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路亞的釣餌主要包括:spoon、米諾、spinner三種。
上一篇小編曾介紹過spoon,spoon為勺子形狀,米諾類似魚型,spinner上的葉片在水中旋轉吸引魚兒咬鉤。
有一些釣友可能有疑問說:spoon不就是亮片嗎,不讓spoon在水下旋轉,那為什麼又設計spinner呢?spinner和spoon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本期帶大家了解spoon和spinner的區別。
spoon的特點
spoon問世已經多年,但spoon的形狀一直未做太大改變,基本都是細長橢圓型,擬餌受長度、彎曲弧度等影響在水下泳姿會有不同。7~10g適合表層,10~18g適合底層用。spoon最大的優勢:價格!一枚5元的spoon也能遠投,這是spoon最大的優勢。
一、spoon的形狀。
橢圓型:橢圓型spoon的下沉速度稍慢,慢慢操控擬餌或者下沉時比較能發揮效果。
細長型:受水阻較小,如柳葉一般細長型spoon,下沉時速度較快,在水中的泳姿模仿搖擺尾巴逃竄的小魚。
二、斷面的區別。
從斷面看橢圓型spoon的彎曲弧度較大,遊動時的幅度也大。以前端的小孔為中心,上下擺動。
細長型的spoon斷面趨近於直線,它的遊動動作更自然。乍一看,遊動動作很單一,但它的動作其實最逼真,吸引力非常高。
三、擺動的幅度決定泳姿。
由於橢圓型spoon寬度大,擬餌以前端小孔為中心左右擺動,因為表面積較大,所以相對來說下沉速度較慢。
細長型spoon寬度窄,擬餌以前端小孔為中心做小幅度的擺動,快速卷線也能保持穩定性,在激流中適合用細長型spoon。
四、spoon的水下遊動動作。
spoon最具代表性的動作:上下、上下、上下!暫停卷線spoon下沉,在繼續卷線在暫停,重複操作。
如果spoon卷線過快,spoon開始旋轉的話,就會破壞平衡,但如果卷線過慢spoon又會下沉。所以卷線過快spoon容易飛出水面,過慢的話,spoon又容易掛底。
spoon水下泳姿
spinner的特點
spinner上安裝葉片(橢圓式金屬板)受水阻葉片在水中旋轉。這個設計的靈感來自昆蟲,旋轉的亮片不光類似昆蟲也在模仿小魚。
一、葉片的形狀。
柳葉:在水下快速的旋轉,行進的速度快,製造的水流大,水阻小。葉片形狀似柳葉,可應用於中下層水域作釣。
印第安納:印第安納產生的震動和水阻介於柳葉和水滴中間,對作釣高壓釣場有著不可代替的優勢。在任何時候都能有效發揮作用的通用款葉片。
水滴:受水阻抵抗力小,很難下沉,即使緩慢的拉動擬餌,葉片也能旋轉,可應用於表層水域作釣。
二、葉片各角度受到的水阻大小。
spinner葉片形狀不同也決定了其可攻略的水層的不同,下圖是各不同形狀葉片開合的角度,角度越小水阻越小,下潛的深度越深。
(水滴葉片約60度,印第安納葉片約45度,柳葉葉片約30度)。
三、spinner泳姿。
拋投spinner後無需多餘的操作,只勻速卷線就可以了。spinner的葉片旋轉出現反射和噪音,吸引力增大。但spinner也有一個缺點,卷線時不光葉片旋轉,spinner整體都會旋轉,這樣的話容易纏線。
spinner水下泳姿
【本期話題】
spinner和spoon還有哪些不同之處?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