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我們總能見到林林總總的服裝店,供人們選擇的衣服款式也很多,對生活比較有追求的人就會選擇買名牌衣服。名牌衣服雖然價錢比較高,但是受到磨損同樣也會壞,穿久同樣也會舊。杭州的唐先生買了一件名貴皮衣,沒多久出現脫皮現象,這讓唐先生懊惱不已。
唐先生是年前花了五千一百塊買的衣服,平時也沒磕著碰著,最多就是穿來開車,而一個星期之後衣服的兩個袖子和後背就出現脫皮現象了。唐先生向記者展示了衣服,從標籤得知這是一件羊皮革皮衣,而所說的脫皮處並沒有那麼明顯。
唐先生本想年前就拿去專賣店,但礙於疫情才於前兩天打電話給消費者協會,消協了解情況後告知唐先生商場會聯繫其進行處理。但唐先生告訴記者,他等了四五天也沒有收到電話。
記者陪同唐先生來到了商場的專賣店。服裝店的王店長表示,昨天已經和唐先生聯繫過,可不知唐先生為什麼跟記者說大廈沒有聯繫過他。唐先生一下子變得激動起來,稱自己說的是大廈和他聯繫過,但是專賣店沒有。王店長堅稱,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和唐先生聯繫的。
據王店長描述,皮衣原價是八千多,打完折後5000多。接到投訴之後,店方曾與王先生溝通過,也提出過解決方案,但被唐先生拒絕了。店鋪給出的方案是,由於皮衣都比較嬌貴,有一些痕跡在所難免,出於客戶關懷,決定給予唐先生一千多塊錢的補償,並且幫他做好保養。
唐先生的態度很強硬,他要求更換一件新皮衣或者退貨,對於之前所說方案堅決不同意。如果商家不能滿足要求,唐先生表示會趁著315的到來,拿著皮衣去做質檢。唐先生認為店家的處理方式十分不妥。
此時,該大廈的樓層主管趕來。主管表示,皮衣質量不存在任何問題,屬於日常使用中的磨損,直接拒絕了唐先生的退換要求。對此,唐先生表示會將皮衣拿去做質量檢測再做處理。
小編想說:如今雙方各執一詞,沒有達成共識,只有等待衣服質檢結果出來才能分辨誰對誰錯。若經檢測衣服確實因為質量問題而脫皮,唐先生有權要求店家進行退換貨。如果商家不執行,可以向更高的執法部門反映。
商家在售賣商品時,應該儘可能向顧客描述商品的質量,以及各方面保養注意事項。不能一味地為了售出商品而隱瞞商品信息,說明商品使用起來會有哪些情況,這是對顧客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店家的服務水平。而消費者購買商品,特別是名貴商品也要多方面了解其情況,不能因為其打折就以為佔到了便宜,到最後買到了不稱心的產品。當發現產品有問題時,是應該向商家提出自己的疑問並尋求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