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居易 唐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的這首詩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是應考之作。
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伴而生,不曾被命運擊倒,從古至今,小草代表的都是希望,一片草原就是一片希望之原,春去秋來,它總會在春天出現,無限的春草,迎接著陽光,接受者雨露的滋潤,都會成長成一片遼闊的草原,與藍天為伴,跟白云為伍,狂風暴雨能摧毀參天大樹,卻摧毀不了小草。
後面兩句表達了: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這是一首野草頌,也是生命的頌歌。
釋義:
(1)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
(2)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3)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4)侵,有侵佔的意思,這裡特指長滿。
音樂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