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為什麼喜歡咬脾?如何讓巢脾造的整齊好看?原來問題出在這

2020-12-14 小江生活記

在養蜂界中,我們常見的養殖方式可以分為傳統養殖與活框養殖。傳統養殖技術由於管理困難,並且產量過低,所以很多愛好者都普遍使用活框蜂箱養殖。活框蜂箱靈活性更強,更便於蜂群管理,而且在產量上也是佔盡優勢。傳統蜂箱養殖的蜜蜂造的巢脾往往都是五花八門形狀各異,唯獨規整的恐怕就是那六邊形蜂房了,而活框蜂箱養殖的蜜蜂就不一樣,由於蜂箱的靈活多變性再加上人工的介入,總是能把巢脾造的規規整整。儘管如此,還是會有很多養蜂人提問,為什麼他的蜜蜂總是把巢脾造的亂七八糟?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經常會有養蜂愛好者問我,為什麼介入如此規整的巢礎還是被蜜蜂造得亂七八糟呢?如何才能讓蜜蜂造出整齊的巢脾呢?其實影響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歸納為三方面。

第一,巢礎質量。很多養蜂人為了節約成本,喜歡在網上購買便宜或者活動價格的巢礎,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往往從價格就能看出質量。對於新手來說由於了解不夠,我們儘量不買便宜巢礎,而是購買品牌巢礎,一般品牌巢礎才有質量保證。如果巢礎質量不好,蜂群往往不願上脾,甚至喜歡咬脾,試問還怎麼能造出整齊的巢脾呢?低質的巢礎往往指的就是含蜂蠟少,很多商家為了謀取利益抓住了消費者貪便宜的心理,以次充好。那我們該如何選擇巢礎呢?第一,儘量購買品牌巢脾,品牌才有保障,第二,看巢礎顏色,含蜂蠟高的巢礎顏色更黃,偏白的巢礎往往含蜂蠟少,第三,聞氣味,純蜂蠟往往香氣撲鼻,氣味較為濃烈,香氣持久。只有使用好的巢礎才能造出好脾。

第二,蜂量。很多人急於求成,往往還沒達到足夠的蜂量就添加巢礎,造成脾多餘蜂。儘管外界蜜源充沛,如果群勢較弱,我們也不能隨意添加巢礎,即使添加進去也是在做無用功。那我們該如何合理添加巢礎呢?第一,蜂多餘脾,當我們發現巢脾外的蜜蜂數量達到一框蜂時,我們就可以添加一張巢礎,這時我們應該將巢礎添加在兩張巢脾中間,這樣蜜蜂就很容易上脾造脾,第二,如果蜂量並沒有達到預期,我們也可以添加巢礎,此時的巢礎就不能添加在兩脾之間,我們應該添加在最邊上,由於蜂量有限,最外邊需用隔板隔上,這樣蜂群就只能先造一邊,等一邊造好後我們再換另一邊,這樣巢脾就能造的較為完整了。如果巢脾太多蜂量太少,蜜蜂就會走到哪造到哪,並且會有咬脾的習慣。

第三,蜜源。正常群勢的蜂群,在外界蜜源充沛時造脾速度飛快,如果沒有蜜源,即使蜂量再大也是無濟於事,畢竟蜜蜂沒有造房的材料。如果我們盲目的添加巢礎,蜜蜂只能採多少粉造多少脾,即使只造一張巢脾可能也得花上十幾二十天,時間久了沒有造好的巢礎蜂群就容易啃咬,甚至遺棄。所以我們必須得在蜜源充沛的情況下添加巢礎,這樣造出來的巢脾才能整齊完整。當我們看到蜜蜂回巢時個個粉足都帶滿了花粉時,說明外界蜜源較為充沛,方可以視群勢添加巢礎。

總結,只有在達到了一定的條件下,巢脾才能造的規規整整,有蜂沒花不行,有花沒蜂也不行,沒有好的基礎更不行。

喜歡就給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中蜂為什麼愛咬脾?針對春秋季節亂咬脾的現象,養蜂人如何預防?
    養殖中蜂的蜂友都知道,中蜂是最喜歡咬脾的!至於原因嘛,大家都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因為中蜂嫌棄巢脾太舊,也有的說是因為蜂巢內出現了病蟲害等等。但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即使在巢脾並不是很舊,或者蜂巢內並沒有出現病蟲害的情況下,中蜂依舊會咬脾,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今天秦地原品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解下!
  • 蜜蜂為什麼要咬開封蓋?該怎樣避免?
    在養蜂過程中,有的人可能會發現,本來已經封蓋的子脾,蜜蜂卻咬開了,露出裡面還未長成功的蜂蛹。看起來蜂蛹白白的,並沒發現腐爛異常……可蜜蜂為什麼要咬開,咬開封蓋蟲蛹就不能發育,會死亡的啊!其實這些被咬開的蟲蛹,看起來是正常的,實際上是有問題的,基本上都不能繼續發育,或者已經死亡了。
  • 為什麼蜜蜂子脾會發臭?蜜蜂子脾發臭怎麼辦?
    為什麼蜜蜂子脾會發臭?蜜蜂子脾發臭怎麼辦?蜜蜂子脾發臭的原因有哪些?
  • 為什麼夏天蜜蜂子脾呈現「插花子」?其實是蜜蜂育子良好的表現
    很多養蜂人看到蜜蜂子脾像「插花子」一樣,東一個西一個,第一感覺就是蜂群是不是患病了?當然這種判斷也並非無中生有,特別是夏天的病蟲害較多,病蟲害引起的「插花子」子脾概率較高,但是如果強群蜂的子脾狀況都是「插花子」子脾,這並非是蜂群患病的表現,而是蜂群育子良好的特徵。
  • 蜜蜂為什麼會棄巢逃跑呢?原來是因為這些問題導致的
    蜜蜂是一種群居性社會昆蟲,有著強烈的戀巢特性,除非發生自然分蜂現象,否則不會輕易棄巢逃跑,且只有當整個蜂群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的時候,才會不得已而被迫遷飛棄巢逃亡,整群的拋棄原巢到新的駐紮地重新築巢而居,但因其蜂群棄巢逃跑的原因較多,蜜蜂為什麼棄巢逃跑?
  • 土養蜜蜂如何割蜜,子脾怎麼處理,看看老蜂農的做法
    割蜜,是土養蜜蜂取蜂蜜的一個方法,由於土養蜜蜂,沒辦法像活框養蜜蜂,直接將蜜搖出來,所以只能破巢割蜜。其實這樣的取蜜方法,相當的損傷蜂群,許多新手養蜂者,常常割完蜂蜜後,第二天蜜蜂就飛逃了,因此採用割蜜方式取蜜,割完蜜以後,蜂群的處理,至關重要。
  • 怎樣才有大子脾大蜜脾?為什麼蜜蜂不聽從你的安排?
    養蜂人都知道,巢箱產子脾,蟲蛹都在子脾中間,蜂蜜都存儲在蜂巢的邊角處。如果不是密集優秀的強盛蜂群,是很難產出完整的子脾和完整的蜜脾的。你準備的子脾蜜蜂偏偏要既產子又存蜜粉,準備的蜜脾蜜蜂偏偏不來存蜜粉。這樣蟲蛹和蜜粉混在一起,取蜜就不容易了,勉強取蜜容易傷到蟲蛹。所以有的人就很奇怪,為什麼蜜蜂不把蜂蜜搬到上面的蜜脾來勒?
  • 蜜蜂養殖,蜜蜂子脾著涼怎麼辦?用好這三招,輕鬆補救
    蜜蜂養殖,蜜蜂子脾著涼怎麼辦?用好這3招,輕鬆補救蜜蜂早春繁殖,蜂量過少如何保持蜂多於脾?
  • 蜜蜂如何建造蜂巢?蜜蜂如何取材?
    蜜蜂是勤勞的象徵,終其一生穿梭於花叢中,不停的忙碌著採蜜,在天氣不好的時候,蜜蜂會待在蜂窩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蜂巢了,那麼蜜蜂如何建造蜂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什麼是蜂巢?蜂巢是蜜蜂生活和繁衍後代的住所,有巢脾組成,各巢脾在蜂巢內部的空間相互平行懸掛,垂直於地面,每個巢脾的間距一般在7-10毫米之間,這就是「蜂路」。巢脾是由成百上千各巢房連接在一起組合而成的,巢脾是由工蜂蠟腺所分泌的蜂蠟修築而成,呈六角形,用於培育雄蜂和工蜂,底部有3個菱形面,而培養蜂王的巢房,一般稱作「王臺」,形狀酷似下墜的花生,是工蜂在分蜂前臨時修築的,一般位於巢脾的下部或者邊上。
  • 夜間蜜蜂也工作,黑暗的蜂箱內蜜蜂如何看清物體?這對寶勝過眼睛
    夜間蜜蜂也工作,黑暗的蜂箱內蜜蜂如何看清物體?這對寶勝過眼睛蜜蜂如何在黑暗的蜂箱內看清物體?
  • 新手初期養蜜蜂禁忌,為什麼蜜蜂越來越少,因為您都做這些錯事
    ,完全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掌柜也是經常犯這個問題,老是分出很多群蜂之後很難管理。忌:胡亂加脾胡亂加脾是新手經常犯的錯誤,甚至有些老手也會犯,似乎蜂箱中巢脾越多就表示蜂群越強大,事實上完全是錯誤的,任何時候蜂少脾多必出問題,冬季蜂少脾多不利於保溫(容易導致爛仔餅
  • 蜂脾上隔年的花粉該怎麼處理?蜜蜂還能吃嗎?養蜂人講了實話
    具體我們該如何處理這些花粉,蜜蜂過冬的時候,該不該留下花粉脾在蜂群裡面,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隔年的花粉該怎麼處理?雖然說從時間上來說,蜂群中隔年的花粉蜜蜂繼續吃沒有問題,但是也要注意特殊情況,那就是我們蜂群的具體情況,因為隔年的花粉,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是花粉幹了,變硬,二是花粉潮溼,發黴,對於這兩種情況來說
  • 蜜蜂養殖,為什麼意蜂採膠而中蜂不採,我的推測有這些
    蜜蜂養殖,為什麼意蜂採膠而中蜂不採,我的推測有這些來源:研蜂2021-01-27 06:00之前筆者曾和大家分享過中蜂脾與意蜂脾區別大的原因在於巢脾內是否有加入蜂膠(點擊右側標題即可閱讀全文《同為蜂蠟所造,中、意蜂巢脾差異大,採集蜂膠是主要原因》),文章的後半部分也提及了蜂膠在蜂群中的作用。
  • 從蜜蜂糞便判斷蜜蜂越冬情況,老蜂農這招是如何做到的?
    從蜜蜂糞便判斷蜜蜂越冬情況,老蜂農這招是如何做到的?一個蜂群蜜蜂成千上萬,蜜蜂是如何解決糞便問題的?
  • 蛋群造脾慢;巧用巢礎,讓蜜蜂造脾更迅速
    要讓蜜蜂做脾快,需要具備幾大基礎的要素:天氣好,蜜源足,蜂王好,巢礎好等等。其中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蜂群要旺,蜂多於脾加脾效果會更好。一旦蜂少於脾,一個是蜂群造脾能力有限,另外就是不利於蜂群健康,蜜蜂造脾效果非常差。這就是為什麼蛋群加脾太猛會出現咬脾和不接受的情況。另外我們剛收的野蜂如果猛地就加幾張脾進去,即使巢脾再好也可能會出現逃群的現象。
  • 剛收的蜜蜂,餵了蜂蜜和白糖為什麼它們不吃?
    那麼問題出在哪呢?聽蜂之語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蜂箱所處的環境蜜蜂並不接受。我們在外面收的野蜂普遍都是其他養蜂人那邊飛出來的分蜂群,這些分蜂群具有對原來生活環境的習慣性,所以剛飛出來以後對新環境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一旦新環境不如以前的老環境,那就會出現再次飛逃的可能。
  • 野外挖土蜂,發現蜜蜂打架,如何判斷附近是否有蜂群?答案來了
    關於挖土蜂收蜂的時候發現蜜蜂打架是不是可以判斷附近有蜂群存在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有很大可能判斷的,但是也要注意區分究竟是不是蜜蜂打架,因為蜜蜂的活動比較特別,尤其是在我們收蜂的時候,很容易判斷錯誤,下面蜂部落就從我們挖土蜂發現蜜蜂打架這個過程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本章內容包括下面幾個問題
  • 蜜蜂排洩物為什麼很難見到?怎樣觀察蜜蜂排洩物防治蜂病?
    蜂膠是蜜蜂採集樹脂,然後混入消化酶和花粉蜂蠟加工出來的,帶有經久不散的芳香味,帶有芳香味的膠狀物是蜂膠的主要特徵,這是大家一定要明白的。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蜜蜂便便的問題,養蜂人也可以學習通過蜜蜂排洩物來觀察蜂群健康狀況,及早發現疾病。蜜蜂的排洩物為什麼難以見到?蜜蜂大家都認識,蜜蜂便便是怎麼樣,可能除了養蜂人沒有幾個人會知道。
  • 邊脾加巢框,輕鬆省掉巢礎錢,蜂蠟乾淨無汙染
    邊脾加巢框,輕鬆省掉巢礎錢,蜂蜜乾淨無汙染中蜂如何無礎養殖?學會這招,不用花錢買巢礎,蜂蠟遠離工業蠟導讀:對於蜜蜂養殖來說,很多朋友都在考慮成本問題。實際上,在蜜蜂養殖中很多蜂具都是可以自己製作的,比如有木工經驗的朋友可以製作蜂箱、巢框等等。其實除了蜂箱之外,養蜂過程中還有一項消耗品也是較多的,那就是巢礎。
  • 蜜蜂為什麼總愛飛逃,無子無蟲是一點,還有一點新手養蜂人不知道
    蜂群飛逃,是中華蜜蜂的一種抗逆性,特別是野外收回來的野生蜜蜂,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而整群飛逃。在經過長年的養殖過程中,養蜂人發現中蜂具有很強的"戀子性",當巢脾內部有子脾的情況下,蜂群就不易飛逃。如果巢脾內部沒有子脾,一旦受到打擾蜂群便會遠走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