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
優勢性格之 寬容
什麼是寬容?
寬 容
寬宏、有氣量、能容忍,不計較、不追究。寬容是以和善的態度對待冒犯或傷害過自己的人,是「以德報怨」。用包容的胸懷去化解矛盾,用從容的心態去面對挫折,用寬闊的胸襟去容納形形色色的人。
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寬容能引起短暫的交叉神經系統興奮,寬容的人較少表現出憤怒、焦慮、抑鬱和敵意等消極情緒,善於寬容的人更傾向於認同社會稱許的態度和行為。
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現代科學揭示:寬容有利於一個人的健康長壽,當人們想要報復他人時,血壓會明顯上升,寬容他人時,血壓則顯著下降。寬容的品質可以預防身心疾病,促進人的身心健康。
中國文化傳統是寬容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這裡的「恕」是「如心」的意思,如自己本來一顆光明仁厚的心,而寬容是其中一種表現。
寬容,是人際交往中重要的優勢性格。
對孩子而言,擁有寬容的品質,更能發展一個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合作能力。遇事更能接納不同的意見,允許他人犯錯並給人改正的機會,消除許多無謂的矛盾,與人和睦相處。
寬容的力量
▼
小提琴家布裡奇斯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別墅,剛進門,就聽見樓上的臥室裡有輕微的響聲,他知道是他喜愛的阿馬提小提琴所發出的聲音。「有小偷!」他一個箭步衝上樓,果然見到一個年約十二歲的少年正在那裡撫摸小提琴。布裡奇斯堵住了少年逃跑的路,也看見他眼裡充滿了惶恐和絕望。
就在剎那間,布裡奇斯突然想起了記憶中那個女孩,憤怒的表情頓時被微笑所代替,他問少年:「你是拉姆斯敦先生的外甥魯本嗎?我是他的管家,前兩天,我聽他說他有一位住在鄉下的外甥要來,一定是你了,你和他長得真像啊!」
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說:「我舅舅出門了嗎?我待會兒再來看他吧。」布裡奇斯點點頭,然後問那位正準備將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很喜歡拉小提琴?」「是的,但我很窮,買不起。」少年回答。「那這把小提琴送給你吧。」少年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但還是拿走了小提琴。
臨出門時,少年突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張布裡奇斯在歌劇院演出的巨幅彩照,他渾身顫慄了一下,然後頭也不回地跑遠了。布裡奇斯確信那位少年明白是怎麼回事,因為沒有主人會用管家的照片來裝飾客廳。
為什麼布裡奇斯會這樣做呢?
原來,小提琴家布裡奇斯少年時,曾潛進一棟公寓想偷他喜歡的小提琴。當他潛入臥室時,竟發現有一個女孩半躺在床上。那女孩起先充滿驚恐,但隨即微笑著問:「你是找五樓的麥克勞德先生嗎?這是四樓,你走錯了。」
女孩又說:「你能陪我坐一會兒嗎?我病了,每天躺在床上非常寂寞,我很想有個人跟我聊天。」那天下午,兩人聊得非常開心。最後,女孩為他拉了一首小提琴曲,看他非常喜歡聽,索性將那把阿馬提小提琴送給他。
就在少年走出公寓、無意中回頭看時,發現那公寓樓竟然只有四層!也就是說,女孩其實早知道他是小偷,卻寬容地對待他,體面地維護他的自尊!後來再去找那女孩,女孩卻因骨癌病逝了。
布裡奇斯贈琴後三年,在墨爾本市高中生的一次音樂競技中,布裡奇斯應邀擔任決賽評委。一名叫梅裡特的小提琴選手奪得了第一名!評判時,布裡奇斯一直覺得梅裡特似曾相識。
「先生,您曾經送過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著,直到今天!」頒獎完,梅裡特熱淚盈眶地告訴他:「那時候,幾乎每一個人都把我當成垃圾,但是您的寬容讓我在貧窮和苦難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變逆境的熊熊烈火。」
01
父母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創造寬容友愛的環境
孩子是否具有寬容的品質,與父母的影響和教育緊密相關。身為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誇獎別人的優點,包括與自己有矛盾的人,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短處。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他是家庭中的成員之一,成員之間應友愛寬容,不能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享受特殊的權利,不能無限制地滿足自己的願望。
另外,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觀點,營造和諧友愛的氛圍,這樣的成長環境有利於培養孩子寬容的心胸。
02
父母要寬容犯錯的孩子
教育需要寬容。當孩子在生活中犯錯時,父母要寬容犯錯的孩子。
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小打小鬧時常有,打人的孩子還不太能分辨是非,多數不是故意的;而被打的孩子也不記仇,過幾天就忘了,做家長的沒必要緊張。更不要過度保護孩子,例如教孩子: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
在孩子「吃虧」後,家長可以教給孩子方法,讓孩子自己去處理;也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已經發生的事情,引導孩子學習該怎麼做。比如,巧妙脫離現場或者到人多的地方去或者尋求大人的幫助等。
03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共情、換位思考
父母要從生活中的小事教孩子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有些孩子會對不如自己的同齡孩子表現得不屑一顧,拿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相比,有的則對比自己強的孩子表示出不服氣,心生嫉妒。
對此,父母應教育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向其他小朋友學習,幫助「差」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
04
父母要教孩子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只有學會接納不完美才能更接近幸福的彼岸,不能容納不完美的孩子會讓自己生活在痛苦中。有缺點和不足是人性的必然。
要告訴孩子與自己好好相處,與他人和諧共處,要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也要接納他人的缺點和不完美。
沒有必要事事計較,多原諒別人一次,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同時也為自己多添一分好心境,也會讓自己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一步。
05
父母要教孩子寬容的方法
當孩子被別人冒犯時,父母首先要教孩子說:「沒關係」、「我原諒你」。當衝突發生時,教孩子採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事實+感受+影響或者希望。
比如:「豆豆,你剛才搶我的玩具,讓我很生氣,這次我原諒你,但是我希望你以後不要再搶我的玩具了。」
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時,父母除了給予共情和適當的安慰外,還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如果是孩子自己不對,要勇於承認錯誤;如果是他人的錯誤,要學會寬容原諒他人,讓孩子學會寬以待人。
教養孩子寬容,不等於軟弱,不等於沒有原則和底線。寬容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妥協……當孩子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被侵犯時,父母要有理有節地保護和協助孩子。寬容不僅是寬容別人,與別人好好相處;還需要寬容自己,與自己好好在一起。
寬容的性格是一個人受益終生的財富,
教養孩子從小就懂得寬容他人、原諒他人,
將助力孩子一生平安幸福。
開設班級:託班(2-3歲)、小(3-4歲)
中班(4-5歲)、幼升小培優班(5-6歲)
(根據個別需求,可接收半日託、月託)
報名諮詢熱線:19180680129(微信同號)
19180680139 028-6493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