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7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劉少偉教授 少偉教授話飲食
本文專家:宋皓瑜,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碩士研究生
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很多人都期待著在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後來一口冰涼清爽的汽水緩解疲勞,但是汽水中的高含糖量又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近幾年,一類神奇的飲料——蘇打水漸漸走入人們的視線,它既保留了碳酸飲料給人們帶來的獨特感受,同時打著無糖低熱量的旗號,甚至有傳聞說它具有調節胃酸等神奇功效。蘇打水真的如傳聞中那麼神奇嗎?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它背後的秘密!
紛繁錯亂的蘇打水市場
近年來,飲料貨架上逐漸出現越來越多蘇打水的身影,不知不覺間,蘇打水已經成為眾多品牌的主打飲料,其口味與種類也在不斷增加。從品牌上看,不光屈臣氏、娃哈哈、可口可樂等專注於礦泉水或者飲料的品牌推出了自己的蘇打水飲品。同時,由於生產啤酒產品和生產蘇打水產品可以共用生產線,連國產啤酒龍頭企業青島啤酒也宣布推出王子海藻蘇打水,正式入局蘇打水市場。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眾多企業紛紛投入到蘇打市場的原因自然就是國內蘇打水的客觀的銷售額增長。2018年,我國食品飲料總體銷售增長率為5.4%,其中,濃縮果汁、低濃度果汁同比下降明顯,豆奶、無糖茶、蘇打水的增幅加快,尤其是蘇打水有著同比高達16%的增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多種品牌齊聚的盛況以及繽紛的口味選擇之中,消費者對於「蘇打水」的概念卻並不是十分了解。市面上不斷推出的各類「蘇打汽水」「蘇打水飲料」等產品雖然同樣帶有「蘇打水」的概念,卻打著擦邊球,在實質內容上卻與蘇打水千差萬別。
天然飲用蘇打水
「蘇打水」這個名詞來源於英文「soda water」,在英文中,它也可以被稱為「sparkling water」,譯為起泡水。水中有泡沫的湧現主要是因為水中的二氧化碳超過了自然壓力下的飽和濃度,聚集成氣泡逸出。有一些礦泉水天然就滿足這樣的要求,被稱為「含氣天然礦泉水」。這些含氣天然礦泉水比較少見,世界上也只有法、俄、德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出產,而我國也只有在黑龍江、四川樂山發現這種礦泉水。
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其相對的是我國標準化協會定義的飲用天然蘇打水,它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鑽井採集的HCO3-Na型水,呈弱鹼性,在一定區域內未受汙染並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汙染,其動態指標在天然周期波動範圍內相對穩定」。
該協會同樣定義了飲用天然無氣蘇打水,為「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鑽井採集的,在一定區域內未受汙染並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水源汙染,其水中化學成分為天然形成不得勾兌,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在天然周期波動範圍內相對穩定,經過濾、滅菌等工藝處理生產滿足本標準要求的水」
上述兩種蘇打水雖然在有氣和無氣上做了區分,但是都是沒有食品添加劑的添加,也不可以人工添加二氧化碳。
蘇打水飲料
當然,隨著現在工業的發展,我們也可以通過人為地在加壓的情況下充入二氧化碳而使水中產生氣泡,得到的產品叫作「充氣天然礦泉水」。這種礦泉水之中,二氧化碳溶解產生碳酸,碳酸解離產生氫離子,有可能使礦泉水呈現弱酸性,而不是像廣為宣傳的「蘇打水」一樣具有弱鹼性。
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其相對的則是蘇打水飲料的概念。在蘇打水飲料的生產過程中,以水為原料,不可進行調色處理,不可添加糖,但是允許添加碳酸氫鈉調整風味,甜味劑、酸度調節劑、食用香精(料)等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營養強化劑均可添加。
蘇打水0糖0脂肪?關注配料表
飲用天然蘇打水並不多見,市面上銷售的更多的是加有不同添加劑的蘇打飲料,在購買的時候還是應該充分考慮其中糖分和熱量給身體帶來的影響。在購買時還是應該關注備料表,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曾經流傳過喝蘇打水有助於減肥的說法,指的是在飯前喝蘇打水,造成飽腹感,從而減少食物攝入量。但是飯前喝任何水都有這種作用,並非蘇打水特有的功效,而且這種方法帶來的飽腹感並不持久。
喝蘇打水調節胃酸?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天然蘇打水呈弱鹼性,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消費者而言,適當的飲用天然蘇打水可以中和部分胃酸,但是這種對胃酸的緩解作用很弱並且持續時間短暫,並不會起到明顯的效果,也不能將其和「養胃」聯繫在一起。對於胃酸正常的人來說,靠飲用蘇打水調節胃部可以說是毫無意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