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EVA整個劇本都是在烘託真嗣一人,不是凸顯他的強,而是凸顯他的廢。
母親不見了(變成初號機的意識。)父親為了找回母親,十數年如一日,反正不回家。
在心理學上,這種孩子的性格絕大部分是懦弱,畏縮,思想和行為傾向於逃避的,大多數都有交流障礙乃至社交恐懼。
當然,更有可能伴隨焦慮抑鬱之類的問題(扯遠了)。
那麼,一個以逃避問題為思想核心的人,被強行綁上了拯救世界的戰車。
也沒人知道駕駛EVA是和神經同步,手被扭斷、頭被刺穿、腰被扎兩個洞是什麼感覺也沒人關心,親手殺死自己唯一一個知心朋友是什麼滋味,但碇真嗣知道。
碇真嗣,擁有著eva裡最強的at力場和反at力場,拒絕一切又渴望接納一切。
這是我看了十來年日漫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我上我可能不太行的主角。
這樣一個殘酷的世界足以把許多碇真嗣這樣的人活活逼死,而這樣的絕望還無法獲得他人的理解,簡直是殘酷中的殘酷。
真嗣被刻畫的天真、懵懂、渴望被愛、逃避困難、自暴自棄。儼然是個重度抑鬱症青年,對生活不抱希望,對未來又有著巨大的恐懼。這樣的真嗣,儼然就是當時日本社會每個年青人的寫照。
1990年代初的資產泡沫破裂,導致日本開始了數十年的經濟倒退,而在這一階段,正是EVA劇本被創作的階段,1995年動畫正式播出的時間段,社會的發展依然在倒退,希望仍然很渺茫,而刻畫一個更廢的真嗣,無疑可以讓更多人產生共鳴。
EVA在一個講述,絕望的故事中,一個最絕望的角色,碇真嗣是沒有選擇的,悲劇的情感基調決定了他所有的選擇一定都是不好的結果,只是形式不同。
EVA的確有很多解讀。但是拿沒有成長,打手衝等等一些,就覺得他是老鼠屎,顯然是膚淺的。EVA的成功很大就源於碇真嗣這個角色塑造的成功,也就是EVA有別於其他作品。這個角色不僅在劇中是最絕望的,既不可能為了自己活著,也沒有自行死去的資格,對他而言最好的結局可能是戰死。
見一個愛一個,不負責任,羞於表達自我,又缺乏主見,還總想著依靠誰。最後發現誰都不能依靠就否定一切,認為都是別人的錯。
廢柴歸廢柴,細細算來男主其實戰功赫赫。他看著明日香,擊敗使徒能讓她快樂、驕傲,找到自我價值,能讓別人喜歡。而自己呢?雖然他保護了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並沒有待他更溫柔。身邊的好友受到蹂躪,自己卻束手無策。他開始違抗命令,開始憎惡這個世界,為了反抗而反抗。不過從某種角度來說,他的獨立意識也覺醒了。
從頭至尾,真嗣都在追尋和維護與他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當最後自己升上神位,有權做出選擇——要麼達成自己的夢想,人與人之間的AT立場消失,實現大融合;要麼讓世界回歸自己一再逃避和對抗的原樣。他做出了一個勇敢的選擇,突破了SEEL和老碇各自的計劃,接受了痛苦和隔閡的存在,保留了人與人之間的紐帶,與他憎惡的世界達成和解。
當莉莉絲以綾波麗的身姿問他,所有人都化為橙汁好不好。
他回覆說,這樣的確沒有了悲傷沒有了痛苦,但是快樂,高興的事情,也都沒有了。
最終他選擇了那個一直傷害自己的悲慘世界。選擇接受痛苦,並在痛苦中尋找快樂。
假如世界要毀滅了,真嗣小天使放棄了駕駛eva,和自己心愛的索尼直推坐在某個他喜歡的地方,大概在那個可以被稱為瞬間的那段時間裡,他會獲得屬於他自己的寧靜,自己的幸福。天邊的火焰,空中縱橫的飛彈,光束,各種通天的光柱,撕裂的巨大的生物肢體,在這幅末世裡,只要作者一個不小心,真嗣就不用再被作者折磨,這真是一個可憐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