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經典,分享詩詞五:《賦得古原草送別》

2020-12-21 愛生活的張小白
作者:白居易 唐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的這首詩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是應考之作。

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伴而生,不曾被命運擊倒,從古至今,小草代表的都是希望,一片草原就是一片希望之原,春去秋來,它總會在春天出現,無限的春草,迎接著陽光,接受者雨露的滋潤,都會成長成一片遼闊的草原,與藍天為伴,跟白云為伍,狂風暴雨能摧毀參天大樹,卻摧毀不了小草。

後面兩句表達了: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這是一首野草頌,也是生命的頌歌。

釋義:

(1)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

(2)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3)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4)侵,有侵佔的意思,這裡特指長滿。

音樂賞析: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竟被誤讀了上千年,原來如此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古代很多句子、詩詞流傳到現代,現代人讀這些詩詞不一定能領作者的意思,總是憑自己的臆想來猜測其意,特別是引用時不引用全部,而是一部分,更加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古道」會讓人產生一種遠行、送別的聯想,蘊含著傷感的情緒;「荒城」則給人以荒原絕域的想像,暗含了離別的悽涼情緒。而且,詩的題目也不是「草」,而是「賦得古原草送別」。本人細細品讀這首詩和解釋,包括自己讀這首詩的個人感覺。總覺得不太對勁!
  • 古詩賞析第十二首: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文學常識1、賦得體:古人作詩如借前人固定詞句為題作詩,則詩題前一般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人學習作詩、文人聚會分題作詩以及科舉考試命題作詩的常見方式,這種詩體稱為「賦得體」。如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 白居易最美送別詩,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給「草」的送別詩
    導讀:白居易最美送別詩,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給"草"的送別詩,其中詩名中的賦得是什麼意思?都說如果唐代沒有李白和杜甫,那唐代的詩壇便以白居易為首。很多人將白居易與李白、杜甫並稱了唐代三大詩人。說到"離離原上草",甚至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但卻不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特別是這首詩的詩名,可能跟多人還以為就是"離離原上草"呢?白居易的成名作《賦得古草原送別》其實這首詩的詩名為《賦得古草原送別》,是白居易最美的一首送別詩。
  • 唐代白居易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多年來,我一直理解錯了題目
    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可謂是聞名天下,甚至是小小孩童亦可背誦出來。可就是這樣常見的一首詩,我卻突然發現這麼多年我一直理解錯了它的題目,實在是太不應該。《 賦 得 古 原 草 送 別》唐·白 居 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古詩文學習014:二年級下冊,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注釋①〔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集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②〔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③〔枯〕枯萎。 ④〔榮〕茂盛。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白居易《草/賦得古原草送別》
    《草/賦得古原草送別》寫作於786年前後,是白居易少年時參加科舉的應試詩作。有人喜歡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歡清香淡雅的蘭花,還有人喜歡鮮豔傲骨的梅花,也有人卻喜歡那平平凡凡不起眼的小草。白居易就把他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送了過去。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白居易的成名之作,《賦得古原草送別》
    當顧況看到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的時候,連連高呼,「這首詩寫得太好了。你這麼有才華,在長安生活沒有任何困難。」有了顧況的誇讚,白居易在長安城裡的日子順遂安穩,而後他參加科舉考試,晉身朝堂之上,和顧況成了同僚。這首詩就成了白居易的成名之作,是他步入長安的「敲門磚」。
  • 「朗誦」友誼好聲音讀唐詩300首 204《賦得古原草送別》
    謝友誼讀唐詩《賦得古原草送別今天我來送別好友,青青的小草似乎也飽含離別之意。[朗誦者簡介] 謝友誼,江蘇宿遷泗陽人。朗誦藝術指導,錄音師,配音員,影視策劃師。他嗓音渾厚,富有磁性,音域寬廣,張弛有度。
  • 9歲男孩唱《賦得古原草送別》,一首歌謠聽哭14億中國人
    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舞臺上,果果的聲音清澈動人 卻鮮少有人知道 他的肺活量僅為健康孩子的五分之一
  • 白居易16歲寫的一首詩,太經典,最後兩句被李煜化用成千古名句
    白居易的《草》,全名《賦得古原草送別》,背後有一個「居長安不易」的故事流傳甚廣,詩的最後兩句被南唐後主李煜化用成千古名句。隱娘上小學時,這首詩入選小學課本,詩名叫《草》,當時,只有前四句,讀來朗朗上口。很多年以來,隱娘一直以為這首《草》詩就四句。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開播兩期收視率破2 豆瓣評分9.3!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成就了一座座詩詞歌賦的經典寶藏。春節期間,誕生於赤水河畔的青花郎,與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攜手,通過經典詠流傳,感受中國文化之美,享受中國之美;通過青花郎,品味東方文明之韻,享受東方之韻。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那些古代送別的詩詞
    特別是經過文人的詩詞吟詠,十裡長亭逐漸演變成為送別地的代名詞。十裡長亭一詞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傳續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為了詩詞長短及韻律的需要,又往往簡稱長亭。這詩很美,很單純的送別,所以後世就成為送友專用詩了。經常被用,從未被超越,因為簡單易懂,而且很單純,嗯,這要論到詩詞嘛,要不」很單純「要不很有」深意「,單純就是誰都明白啥意思,有」深意「就是讓你猜猜我到底是寫得啥?
  •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十二首經典春風詩詞欣賞
    春風送暖入屠蘇」;春風是善解人意的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春風是心靈手巧的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是富有魔力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春風詩詞
  • 五首暖心離別詩詞:人生離散總有時,願你一切安好
    下面,與大家分享七首暖心的離別詩詞,讓我們暫時忘掉分別的傷感,懷揣著朋友的深厚情誼與夢想向未來出發。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送別 |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古詩詞裡最美的一類,大概就屬送別詩了。古人把送別這一主題寫到了極致:「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是灑脫;「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是兒女情長;「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是情深意切;「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勉勵;「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是朋友間雖遠隔千裡、心卻近在咫尺的默默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