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一門做人的藝術,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行為。寬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世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事原則。在接受別人的長處時,也要接受別人的短處、缺點與錯誤,這樣,才能與他人真正的和平相處,社會才會顯得和諧。
寬容是人類文明的唯一考核表推。「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治國之道,在於猛寬得中」,古人以此作為治國之道,表明寬容在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寬容,是自我思想品質的一種進步,也是自身修養、處世素質與處世方式的一種進步。
人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是與生俱來的情感表達方法。人生中,難免會遇到令人高興或氣憤的事。興奮的事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奮發,並使生活充滿無限的希望,而令人氣憤的事往往會使入義憤填膺,怒火中燒,很可能就會喪失理智,做出自己平常想也不敢想的事,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寬容,是一個人良好素養的表現,同時也能引發別人的共鳴。懂得寬容別人,自己的性格就有了迴旋的餘地,不會與別人斤斤計較,不會計較榮辱得失,遇到不順心的事不會輕易發脾氣,也不容易與別人發生正面衝突。
生活中,有些東西,有些事情,需要我們忍耐一下,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難以解決。
寬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心。寬容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們只有這樣做了,才會從中體會到我們人格的富有和強大。而一個人如果能夠寬容別人,那他也一定能夠寬容自己。
當人對自己充滿信心的時候,他就不需要再去防範別人,也不需要去岢責別人寬容不僅體現了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是一面向別人展示自己道德修養高低的鏡子。
比爾·蓋茨認為,一個能夠開創一番事業的人,一定是個心胸開闊的人。人要成大事,就一定要有開闊的胸懷,只有養成了坦然面對現實,懂得包容一切的習慣,事業上才會取得成就。
生活、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從相識、相交到相知,理解和寬容成了心靈溝通的橋梁。寬容待人,不僅體現了你的風度與氣概,還給予別人改過的機會,讓別人更尊重你,給你帶來更大的回報。
鮑伯·胡佛是美國著名的戰鬥機試飛員,他經驗豐富,技術髙超,在漫長的試飛生涯中,順利地試飛過許多種機型。有一次,他接受命令參加飛行表演,當他完成任務飛回機場時,在途中飛機突然發生故障,兩個引擎同時失靈。
面對這種情況,他臨危不懼,果斷、沉著地採取了對應措施,寄跡般地將飛機迫降在機場。飛機降落後,他和安全人員一起檢查飛機失靈的原因,發現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用油不對,他駕駛的是螺旋槳飛機,而用的是噴氣式飛機的油。
當時,負責加油的機械師嚇得面如土色,見了胡佛便痛哭不已。但胡佛並沒有對他大發雷霆,而是上前輕抱住那位內疚的機械工,真誠地對他說:「為了證明你幹得好,我想請你明天繼續幫我坐飛機的維修工作。」
這位機械工後來一直跟著胡佛,負責他的飛機維修,而且再也沒出過任何差錯。胡佛的體諒,給了機械極大的信心和安慰,也正是這種寬容的態度,使機械師的工作責任心變強了。
寬容是一種理解,一份坦誠。試想,這個世界如果缺少了理解和寬容,充斥我們周圍的一定是相互的猜疑和抱怨,家庭裡夫妻之間的埋怨單位上同事之間的虛偽、生活中朋友之間的隔閡……
如此種種,長此以往,那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世界將變得沒有任何色彩,將失去人們最為寶貴的真誠、友誼和信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是寬廣的,所以能納百川之水。做人應該有海一樣的胸懷。只有能夠真正做到寬容待人,你才會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才會成為一個坦蕩蕩的君子。
寬容讓人變得越來越明智。生活中總有許多的不如意,事業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堅定信念,明確目標和追求,寬容待人,給別人機會,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
心胸狹窄,鼠目寸光,有仇必報的人是不會有所作為的,歷史上許多典型的人物為計較一時的得失,鑄成大錯,貽笑天下。
比如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不頤大局,興兵伐吳,最終身死而為敵國所笑;周瑜多謀善斷,卻驕而好勝,器量窄小,對諸葛亮耿耿於懷,暗藏殺機,多次事與願違,終在氣憤之下,含恨而死。
當然,寬容處事是有原則、有分寸的。寬容的目的是為了更有利於事業的成功和發展,更有利於目標的實現、計劃的實施。如果偏離了寬容的目的性,喪失了原則或分寸,不審時度勢地講寬容,這種寬容可能就是婦人之仁。
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一個人的胸懷能容下多少人,就能贏得多少人的尊重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