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改性鈦種植體表面研究進展

2020-12-06 醫脈通

作者:曹志煒,楊雨青,周陶,巫佩瑤,解亮,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牙種植術在牙體缺失修復領域佔據重要地位。然而,牙種植術仍存在植入物感染、骨整合不完善等危險因素。為了增強種植體骨結合能力與抗菌性,研究者針對種植體材料改性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微量元素改性為熱點之一。研究表明,銀、鋅、氟、鍶、錳等微量元素與口腔健康有著密切聯繫,在抗菌及促進成骨方面性能卓越。微量元素改性種植體對提高牙種植術成功率、改進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1.微量元素改性鈦種植體表面的應用技術

 

1.1等離子體浸入式離子注入法

 

傳統離子注入法是將帶電離子加速後垂直射入材料表面,形成一層有特殊性質的塗層,等離子體浸入式離子注入法(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PIII)是離子注入法的改良。該方法將材料浸沒於等離子體中,從多個角度進行離子注入,解決了離子注入技術對注入角度要求苛刻的難題,且該技術不影響材料表面結構,適合種植體等結構複雜的材料。

 

注入後表面薄膜的組成可以是改性元素的單質、改性元素的氧化物或者改性元素與基體元素的化合物,取決於改性元素與基體的物質組成以及注入時的條件。例如在非金屬元素改性鈦種植體時,可形成TiN、TiF4等化合物,在金屬元素改性鈦種植體時,可形成ZnO、MgO或者是單純的金屬鋅或鎂的沉積。

 

1.2微弧氧化法

 

微弧氧化法(micro arc oxidation,MAO)是在電解液中,依靠弧光放電產生的瞬時高溫,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厚且穩定的氧化物膜層。該膜層的組成和性能主要受電解液的化學成分影響。該方法製成的氧化物的厚度、孔徑及粗糙度等物理性質相比其他方法也更易控制。與PIII法類似,MAO法在具有複雜表面結構的材料上,仍可形成性質均一、粘附緊密,耐磨的氧化膜。

 

1.3其它

 

磁控濺射法是在真空中用粒子衝擊靶材表面,濺射出靶材表面粒子,使其冷卻沉積在材料表面,可形成納米塗層結構。該塗層相對較薄,但結合更為緊密。磁控濺射的技術特點為基體升溫低,薄膜的工藝參數相對較容易控制,適用於大面積鍍膜;電化學沉積法是將材料置於相應的微量元素溶液或熔鹽中,通過放電使位於陰極的材料表面鍍上金屬薄膜。將該方法與PIII法聯用,稱之為等離子體浸沒離子注入與沉積法(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and deposition,PIII&D),在生物醫學領域應用廣闊。對於改性方法的選擇,需要結合材料的性質、改性元素的性質、效率、能耗等進行考慮,而對於同一種元素,不同的改性方法是否會產生不同的生物學效應還可進行比較研究。

 

2.用於鈦種植體表面改性的微量元素

 

鈦為生物惰性材料,不具備骨誘導性、抗菌性等生物活性,且金屬種植體在口腔均會受到電化學腐蝕。單純的表面形貌改性對鈦種植體的生物性能提升效果有限,而微量元素改性可賦予傳統鈦種植體所不具備的性能。

 

2.1氟

 

氟化物在口腔領域中有廣泛的應用。Lee等通過氫氟酸(hydrofluoric acid,HF)蝕刻噴砂處理後的鈦盤,鈦盤表面的氟化物主要以TiOF2形式出現,通過成骨樣細胞MG-63在鈦盤表面上的培養實驗發現,相比於對照組,HF蝕刻過的鈦盤上可觀察到更多的細胞和更多成骨相關基因Cbfα1(Runx2)的表達。鈦盤的表面潤溼性也有提高,增強了細胞的分化活性。

 

Wang等通過PIII法將氟注入鈦種植體的表面,改性後的種植體表面新增了一層主要由TiF4組成的表層,氟改性(F-Ti)種植體對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有裂解作用,削弱了P.g.對成骨樣細胞MG-63的增殖與對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負面影響,這與氟減弱了P.g.對成骨、破骨中的重要通路OPG/RANKL的幹擾有一定關聯;體內實驗表明,F-Ti種植體具有更強的螯合鈣離子的能力,使骨量沉積較多,相較於對照組純鈦種植體具有較高的種植體骨整合程度。

 

Collaert等將125個氟化物修飾的鈦種植體植入25名下頜無牙患者的下頜骨中,隨訪兩年發現125個氟改性種植體周圍平均骨丟失僅為0.11mm,且均無種植體周圍炎發生,可認為成功率為100%。而在該實驗(2011年)之前,進行相同手術操作的臨床實驗所使用的TiOblast種植體的兩年後平均骨丟失達1.29mm,1年成功率為78%。

 

2.2鍶

 

鍶是一種親骨微量元素,相關藥物雷奈酸鍶用於促進種植體周圍骨整合。鍶可以刺激成骨細胞的增殖、抑制破骨細胞的分化,且可以抑制間充質幹細胞的成脂及成軟骨分化。鍶在種植體周圍還可抑制免疫炎性細胞的反應。Okuzu等通過鹼熱法利用鍶來修飾種植體表面,細胞實驗顯示,相比於對照組,鍶改性的鈦種植體有效提高了成骨細胞β-atenin的表達,成骨分化基因(Runx2,ALP,OCN,OPN)的表達也有明顯提升;體內實驗顯示,相比於對照組,鍶改性種植體具有更好的早期骨整合,後期骨量損失也較少。

 

Zhang等通過MAO法獲得的鍶改性種植體在6周內的快速骨整合性能與市售Straumann種植體相當,且區別於Straumann種植體「從種植體表面向外生長」的新骨生成方向,鍶改性種植體的成骨方向為沿著種植體表面延伸,表明骨整合程度還將進一步增加。Offermanns等通過磁控濺射工藝獲得納米級的鈦-鍶-氧(Ti-Sr-O)塗層並應用於鈦種植體表面,創造出一個持續且可控的鍶離子釋放環境。在骨質疏鬆小鼠模型中,該種植體周圍的骨形成與骨整合均明顯高於對照組,新骨的形成量與釋放的鍶離子量呈正相關,該塗層還可以使種植體骨整合提前到達最大程度。後續研究顯示,在正常生物體內,Ti-Sr-O塗層促進種植體骨誘導性與早期骨整合的能力均強於臨床上廣泛使用的SLActive鈦種植體與氟改性種植體。

 

2.3銀

 

銀離子改性種植體具有出色的抗菌抗炎能力。實驗表明納米銀顆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對多種口腔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Qiao等通過PIII法將AgNPs嵌入表面粗化後的鈦種植體上,改性後種植體除獲得了良好的抗菌活性,還具有促進成骨樣細胞MG-63增殖的作用。且PIII法釋放的游離銀更少,減少AgNPs帶來的毒性作用。將銀與其它元素共注入種植體表面也是當前的研究方向。

 

Zhao等通過PIII法將鎂與銀共同注入鈦種植體表面發現:鎂、銀共注入種植體的抗菌效應與成骨誘導效應均強於單獨使用鎂或銀改性的種植體,表現為成骨細胞ALP活性更強,成骨相關基因表達水平更高。體內實驗表明:共注入種植體成骨量更大,種植體骨整合更強。共注入種植體成骨誘導作用可能與鎂銀形成微電池有關,鎂在微電池中充當陽極,該結構可促進鎂離子釋放,同時銀充當陰極,減少了銀的釋放,進一步降低游離銀帶來的細胞毒性。

 

2.4鋅

 

在牙種植領域,鋅在促進骨整合方面有較多的研究。Zhu等通過PIII法注入的鋅在鈦種植體的表層以ZnO存在,在深部以鋅單質的形式存在,且鋅改性鈦種植體生物學效應與鋅注入時的電壓有關,當注入電壓由15kV上升到30kV時,種植體促進細胞增殖與抗菌的能力均有所提升。鋅不僅可單獨注入,還可與其它元素聯合注入。

 

Yu等將鋅離子與鎂離子通過PIII法聯合注入鈦種植體表面,觀察到多種口腔厭氧菌生長受到抑制。相比於單獨注入鋅或鎂離子,鋅、鎂離子共同注入的種植體還具備促血管生成的活性,且更能提高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成骨基因的表達、提升細胞黏附能力與生長活性,能促進快速成骨、維持長期成骨、提高骨整合強度,這可能與鋅、鎂離子在成骨過程中上的協同作用有關。

 

2.5鉭

 

鉭可以促進種植體成骨、抑制細菌增殖。Shi等研究發現,鉭促進成骨可能與Wnt/β-atenin和TGF-β/Smad信號通路激活有關,同時鉭對破骨細胞也有抑制作用。鉭改性種植體的性能與鉭的粒度大小存在緊密聯繫,納米鉭比微孔鉭具有更優秀的成骨誘導性能。Lee等體內研究表明,多孔鉭骨小梁改性的鈦種植體(Trabecular Metal™Dental Implants,TM)相比於TSV種植體(Tapered Screw-Vent®,TSV)具備更好的促成骨性能,表現為新骨形成量更大,骨小梁微結構更好。多孔鉭骨小梁修飾的鈦種植體相比於傳統鈦種植體,骨丟失的風險更低。

 

Zhu等通過磁控濺射法在鈦種植體表面覆蓋含鉭的微/納米塗層,觀察到其對口腔內主要致病菌的黏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機制可能是由於BMMSCs對鉭的高黏附作用是特異性的,即不受細菌影響,而這種高細胞黏附的種植體表面減少了細菌黏附的機會,從而表現出抑菌效果。

 

2.6鈷

 

鈷可以使缺氧誘導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特異性脯氨醯羥化酶失活,從而穩定HIF-1,激活下遊基因,達到激活成骨的效果。Zhou等利用MAO法在鈦種植體表面覆蓋摻有鈷的二氧化鈦/磷酸鈣塗層,發現鈷的摻入使種植體周圍細胞表達更高水平的與血管和骨生成相關的細胞因子,且血管和骨形成效果與摻入的鈷量呈正相關。

 

研究還發現,將鍶、鈷、氟通過MAO法共同注入至種植體表面,體外抗菌實驗顯示共注入的種植體抑菌率可達95%;而在促進血管生成及成骨方面,共注入種植體比鍶、鈷、氟這3種元素單獨注入或兩兩雙注入效果更好。但鈷元素過量易導致細胞毒性,還需反覆實驗確定其最適濃度及遠期生物學毒性。

 

2.7錳

 

錳被證實在成骨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錳元素缺乏可能導致骨生成緩慢、骨變形等問題。Yu等分別利用PIII&D法與MAO法在鈦種植體表面覆蓋含錳塗層,構建出可長期釋放錳離子的環境,錳塗層對大腸桿菌與銅綠假單胞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成骨方面,錳可增強成骨細胞的分化,提高總體成骨量,原因可能是錳影響甲狀旁腺激素信號通路,從而調節骨礦物質密度。但過量的錳對成骨細胞具有毒性作用。通過PIII&D法製備的含錳塗層比通過MAO法製備的釋放錳離子更少,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

 

2.8其它

 

Heo等將納米金顆粒植入矽烷化的鈦種植體表面,金改性種植體可增強成骨細胞分化,增加人脂肪幹細胞中成骨分化特異性基因(COL1、Runx2、OCN、BSP等)表達,提高ALP的活性、增加鈣鹽的沉積,對種植體骨整合界面的形成有促進作用。有研究發現納米金顆粒可參與p38/MAPK、ERK/MAPK等信號通路促進成骨。Li等使用鈰(Ce)元素改性鈦種植體表面,通過磁控濺射法在鈦種植體表面獲得了不同Ce3+/Ce4+比例的納米氧化鈰塗層,隨著Ce4+含量的提升,BMMSCs的活力與種植體周圍新骨的形成及礦化水平也隨之提高。

 

3.小結

 

綜上所述,不同的微量元素各具優勢,例如鍶、鉭等元素對於骨生成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銀、鋅等元素具有更好的抑菌作用。而兩種及以上元素的共同使用比單獨使用1種元素獲得更好的效果。目前一些元素改性的種植體已經用於臨床(氟、鉭等),有些種植體甚至獲得了比市售常用種植體更好的抗菌及促進成骨的效果。現在微量元素改性種植體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是如何在微量元素髮揮作用的低濃度範圍內尋找一個合適的值,既要保證微量元素能有效地發揮其生物學功能,也要保證其對機體的潛在毒副作用最小。

 

來源:曹志煒,楊雨青,周陶,巫佩瑤,解亮.微量元素改性鈦種植體表面研究進展[J].口腔疾病防治,2020,28(02):107-111.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鈦種植體表面改性對巨噬細胞極化影響的研究進展
    其作為一種生物材料,以往的觀點一直認為,種植體應該在匹配被替換組織力學性能的基礎上儘可能減少引起宿主免疫反應。 所以,現階段,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是惰性金屬鈦種植體。但是,一個為期19年的回顧性研究表明,仍有約47%的早期種植體失敗是由於種植後不良的炎症反應導致的。所以,惰性金屬鈦的應用並不能完全滿足臨床要求。
  • 納米碳酸鈣常用10大類表面改性劑
    為了充分發揮納米碳酸鈣的優勢,改善納米碳酸鈣的性能,必須採用不同的表面改性方法和改性劑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納米碳酸鈣常用的改性劑主要有偶聯劑、表面活性劑、聚合物、無機物等。因此,硼酸酯作為納米碳酸鈣改性劑,不僅用於幹法表面改性工藝,也可用於溼法改性處理。
  • 種植牙材質(一)|種植體的材質分類及優缺點
    那麼種植體、基臺、牙冠的材質有哪些,該如何選擇呢?本文是種植牙材質系列文第一篇,詳細介紹種植體的材質分類及優缺點。種植體是植入到牙槽骨內的部分,是種植牙中唯一植入人體的物質,所以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種植體材料應無毒性、無致敏性、無致癌致畸性,具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蝕性、耐磨性,以及優良的力學性能。
  • 基於專利分析我國鈦及鈦合金材料未來研究方向
    由此可見,我國在大型熔煉及加工設備核心部件及自動化系統方面的研究仍比較欠缺,需加強自主化研製進程,這將對於降低我國鈦合金生產成本,加快鈦合金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2.鈦表面處理技術的研究  鈦及鈦合金材料應用領域的極速擴張,對鈦表面處理技術也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
  • 種植義齒齦乳頭外形美觀的研究進展
    ,無法將種植義齒齦乳頭的研究對象標準化唧;4)許多種植義齒齦乳頭的研究,其研究對象多是前牙區的齦乳頭,有的甚至包括了前磨牙和磨牙區域,由於各牙體形態差異較大,自然生理狀態和咀嚼等外界因素對牙齦軟組織的刺激亦不同,該類種植義齒齦乳頭的研究只具有普遍的規律,缺乏專一性,以此量值標準來衡量、預測齦乳頭,存在誤差;5)種族或基因之間的差異對齦乳頭高度是否有影響,國內外相關研究涉及此類影響齦乳頭的因素較少。
  • ITI種植體是什麼 這種種植體好用嗎
    做種植牙的時候經常會聽醫生提到ITI種植體,很多對種植體不熟悉的患者都會比較疑惑,究竟什麼是ITI種植體?這種種植體好用嗎?今天這篇,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ITI種植體。首先,什麼是種植體呢?
  • 中國6所高校聯合研究證實:「酸奶益生菌可幫助...
    近日,來自湖北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就從酸奶中的一種益生菌「身上」找到了靈感。研究人員通過在鈦種植體表面培養乾酪乳桿菌得到了菌膜覆蓋的改良種植體,並驗證了改良種植體具有抵抗致病菌感染、促進骨結合的作用,以及應用於骨外科種植體手術的潛力。
  • 聚烯烴及其彈性體阻燃性研究進展
    摘要:針對環境友好及材料高火安全性需求,綜述了聚烯烴及其彈性體用滷系阻燃劑、無滷阻燃劑 ( 膨脹阻燃劑、無機阻 燃劑) 的發展與研究現狀,以及聚烯烴彈性體 ( POE) 的阻燃改性研究進展。提出了聚烯烴及其彈性體阻燃改性尚未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與未來發展方向,為阻燃新技術、新型阻燃聚合物的研究與開發提供借鑑價值。
  • 年紀大的老人 適合用ITI種植體嗎
    現在,隨著種植牙技術的普及,不少走在潮流前沿的老人也想「時髦」一把,做種植牙來「補漏」,可這其中部分老人還在猶豫:自己適合用ITI種植體做種植牙嗎?其實,ITI種植體實際指的是瑞士士卓曼種植體,ITI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學會,全稱是InternationalTeamforImplantology國際口腔種植學會,因為ITI全部臨床試驗都是採用士卓曼種植體,所以很多口腔醫生會習慣性的稱士卓曼種植體叫ITI種植體。
  • 鈦金屬的表面處理及其應用總結
    其主要色彩有青古銅、紅古銅、寶石藍、酒紅、咖啡紅、鈦金、翡翠綠、黑金、玫瑰金等等。    1.大氣氧化法:是在電爐等在大氣中加熱的方法,鈦表面生成氧化膜的反射光和通過氧化膜內部,在氧化膜和鈦界面反射的內部反射光發生光的幹涉作用而顯色。成本低,著色均勻性、再現性差,不適用於裝飾品。    色度:時間:5min。
  • 【技術】硬脂酸鈉改性矽灰石粉體影響因素分析
    天然矽灰石顆粒表面具有類似石英表面的親水特性,將其作為橡塑製品填料時,往往分散效果差,難以與有機基體實現在界面的良好結合,使得其填充製品的力學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發揮。  因此,需要矽灰石進行疏水改性,改變其表面潤溼性,進而提高其在有機基體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相容性。
  • 鈦納米多孔結構表面垂直向介孔二氧化矽薄膜的製備及生物學評價
    本研究採用油水兩相法,在鈦納米管表面均勻生長出垂直向介孔二氧化矽薄膜(VMSTF)。所構成的大孔-介孔梯度形貌,使鈦表面的物理結構和化學成分與骨組織更加接近。研究發現該塗層兼具降解快、可載藥、促成骨的功效。這是VMSTF作為骨種植體塗層的首次探索,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借鑑。
  • 綜述:一種用於口腔種植體的新興高分子材料
    介紹了PEKK在口腔修復和種植中的各種應用,並對其臨床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PEKK生物材料是一種具有良好抗衝擊性能和抗斷裂性能的彈性材料,在所有熱塑性複合材料中具有超高的力學強度、耐化學性和高熱穩定性。與鈦相比,PEKK種植體對應力的屏蔽作用更小,如果對其材料的性能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可以在牙科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 大家對百丹特種植體了解嗎,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不少小可愛留言說:面對這麼多的種植體,不知道如何選擇,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款瑞士種植體-瑞士百丹特種植體。瑞士百丹特種植體已超過數十萬例成功種植案例,在長期的臨床表現良好,所以是比較推薦的一款種植體。瑞士Biodenta百丹特根型種植體的優勢:▍材料表面:百丹特種植體採用四級純鈦醫用材質,在種植體表面形成了特殊氧化鈦,能夠幫助骨整合,表面活性處理,植入後能立即吸收學業蛋白質,親水活性能夠提供骨細胞更好的養分,促進骨整合
  • 上矽所在氧化鈦基複合材料降解VOCs催化劑抗失活機制研究獲進展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如苯類及醛類)對環境和人體危害極大,VOCs在氧化性的大氣環境中成為形成PM2.5的前體物並可能產生臭氧;一定濃度的VOCs短時間即可傷害人的肝、腎、大腦和神經系統等甚至致癌。因此,如何實現大氣環境中低濃度VOCs的降解,對保障人體健康、環境安全、抑制霧霾頻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國際微量元素專家權威發布燕窩微量元素研究成果
    本次高峰論壇邀請到重量級嘉賓---"世界微量元素科學研究"第一人,微量元素學界泰鬥----李增禧教授(研究員)就《燕窩中微量元素的研究》作主題分享發言。,資歷最深,科研成果積累最豐富的微量元素研究機構,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委員會認定的科研機構,主要從事生物、食品、微量元素的檢測、分析,出版期刊和編寫微量元素專著的工作。
  • 牙齒種植體十大排名中以色列雅定在榜嗎?adin親水和美國皓聖哪個好?
    牙齒問題加牙牙V  2738468261,申請免費檢查or拍片---很多牙齒缺失患者都非常關注種植體的質量與檔次我們聽多了諾貝爾、士卓曼、奧齒泰等有名的種植體後,突然發現原來以色列雅定adin種植體也是很不錯的品牌啊!那麼,它上十大種植體品牌排名榜了嗎?和美國的皓聖種植體比,哪個更好一些?在中高端種植體品牌中,基本上全部採用的是純鈦材質,與人體的生物相容性特別好。
  • 鈦是什麼?親生物金屬「鈦」賦予了人類第二條生命
    全球首例「3D列印距骨表面鈦假體置換」手術在西安完成泰國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鈦金屬手拇指移植手術。時至如今「鈦」金屬給,人類健康帶了空前的飛躍!賦予了眾多人第二次生命,不過,人們對金屬「鈦」的認知目前還是太少了,作為一個親生物金屬,也許只有白衣天使們懂!
  • 【科研進展】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科研進展】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2020-08-1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