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佛陀一碗煮樹根的果報!

2021-02-16 BHRUM菩隆

在三寶門中雖種點小福,但得的果報多喔!

在佛陀的時代,有一次碰到饑荒之年,因為收不到稻糧,好多人都活活的餓死。佛陀也出來託缽,可是在饑饉的時候,人家自己都沒有飯吃了,你向哪個化緣?

人家要有,當然會供養佛陀,如果沒有,想供養也沒有辦法。在這種情況下,不但那些大弟子們乞不到食,連福慧圓滿的佛陀也乞不到食,託空缽回去。

   

有一個老婆婆,清早看到佛陀出來託缽,回去又還是空缽,老婆婆想:「這樣一個貴為太子而出家,現在都成了佛的世尊,到外面來託缽都還託不到,空空的又回去。」想到這樣真是難過!

   

「我現在應該要用什麼東西來供養佛陀才好呢?」想想,她有什麼?沒有什麼,有菜根嗎?哪有菜根?都是樹根。她早上燒了一點水來煮樹根,只吃了一點,還剩一些,也不是剩,是捨不得吃,要留一點中午再吃。

   

老婆婆說:「高貴的世尊啊!我有一點點的食物要供養您,但這食物太粗糙了,實在是不好意思供養!」

   

佛陀慈悲的說:「什麼食物都是好的。」老婆婆就把這個粗的飲食供養佛陀,佛陀就為她回向:「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這就是我們結齋時唱的偈子。

   

佛陀說:「你供養的雖是粗食,但你這功德轉世就有大福報,九十劫天上人間享福不盡。」

   

老婆婆聽了疑惑不信:「世尊啊!我這樣微不足道的粗食,談不上是供養,怎麼能夠得這麼大的福報呢?」

   

佛陀要使她相信,就問她:「老婆婆!你看過最大的樹有多大?」她說:「我所見過最大的樹,它的樹萌可以覆蓋五百商人以及五百車乘。」

   

這樹在佛經中記載叫做「尼拘類樹」,這種大樹在印度有,在我們中國還沒見過。佛陀又問:「這樹這麼大,它的種子有多大呢?」老婆婆說:「比芥菜子還要小。」

   

我們平時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芝麻是很小的,芥菜子比芝麻還要小,尼拘類樹的種子又比芥菜子還小!

   

佛陀說:「你說那個種子小得像針鼻子一樣,但一長成大樹,就能讓五百商人及其車馬在底下乘蔭,我也不相信!」

   

老婆婆說:「世尊啊!我親眼看到的,您老人家怎麼不相信呢?」佛陀說:「你今天供養我的功能,的確將來有九十劫天上人間的功德,這是我以佛眼看到的,你怎麼也不相信呢?」

   

布施飲食的功德殊勝,尤其在饑饉之年,因為能救人家的生命嘛!人沒得吃,活活的就是會餓死。尤其老婆婆以至誠心,儘其所有的一碗粗食供養佛陀,因此感得九十劫天上人間的福報。

所以在三寶門中雖種點小福,但得的果報多喔!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轉發一篇智慧和正見的文章就是在踐行法布施,它可能觸動一個人,改變他的人生,從此朝著光明前行。感恩您的隨手點讚和轉發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


往期精彩回顧

佛陀為什麼拒絕利用神通傳道?

佛說吃素的功德,比任何物質布施的功德要大百千萬倍!

讓佛經告訴你,供養佛塔的不可思議功德!

想要驗證您是否前世供養過佛嗎?(看看此文就知道了)

佛教動畫版《佛陀的一生》及《佛陀一生的畫卷》供養在朋友圈,功德無量

家中供養佛菩薩聖像,會對全家有什麼利益呢?

你供養地藏菩薩像,出入都有護法神護你!

布施、供養別人實際是在為自己存錢

供養一次父母師長一丁點東西,這樣的福德就超過你供養一百位高僧!

佛說五名石女的前世因緣

佛說:業力難以逃避,神通不敵因果!

佛說非道行淫的地獄果報

佛說:行十不善業和十善業各有什麼樣的果報?

相關焦點

  • 遇見佛陀從家門前走過…...
    南印度的世俗習慣,如果家中有未出嫁女孩子,一定教導她每日早早起床,打掃清潔庭院中及兩側門廊,以使乾淨整潔。
  • 供養出家人僧衣, 所得功德不可思議
    給寺裡常住們買些過冬的衣物,大家可隨喜供養,功德無量!僧衣代表著「延續佛燈明,統領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的僧寶。供養僧衣,得色身莊嚴,色身堅固,色身清淨報。出家眾仰仗修行,進德修業;在家信眾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長。
  • 因果報應:一句「惡語」所帶來的果報有多嚴重,佛用一個故事揭曉
    而你只要一張口罵人,其實就已經種下了惡因,有這個惡因,果報自然你也逃不了。關於「惡語」在當下其實很普遍,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勾心鬥角」。無論在何處,我們皆可以聽聞到很多「惡語」。但就是這麼小小的一句「惡語」,往往就會給我們鑄下大錯。在佛教諸多典籍之中,佛就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以此告誡諸比丘和眾生惡語的果報到底有多嚴重。
  • 佛教:佛前十種供品的寓意和果報,您不可不知
    那時候的燈都是油燈,其實這正是老師的象徵——燃燒自己,照亮他人,至於佛陀這種天人師就更不用說了,等於是用智慧照亮了三界六道,所以佛弟子們都習慣用燈來表示對本師的頂禮。佛法雲——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如果您真的明白並深信因果的話,那一隻腳就等於踏上菩薩的境界了,而且供花的果報是來世得莊嚴的相貌。
  • 供養三寶的時候,要具備六個條件
    這個也包括,真物供養也包括三種,就是自己所有的物品來供養三寶。第二是無主物。無主物呢,我們看到很美妙的湖泊,看到很美妙的風景,我們看到森林,看到天鵝,看到明月,我們都可以以歡喜心來供三寶,這個是無主物的供養。還有供身,「願以吾身心,恆獻佛佛子,懇請哀納受,我願為尊僕。」這個都是真物供。  然後,第二是意幻供,實設意顯諸供養。
  • 佛前供養一朵花
    供花是將鮮花用器皿供養於佛前。若做人貧窮下賤,那麼他要是知道自己這樣的貧窮下賤、諸根不具,這都是在無量劫以前毀謗三寶,不聽佛法,不恭敬地藏王菩薩,所以得到這種的果報。那現在他改過自新,勇猛精進,或者也吃齋念佛,或者修道了,甚至於出家做比丘,這麼改過自新,那麼他也就不會在不久之間復墮惡道了總而言之,這就看每一個眾生,他有沒有特別的因緣。若有特別的因緣,也就不會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所以佛法是活動的,是最講道理的。
  • 佛教因果故事;惡口兩舌的果報
    佛教因果故事惡口兩舌的果報
  • 佛陀故事會:珠寶者——供養世尊及僧眾 發無上菩提心得果位
    佛陀故事會:珠寶者——供養世尊及僧眾 發無上菩提心得果位 什邡羅漢寺方丈素全法師率眾託缽,沿途百姓供養僧寶。(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一時,佛在舍衛城。一大商主準備許多行李貨物離開舍衛城前往海邊欲入海取寶。
  • 你供養他的一頓飯,能夠增長你很大福報!
    若對僧眾供養一勺飲食,未來生中決定不逢疾疫、饑饉、刀兵三大災劫。若以一摶之食,起殷淨心奉施僧眾,於當來世,決定不逢饑饉災。.經論中讚嘆供僧飲食殊勝功德的不勝枚舉,佛弟子若有因緣當發心虔誠供養,果報殊勝!
  • 菩薩清淨本性和凡夫煩惱習氣不同,布施供養中功德果報也有差異
    受戒、未受戒,或是持守的戒別不同,功德果報也有顯著的差異。每一條戒都有五位護法守護,受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守護。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五戒是菩薩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一切戒的基石,持清淨戒,成就戒、定、慧三無漏學,就能得到解脫。因此,受持五戒的功德不可思議。「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
  • 【禮讚蕭平實導師】佛典故事第7集:賣身供養三寶果報
    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賣身供養三寶的果報」。從前有一對貧窮的夫婦,這位先生叫作罽夷羅,他工作非常地困苦,有一餐沒一餐的,沒辦法讓自己可以得到溫飽。有一天,他看到他去幫傭的那一戶人家長者,到寺院去供養三寶的時候,他心裏面不禁有了一些感觸;後來回到家以後休息,他就開始感嘆!
  • 佛陀為什麼會說 金剛經智慧不可思議
    受持讀誦此經,能夠理解金剛經,能明白佛陀在金剛經說的實現正等正覺的方法,能夠接受領悟金剛經的般若智慧,能夠按金剛經般若智慧的要求,不斷努力修持。讀誦此經,對一般人,就是不斷讀誦金剛經,反覆地讀誦金剛經。對於有止觀禪修功力的修行者,就是要逐字逐句地進行實修體驗,用實修體驗來一字一句地解讀。
  • 同性戀形成的原因果報與解脫方法
    ,就曾注意到這樣的問題,在很多法會中開示同性戀的因緣果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佛教尊重眾生,但也警示眾生要知因緣,明果報。同性戀的行為,在佛陀的教導中屬於邪淫,如果有同性戀狀況之人,而不知問題所在,不去面對它、處理它,那不僅此生會有不好的現世障礙,死後更是苦不堪言。
  • 今日【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請將佛陀一生的畫卷,供養在朋友圈,功德無量
    牧女的供養悉達多走出雪山來到摩竭陀國伽耶山附近的優留毗羅西那尼村,在尼連禪河中洗去身上的汙垢。由於長年的苦修身形羸弱,疲乏無力地在河邊休息。這時河邊有一個名叫難陀波羅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沙門悉達多的樣子,立時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來供養,太子食後體力恢復,容光煥發。
  • 【佛教講——同性戀果報】
    因為佛陀在經典中反覆說明了同性戀就是邪淫,是沒有好果報的,學佛人則更不應該有同性戀的行為。但可悲的是在這個末法時代,魔強法弱,眾生根器陋劣,很多人連佛的聖言也不相信,還有魔子妄言,禁止同性戀的戒律是後人偽造的,破壞人們的信仰。
  • 佛陀為難陀破除對女色的執著
    難陀正在家中為美麗的妻子梳妝打扮、妝點眉間,享受著閨房畫眉之樂;這時聽聞佛陀已經來到門前託缽了,他就急著要上前迎接供養佛陀。妻子孫陀利撒嬌地說:「你出去拜見世尊可以,但是要在我額頭上這眉間妝點未乾之前回來!」難陀就趕緊出去見佛,禮拜之後,恭敬地拿著 佛陀的缽器,到房舍內裝滿新鮮清淨的飲食來供養 佛陀。但這時 佛陀卻沒有接手取受供養,轉身便回精捨去了。
  • 佛陀弘法的見證者——阿難尊者
    而就在這一夜,王舍城中誕生了一位哇哇啼哭的男嬰,他是斛飯王之子,也是佛陀血脈相連的堂弟。因為他出生的時候舉國欣慶,所以斛飯王為他取名「阿難」,意為「慶喜」。這便是阿難尊者名字之由來。六年後,在佛陀成道回鄉之際,他隨同跋提、阿那律等六人一同出家,進入佛陀的僧團,成為釋種七王子中最小的比丘。一日,佛陀召集弟子們,表示自己年歲已高,需要一個值得信賴與可靠的侍者。
  • 佛陀故事: 前世有修,今世享福
    有一天,阿那律尊者令須曼那,到遠方的 叫拔提河,印度有個拔提河,他去汲取淨水,去把乾淨的水弄過來供養佛陀。於是,須曼那就前往拔提河。他將淨瓶裝滿水之後,往空中就這麼一扔,沒想到 這個淨瓶,就跟著他飄浮於空中。然後就跟著須曼那,往竹林精舍飛過來了。當時 在孤獨園中的比丘們見到,就這麼裝滿水的瓶子飛過來了,個個都非常地詫異,哎喲 這是誰的神通啊。
  • 「造業」是否真有「果報」呢?
    如阿闍王在聆聽佛陀開示《沙門果經》時,已具備了證得「須陀洹果」的一切因緣,但他曾因篡奪王位而弒父,即使親在佛前懺悔並歸依,仍因此而未能當生得法眼淨(證初果)。相對的,殺人魔鴦崛利摩羅出家前信奉殺人可得涅槃的邪見,以砍人手指作指鬘的邪法修行,在他正要殺害親生母親時,幸蒙佛陀趕往度化,才沒有犯下重業,在懺悔改過後,出家精進修行,證得阿羅漢果。
  • 有皮膚病的必看:兩千年前佛陀開的方子,藥到病除!
    佛陀時代,一位女子得了皮膚病,全身潰爛,久治不醫。佛陀就告訴她產生這種病痛的因緣和解決的辦法。如果你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有這樣的困擾,千萬讓他們也看看,依照佛陀開的藥單去做,能獲得身心的無上清涼,可謂藥到病除。而傳「藥單」的人,必然是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