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是腳跟先著地,還是腳尖先著地?什麼時間跑最好?

2020-12-21 騰訊網

在生活中,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跑步,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會看見。為什麼人們對於跑步這件事如此地熱衷呢?其實跑步可以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還可以讓人們的血液循環的速度加快,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讓人體內的廢物更快的被排洩出去。不過,對於如何的跑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包括跑步的時間還有跑步的姿勢都存在爭議,而關於跑步是腳跟先碰地好,還是腳尖先碰地也是人們常常討論的,今天大家就來了解一下。

跑步時腳跟先落地好,還是腳尖先落地?

事實上,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每個人跑步的方式都不一樣,跑步時選擇的落地也會不一樣。有的人會說腳尖落地好,主要是因為腳尖落地會更有助跑,跑的速度會更加的快,有很多專業的運動員,就會選用這樣的方式。這樣的方式,也存在著弊端,長時間下去,會容易給膝關節帶來損傷。

腳跟先落地時,就能及時剎車,所以人們跑起來會更省力。這種方式一般業餘的跑步者會常用。省力的同時,也會產生阻力,會不太容易提速,也會增加踝關節和臀部的壓力,就有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損傷。

通過了解可以知道,無論是先用腳跟落地還是先用腳趾落地,都是有利有弊的,主要還是要看個人習慣哪一種,不必有過多的憂慮,習慣哪一種就選哪一種,不用刻意的去調整,反而容易給身體帶來損傷。

跑步的時間有沒有講究?

跑步的時間,也是很多跑步者糾結的問題,兩個時間點會有爭議。一個是堅持早上跑步好,還有一個就是堅持晚上跑步好。兩個時間進行跑步,確實會有不同。晨跑可以讓人們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堅持吃早餐的習慣。對於身體健康來說還是很有利的。可是睡眠不太好的人,若是選擇早上跑步,可能就會影響到跑步的效果。

晚上跑步,是個比較好的時間,晚上跑步能夠幫助緩解身體疲勞,還能釋放壓力,就會有助於睡眠,讓睡眠質量變高。適量的跑步也可以幫助消化,對胃腸道健康有好處。晚上跑步要注意地點,不要選擇偏僻,人流量少的地方,會不安全。

要說一天當中最好的時間,還是在下午四點到五點左右,這個時間段,陽光不是很強烈,會更加柔和,空氣品質也會更好,這個時候人的身體狀況會更好,這個時候跑步效果會加倍。具體選擇什麼時間跑步,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適合自己的方式,就能給身體帶來好處。

跑步是一項健康的運動,當你無事可做時,定期跑步將是保持健康的好方法。跑步時需要注意跑步速度、跑步時間,不能太快、不能太長,否則容易給人們造成損傷,而且大家最好在跑步前做好熱身運動,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跑步腳尖著地好還是腳跟著地好?跑步大神們是這樣做的!
    跑步時到底是腳尖先著地好,還是腳跟先著地好,還是有其他方式?可能眾說紛紜,每個人大概都能說出幾個好壞優缺點來。而作為一個有6年多跑齡的小開我想說,很遺憾我好像從來沒關注過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我跑步這麼多年沒受過傷的原因吧。
  • 跑步時,腳尖先落點,還是腳跟先落地的好?最佳跑步時間是何時?
    因此不少人就會對跑步的姿勢特別的關注,生怕不當的跑步姿勢會造成關節的損傷,在這過程中,不少人就開始犯難了,跑步的時候,到底是腳尖先落地,還是腳跟先落地,哪個比較好呢?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也不必太過困擾,只要適合自己的舒服姿勢就是最好的,更沒有哪一種落地方式最好這一說,不過兩者確實有所區別。
  • 前腳掌先著地還是後腳跟先著地?分享這幾個小技巧,跑步不傷膝
    導語:跑步時,腳掌還是腳跟先落地?前腳掌著地觸地時間較短對膝關節壓力小,但同時腳踝承擔的壓力會比較大,後腳跟著地對膝關節產生的負荷較大。對於普通跑步健身愛好者來說,不必過分在意自己是哪種落地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感到最舒服的跑姿。
  • 跑步時到底應該用腳的哪一部分先著地?
    如果你的跑步方式是把重心落在你的前腳掌上,你最好把它落在腳掌中間,如果你的重心習慣落在腳後跟,光腳跑步有利於你把重心落在前腳掌上。雖然這一領域的研究仍在進行中,但一些研究報告顯示了跑步時先降落在腳掌中間或前面的好處, 你應該將腳掌先落在中部,然後再滾動到你的腳趾處。
  • 跑步時不要用腳跟著地
    晨跑中的女孩跑步時不要用腳跟著地,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腳跟著地跑不快;另一個是腳跟著地跑,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為什麼用腳跟著地跑不快呢?腳跟著地所產生的反作用的方向與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較大,因此對人的前進產生的作用就比較小,而且由腳跟再轉變到腳前掌向後蹬地的時間也長,這樣就影響水平前進的速度。若是用腳前掌著地,會產生比腳跟著在小得多的制動力,而且腳前掌著地之後,就可以馬上後蹬,從而縮短蹬地間隔時間。所以,用腳前掌著地比腳跟著地要跑得快。
  • 走路先腳尖、腳跟著地才正確?練腳尖預防膝蓋退化 遠離關節炎
    退化性膝蓋關節炎 中老年人健康殺手為何漫長的演化優勢在相對極短時間內逆轉?人類的腳不再演化變得更強、更耐,反而因長期都市生活,穿舒適的鞋、走平坦的路,因退化性膝蓋關節炎而不良於行,已成現代中老年人健康的殺手?
  • 跑步姿勢全圖解:究竟是前腳掌著地還是後腳掌著地?
    對於跑者來說,與其糾結動作,不如考慮在你的跑姿下,能不能跑得舒服而且高效。很多剛開始跑步的小白都會糾結慢跑的時候是用腳尖還是腳跟著地,這個問題可能很多跑步老司機也經常會討論,隨著跑量的增加,很多人會發現之前的跑法越來越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或者越跑越彆扭。 跑步的時候腳怎麼落地?
  • 為什麼短跑運動員相對於長跑有很明顯的腳掌先著地特點呢
    短跑技術(左)與長跑技術(右)這是一個長跑運動員和短跑運動員的跑步腿部軌跡,可以明顯的看到短跑運動員提膝的動作非常明顯,腳尖在重心下方點地,幾乎沒有腳跟著地的片刻;右邊的長跑選手跑姿則明顯的特點就是重心沒有那麼高,向前提膝的動作幅度縮小到了最省力的幅度,全腳掌著地。
  • 闢謠|跑步需要腳後跟著地?你膝蓋疼不?原因在這裡了
    跑步的時候需要腳跟先著地,這才是正確的跑步姿勢!當我們剛開始健身跑步,總會聽到這樣的建議。而且你會發現,這種言論已經影響了很多人,健身房裡放眼望去跑步的幾乎全是腳後跟著地,但真的跑步就應該腳跟先著地嗎?它正確嗎?沒有別的跑法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跑步到底腳應該怎樣著地!
  • 跑步時腳後跟著地還是前腳掌著地呢?你屬於哪一種呢?
    在瀏覽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想諮詢你一下,你跑是用腳後跟著地還是前腳掌著地呢?今天跟大家探討一下跑步的著地方式的話題。跑步著地的方式有三種,腳後跟著地,前腳掌著地及全腳掌著地。實踐表明,很多大眾跑者大多數用腳後跟跑步居多,而我們卻常常在電視上看到長跑運動員用前腳掌跑步,也許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運動員與普通大眾在著地方式上不同呢?如果讓運動員的速度降下來,他們還會用前腳掌著地嗎?也有跑者說不用在意什麼部位著地,自然落地就行,這句話對嗎?那接下來我們來具體聊聊。
  • 教你最正確的長跑跑姿:足中先著地 膝蓋勿抬太高
    這裡總結了美國跑步教練Bill Bowerman在教學中總結的跑步姿勢。實際上,在馬拉松跑中,你應該站直了身子跑,不要往前傾或往後倒,也不要扭向一側,下面一起聽聽Bill Bowerman是怎麼說的。 腳的著地方式有些人認為跑步時用前掌著地,也有人認為應該足跟著地。我們建議先以用中間部分接觸地面。研究表明一名好的長距離跑者通常是以足中著地的。
  • 跑步應該前腳掌著地,還是腳後跟著地?初學者該如何選擇呢?
    剛開始跑步的時候一定會面臨很多的問題,前面我們已經討論了一些需要糾正的跑步姿勢。那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落腳著地部位選擇。在跑步的過程當中,我們到底是應該前腳掌著地,還是應該用腳後跟著地呢?不妨一起來看看。
  • 跑步著地方式大揭秘,你的姿勢正確嗎?
    跑步是人們最常見的運動方式。眾所周知,跑步能鍛鍊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力量,持續有效的慢跑還可以起到消脂瘦身的作用。但如果跑步姿勢不正確,不僅起不到健身、塑形的效果,還有可能給身體健康帶來損害,把身體跑走樣。有不少健身者就發現自己跑步跑出了「小肚子」、「蘿蔔腿」和頸椎病等問題。
  • 每天跑步慢跑五公裡,堅持前腳掌著地,一周後小腿變得酸痛難忍?
    每天跑步慢跑五公裡,堅持前腳掌著地,一周後小腿變得酸痛難忍?應該如何緩解?正確答案:繼續保持的話沒辦法緩解,還是放棄控制腳掌著地吧,慢跑時腳步儘量輕一點就好了。前腳掌著地時,身體的重量就不能由全腳掌承擔,衝擊力傳遞不到大腿上,只能由小腿肌肉承受。作為一個比較小的肌肉群組,小腿肌肉難以承受長時間跑步的衝擊,因此它會先酸軟,然後酸痛,接著疼痛,最後受傷。正確的跑步姿勢,從來都不用刻意控制腳掌著地的位置。因為影響腳掌哪裡著地的,是跑步時大腿抬腿的高度,和小腿後收的幅度。
  •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很多跑步圖片都像是腳後跟著地?
    常有一些人說「90%的大眾跑者跑姿是錯誤的,他們都在用腳後跟著地」。本文不討論腳後跟著地是否是錯誤跑姿,該問題已在其他文章中有闡述。今天要討論的是「真的90%的跑者都在用腳後跟著地嗎?」。先說答案,並不是!
  • 跑步,你得先有一個正確的跑步姿勢!
    跑步時,每邁一步,跑者的身體就要承受自身體重兩到三倍。考慮到奔跑邁步的重複性,錯誤的動作模式會對肌肉、骨骼、肌腱和韌帶造成很大壓力。 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過大的跨步」,在步幅過大時,首先觸地的部位是腳跟。就在腳跟著地的那一剎那,撞擊力會像震蕩波一樣傳遞給小腿骨骼和關節。突如其來的制動和震擊動作會向膝關節的髖關節傳遞一股強大的力量,導致它們受傷。
  • 跑步時前腳掌先落地還是後跟先落地?原來一直沒跑對!
    關於跑步的時候,究竟是用後掌跑法,還是前掌跑法,在很多朋友之間都存在著爭議。有的朋友覺得後掌跑法更省力,有的朋友覺得前掌跑法速度更快。但是雙方說來說去,依舊沒有一個定論。那麼,老魏今天就要和大家說一說,關於前後掌的不同跑法之間,究竟存在哪些差異,很多人一直也沒跑對!通俗地來講,就是「前掌護膝,後掌護腿」。前掌跑法僅從跑法上來講的話,其實並不適合公路跑——當然,絕對不是不能跑。使用前掌跑法,腰相對來說是被「鎖定」住了,髖關節處於一個相對固定的狀態,所以每一步,腰會承受更多的衝擊。
  • 晨跑or夜跑,前腳掌or後腳跟?跑圈6個爭論話題,該給出答案了
    有人希望自己能夠跑得健康長久,而有人用生命追尋馬拉松成績上的進步;有人在盛夏尋求速度上的突破,有人則堅定不放過跑量的追求;有人跟朋友談論腳掌先著地跑法有多好,然而自己卻用著傳統的後腳跟著地法。當人們普及慢跑的好處時,有人講:「再宣傳幾年慢跑,馬拉松就沒人參賽了。既然慢跑為什麼還到處報名參加馬拉松。」其實,快慢本身是跟隨自己的內心而來的,「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還是「人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都沒有錯。
  • 跑步結束總是這裡酸、那裡痛?5招調整你的跑步姿勢!
    從5 大常見疼痛部位,調整你的跑步姿勢1. 膝蓋痛跑步時,往前踏出腳步,腳從空中落到地面的瞬間叫做「觸地」。正確的觸地方式前腳會在身體前方一點,小腿脛骨則在腳掌的後方。如果前腳踩太前面,又選擇用腳尖觸地,會讓身體重心離腳跟很遠,而強迫膝蓋向內扭,導致膝蓋痛。簡單來說,膝蓋痛多半是重心錯誤導致的,多練習軀幹姿勢,在自然挺直的情況下跑步,就能解決問題。
  • 腳後跟先著地 雨天走路為什麼總會打溼鞋尖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下雨的時候走在路上,總是鞋尖先溼。  如果走路習慣腳尖先著地,下雨天溼鞋尖並不奇怪,但是習慣腳後跟先著地,為什麼也總是鞋尖先溼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