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啟智明慧、陶情冶操:風起海上——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在華東師範大學中北校區新址落成的博物館開展。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韓陳青、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博物館館長孫真榮、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李志斌、校發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博物館顧問龔若棟、校長助理、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兼校慶籌備辦主任斯陽、校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白勇、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蔣鐵驪、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潘善助、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丁設、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副院長鄭文、張方白,以及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美術學院師生代表等出席開幕式。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在致辭中對此次展覽表示了肯定。她表示,今天是華東師範大學建校69周年的紀念日,是學校博物館展廳新址落成的開館首展日,她很欣慰地看到美術學院在短短三年內取得的豐碩成果,更通過此次展覽欣喜地看到了學院有一批集創作、理論、教育於一身的優秀教師們。她強調,美術學院舉辦本次展覽對於全面加強和落實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意義非凡。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她希望,未來美術學院要充分利用好學校教師教育和教育研究的優勢、汲取綜合性大學多學科資源的養分、對接國家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要求、面向立足中國大地建設一流大學的目標來建設有獨特內涵的美術學科、美術學院,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取得更大的進步,也為新時代學校美育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蔣鐵驪首先代表上海美術學院為華東師範大學舉辦了這次展覽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在有限的條件中創造出了傲人成績,在國內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力,其學術高度和學術引領,不僅僅代表學院,還代表整個上海在美術教育領域中的攀登與探索。他期待華東師範大學以後取得更大的成功。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潘善助致辭中肯定了華師大書法系高端的師資和雄厚的實力,以及深厚的文史哲與藝術的實力,為培養上海優秀的後備人才、縮短上海與全國其他地區的書法距離、重整海派書法雄風貢獻了力量。他期待與美術學院繼續合作,努力在全國大學書法專業陣營中獲得更高的成就。最後,他祝華東師範大學69周年生日快樂。
張方白髮言中回顧了19世紀到20世紀以來的藝術景象,他認為西方藝術為話語權的時代已將結束,中國的崛起將成為世界的一個巨大撼動。而這個撼動的點如今也從北京轉移到上海,地處沃土的華東師大美術學院,有能力走出上海,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策展人張曉凌梳理了年輕的美術學院在成立僅僅三年的時間裡取得的精彩成就,並談到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育特色的轉變,以培養千千萬萬個合格的中小學老師為教學目標,將美術真正下沉到老百姓,通過中國民眾的層面展示出來。在學校博物館開館之際舉辦展覽,美術學院的教師們奉獻了精心之作。如果用心傾聽,從每件作品中都能聆聽到藝術家們回應大時代時所發出的清澈之聲。他表示,風起海上,一個充滿歷史追憶與時代回聲的斑斕而清新的意象。從現代史上看,每次風起海上,都意味著中國社會、文化、藝術的變革與進步,這次亦概莫能外。謹以此展為華東師範大學69周年校慶獻禮!
本次展覽是繼2019年成功舉辦「北京展」「上海展」後的一次「立本」之展——立足學校、共享美育。展出34位老、中、青三代教師創作的作品六十餘件,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書法、雕塑、裝置、新媒體、攝影、綜合繪畫、漆畫等多個門類,全方面展示了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成立三年來在藝術領域的探索與實踐。這是一次與全校師生的立體式面對面享受美育的機會,也是對華師大建校69周年的隆重獻禮。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緊密圍繞「一流美術學學科建設的目標,以當代美術教育為核心,以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為兩翼,力爭建成國際知名的特色美術學院」的定位,以「守正創新」為未來科研發展導向、以「超當代」為創作的理論指向、以「培根鑄魂」為師範類美術院校教學目標,依託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地緣優勢,充分把握當代文化與教育發展機遇,使華東師大美術學院在上海乃至全國美育工作中更具影響力。
據悉,展覽將展至11月15日。
(責編:鄔迪、軒召強)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