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大獲全勝,為何戰後很多日本人斷指、自殺來洩憤

2020-12-21 騰訊網

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大獲全勝,為何戰後很多日本人斷指、自殺來洩憤

發生於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滿洲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戰爭以俄國的失敗、日本的慘勝而告終。對於中國人來說,外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幹架,是中國人的恥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近代以來,黃種人第一次在戰場上完勝西方人。

日俄戰爭

戰爭以日本人一貫的不宣而戰,偷襲、打悶棍的方式開始,1904年2月8日,日軍艦隊潛進旅順港,重創了俄軍太平洋艦隊。但新上任的俄軍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到職後,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加強了旅順艦隊的行動。首先,他決定在遼東半島沿海地區布雷,防止日軍登陸並從後面威脅旅順基地。同時改善旅順港口的防禦,加緊修復被打壞的艦艇,經常派遣艦隊出海活動,加強戰備訓練。他還命令海參崴艦隊在日本海積極襲擾日軍海上交通線,以便分散日方對旅順的壓力。1904年3月22日,馬卡羅夫率領艦隊出海挑戰,1904年4月13日,馬卡羅夫因所乘軍艦於返回基地途中觸雷斃命。新任司令威特赫夫特不再採取積極行動,俄軍艦隊像十年前的北洋艦隊一樣當起了縮頭烏龜,俄軍的敗像漸生。

日俄戰爭

在雙方爭奪制海權的同時,日本陸軍分別從海上和朝鮮半島進入中國東北。由於俄軍陸軍指揮官大多昏聵無能,致使陸軍也節節敗退,但是日軍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1905年1月,旅順要塞被日軍攻陷,至此俄軍敗局已定。但俄國人不甘心被矮小的日本人打敗,歐洲的波羅的海艦隊正在急速趕來,陸軍的增援部隊也由西伯利亞開來。日軍利用俄軍增援部隊還沒到來的有利時機,發動了奉天會戰,俄軍雖然最終逃出了包圍圈,但也因為損失慘重而失去了對日軍的威脅。

對馬海戰

1905年5月27日,經過220天長途跋涉的俄軍艦隊進入對馬海峽,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的俄軍被以逸待勞的日軍艦隊全殲。對馬海戰結束後,沙皇政府失去了贏得戰爭並利用戰爭的勝利扼殺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鑑於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認為繼續打下去對它不利。這場持續兩年的戰爭以俄軍慘敗、日軍慘勝結束。

日俄戰爭

但《樸茨茅斯和約》籤訂後,很多日本人憤怒了,他們紛紛表示對國家的失望,有的人甚至斷指、自殺。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令外國人瞠目結舌的現象,是因為日本民眾認為他們的付出和取得的回報不成正比。在戰爭中,很多日本人甚至把全部積蓄捐出來做軍費,戰爭結束後,日本民眾欣喜若狂,他們甚至天真的以為,他們甚至能夠得到俄國的西伯利亞但是得到的卻僅僅是朝鮮半島的處置權和中國東北的部分特權;而且沒有從俄國那裡得到一毛錢的戰爭賠款。

日俄籤訂《樸茨茅斯和約》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國民聽到的往往是陸軍將士多麼英勇無畏,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是多麼的足智多謀、英明神武。卻不知道俄軍雖然損失慘重,但主力尚存,其歐洲部分的精銳部隊可以隨時趕往遠東戰場,而日本已經沒有力量再打下去了。

相關焦點

  • 日俄戰爭中,俄國敗給了日本,為何還敢放狠話堅決不賠一分錢
    日俄戰爭是1904年到1905,俄國和日本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以中國東北地區為戰場爆發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俄國敗給了日本,但奇妙的是俄國作為戰敗國依然很牛氣,並狠話堅決不賠一分錢,這是為何?
  • 日俄戰爭在我國領土上進行,日本勝利後,清朝為何卻很高興
    1904年,日本襲擊俄羅斯駐紮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日本和俄國兩國爭奪在東北亞地區的霸權。兩國為了這場戰爭都投入了很多,不過這兩國打仗,受傷的卻是清朝。因為這場戰爭陸地戰場是在我國東北進行的,海上戰爭也都是在我國領海。我國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 日俄戰爭中,為何歐洲老牌帝國沙俄會敗給亞洲新進崛起的日本?
    日俄戰爭時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那日俄戰爭中,為何歐洲老牌帝國沙俄會敗給亞洲新進崛起的日本?這導致日俄戰爭爆發時俄軍總參謀部中無人精通日語:整個俄軍中只有11名文職日語翻譯,而其中有9人是僅會口頭翻譯,完全讀不懂書面文字;沙俄遠東分艦隊沒有一名軍官掌握日語,即便是口語,派往日本的沙俄情報人員同樣不會。沙俄情報人員在日本的工作,只能依靠日本當地的翻譯,這極大地影響了沙俄本已很疲弱的諜報工作。軍事諜報人員只有一條出路——完全放棄獲取任何秘密書面材料。
  • 為什麼二戰中日本人那麼熱衷於自殺式襲擊?
    文|時間の凝固者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軍人除了給人以殘忍的印象之外,還有不怕死的勇氣。特別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在絕望之際,對美軍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殺式襲擊。從陸地上士兵的「萬歲衝鋒」,到天上的神風特攻以及水裡的回天人操魚雷,可謂是海陸空三管齊下式的自殺式襲擊。我們不禁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何二戰中的日本人不顧自己的生命,那麼熱衷於自殺式襲擊?(電影《血戰鋼鋸嶺》中對日軍的萬歲衝鋒的鏡頭)日軍的這種自殺式襲擊並不是在太平洋戰爭中獨有的。
  • 日俄戰爭日本為何能取得勝利,有很多國家在幫日本,想不勝利都難
    1904年,日本和沙俄之間爆發了戰爭。這場戰爭對整個世界局勢有重大影響,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和歐洲國家在海上爆發戰爭。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日本竟然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在海上打敗歐洲國家,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重大事件。
  • 馮瑋:日本為何能贏得日俄戰爭的勝利,卻放棄割地賠款要求?
    「三國幹涉還遼」後,日本「臥薪嘗膽」,建成了戰艦6艘、一等巡洋艦6艘的「六六艦隊」。陸軍從7個師團增加到13個師團,所需經費除了《馬關條約》分期支付的賠款,全部靠增稅獲取。當時國民的納稅負擔已超極限,納稅已非生財之道。在俄國不同意日本提出的「滿韓交換」(即滿洲屬俄國勢力範圍、韓國屬日本勢力範圍),日俄矛盾日趨尖銳激烈,戰爭已不可避免時,錢從哪裡來?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現。 同樣的,花光了馬關條約獲得賠款的日本人再一次使用了加槓桿的招數,通過大量發國債獲得短期軍費以支持戰爭。其中與海軍尤甚,在日俄戰爭當中著名的六六艦隊,就是海軍在獲得了47%的馬關條約賠款並透支15年以上的海軍軍費強行建立的。
  • 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國兩個帝國主義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耗時一年多的侵略戰爭。日俄戰爭是東北亞乃至世界近代史上非常關鍵的歷史事件,也是其後日、俄、韓、中各自歷史發展或明或暗的轉折點。
  • 日俄戰爭中,明明是日本取得勝利,為何俄羅斯拒絕賠款還放狠話?
    引言自古以來的戰爭數不勝數,許多實力強盛的國家都會通過戰爭來為了擴張自己國家的領土,戰爭會給人民帶來苦難,然而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日俄戰爭就是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日俄戰爭爭取的並不是對方的領土,而是另一個國家中國的土地。
  • 日俄戰爭啟示:要被尊重只有硬剛,小小日本也能給沙俄重重耳光
    題/日俄戰爭啟示:要被尊重只有硬剛,小小日本也能給沙俄一記耳光文/一恆獨步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在戰爭打響之前,還是戰爭進行的過程中,整個西方列強,包括滿清內心裡似乎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 日俄戰爭日本敲詐俄國割地賠款,沙皇霸氣回應:要錢沒有不服再打
    而日本在戰前傾盡全國之力與中國開戰,為了支持日本軍隊侵略中國,日本大量國民大量捐錢或者購買戰爭債券,甚至日本的明治天皇不惜拿皇室的資金投入。而日本人的付出在馬關條約後得到了大量的回報。
  • 日俄戰爭,「黃俄羅斯計劃」遭遇當頭一棒,日本究竟在為誰而戰?
    一戰前的1904-1905年,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一帶海域爆發了一場戰爭。在這場被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的日俄戰爭中,新崛起的日本帝國完勝老朽的俄羅斯帝國,曾經的「蕞爾小邦」至此躋身世界列強。日俄戰爭期間,清廷宣布的「局外中立」被後世痛罵到今天,然而客觀地說,面對這兩個強盜,當時清廷也無力阻止戰火燒到自家。
  • 英國報紙認為日俄戰爭中日本的勝利有利於瓦解俄國對歐洲的影響力
    有關日俄戰爭的報導中,除了評價軍隊的表現外,英國報刊還關注日俄兩國的內部情況。《泰晤士報》等報紙突出了日本國內全民一體,上下一心的形象,民眾具有國家責任感,積極踴躍捐款來支持戰爭,無人藉機謀求推翻政府的行動。
  • 日俄戰爭時期,日本陸軍和海軍各有一「軍神」,其中一個常打敗仗
    日俄戰爭時期,日本政府為了鼓舞軍隊及民眾的士氣,特意向外界宣傳塑造了「四大軍神」,其中授予給了兩個「死人」,(在封鎖旅順港戰役中陣亡的中級軍官),而活著的另外兩名「軍神」則分別隸屬於日本陸軍和海軍的最高級別將領,其中一人常打敗仗卻能上榜,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 舊日本軍隊老照片,憑什麼日本能夠力挽狂瀾?圖4軍神威風赫赫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開始逐漸壯大,不但廢除了和外國的不平等條約,還開始向外擴張,這些照片中的士兵成為了日本擴張的軍事基礎。在晚清的1904年到1905年之間,已經成為帝國主義的日本和老牌帝國沙俄將目光共同瞄向了我國的遼東和朝鮮,為了爭奪控制權謀取利益,日俄在遼東展開了日俄戰爭,圖中為日本的巨炮。
  • 日俄戰爭時期,俄羅斯陸軍兵力105萬,為何卻不敵40餘萬的日軍?
    咱們在那期節目中分析了二戰中,美國因為在綜合國力上,特別是工業實力上碾壓日本和德國,所以在參戰後很快就擊敗了日本和德國。在那期節目的留言中,有很多朋友表示不贊同,他們給我舉了兩個反例,一個是抗美援朝,另一個就是日俄戰爭。
  •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作為戰敗的一方,為何還敢放狠話拒絕賠款?
    人類的發展歷史是非常曲折的,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經歷了多次戰爭,兩次世界大戰讓世界各國人們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中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恐怕日本至今也不敢遺忘。戰爭對於當時戰火紛飛的年代來說是非常常見的,而發動戰爭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有很多,首先就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在清朝末期由於錯誤地進行了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發展停滯不前,最終被西方國家霸凌,這也讓中國人得到了教訓,明白了綜合國力的重要性,好在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是非常強盛的。
  • 乃木希典配得上日本「軍神」的稱號嗎?
    對黃種人來說,日俄戰爭意味著學習西方的成果終於得到了檢驗;從世界軍事史的角度來說,日俄戰爭是一場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戰爭,這場戰爭完全可以看作是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場提前彩排。然而,雙方在這場戰鬥中的經驗教訓並沒有被歐美人高度重視。我們就來看看這場戰爭有哪些現代性。
  • 1904年日俄戰爭中,兩帝國相較而言,俄國真的是佔盡優勢麼?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日俄之間矛盾可以說是由來已久。
  • 第二次日俄戰爭或將打響?北方四島劍拔弩張,美國公然站隊日本
    01.菅義偉捅馬蜂窩,北方四島劍拔弩張其實,在領土等方面產生糾紛的國家有很多,而最著名的便是日本與俄羅斯的「北方四島」之爭,據悉,當年從1868年開始該島嶼便一直屬於日本領土範圍,直到二戰爆發,以英美蘇為主的反法西斯聯盟與德意日為主的法西斯戰線展開對決,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本來想要一心對抗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