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堂|優勢性格成就幸福人生07期:教養寬容的孩子

2021-02-19 彌遠春天裡學前教育


2021年1月27日 

 優勢性格之  寬容  

什麼是寬容?

 

寬 容

寬宏、有氣量、能容忍,不計較、不追究。寬容是以和善的態度對待冒犯或傷害過自己的人,是「以德報怨」。用包容的胸懷去化解矛盾,用從容的心態去面對挫折,用寬闊的胸襟去容納形形色色的人。

       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寬容能引起短暫的交叉神經系統興奮,寬容的人較少表現出憤怒、焦慮、抑鬱和敵意等消極情緒,善於寬容的人更傾向於認同社會稱許的態度和行為。

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現代科學揭示:寬容有利於一個人的健康長壽,當人們想要報復他人時,血壓會明顯上升,寬容他人時,血壓則顯著下降。寬容的品質可以預防身心疾病,促進人的身心健康。

中國文化傳統是寬容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這裡的「恕」是「如心」的意思,如自己本來一顆光明仁厚的心,而寬容是其中一種表現。

寬容,是人際交往中重要的優勢性格。

對孩子而言,擁有寬容的品質,更能發展一個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合作能力。遇事更能接納不同的意見,允許他人犯錯並給人改正的機會,消除許多無謂的矛盾,與人和睦相處。

 

寬容的力量

      小提琴家布裡奇斯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別墅,剛進門,就聽見樓上的臥室裡有輕微的響聲,他知道是他喜愛的阿馬提小提琴所發出的聲音。

     「有小偷!」他一個箭步衝上樓,果然見到一個年約十二歲的少年正在那裡撫摸小提琴。布裡奇斯堵住了少年逃跑的路,也看見他眼裡充滿了惶恐和絕望。

    就在剎那間,布裡奇斯突然想起了記憶中那個女孩,憤怒的表情頓時被微笑所代替,他問少年:「你是拉姆斯敦先生的外甥魯本嗎?我是他的管家,前兩天,我聽他說他有一位住在鄉下的外甥要來,一定是你了,你和他長得真像啊!」

    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說:「我舅舅出門了嗎?我待會兒再來看他吧。」布裡奇斯點點頭,然後問那位正準備將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很喜歡拉小提琴?」「是的,但我很窮,買不起。」少年回答。「那這把小提琴送給你吧。」少年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但還是拿走了小提琴。

    臨出門時,少年突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張布裡奇斯在歌劇院演出的巨幅彩照,他渾身顫慄了一下,然後頭也不回地跑遠了。布裡奇斯確信那位少年明白是怎麼回事,因為沒有主人會用管家的照片來裝飾客廳。

   

    為什麼布裡奇斯會這樣做呢?

    原來,小提琴家布裡奇斯少年時,曾潛進一棟公寓想偷他喜歡的小提琴。當他潛入臥室時,竟發現有一個女孩半躺在床上。那女孩起先充滿驚恐,但隨即微笑著問:「你是找五樓的麥克勞德先生嗎?這是四樓,你走錯了。」

    女孩又說:「你能陪我坐一會兒嗎?我病了,每天躺在床上非常寂寞,我很想有個人跟我聊天。」那天下午,兩人聊得非常開心。最後,女孩為他拉了一首小提琴曲,看他非常喜歡聽,索性將那把阿馬提小提琴送給他。

    就在少年走出公寓、無意中回頭看時,發現那公寓樓竟然只有四層!也就是說,女孩其實早知道他是小偷,卻寬容地對待他,體面地維護他的自尊!後來再去找那女孩,女孩卻因骨癌病逝了。    

    布裡奇斯贈琴後三年,在墨爾本市高中生的一次音樂競技中,布裡奇斯應邀擔任決賽評委。一名叫梅裡特的小提琴選手奪得了第一名!評判時,布裡奇斯一直覺得梅裡特似曾相識。

    「先生,您曾經送過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著,直到今天!」頒獎完,梅裡特熱淚盈眶地告訴他:「那時候,幾乎每一個人都把我當成垃圾,但是您的寬容讓我在貧窮和苦難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變逆境的熊熊烈火。」

 

 

 01 

父母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創造寬容友愛的環境

  

孩子是否具有寬容的品質,與父母的影響和教育緊密相關。身為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誇獎別人的優點,包括與自己有矛盾的人,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短處。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他是家庭中的成員之一,成員之間應友愛寬容,不能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享受特殊的權利,不能無限制地滿足自己的願望。

另外,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觀點,營造和諧友愛的氛圍,這樣的成長環境有利於培養孩子寬容的心胸。

 

 02 

父母要寬容犯錯的孩子

教育需要寬容。當孩子在生活中犯錯時,父母要寬容犯錯的孩子。

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小打小鬧時常有,打人的孩子還不太能分辨是非,多數不是故意的;而被打的孩子也不記仇,過幾天就忘了,做家長的沒必要緊張。更不要過度保護孩子,例如教孩子: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

在孩子「吃虧」後,家長可以教給孩子方法,讓孩子自己去處理;也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已經發生的事情,引導孩子學習該怎麼做。比如,巧妙脫離現場或者到人多的地方去或者尋求大人的幫助等。

 

 03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共情、換位思考

父母要從生活中的小事教孩子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有些孩子會對不如自己的同齡孩子表現得不屑一顧,拿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相比,有的則對比自己強的孩子表示出不服氣,心生嫉妒。

對此,父母應教育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向其他小朋友學習,幫助「差」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

 04 

父母要教孩子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只有學會接納不完美才能更接近幸福的彼岸,不能容納不完美的孩子會讓自己生活在痛苦中。有缺點和不足是人性的必然。

要告訴孩子與自己好好相處,與他人和諧共處,要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也要接納他人的缺點和不完美。

沒有必要事事計較,多原諒別人一次,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同時也為自己多添一分好心境,也會讓自己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一步。

 

 05 

父母要教孩子寬容的方法

 

當孩子被別人冒犯時,父母首先要教孩子說:「沒關係」、「我原諒你」。當衝突發生時,教孩子採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事實+感受+影響或者希望。

比如:「豆豆,你剛才搶我的玩具,讓我很生氣,這次我原諒你,但是我希望你以後不要再搶我的玩具了。」    

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時,父母除了給予共情和適當的安慰外,還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如果是孩子自己不對,要勇於承認錯誤;如果是他人的錯誤,要學會寬容原諒他人,讓孩子學會寬以待人。

         

   

教養孩子寬容,不等於軟弱,不等於沒有原則和底線。寬容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妥協……當孩子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被侵犯時,父母要有理有節地保護和協助孩子。寬容不僅是寬容別人,與別人好好相處;還需要寬容自己,與自己好好在一起。

 

寬容的性格是一個人受益終生的財富,

教養孩子從小就懂得寬容他人、原諒他人,

將助力孩子一生平安幸福。

開設班級:託班(2-3歲)、小(3-4歲)

中班(4-5歲)、幼升小培優班(5-6歲)

(根據個別需求,可接收半日託、月託)

報名諮詢熱線:19180680129(微信同號)   

19180680139  028-64936980

相關焦點

  • 【巾幗微課堂 親子同行】第十六講:如何認識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巾幗微課堂 親子同行】第十六講:如何認識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2020-07-01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唯獨自家孩子,跟人打個招呼得看他心情。要是不願意了還硬讓他做,孩子還會生氣打人。我於是反問鄰居,你平時是如何教養孩子的?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鄰居家的孩子出現了這個問題,跟鄰居平時的教養方式不無關係。
  • 幸福教育 成就師生的幸福人生
    幸福教育 成就師生的幸福人生——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學特色學校建設紀實前言      作為天津市首批24 所特色學校之一,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學以「幸福教育」特色學校建設為契機,從校園文化建設入手,為師生營造了濃厚的幸福教育氛圍
  • 「家家講堂」網上課堂第44期——做情緒主人 享幸福人生
    「家家講堂」網上課堂第44期——做情緒主人 享幸福人生 2021-01-05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風家教微課堂 |幸福一家人:誠實做人
    家風家教微課堂 |幸福一家人:誠實做人 2020-12-16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教育聯盟公益微課堂 | 善用積極暗示,成就孩子美好未來
    善用積極暗示成就孩子美好未來大家好,我是「守護心田」的朱金盈老師,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是:善用積極暗示,成就孩子美好未來!這一偶然的自我暗示,改變了蘇洵的人生道路,他從此發奮學習,成為一代文豪。不僅如此,他還把很多心思放在兩個兒子的教育上,成就了蘇軾、蘇轍這兩個大才子。暗示的力量,對孩子的一生會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 打造個性化王牌課程 成就孩子美好人生
    天譽教育代表在臺上合影留念  本報訊(記者佟鏑)「知人是善教的基礎,了解孩子性格、學習習慣、知識掌握度是成長的開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卓有成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學生成就感,激發孩子內驅力。」在天譽教育校區的牆上,到處懸掛著這樣激勵人心的話。   據介紹,天譽教育專業從事家庭教育,採用線上教育、線下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引入「知人善教,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塑造能力」的先進教育理念,提供先進的教學產品和優質的教學服務,幫助更多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服務和發展機會。
  • 認識性格的優勢和弱點,成就最好的自己
    「活潑一點」「別那麼害羞」「看人家多開朗」……內向的孩子總是在被對比中長大,仿佛總有人告訴你:內向是錯。可不主動不等於沒有想法,不活潑也不代表就沒有熱情。每一個內向的人,都是內心豐富且低調的特別存在。」「下次,當你看到,坐在教室裡後面沉默的、不怎麼參與課堂活動的孩子時,我希望你能這麼想:不知道他們以後會有怎樣很棒的想法呢。」
  • 性格影響孩子一生,父母應如何培養?
    我們都知道,性格跟遺傳基因有關,一個人生下來,有他自己的「先天氣質」,但我們需要明白,性格更主要的還是受後天環境的塑造與培養。孩子0-12歲這個階段,是性格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0-6歲,是性格培養的關鍵期。
  • 外向性格好,內向性格差?FPA理論教你揚長避短,塑造好性格孩子
    3歲半的小米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也不愛出門瘋跑,喜歡安靜在家看書玩遊戲。小米媽媽對此很不滿,總說「性格決定命運」,愛說愛表現的孩子將來才能適應社會,才更有競爭力。但其實,外向內向並無優劣之分,更何況內向的人也有很多成就斐然。
  • 美好家教她課堂 | 即將開學如何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
    美好家教她課堂 | 即將開學如何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 2020-04-10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種父母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如果是第二類父母,孩子有福
    說起遺傳,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的身高、長相、乃至智力受到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教養方式關係很大,很多人就會產生懷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同樣的育兒問題,不同父母就會有不同的態度和反應,給孩子自然也不盡相同,也就養出了不同性格的孩子。上世紀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鮑姆萊德研究幾千個家庭發現,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直到三十年後,麥克畢和馬丁在他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來第四種教養方式。
  • 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性格上的劣勢,家長正確的教育孩子更優秀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禮貌的孩子大家都喜歡,在家裡的時候我們也會要求孩子做人做事要有禮貌一些,這樣才能被別人喜歡和接受。例如看見長輩要打招呼,碰到年紀更小的人要主動幫助。
  • 【分享一點·微課堂】0205期知識點總結
    今天呢,小編帶領大家來整理【分享一點·微課堂】0205期,關于格力衡溫智能風潤慧、潤鉑產品的知識點總結。
  • 孚科思家長課堂|識別父母教養類型,促進良好親子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Baumarind,通過研究100多個家庭,發現不同父母教養方式的主要差別在愛和規矩這兩個維度,可以分為4種類型。專制型父母權威型父母溺愛型父母忽視型父母上周結束的家長課堂就是圍繞這4種家長類型展開的。
  • 【婚姻課堂17】幸福的婚姻內容回顧
    第十七期:幸福的婚姻內容回顧大家好,這裡是婚姻課堂,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幸福的婚姻內容,看看對我們的婚姻是否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不要說有孩子不方便,只要願意去做,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同時,更要敢於直面婚姻中的問題,儘量定期列一列婚姻中的問題清單,它能幫助我們評估自己婚姻質量的好壞。不過,一定要注意幸福婚姻七法則提到的注意事項,要溫和地開始,寬容地接受。世界上不存在沒有問題的婚姻,但確實存在幸福的婚姻,只要你能將微小的改善行動持續下去,肯定會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麼
    窮人說:有錢就是幸福;富人說:有閒就是幸福;乞丐說,有飯吃就是幸福;病人說:能活著就是幸福。幸福就像一杯水,平淡時滋潤你的心田,幸福像一粒種子,在你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幸福不一定要驚天動地,無微的關懷,親切地問候,善意的微笑,語重心長的開導,點點滴滴匯聚成我們心中無盡的幸福。
  • 為成就幸福人生而終生成長
    幸福老師的足跡作為一名教齡11年的老班主任,我總是對我的家長說,每一個孩子都是體驗的總和,真正的教育不是說教,而是源於觸動生命成長的體驗。而我們的責任是全力為孩子們搭建生命成長所需要的體驗舞臺,幫助每一個孩子找到生長點,找到價值感和歸屬感,去遇見更美好的自己,為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而奠基,內觀自己回眸走過的路,對我的學生我是這麼知行合一的,在我們的全力幫助下孩子們根據自己生命成長的需求成立了13個俱樂部,我為父母做早餐、我跟父母學做菜、十一家宴我來做、護海行動、救助野生動物、戶外騎行、野外生存、看望星星的孩子……班級的孩子們在各自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 一個人的教養,是人生態度的選擇
    父母沒教你,那你的家庭也沒教養。不過這是上一輩人的錯,不能完全怪你。 為什麼不能是:「請問您是…… 沒有教養的女人,比沒有教養的男人更加不能容忍,快去向蘇州姑娘學習吧,她們每一句話都像是徵求你的同意。即刻命令手下:「把那個東西拿來!」也會變成:「請你幫我把那東西拿來好不好?」 聽到沒有教養的人說話,總不當面指正。教養這一回事,是自發的,自己肯學,一定會,並非高科技。
  • 【黨建微課堂·第六期】圖解:佩戴黨員徽章的正確方法與場合
    【黨建微課堂·第六期】圖解:佩戴黨員徽章的正確方法與場合 2020-04-17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