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高程重測,多個中國品牌攜手登頂,除了華為,還有誰?

2020-12-26 華商韜略

文 | 華商韜略 吳蘇

印度人一度叫囂,中國人從來沒有登上過珠峰,珠峰根本不能算是中國的領土範圍。正是這樣的背景,使得中國攀登珠峰陡然間成了一項莊嚴的使命。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知道了珠峰的最新高度,向攀登者致敬!」

12月8日,中尼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一位女網友對測量珠峰的「攀登者」表達敬意。

充滿自豪背後,珠峰測量走過了一條坎坷長路。

少有人知的是,早在1714年,即清朝康熙年間,中國人就開始測量珠峰。當時,清朝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受清政府委派,對珠峰進行初步測量。這是記錄在冊的人類第一次珠峰高度的測量活動,但當時具體的測量結果沒有得到記載。

一直到上世紀50年代,都只有印度在堅持測量,連續測量了6次,幾次測量的結果出入較大。即便如此,這些測量,讓印度「自信」爆棚,不少中國人則感到屈辱、難堪。

1953年,尼泊爾人丹增·諾蓋和紐西蘭登山家從南坡登頂珠峰成功後,印度人公開嘲笑:「中國人從來沒有登上珠峰,又怎麼能宣稱自己對珠峰的主權?」

顯而易見,登頂珠峰,已經不是個人榮譽的問題,而是事關國家主權。為此,1960年,包括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劉連滿等人在內的首批中國登山隊成員,選擇從困難重重的北坡挺進。

他們制定了4次適應性行軍的漸進登山計劃,但因為遭遇惡劣天氣,在第三次行軍的過程中,登山隊損失慘重,多人犧牲,50多名登山隊員被凍傷。

灰暗時刻,採購裝備的時任中國登山隊隊長史佔春,聽到消息說印度也正準備1960年從南坡攀登珠峰。這個消息很快傳到攀登珠峰的隊員這裡,大家都明白,中印一北一南攀登,無疑是一場「特殊競賽」。

內心升騰起「要贏」的信念,隊員們再次發起衝擊,終於來到最後一道難關「第二臺階」,著名登山家馬洛裡就在此處喪命。

面對四米多的巖壁,劉連滿主動蹲下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攀登。三個多小時後,身心透支的他,被安置在一處避風口,力氣所剩無幾時,他把自己剩下的氧氣留給隊友,還寫下一封訣別信。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與此同時,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名隊友登上峰頂,五星紅旗第一次被放在珠峰頂峰,這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當他們返回,劉連滿奇蹟般地醒了過來,隊友們喜極而泣。

然而,由於王富洲等人登頂的時間是夜間,沒辦法拍攝360度的影像資料,只是在下山的時候,拍了一張回頭照片。因此,根據國際慣例,不少外國登山隊員提出質疑,這次登頂不被國際認可。

不被認可,沒有「擊退」中國登山隊。1975年,中國登山隊新成員再次成功登頂珠峰,在山頂,隊員們立起三米高的覘標,便於中國科學家測量珠峰新的精確高度。集登頂、科考、測繪於一體,國際登山界再也沒有理由質疑。

此後,中國多次對珠峰進行了測量。和最初更多依靠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必勝的決心不同,2020年5月,中國登山隊再次測量珠峰,這是繼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的45周年後,世界之巔的「身高」再次迎來歷史性更新,意義非凡!而一切成功背後,離不開中國製造對「視力」的守護。

比如,初次登頂時,劉連滿被耀目的光線擊中,出現短暫失明。這次最新測量,佩戴的護目眼鏡,用的是明月鏡片(近視太陽鏡片Pro系列)。

傳統偏光太陽鏡採用的,是兩層樹脂鏡片中間夾一個偏光膜的「三明治」結構,而偏光膜在低溫狀態下容易脫落。此外,隨著海拔升高、溫度降低,普通材質的眼鏡片甚至會破碎。

為解決這些「痛點」,明月鏡片採用KR超韌材料,又通過化學反應,將偏光膜直接與樹脂基材融為一體。

明月鏡片能夠守護中國登山隊隊員的視力健康,正是憑藉其超高的技術含量和穩定性。同時,鏡片材料的抗衝擊性也高達國標5.6倍,「找個400斤的人來,直接踩到眼鏡上,鏡片不會碎;90g的鋼珠從1.27米高處自由落體打在上面,也不會碎。」

除了明月鏡片,北鬥衛星系統、中國移動5G通訊網絡、華為HoloSens SDC攝像機、保暖露營裝備等,均為中國品牌。

有了這些國產裝備的支持,中國對珠峰的登頂、科考、測繪變得更為順利。可以說,這是中國製造不斷向中國智造升級蛻變的最佳註解。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珠峰高程測量隊成功登頂 功能飲料樂虎見證重要歷史時刻
    2020年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通往珠峰峰頂之路險象環生,再加上高原惡劣的氣候,此次高程登頂測量之路頗為波折。此種情況下,隊員的體能損耗巨大,每走一步都是對體能的極限挑戰。也因此,本次登山隊還有一位新「成員」——國內知名功能飲料品牌樂虎,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批准的功能飲料,全程助力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
  • 珠峰新高程官宣 來看中國六十年的珠峰攀登大事記
    珠穆朗瑪峰有了新高程!從1960年首次登頂珠峰,六十年來,中華民族的幾代登山勇士們,前赴後繼,在與珠峰的一次次對話中,挑戰極限,追逐夢想。13年後,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國登山家攜手挑戰珠峰,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國的3名隊員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頂。時過兩年,中國、蘇聯和美國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義會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愛好和平的美好願望。中國的7名藏族隊員在這次登山中先後站到了頂峰上。
  • 珠峰重測背後,讓世界矚目的中國力量
    珠峰重測1954年,印度地理學家以珠峰南側不同位置為基準,測量出了珠峰海拔8848米的結果。21年後,中國登山隊測定出的海拔8848.13米的高度,被世界各國所公認。因此,在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珠峰測高45周年之際,重測珠峰「身高」,既是展現力量的絕佳時機,也是為珠穆朗瑪這個最正統的名稱的一次正名。然而,今年的登頂之路,卻一波三折。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 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原標題: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跑贏普拉多 撼路者助力國家登山隊登頂珠峰高程測量
    日前,由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已經進駐珠峰大本營開展2020珠峰高程測量工作。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適逢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亦是中國和尼泊爾建交65周年之際,因此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中國尼泊爾官宣珠峰"新身高"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新京報訊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
  • 珠峰最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科研人員收集了珠峰及鄰近地區100多萬平方公裡最新地形數據,總量達1.44億條,並實現了多個「首次」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巨大,科學家們假設靜止的海水面向大陸延伸,把地球包裹起來形成「大地水準面」,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即峰頂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 中國移動與華為首次實現F5G千兆專線覆蓋珠峰
    自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第一次登上珠峰峰頂以來,全球成功登頂人數不足4500人。   2020年,是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60周年。近來中國移動「5G上珠峰」,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開通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實現對珠峰北坡登山線路及峰頂的5G覆蓋一事刷爆了朋友圈,引發業界廣泛熱議。但你可知道,隨5G同時「上珠峰」的還有F5G千兆專線。
  • 明月鏡片登頂珠峰,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在登山愛好者眼中,珠峰是一座裡程碑。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從北坡登頂成功。2020年,時隔60年之後,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並對珠峰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
  • 成功登頂珠峰 長虹5G 8K電視「屏」證珠峰新高度
    人民網成都5月27日電 北京時間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隨著此次中國測量登山隊隊員的成功登頂,珠峰「高度」將迎來歷史性更新。
  • 國之精神,不止攀登 - 地球第三極榮耀助力2020珠峰測高登峰測極
    當「我們」再一次立於世界極點,回望珠峰攀測的歷史進程,發現原來每一步腳印都鐫刻著「國之精神」,每一次登頂都昭示著「不止攀登」。地球第三極作為西藏自治區區域性公用品牌與珠峰東道主,在本次測量進程中積極協調品牌資源,與央視攜手全程榮耀助力珠峰測高任務。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珠峰高程測量運用GNSS衛星測量、航空重力測量等技術;用時3個月完成數據處理和反覆檢核計算昨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與副研究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揭秘1 為何重測珠峰「身高」?
  • 探路者定製裝備保障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北京商報訊(記者 藍朝暉)5月27日11點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作為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隊的指定裝備贊助商,戶外品牌探路者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探路者向珠峰高程測量隊提供了專為極寒環境所打造的專業戶外裝備,為他們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 登頂珠峰後,中國品牌蓄勢再出發 明月鏡片應邀成為中國登山隊官方...
    這是繼應邀全程助力珠峰測高登頂後,明月鏡片與中國登山隊的再次重逢。從世界最高峰,到世界金融中心,短短數月間,不管是最險峻的地理環境還是更為嚴酷的商業戰場,明月鏡片一直不斷勇攀行業高峰,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品質放心的中國鏡片。
  • 圖集|復盤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過程
    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按照計劃,測量登山隊員將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位於大本營、中絨布冰川、西絨布冰川等6個交會點的測量登山隊員將瞄準峰頂覘標,同步開展測量。
  •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時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為登山隊員們不畏艱辛、永不放棄的登山精神喝彩,更為登山運動和我國高程測量科考工作的緊密結合而驕傲。
  • 2020珠峰上的極致精神 為珠峰「測身高」,每一步都要做到極致
    攀登珠峰究竟有多難?遠比電影中那些畫面更加觸目驚心,海拔6000米以上、-40℃極寒、10級大風,攀爬在山脊之上,只靠一腔極致的信念。」今年,是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60周年。「60」這個數字,跨越半個多世紀,如今聽起來更像是一種「登途」的傳達。從1960年到2020年,60年間四次登頂、三次測高,其困難之多數之不盡。哪怕就是在裝備如此完善的今天,登頂珠峰仍是一項不可想像的任務。
  • 怎樣給珠峰測身高?
    2005年,中國再測珠峰高度,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2020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GPS綜合測量分隊在青藏高原廣大地區的30個主測量點和40多個附測量點展開6輪聯機觀測行動,這些測量點大都分布在藏北無人區和崑崙、唐古拉、喜馬拉雅、岡底斯等藏區大山中,都是被精心選擇的青藏高原板塊典型的地理標點,聯機觀測的數據結果將反映青藏高原地殼變化進程的細節。重力測量分隊從拉薩開始向珠峰邊測量邊推進。水準測量分隊從已經取得相對青島水準原點精確高度的西藏拉孜縣起測,逐步向珠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