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躁時代做個內心沉靜之人

2020-12-21 環球精英YOLO

文 | YOYO

編輯 | 閆寶

誰不害怕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誰不害怕時間分分鐘流過,自己卻一無所獲。太多的功利、現實、誘惑包圍著我們,多元化的價值觀讓人有些不知所措,不管遇到什麼事都開始變得急於求成,甚至利益至上。

浮躁的氣息總是讓我們內心不得安寧,甚至成為對人性的緩慢的破壞,浮躁相對於人的心靈,好比鏽相對於某些容易生鏽的金屬。

歌德說過:「在這個躁動的時代,能夠躲進靜謐的激情深處的人確實是幸福的。」不幸的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大多數人選擇了參與世界的喧囂,不斷向前張望,疲於奔跑然後遺忘,內心充滿幻想又充滿焦慮。

當焦慮襲來,我們無法化解;當孤獨襲來,我們無處迴避;當憂鬱襲來,我們無力對抗……我們只有被動地承受著,又或者,投入另一個目標來轉移焦慮、孤獨帶來的痛苦。於是,就有了更多的焦慮、恐懼、緊張,有了更深的憂鬱、孤獨、不安。

心浮氣躁的時代,靜心專注成了一種考驗,氣定神閒則是一種奢侈。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你不想堅持,也不想擺脫」,現代社會會產生各種焦慮情緒,適時對自己進行審視和治療是必要的。

我們必須不斷地提醒自己:放下浮躁,靜下心來。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養一點靜氣,給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 !

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小型避難所。養成閱讀的習慣等於為你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開生命中所有的災難。」閱讀,猶如通向智慧殿堂的橋梁,值得所有想在喧囂浮躁之中尋求沉靜沉思的心靈與之相遇。

閱讀不僅可以緩解孤獨、排遣寂寞,也能讓你徜徉書海的同時,經歷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書中雖然未必有黃金屋和顏如玉,卻會像一根救命稻草,帶給人新生的希望和掙脫泥潭的力量,能夠打撈出陷在危機裡的疲憊靈魂,在喧囂繁雜的世界裡,得以安妥好當下與未來。

在一個夜晚,因為一本書,內心激情突然如潮水一樣蔓延出來,感動抑或深思重新衝破生活平淡。在讀書的那一個瞬間,你可以成為任何人,成就任何事。每一個人在書中都能獲得那份寶貴共鳴感,獲得認識自身與生活之外另一個視角。

以閱讀來對抗浮躁,需要的是沉澱和積累,咀嚼書中的寧靜與歡快,在靜謐中感悟人生的味道,在書海中濾除浮躁的心境,讓心靈安靜而不游離,深沉而不浮躁,清醒而非昏聵,思想專注而非膚淺淺薄。

閱讀能讓你在喧囂浮躁中,遇見最偉大的心靈。或許,時光會像流沙般消失得無蹤無影,然而被高度凝縮在書裡並留存下來的時光,則充實、安詳得讓人喜悅。

印光大師曾說:最好的心境,是靜心和沉穩。忙碌和浮躁成為大多數人的寫照,快節奏將生活之美變得飄忽不定,由此滋生的雜念,時刻擾亂著我們的內心。想要安定心神,不妨從寫字、畫畫開始。

若內心如一面鏡,書畫二事便能拂去鏡面塵埃。一筆一划,一撇一捺,一分勾勒一分塗抹,久違的專注和安寧都回來了。當你拿起筆,仿佛時間凝固,將喧囂紛擾隔去,回歸簡單和純淨,在自然之美中回歸真我。

無論是書寫還是作畫,都是感知美最簡單的方式。與無聲息處翰墨修身,筆墨勾染間,觀雲煙變幻,領略四時之美,那是世界最純真的模樣,亦是平庸生活的美好。

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說:「筆性墨情,皆以人之性情為本。」水面平靜,才能倒映完整的月亮;內心寧靜,才能參透人間的智慧。練字畫,就是練心,靜心、靜氣、靜神,讓人進入靈魂妙境,享受純粹的書畫樂趣。在畫面,在結構、在審美品位中,找到心靈的歸宿。

常常練字畫的人,能夠在人生的不如意處,找到心靈平衡的支點,也能夠在春風得意中,沉澱靈魂,過濾泡沫、渣滓、浮華,留得一人澄明。

年輕人常常會說:生活在別處。他們似乎很看不起平凡瑣碎的生活,仿佛遙遠的地方才有詩意,仿佛去了遠方,就能擺脫庸常,成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或許這也是人類的弱點吧:不管所得是什麼,憧憬的生活卻永遠在別處。羨慕別人所擁有的,卻是不知自己手中握著別人想要的。

每天兩點一線或三點一線般的日復一日,每天都走同樣一條馬路,每天都看同樣的風景,甚至吃著同樣的飯菜。這種平淡的日子,似乎無法讓人期翼太多。在不斷重複的生活中,我們開始抱怨工作的無趣與呆板,抱怨生活裡的苦惱與解不開的心結,抱怨環境越來越惡劣,感嘆生活的無聊和中規中矩。

我們無法改變身處的環境,但生活的選擇權卻始終握於自己手中。生活可以永遠都是自己的,幸福就是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然後,享受它。

烹煮暖心治癒的料理,揀選樸素卻別具韻味的器物,幾個小菜,兩碗清粥。旁邊點綴應季蔬果,間或以應景的紅酒,這種簡單而嫻靜的方式,足以製造生活的小欣喜。

或者以香來隔絕世俗的浮躁,以茶來調味平淡的生活,呷下沉澱的過往。在茶香氤氳的靜美中,收穫碧水雲天,清香曼妙,即使在繁市鬧區也能淺吟低唱。無論是「紅泥小爐,孌婉卯童」的香醇精緻,還是「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的粗淡清貧,都一飲而盡。

學會欣賞琴棋書畫詩酒茶,學會自我監督,自我關心,自我提升,安住當下,拒絕拖延,如果你願意,其實,你也可以將生活變成一道風景。

以精緻洗去生活粗糙的塵埃,把自己的生活設計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忙碌的力量,停止了膨脹,任時間慢慢流走的悠閒光景……日復一日平常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會讓你由衷生發出對日常之美的詠嘆。

在浮躁時代做個內心沉靜之人,每一天都不辜負生活的饋贈!

相關焦點

  • 美物推薦|巧陳雅物,在這個浮躁時代做個內心沉靜的人
    君子崇尚玩物,更講求惜物、敬物、格物,他們在器用之道中,感受著物我同一的境界。然,現代人居於繁華都市,不得林泉之趣、難覓清隱之樂,唯有於一屋之內,巧陳雅物,聊作桃源之境。>柴燒之美,貴在原始質樸,意在回歸自然。
  • 怎麼讓自己浮躁的內心靜下來
    浮躁,是指輕浮、不安分、脾氣大、見異思遷、做事無耐心、好高騖遠、總想投機取巧、急於求成、成天無所事事等不良心理體驗。目前,浮躁是大部分當代年輕人的常態。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應該怎麼讓我們浮躁的內心安靜下來,成了當務之急,畢竟不能把浮躁的內心安撫下來,做任何事都沒有足夠的內心,更不提去成就自我。
  • 讓人念念不忘的東西越來越少,讓人浮躁不安的東西越來越多!
    昨天,有位朋友在朋友圈發了這麼一句話:「讓人念念不忘的東西越來越少,讓人浮躁不安的東西越來越多!」讀完之後,頗有深思。一位同學,已經兩次在同學群裡說,總是做夢夢見在學校的日子,夢裡每個人都還是年輕時的樣子。人到中年,每當沉靜下來,感覺最美好的居然仍是小時候的饑寒冷暖,念念不忘的仍是青少年時經歷的過往。過去的東西,反覆咂摸,總是無窮樂趣。
  • 寄信給風| 學會讓自己的內心沉靜
    大家好,歡迎收聽寄信給風,我是今天的主播劉文若,今天的主題是《學會讓自己的內心沉靜》情緒波動久了,一時的愉快、憤怒很容易又讓情緒起伏不定,當然人的喜怒哀樂是必須的,少了情感,人就失去了他原本該有的面貌,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許多事情真的有讓我們憤怒、憂鬱甚至心灰意冷的資格嗎?還是只因為心情一直處在波動的狀態,同時又被丟入顆小石頭,自己就把這些情緒給無限得放大了呢?
  • 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單薄的人越浮躁不安
    1、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單薄的人越浮躁不安。到了一定年齡,便要學會寡言,每一句話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於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線。 早上好!2、人生的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不能接受那就改變,不能改變,那就離開。
  • 當我們需要沉靜下來學習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浮躁了
    中國製造我曾經看過一些在國外久居後回國的一些國人對歐美普通民眾的評價,是這樣描述的:他們看起來很快樂、幽默,善於表達自己,很容易進入自嗨狀態,整體比較懶惰、傲慢,尊敬比自己強的人,鄙視弱於自己的人,特別重視自由和人權,喜歡打官司,普通民眾平均一生要打官司10次以上,但是經常不會因為打官司而反目,一切為了利益。
  • 耐心,是治癒人心浮躁的良藥
    我們面對一個浮躁的社會,每個人都在物質的大潮中隨波逐流,而不能耐心地對待生活乃至生命。我們是拼搏的一代,也是浮躁的一代。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得到極大改善,卻在浮躁中沒有感到幸福。如何才能做到耐心的生活,而不浮躁呢?英國著名企業家麥可·阿克頓·史密斯為我們提供了八條建議:一是做一朵壓花。隨便路邊摘一朵野花,就可以做成壓花。
  • 餘生,戒掉浮躁,靜心而活
    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只不過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以一顆浮躁之心,成大事,猶如登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靜心下來,才能驅散眼前迷霧,到達彼岸。浮躁是心靈的包袱浮躁是壓在心上的包袱,它讓人變得極端,變得怨天尤人。看過這樣一句話:浮躁就是不想做繁瑣的事,只想做繁華的事。不想做眼前的事,只想做天邊的事。
  • 浮躁的時候,試一試這樣做吧!
    叫做「專注」:成天玩微博刷微信答知乎,害怕落於人後。左手搜乾貨,右手點收藏;買字帖買畫筆買單反,熱度只有三分鐘。什麼都想試,什麼都沒耐性。又常常習慣把問題歸咎於「吃人的社會」:這年頭,社交過剩,信息滿載,欲望太多,誰不浮躁?那麼,要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呢?
  • 世間本寧靜 浮躁在人心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只問結果,不看過程,只注重目的,不注重生活體驗的人。究其原因,是心氣浮躁,內心缺乏一份寧靜。想想看,工作無止境,欲望的鞭子已經將人抽成一隻高速旋轉的陀螺,怎麼能有心思體味工作過程帶給人的生活樂趣?!再想想,一日三餐,吃著碗裡,看著鍋裡,又怎能品嘗出每頓飯的箇中滋味?!
  • 鬼谷子說四個字可居高位,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每個人都想成為成功人士,然而做到的寥寥,關於成功的書籍也備受推崇,成功學也是當代人熱衷的話題之一。但每個成功人士都有自己不同的際遇,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位也有不一樣的看法,而成功人士卻都有他們的共同點。 這裡文章沒有談所謂的成功學,而是談一個身居高位之人的品質。
  • 晚會聚焦乘風破浪姐姐們的裙底風光,流量為王的時代,誰在浮躁?
    「這是個流量為王的時代!」顏小二始終記得,自己剛剛上大學時,懷揣著熱情與夢想撰寫第一部網文小說的時候,編輯要求顏小二「改小說名字」、「加吸引眼球的內容」。理由便是上面這個「定義時代」的句子。最終,在掙扎無效的情況下,小說名字改得「不三不四」。顏小二當然反抗過,最終還是被編輯說服,屈服於「流量為王」。可是屈服了,但卻並沒有獲得「所謂流量」。
  • 面對浮躁的自己,怎麼去做調整呢?搞清楚這些,解決浮躁事半功倍
    我們可能會因為家庭經濟出現困難,或者突然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負擔變重,從而發現自己需要做很多事,而又發現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在悔恨過去浪費時光時,不免就會變得著急,沒有耐性,於是陷入浮躁。為什麼說浮躁並不是壞事?因為我們已經意識到自己需要努力,自己需要更快成長了,比起那些還在溫水裡煮著的青蛙,自己的認知已經在一部分人之前了。
  • 人一般為什麼浮躁?
    文 / 空凌(知乎)浮躁的根本原因就是:急於滿足自己的需求!浮躁!男朋友賣腎給你買了七塊切糕,是一星期的量,本想每天吃一塊,但是按捺不住一天就全吃完了。這是浮躁!朋友圈看到朋友去了好吃的飯菜,各種曬照片,高大上。你馬上想要,打電話給家裡說又要買書快打錢來。把這也是浮躁!看到別人社交帳號上有那麼多贊,你也想要,想要那種被認同的感覺。於是去各種搖一搖、漂流瓶……積累著手機名裡片的數量。這還是浮躁!
  • 沉靜,人生最低調的奢華
    點擊題目下方蝴蝶為你朗讀
  • 生活,適合自己就好,做個內心純淨的人!
    1.一個人一輩子淡定從容,無論在何種處境中,都保持著一份體面,必然是因為內心的強大。A person is calm and calm all his life, no matter what the situation.
  • 王陽明:為什麼你會迷茫,不是缺少經歷,而是內心缺乏這兩樣東西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人都會敘說自己迷茫。迷茫是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的,迷茫並不可怕。第一,內心浮躁,想得太多,缺少安定的內心,學會安定內心一個人如果迷茫,往往來自內心的浮躁,他們會缺少內在的動力。一個人要想不迷茫,首先要學會安定自己的內心。什麼是安定自己的內心,最好的方法是磨練做好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擁有可以做好手頭事的功夫。
  • 迷信「看臉時代」折射社會浮躁
    又是新學年開始,高校新生希望以嶄新的形象示人。至於找工作成了令畢業生們頭痛的事,尤其要在競爭激烈的當代職場佔有一席之地,確實不易。不少年輕人認為當今社會是「看臉時代」,為了給自己增加籌碼,不惜在臉上動刀子,其中越來越多的男性選擇整容。
  • 靜的力量(寫給浮躁的人)
    保持內心平靜,才是突破困境最有力的武器。危機四伏的戰場上,常常是「前有猛虎,後有毒蛇」。在這種焦慮的時候,就一定要先靜下心來再做決定。正如曾國藩所說:「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
  • 浮躁的時候,我們可以做這7件事
    文/毒舌奶奶出處/磨鐵圖書(ID:motiebook)當不知道做什麼到時候,我們或許還有很多事情可以沉浸下來去做,今天這篇文章分享毒舌奶奶抗浮躁的7個方法,比如讀一本書,元旦三天假期,你讀書了嗎但是還有比我更嚴重的:一份工作堅持不到三個月就說沒前途,不幹了;看一部電影都沒辦法保證從頭看到尾要快進;沒辦法一個人過周末,一定要到處約,到處遊;沒法看完一本書,翻了個目錄就著急拍照發朋友圈;還有一下班就要出去喝酒、看電影、逛街,一分鐘都閒不住,一上班就發微博刷朋友圈,一分鐘都停不下來……如果你有上面的表現了,不要緊。因為這年頭浮躁的人太多了,誰也不比誰沉穩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