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蜆

2021-02-17 鏡語生活

上小學的那會兒,常常跟著四哥到離家只有五六百米遠的河裡去摸蜆,用以改善一家的夥食,給家人增加一些營養,也給苦澀的童年增添一些樂趣。

入夏以後,雨季來前,河裡水草茂盛、水清澈透亮,此時正是河蜆產仔的季節,也是河蜆最肥美的時候。

摸蜆的時候,只消穿一條內褲,帶上一隻提桶和一隻搪瓷臉盆。把臉盆放在水面,用一根小麻繩將臉盆系在腰上,以防臉盆被水衝走。摸蜆的地方通常水流平緩,站在河床裡,水深齊腰,或更淺些。如果水比較淺,只要在水中蹲下,往泥沙裡探手一摸,就能抓起一大把的蜆。水較深的時候,整個身體就要沒入水裡去了。抓起的蜆就著水搓一把,將泥沙清洗掉,再放到臉盆裡去,積多了臉盆會往下沉,此時再把蜆倒進岸上的提桶裡。

以前水裡螞蟥多,入水摸蜆,水動螞蟥就來。摸蜆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螞蟥上身,這種「吸血鬼」一旦上身,就會吸人的血,時間長了會往裡「鑽」,很難扒掉。好不容易扒掉了,傷口處會血流不止。所以在摸蜆的過程中要時時看顧自己各處是不是被螞蟥叮上了。如果被叮上了,要第一時間把它弄掉,否則叮得越久「鑽」得越深,就越難將它扒掉。螞蟥叮上後不能用「扯」的辦法把它弄掉,混合用力拍打和指彈會更容易讓它掉落,如果帶有鹽,往螞蟥上撒些鹽更有效。有一次四哥被一條大螞蟥叮上,發覺得晚,腳上已被吸出了一個小坑,結果用盡辦法反覆折騰了好幾分鐘才把它弄掉,急出一身的汗。

摸回家的蜆,要在盆裡面用清水養它二天,期間還要淘洗二三次,讓蜆儘可能把肚裡的泥沙吐乾淨。等泥沙吐乾淨後,再把蜆洗淨倒進大鐵鍋裡煮。隨著水溫的不斷升高,蜆殼會自然張開,蜆肉剝離蜆殼,等全部的蜆殼張開,就可以停火了。此時用鍋鏟翻攪鍋裡的蜆,蜆肉就能完全脫離蜆殼,把蜆殼弄掉就很容易了。


家鄉吃蜆,最多的是炒。先在炒鍋裡把蜆肉控幹水,再放入花生油和鹽,入姜爆香,把蜆肉炒香,出鍋前再放入假蔞,這樣炒出來的蜆肉鮮香味美,是送飯送粥的一品好菜。前幾年在排檔吃飯,吃過蒜茸蒸的,放的也是花生油,蜆肉更為鮮嫩可口,也更令人回味。最近偶然看了廣東廣播電視臺的《老廣的味道·古今》,介紹西江新會黃沙蜆的吃法,真是大開眼界。家鄉的河蜆多是赭色的,不像廣東新會的黃沙蜆那麼漂亮,但估計味道也不會差太遠,欽州人是不是也可以嘗試新的吃法呢?等有機會了,也要到新會去嘗一嘗那裡的黃沙蜆。

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家鄉的那條河裡不知是否還有人摸蜆?

新會黃沙蜆是這樣吃的

視頻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荔枝網

——END——

往期精彩

響螺殼見多了,就是沒吃過響螺肉

二千塊錢一隻的黃油蟹你吃過嗎?

我看《我不是藥神》

「沙」與「砂」不能亂用,別傻傻的分不清

你越煩,事情就越糟糕

相關焦點

  • 潮汕人與蜆
    金豔的蜆粒一下子便勾起食慾,同時又讓人想起孩提時在家鄉稻田邊的水利溝裡摸蜆的場景,水的清涼,泥的軟爛,仿佛觸手可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潮汕鄉村,物質生活還比較貧乏,普遍吃得比較素,白天大人種田、做工繁忙,開葷解饞的任務就落在「奴囝豚」(略微成熟的小孩)身上,夏天放學有空了,便脫剩一條褲衩潛入一米深左右的水溝裡,推著輕鐵面盆浮於水面,摸到了便一粒粒放入面盆裡,一旰可摸半面盆,回家後還需靜養一兩天,待其吐淨泥沙後方能食用。
  • 蜆的做法-蜆是什麼?
    蜆殼厚而堅硬,外形圓形或近三角形。殼面光澤,具有同心圓的輪脈,黃褐色或棕褐色,殼內面白色或青紫色。
  • 童年故鄉與蜆
    讀崗,東江北岸一個環水面江的小村就是我的故鄉,一個以產蜆聞名的地方。東江的撈蜆船(曾偉添攝)    童年時的家鄉,佔盡秀美東江的自然優勢,觸目一切無一不與蜆相關。撈蜆的蜆船、蜆耙、蜆浮,洗蜆的蜆籮、蜆箝、蜆篩,煮蜆用的蜆寮、蜆灶、蜆簍……所有生產工具,都帶上一個蜆字。河邊湧灘,隨便捧上一把泥,在水中一蕩便是一把金燦燦黃澄澄的肥蜆。
  • 蜆味無窮
    平民百姓也有自己的至愛,豉椒炒蜆無疑是其中一道靚菜。如果您去香港西貢區的海邊,滿大街的海鮮食桌上都會有一碟豉椒炒蜆。瞧這模樣,豉椒炒蜆儼然成了香港海鮮菜餚中的一個代表之作。豉椒炒蜆,大多用的是沙蜆,這是粵港澳地方的叫法,而在上海乃至北方稱其為「蛤蜊」。與花甲、番薯蜆相比,沙蜆個頭較小,外殼色澤深灰,花紋呈不規則,可謂其貌不揚。雖然肉質稍薄,卻是口味鮮甜有嚼勁,特別適宜做下酒菜。
  • 靜聽蜆開的聲音
    趁著河蜆正肥美的時候,到市場上秤個一二斤,拿回家來好好的醃製。那天,剛好家裡來了一位阿姨,婆婆的老朋友,看到我買來河蜆,話題就熱烈轉到河蜆的做法上。潮汕人食蜆,可謂到了極致,或炒或湯或煎或醃,五花八門,各有特色,令人嘆為觀止。脫殼的蜆肉或拌以蔥絲炒之,或加入茨粉煎成蜆烙,皆成佳餚。
  • 你吃的可能是假黃沙蜆——論吃蜆的正確打開方式
    轉眼開春時節,正是吃睦洲黃沙蜆最好的時候;本期的《吃貨釗人》之為食搞搞鎮,就帶大家來一次靚蜆盛宴!       說到吃蜆,首推江門睦洲一帶的黃沙蜆最為頂級。由於睦洲、大鰲乃至石板沙一帶流域的河水清澈(我是說我還未出生的時候,現在的我什麼也不知道!)
  • 5年長不到3釐米,鈣鋅含量卻極高,人稱「河蜆」,別再忽視
    農村小孩子在河邊玩水時摸到河蜆不是扔掉就是拿回家餵鴨子,而貝殼卻是小孩子的稀罕物,蜆殼在泥沙常年衝刷下呈現出極美的光澤,把河蜆殼在石頭上磨出一個小洞,然後用棉線串成手鍊玩耍。以前河蜆在村前的河裡隨處可見,用鐵鍬將沙子掘進竹筐中過濾掉泥沙,一天時間能撈幾十多斤,數量多到餵鴨子,在過去河蜆算不上是上檔次的食物,而沒想到如今河蜆卻成了城裡人眼中的稀罕美食並走進高檔酒店。那麼,河蜆都有什麼價值?那時河蜆還算不上是美食佳餚,但卻是買不起禽蛋肉食的農村人生活中蛋白質的一種來源。
  • 尋夢水鄉 | 尋味小欖北區蜆仔香
    北區的蜆仔社聞名遐邇,200多年前,附近的村民開始以開蜆為主業,珠三角的蜆肉、蜆蚧多由此出品,於是人們便把這一帶叫做蜆仔社 蜆仔社的村民都是以撈蜆開蜆為主業,每天清晨,青壯男子便挑起自製的蜆籮,夏天頂著烈日,冬天冒著嚴寒,划船到附近的淺灘撈蜆,收穫有時可達幾百斤。下午返回村裡,把蜆分派給家人和村民開剖。
  • 「軟鱗」和「蜆魚」:廣東僑鄉臺山長著兄弟般容顏的「小銀魚」
    冰鮮的有龍吐、蝦池、馬友、鯧仔、鳳尾、沙追、蜆魚(臺山話又稱作圈魚或犬魚),別看這蜆魚個頭不大,但很新鮮,建議蒸或煎,煎出來的連魚頭都很酥香。」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汶村鎮得心炳記飯店聽到服務員給食客點菜時說。臺山海域出產的小海魚,多數被當地百姓烹成漁家風味的家常美食,以蒸、煎、燜、浸等烹飪方式為主。
  • 博白縣乾旱的江河裡,竟然有這麼多河蜆,有喜歡吃河蜆的朋友嗎?
    魚蝦早被人抓完了,而河蜆還是有不少的。這時候去斷流的河床裡撿或掏河蜆,是最好的時機。不少人不喜歡去河裡掏河蜆,是由於河蜆都是藏在泥巴裡,個子又小,還要掏泥巴,再用篩子去篩選才能把河蜆從泥巴中清理出來,整個過程很費勁,還弄得全身上下都是泥巴。相信去篩過河蜆的朋友都知道,這很辛苦。
  • 廣東江門石板沙蜆一年等一回
    江門市新會區睦洲石板沙村,石板沙四面環水,是西江上的一個小島,清澈的西江水孕育出肥美的黃沙蜆,圍繞著黃沙蜆和疍家文化打造的旅遊業,給當地的漁民創造出很大的財富,具體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去看一下。石板沙位於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東面,這裡的漁民非常忙碌,因為這裡盛產一種號稱西江鮑魚的黃沙蜆,每天出江打撈都令人十分期待。因為目前石板沙的黃沙蜆還是用最傳統的方法進行捕撈,漁民一天下來多則三四十斤,少則只有幾斤,所以顯得非常珍貴,因此價格也很高。對於漁民還說,年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捕撈黃沙蜆帶來的。
  • 專欄茉莉:蜆蚧醬與蜆仔社
    ,很快蜆殼就堆滿了腳下。嶺南水鄉多蜆,有河蜆、黃沙蜆等不同的蜆類,在江水、溪流、河道或是池塘裡,蜆都是天生天養的。環境優美的舊日時光裡,蜆也是常見的食材,鄉野間極容易取得。人們撈起蜆,連殼一起滾冬瓜湯,或將蜆肉取出來炒韭菜,都是最家常的菜式。
  • 健康又美味的,老少鹹宜的一道菜-黃沙蜆蒸水蛋
    準備材料;黃沙蜆,雞蛋4隻,香菜,生抽做法:1.首先將黃沙蜆去沙,去沙是怎麼去呢?準備好60度的水,澆上去,這樣就不會因為太熟而丟失鮮味。2.將蜆肉起出來。4.然後將蜆肉一起放到雞蛋裡面,再加水,(一隻雞蛋要兩個蛋殼的水分,由於蜆肉有水分的,就用1.5倍的量來加水)5.用廚房紙巾將雞蛋裡面的泡泡撥開,然後再用微波爐保鮮紙封住。最後放到鍋裡開始蒸。大概蒸13-15分鐘左右就可以上鍋了。6.上鍋後,放一匙熟油,放香菜,然後放生抽。
  • 真假識辨之蜆殼胃散
    香港蜆殼胃散介紹 蜆殼胃散是根據袓傳秘方,選用三十多種名貴中草藥,本產品用現代科學方法精製而成,且有止痛止嘔、消滯去脹之效,為現今胃病類藥物中最有效而沒有副作用的治療劑。重症者需連服三周)香港蜆殼胃散的成份 Sepia [海螵蛸]:97.27% 、Kaolinum [石脂]:0.88%、Caryophllus [丁香]:0.88%、Rheum [大黃]:0.88%、Menthol [薄何]:0.09%。
  • 香茅浸蜆VS 法式青口
    為什麼會用香茅浸蜆來同框呢?因為,我一直認為,用重口味醬料,勾芡裹汁,對新鮮海鮮施以重刑,是對海鮮的極度摧殘,也是對食客味蕾的蔑視。厚厚的濃醬汁裹在殼上,Excuse me, 你是讓我吃調料,還是讓我品海鮮?而香茅浸蜆和法式青口(Moules Marinière),都是恰到好處,異曲同工地,展現這兩種貝殼類海鮮最佳風味的做法。
  • 【潮美食】 蜆 潮汕人未必掠過卻都這樣吃過
    潮汕地區的韓江、榕江流域盛產蜆,價錢從早年的三五分到如今的「鬼」個銀,它依然是潮汕地區人家的家常小菜,用來觸湯食能鮮到可以吞下舌頭,炒蜆或是醃鹹蜆都是配粥的好雜鹹來的,到酒店、賓館吃飯也會常常將一碟鹹蜆作為開胃小菜先行上桌
  • 南瓜鮮蜆粥,年夜飯邊角料就能做出的瘦身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南瓜與蜆才是一對絕配,二者搭配食用不僅能提升鮮味,營養也加倍。趕快跟鍋妹一起來看看這道南瓜鮮蜆粥是怎麼做的吧~⎊ 南瓜鮮蜆粥 ⎊蜆浸鹽水30分鐘吐沙,瀝乾備用; P.S 鹽水浸泡能加快蜆的吐沙速度。
  • 江門人的春天,少不了睦洲黃沙蜆和石菜湯
    我們認為蜆吸了霧,就會長得又肥又嫩,於是,霧天便到了,就是合適食用的時候。而石菜,則是因為我們認為在霧天裡,霧氣有毒,吃了石菜可以解霧毒。至於是不是真的,我們也沒去考究,只是覺得,這個時候,蜆是真的肥美,石菜也真的好吃。 先說石菜,學名叫莙薘菜,我沒有找不到莙薘菜的含義,只是聽說過「莙薘」就是說它葉子特別發達的意思,是與不是也不大知道。
  • 中山水產養殖基地之一——南朗鎮10000畝白蜆基地
    白蜆肉味鮮美,營養豐富,除鮮食外,還可以加工成蜆幹、罐頭、凍蜆肉或醃製成鹹蜆。這不但在國內受到人們喜愛,在日本、韓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普遍受到人們喜愛。  白蜆養殖技術  (一)河流放養增殖白蜆  1、選擇養殖場地  白蜆最適在水流暢通、流勢緩慢的水域繁殖和生長,水質偏向鹼性,透明度1米左右,水速0.1~0.6米/秒範圍。水流過急,增殖的幼苗不宜附著,大蜆也容易隨急流衝走。水流過緩,浮泥易於沉澱,由水流帶入的食料也比較少。
  • 河蜆一種被遺忘的美食,居然如此厲害,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河蜆[xiǎn]呈圓底三角形,殼高與殼長近似,兩殼膨脹,殼頂高,稍偏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