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好家裡的「食品」
22號,一則關乎健康的信息登上熱搜,「2歲娃誤食含西布曲明減肥藥離世」。
簡單描述,一名兩歲的娃娃誤食減肥巧克力中毒,在血液和胃液裡檢測到違禁藥物西布曲明,搶救無效後死亡。
其實這不是近期關於西布曲明的首次曝光,早在11月底,河南民生頻道《小莉幫忙》就有類似報導,孩子誤食了媽媽在網絡主播那裡購買的減肥巧克力後,三天三夜不睡覺不吃飯,亢奮磨牙吐舌頭。檢測後發現所謂的減肥巧克力中,含有西布曲明。
而在今年年初,屢次進出牢獄的郭美美因販賣違禁減肥食品被刑拘,也是在食品中添加了西布曲明。
在常見食品,比如糖果、巧克力等加入西布曲明,然後在線上銷售,採用「純植物提取,無副作用」的噱頭,推給不具備基本醫學常識的人,是常見套路。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西布曲明確實曾經在醫學上作為減肥藥用過。甚至在2016年出版的減肥書裡,還記載著使用西布曲明來抑制食慾減肥。
但我們要知道,醫學是不斷發展的,一些藥物的副作用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顯現出來。西布曲明就是一個典型,它本身屬於治療抑鬱症用藥,但副作用是減肥,後面乾脆把減肥作為主要用途。能抑制食慾,還加大消耗,不過在作為減肥藥時,它的治療抑鬱症預期又成了副作用。還可能會帶來心腦血管還有中樞神經系統的不可逆損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可能導致中風甚至死亡。
所以國內對於西布曲明的態度非常堅決,不能產、不能賣。而且你作為一個食品,是不準加入任何藥物成分的。要知道藥品的註冊、生產、銷售專業性比食品高太多。食品銷售和使用面對的更多的是普通人,完全無法像藥品那樣有相關專業人員給你做指導。把違禁藥品藏身於食品中,會造成藥物的濫用,更何況還是一個本身就違禁的藥物。這對於民眾健康的危害,可能比一些藥物更大,因為它具有隱蔽性。
我們要清楚一點,如果一個安全的食品能具有科學減肥的能力,那麼它也會被以藥物的形式來出售。畢竟它沒法確定你目前的體脂率是不是屬於肥胖,一味的為了消瘦而服用,必定會帶來健康風險。
而且我們要明確,有的人肥胖是因為飲食,有的人則是病態的。對於病態的,必須找到根源,針對性治療,不光用藥物,甚至可以手術,這需要專業的醫療人士,而不是直播帶貨的各類網紅。處方藥是不準用直播帶貨的方式推銷的,如果食品打著某種功能來推銷,要麼是無效,要麼是有效但含藥,沒有第三種可能。私自購買此類產品,無針對性的用藥,是對自己和家人的傷害。
此外,正規的藥品為了避免看管不住孩子發生誤服,會在瓶身上明確「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位置妥善保管」。而網上銷售的三無功能性食品,為了表明自己安全無害,很少有做出類似的警示性標識。甚至為了降低消費者防範,躲避藥監部門監管,還故意把藥物藏在美味可口的食品中矇混過關,這是一種有極高誤服風險的包裝方式。作為製造者,他們不是傻,而是單純的貪婪加惡毒。
此外,網上銷售行為的監管存在巨大的漏洞。平臺對於銷售的產品缺乏足夠的醫藥常識和專業背景,使得類似的罪惡營銷有生存空間。這就需要平臺加強自身的專業識別度,一方面為了民眾健康,另一方面避免成為銷售違禁品的灰色地帶。
來源:食品加工包裝在線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食品加工包裝在線立場。本網站內容僅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
客服熱線:021-33392264
投稿郵箱:Mojo.yang@imsinoexpo.com
香蕉抗性澱粉團體標準發布——簡述香蕉抗性澱粉的製備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