稀有,他們便想出了自己製造藍色顏料的辦法。得到埃及藍並非偶然,而是經過精確配比才製造出來的。這種顏料是由石灰、銅、矽石和泡鹼加熱製成的,埃及人在原料燒制過程中可以極其精準地將窯內溫度控制在接近830攝氏度。著名的奈費爾提蒂王后(Queen Nefertiti)王冠上的藍色便是埃及藍,這種顏料還廣泛用於壁畫、雕塑和石棺。它從埃及傳播到美索不達米亞、古希臘和羅馬帝國的廣闊疆域,克諾索斯宮、龐貝古城和古羅馬的壁畫上也都使用過這種顏料。埃及藍在整個古典時代使用廣泛,但是隨著羅馬帝國的衰亡,製作方法一度失傳。1798年拿破崙遠徵埃及,進一步促進了對埃及藍的研究。最終,在19世紀80年代,這種顏料的化學成分被鑑定出來,製造過程也重新被人們掌握。這種紅色礦石晶體可以用來生產豐富的橙色顏料,但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雄黃通常與黃色含砷礦物雌黃共生於同一礦床中,在溫泉附近的地熱裂縫中較為多見。雄黃在古埃及使用不多,但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印度和遠東地區的藝術家們都對雄黃青睞有加。在古羅馬,雄黃和雌黃一樣,在顏料貿易中佔據重要位置,古羅馬人把它作為一種橘紅色顏料用於繪畫。雖然雄黃的橙色極為誘人,卻有很多可怕的用途。在整個中世紀,雄黃都被用作老鼠藥。而在中國,雄黃常被撒在房屋周圍以驅除蛇蟲。16世紀的義大利畫家提香是為數不多的雄黃倡導者。在歐洲繪畫中極少使用雄黃,原因很有可能是當時歐洲有另一種橙色顏料——鉛丹,更好用也更受歡迎。
對中世紀的手稿插畫師來說,
最重要的黃色來自藏紅花的雄蕊。
那個時候,用8000朵手工摘取的藏紅花,僅夠染出100克的絲線。用藏紅花制出的橘黃更濃烈,純度高,呈半透明狀,可以用來描繪出金箔的顏色。藏紅花色最初被稱為波斯黃,古代蘇美爾人用藏紅花作為香水和藥物。古埃及人用它來給木乃伊的繃帶染色,古羅馬皇帝用它來給浴盆增香。自古以來,人們都用藏紅花給織物染色,中國古代皇帝的黃袍就曾用它來染色。除了收集藏紅花雄蕊較為困難,整個顏料製作過程都極其簡單,只需把成絞的藏紅花線浸泡在釉漿裡一整夜。只可惜這種橘黃易褪色,現存的中世紀手稿中原本用它混合別的顏色繪製的綠色樹木、小草和衣服,如今只剩下藍色。廉價且不易褪色的合成顏料出現後,藏紅花色作為顏料的使命便很快終結了。春天,癭蜂刺破櫟樹柔軟的新芽將卵產在裡面,櫟樹在蜂洞周圍逐漸長出小堅果狀的凸起。這些具有保護作用的凸起就是櫟癭,是製造濃黑墨水的基礎物質。在歐洲,至少從5世紀開始,鞣酸墨就是人們書寫和繪畫時所使用的標準墨水,直到20世紀依然還在使用。染坊工人將櫟樹上的櫟癭收割回來,根據成熟度和單寧含量進行分級。藍色和綠色的櫟癭尚未完全成熟,含有癭蜂幼蟲,單寧酸含量較高。只有在白色櫟癭中才有癭蜂成蟲,為了逃脫,它們會在櫟癭上咬出一個洞。製作這種鞣酸墨需要將壓碎的櫟癭泡在水中發酵以釋放出濃濃的棕色單寧酸。這種墨水能夠牢固地附著在羊皮紙或牛皮紙上,而且與印度墨水或其他配方的墨水不同,即使反覆摩擦或清洗也不會消退。在當代的英國,所有關於出生、婚假和死亡的官方證明還在使用這種鞣酸墨水來書寫。色彩理想國:圖說顏色的歷史
[英] 大衛·科爾斯 著
[澳] 阿德裡安·蘭德 攝影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2020年6月
新書上架 6.5 折~~
歡迎加入目刻社群:
入群請添加主編微信(帳號mookme_mo)。
| 更多閱讀 |
點擊圖片跳轉連結
目刻藝棧,現已有優質正品藝術畫冊、美學、生活相關書籍600多冊,且不斷上新中.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目刻藝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