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不起眼、容易被忽視的「暴利行業」正在悄悄誕生,有人也靠著這些「小生意」賺了不少錢。例如,舊衣服回收這一行業,就「藏在」我們的小區中,有人拿著這些平時我們扔掉不要的衣服,賺了百萬元!
舊衣服回收市場是非常龐大的,在我們眼中平平無奇的舊衣服,在那些懂得回收、加工、轉賣到國外的人手中,就是「財富風口」。
我國有一個石井「尾貨市場」,儘是被淘汰,或者是賣不出去的舊衣服。在這裡,所有被拋棄的衣服都會被壓到幾塊、十幾塊的成本。只要是有著需求的進貨商,每次來這裡就會批發走百萬、千萬的貨物。據悉,整個石井每年的營業額能達到100多億元!
這裡的生意,幾乎都是走量的,年賺百萬都是「小事情」。這種「隱秘的生意」,你是不是幾乎沒有接觸過呢?現在,又有一個隱藏在小區裡的行業悄悄出現了,這就是「社區團購」。
人們都說,在如今火爆的「社區團購」市場下,菜販子可能要幹不下去了!什麼叫「社區團購」呢?很多人可能都不懂了,要知道,現在的「社區團購」可火了!
根據官方的意思來說,這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商鋪可以直接通過「社區團購平臺」,不用繳納任何費用,任意發布自己的團購信息。而居民們可以通過站內搜索,找到自己需要的團購產品或者是服務,然後進行預訂,之後就能成功去商鋪消費,最後再付錢。
這種需求是怎麼來的呢?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影響下,不少出不了門的國人開始嘗試在線上購買生鮮以及日用品。這時候,新需求帶動了新的商機。據報導,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很多人不想早起去菜市場買菜,於是手機買菜的熱度開始越來越高了。
社區團購進行消費的模式,其實中間是省去二三級經銷商的,直接從原產地到大批發商的手裡,然後經過團購平臺及外包倉配系統,通過「團長」(便利店老闆、熟悉小區住戶的個人等)到達消費者的手裡。這套流程下來,通過社區團購買到的生鮮等產品,價格肯定便宜不少。
這種社區團購的操作流程是非常簡單的,有時候,將所有有需求的人拉進一個群裡,每天「報菜名」之後,「團長」直接去採購就行了,在店裡/家裡也能攬到客戶、賺到錢。
這種生意,其實還是有些意思的。尤其是在現在國人用慣了手機,開始習慣網際網路社會帶來的便捷之後,這種「不出門也能買菜」的模式自然是受歡迎了!所以,這一市場已經引起了不少資本者的注意,據報導,目前京東、美團、拼多多等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打算加入這一行!
除了網際網路巨頭之外,現在不少創業公司也紛紛湧入,真的是「熱火朝天」。那麼,這一行究竟是靠什麼賺錢呢?大概是三點,第一點是模式盈利。等到不少社區團購企業的規模和知名度增大之後,肯定是會以著加盟方式推出的。那時,加盟費就能讓這些入這行的企業賺不少錢!
第二點,商品盈利。現在,不少平臺玩起了「兩件折扣、秒殺拼團、滿減/新人優惠券」等營銷活動,這有利於團購平臺快速實現高轉化和高復購。第三點,流量盈利。這些平臺想賺錢,肯定是少不了流量和用戶的積累。
不過,這一行還是注重重資產和長期投入的。現在,說不定小型便利店商家、個人還能通過這一模式賺點錢,隨著不少大型企業也開始加入這一行之後,更多人肯定都會「投身」其他平臺了。而在這種模式漸漸發展,融入百姓群體之後,菜販子的生意可能就難做了!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