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 D-zone
EG D-zone是evergreen裡非常重要的一款餌。D-zone的版本非常多,這一款是比較正統的常規版本,用了鋼絲而非D-zone的鈦合金絲,採用印第安納和柳葉的搭配組合,葉片被固定的珠子隔開,這樣的搭配並不常見,因此使用的人不多,對魚來說也是一個新型物體。其頭部重心下壓,保證了擬餌良好的穩定性;彎曲的鋼絲設計非常經典,將亮片的震動放大後傳遞給鉛頭,限制了亮片的活動範圍,保證了拋投的穩定性;軟蟲掛的設計比較普通,鉤子偏小,不適合穿掛大型的軟蟲;鉤子的角度尚可,但中過幾條魚後,釣手就需要重新調整一下鉤子。
D-zone fry
它是D-zone 裡體積最小的一款spinnerbait,絕妙的設計讓它的遠投能力極其突出,是大小魚兒的通殺餌。但由於它的體積過小,用它來作釣大體型魚兒似乎是對它的一種摧殘。
亮片方面選擇一片印第安納搭配一片柳葉,兩者中間沒有隔開的距離,當擬餌在水中行進時就呈現出前面的亮片劇烈旋轉、後面的亮片漫不經心的狀態;鋼絲設計沿用了D-zone的彎曲理念,將亮片的震動很好地傳遞給鉛頭;尖形的頭部讓其在草區中自如穿梭,重心壓低,將小體積餌的誘魚力和穩定性融合在一起。
這款餌的鉤子的角度不太理想,但作釣時,鱸魚很可能是將其一口整吞,所以可以勉強接受。因為鉤子很小,所以不建議再加掛軟餌。而且餌身的體積偏小,掛上軟餌就影響了它的穩定性。這款擬餌對付體長35釐米左右的鱸魚還是綽綽有餘的。
D-zone Ti
它是D-zone裡面尺寸最大的,鉛頭部分重21克,整個餌重28克。亮片被焊接在鈦合金絲上的珠子固定,彼此的距離很大,適合在深水水域搜索,不用擔心因為收線速度過快而使餌脫離預定的泳層。鋼絲的設計依然沿用D-zone固定款,選材為記憶鈦合金,硬度大幅度降低,震動被放大,大型亮片的阻力也有所緩衝。記憶鈦合金的恢復能力超強,不管你釣過多少魚、多大的魚,摘鉤後它都能恢復到拆開包裝時的形狀。
低重心的頭部讓這個龐然大物在水中不管是高速還是低速行進都能保持穩定性。鉤子的角度很好,不需要調整,其實也調整不了,因為即使調整了,記憶鈦合金也會再恢復到之前的狀態。唯一不足的是鉤子的鉤門有點窄,面對大型鱸魚的大嘴時,容易讓人擔心鉤子的厚度不夠。
這款spinnerbait的體型比較大,但並不代表它就不會受到小魚的關注,只要動作合適,同樣可以獲得小魚的親睞,只是概率低一些。多咬口和高質量很難並存,怎樣拿捏,就需要釣手自行處理了。
除了這些,市面上還有更多經典、好用的spinnerbait款式供釣手選擇,其特點、用法需要釣手自己在實戰中多作總結。在我看來,spinnerbait是個寬泛的話題,任何一個細小的配件都能作一兩篇文章,希望藉此文拋磚引玉,獲得更多、更好的見解,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關注路亞中國微信公眾號
分享更多好玩有趣的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