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
購買本專欄的朋友,如果需要PDF可列印文檔,請給我私信!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一、注釋
①送酒:此處化用有關陶淵明的典故。據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記載:陶淵明重陽日在宅邊的菊花叢中悶坐,剛好江州刺史王弘送就來,於是痛飲至醉而歸。
②傍:靠近。
二、作者簡介
岑參(cén shēn)(約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荊州),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特色,氣勢雄偉,想像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現存詩403首。
三、歷史背景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長安被攻陷。757年二月,唐肅宗由彭原行軍至鳳翔,岑參隨行,「時未收長安」。此詩可能是當年重陽節在鳳翔寫的。
四、譯文
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我心情沉重地遙望我的故鄉長安,那菊花大概傍在這戰場零星的開放了。
五、思考探究
1.「強欲登高去」中的「強」有什麼表達效果?
劈頭一個「強」字,是不願為之而又不得不為之的心態體現,表現了詩人在戰亂中的悽清景況。
2.「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寄託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一、注釋
受降城:唐高宗神龍三年張仁願所築,以防突厥,共有中、東、西三城。中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東城在今內蒙古託克託南;西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