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理論在歷年來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頭戲」,今天向大家介紹三位教育學常考人物:蘇格拉底、馬卡連柯和泰勒~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他在西方哲學史上開闢了從自然哲學向倫理哲學轉變的新階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
蘇格拉底的思想是教育學中的常考內容。有關蘇格拉底的考查以客觀題的識記為主,下面我們來總結蘇格拉底的主要考點。
1.產婆術
蘇格拉底經過長期實踐,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法,人們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則稱之為「產婆術」,又稱之為「談話法」或「問答法」。
蘇格拉底方法由譏諷、助產術、歸納、定義四個步驟組成。關於產婆術,常見的題目有:
2.啟發式教學
正是因為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蘇格拉底成為西方第一個採用啟發式教學的人。
3.美德是否可教的問題
蘇格拉底與古代其他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他明確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問題,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結論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種知識就是可教的,因為知識是可教的。
馬卡連柯
蘇聯教育家,作家。1905年從小學師資訓練班畢業後開始教育生涯。1905年起擔任小學教師和校長,在15年的教育實踐中 ,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奠定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基礎。1920年後先後主持高爾基工學團和捷爾任斯基兒童勞動公社,從事對流浪兒童和少年違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
提出了通過集體和生產勞動來教育兒童以及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和方法,豐富了他的教育學理論。關於馬卡連柯的思想,應以識記為主。
1.論集體主義教育
馬卡連柯十分注重集體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集體主義教育的原則有:尊重與要求相結合原則;平行教育影響原則;前景教育原則。特別是平行教育原則,要求教師要把通過集體影響個人與通過個人影響集體結合起來,反映在班級管理中就是平行管理的管理模式。
2.相關名言考查
「要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多尊重一個人」。這句話說明的德育原則是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泰勒
泰勒,美國著名教育學家、課程理論專家、評價理論專家。1902年出生於芝加哥,在內布拉斯加州成長並接受教育。
19歲大學畢業後,在南達科他州教自然科學的時候,迷上了教學,後來便將他的專業轉向了教育。
有關泰勒的相關考點應以識記為主,現將泰勒的常考教育學思想總結如下
1.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被公認為課程開發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
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即:確定課程目標;根據目標選擇課程內容;根據目標組織課程內容;根據目標評價課程。
2.泰勒的目標評價模式
泰勒認為,課程評價就是要確定預期課程目標與實際結果相吻合的程度,這種模式以目標為中心展開,這也衍生出了按照課程目標對課程進行評價的目標評價模式。
泰勒最早把課程評價引入課程開發過程並使之成為課程開發過程的環節之一。泰勒被美譽為「當代教育評價之父」、「現代課程理論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